資源簡介 11.《四通八達的交通》(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家鄉交通在發展 怎能忘記他們》授課教師 學校學科 道德與法治 適用對象 三年級學生教學 內容 教育部審定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第 11 課《四通八達的交通》(第二課時)教材 內容 分析 本單元圍繞“交通與通信 ”這一學習主題,設計了《四通八達的交通》《慧 眼看交通》《萬里一線牽》三課的內容。 三課之間的關系是緊密聯系的。先從正面介紹交通的發展,再從反面思考 交通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最后引入有關通信的主題。本單元從學生的出行體 驗和了解的交通工具入手,引導學生認識多樣的交通方式及其特點。同時,也 能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了解本地區的交通發展,并能夠體會各類交通行業人員 為交通事業的發展所做的努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交通發展, 了解交通迅速發展帶來的問題,以及人們采取的應對措施,幫助學生對公共生 活中的交通事業有整體而深入的認識。 交通運輸是社會生活中一個重要的行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交通發展速 度和總體規模大幅度提高,地上、地下、水上、空中初步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立 體交通網絡,常用的交通工具更是日新月異。交通發展使人們出行方式發生巨 大變化,同時,也給社會經濟活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因此,有必要 讓學生從小關注交通,知道常見的交通方式,學會收集交通與人們生活之間關 系的數據、信息等,了解家鄉交通發展的實際狀況,體會交通崗位上的工作人 員作出的貢獻。學情 分析 本課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學生能夠從中提高認知,獲得發展。作為現代生 活中重大的公共基礎設施,交通的發展對人們生活有著根本性的影響。學生可1以從自己的出行體驗中感受到交通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在不同情況下,聯 系交通工具的特點選擇合適的交通方式,需要老師進一步指導。 三年級學生的生活空間在不斷擴大,新式交通悄然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 式,也擴大了活動半徑。有些學生交通安全意識薄弱,在出行中不懂得遵守規 則,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多數學生對常見的交通方式有一定的了解,現存的 傳統交通方式易被忽略,需要在課堂的交流中,豐富學生的社會知識,對交通 有整體而深入的認識。教學 目標 1.了解我國交通發展變化,初步認識我國的交通發展狀況。 2.了解不同的建設者對交通的不同貢獻,認識到交通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交 通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和貢獻。 3.激發對建設者和交通工作人員的尊重、敬佩之情。教學 重點 1.了解我國交通發展變化,初步認識我國的交通發展狀況。 2.了解不同的建設者對交通的不同貢獻,認識到交通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交 通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和貢獻。教學 難點 激發對建設者和交通工作人員的尊重、敬佩之情。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自我介紹 明確目標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 11 課《四通八 達的交通》第二課時,《家鄉交通在發展 怎能忘記他們》。 希望大家準備好筆和紙,耐心地聆聽,積極地思考。 這是本課的學習目標,請同學們認真聽。【出示 PPT】 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交通發展變化,初步認識我國的交通發展 狀況。 2.了解不同的建設者對交通的不同貢獻,認識到交通 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交通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和貢獻。 3.激發對建設者和交通工作人員的尊重、敬佩之情。 課堂熱身2今天的學習開始了。一、初步 感知看發 展 1.回顧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四通八達的 現代交通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想去什么地方 都能實現。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 11 課《四通八達的交 通》,共同探究家鄉交通的發展。 2.下面請看一個視頻,了解我國的交通發展。 【播放視頻】 3.提問:同學們,看了視頻,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 1】我感受到我國的交通發展變化可真大呀! 【生 2】我國的交通發展很迅速,農村和城市的交通 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生 3】是呀,交通人逢山開道,逢水架橋,他們真 了不起啊! 4.小結:是的,我國的交通發展變化大,速度快,電 視機前的小朋友,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呢? 回顧導入,進 入新課。 通過觀看我 國交通發展的視 頻,讓孩子們初步 感知我國交通發 展的,從而讓孩子 們對我 國的 交通 發展狀況有一個 初步認識。二、家鄉 調查知變 化 1.談話:同學們,如今我們有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那 你知道家鄉過去的交通是怎樣的嗎? 【出示調查表】 家鄉交通發展調查表 家鄉的交通變化調查方式:采訪長輩或查找資料調查范圍:家鄉四十年以來的交通發展調查內容:道路建設、城市公交、地鐵、鐵路過去的交通:現在的交通:通過對家鄉 的交通變化調查,3我的發現和感受: 引導學生了解家 鄉的交通變化,從 而加深對我國交 通發展變化大的 感受。2.說一說:課前讓大家調查了家鄉的交通變化,現在 請你們根據自己的調查說一說自己家鄉的交通變化吧。 【生 1】我的家鄉在廣州,媽媽說,四十年前自行車 是當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現在,基本家家戶戶都有一輛 小汽車,出行方便省時。 【師】老師的家鄉也在廣州,除了小汽車,現在的地 鐵、BRT、高鐵、飛機、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也給我們 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生 2】老師,我的家鄉在重慶,爸爸告訴我,小時 候家門前都是泥濘路,就算少有的村公路也都是“斷頭 路 ”,現在已經實現了公路“村村通 ”,很方便。 【師】老師也去過重慶,重慶是一座山城,但是現在 公路是從山腳修建到山頂的,很高很壯觀。 【生 3】我的家鄉在北京,爺爺說,那時候車少線路 少,坐公交車的人特別多,擠得不得了,而且車上除了喇 叭不響,其余地方都咣咣地響。現在都換成了高科技的新 能源純電動車,不僅環保有勁,還安靜安全。 【師】是的,截止到 2021 年,北京公交的運營線路 總數達 3275 條,真是四通八達。 【生 4】老師,我的家鄉在西藏,通過查閱資料,我 知道那時候沒有鐵路,后來建成了青藏鐵路、拉日鐵路、 川藏鐵路,帶動了西藏的經濟發展。 3.互動:是的,隨著鐵路運輸能力的增強,西藏駛入 了“鐵路經濟 ”的快車道,有機會呀,老師也想要去西藏 看看。看來通過調查,同學們不僅發現了生活中交通工具 的變化,還發現了家鄉公共交通設施的變化。 電視機前的小朋友們,你的家鄉交通發展變化又是怎 么樣的呢?44.過渡:其實呀,我們透過小朋友們的家鄉交通發展 變化可以看到國家的交通發展變化。下面,我們可以通過 一組數據變化看改革開放 40 年的交通發展。 【播放視頻】 5.小結:從這些震撼的數據當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我 國的交通發展呈現速度快、變化大的特點。三、聯系 生活辯發 展 1.提問:我們看到現在的交通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大 的變化,那交通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呢? 【生 1】交通的發展讓家鄉的美食種類越來越豐富了, 我現在還能吃上海南當季新鮮的水果呢。 【生 2】有了四通八達的交通,我和爸爸媽媽每年寒 暑假都會去不同的省份旅游,有時候還會出國呢! 【生 3】以前沒有地鐵,我上學得轉好幾趟車,現在 地鐵就在家門口,我上下學都很方便。 【師】是呀,老師上下班也很方便,既可以選擇公交 車,也可以選擇坐地鐵,還可以乘坐網約車。電視機前的 小朋友們,你們還感受到其他的變化嗎? 2.拓展。 【師】其實呀,交通的發展給我們的衣食住行都帶來 了更多選擇的機會。 拓展 1:你看,交通的發展正在改變著人們的購房理 念,出行是否方便已成為現代人購房的必備條件之一。 拓展 2:不僅如此,交通的發展還帶動了服飾文化的 傳播,推動了服裝行業的發展。我們在手機上就可以挑選 全國各地款式多樣、不同材料的衣服,兩三天就可以快遞 到家了。 3.過渡:衣食住行都在變,看來交通的發展真的給我 通過挖掘交 通和人們生活的 關系,知道交通的 發展給人們在衣 食住行方面帶來 了更多選擇的機 會。5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很多的變化呢。(板書:衣食住行都 在變) 【出示句子】 想要富,先修路。 4.提問:同學們,有人說“想要富,先修路。”你覺 得這句話有道理嗎?請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說一說你的理 解吧。 【生 1】我住在農村,村里的道路修通后,村民把村 里的砂糖橘、皇帝柑賣了個好價錢,還吸引了很多游客前 來采摘,村民們可高興了! 【生 2】我發現城里新建的道路通車后,道路兩邊的 商鋪多了起來,人來人往的,很熱鬧。 【生 3】是的,道路兩旁還建起新樓盤,蓋起了高樓 大廈。 5.小結:嗯,看來,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確實是, “想要富,先修路 ”呢。電視機前的你們,又是怎么理解 呢?可以跟你的爸爸媽媽說一說哦。 6.追問:同學們,交通發展僅僅是大大推動了當地的 經濟發展嗎? 【生 1】老師,我認為不是的。你看, 自從城里和山 里的道路修通了,我們學校組織了“手拉手 ”下鄉幫扶活 動,我還和山區學校的小朋友成為了好朋友。 【師】哦!看來還加強了人們之間的交往和學習。 【生 2】老師,我還在新聞中看到習近平爺爺提出了 “一帶一路 ”的倡議,目前我們國家已經幫助沿線的一些 國家與地區修建了鐵路。 7.小結:是的,你說的很好,交通的發展不僅促進了 當地經濟文化的大發展,還加強了國家間的交往和交流。 (板書:經濟文化大發展) 通 過 聯 系生 活經驗談對“想要 富,先修路。”這 句話的理解,引導 學生從生活小事 中體會這句話的 意思,知道交通的 發展可以促進經 濟發展。6四、互動 交流探辛 苦 (一)了解探辛苦。 1.談話:同學們,短短幾十年交通的發展就如此發達, 離不開交通崗位上工作人員的辛苦勞動和貢獻。那你知道 有哪些交通工作人員嗎?他們的工作又是做什么的呢? 【生 1】交通警察的工作是指揮交通,維護交通秩序, 及時處理交通事故,保障交通暢通。 【生 2】火車站安檢員的工作是檢查旅客的行李,保 障旅客的人身安全。 【生 3】道路橋梁設計師的工作是設計道路、橋梁的 修建方案。 2.追問:那你覺得他們的工作辛苦嗎? 【生 1】辛苦,因為不管刮風下雨、嚴寒酷暑,交通 警察都要堅守崗位。 【生 2】不辛苦,因為有的工作很簡單,比如安檢員、 售票員坐在那里就可以輕松完成。 【生 3】不太辛苦,因為他們的工作很多都是重復性 的,只要不出錯就行。 【師】看來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呢!那我們一起在下 面的視頻當中尋找答案吧! 【播放視頻】 3.提問:同學們,看完視頻,你認為乘務員的工作辛 苦嗎?為什么? 【生 1】乘務員一會兒整理行李架上的物品,一會兒 檢查車票,一會兒清潔車廂衛生,她好忙啊! 【生 2】乘務員一趟趟穿梭在車廂內,為車廂里所有 有需要的人服務,一會照顧小孩,一會照顧老人,她也不 容易啊! 【生 3】是呀,說不定有時候還會遇到乘客的刁難。 通過觀看短 片、體驗活動和交 流感受,引導學生 了解交通工作人 員的辛苦。7原來乘務員在工作中要做的事情是又雜又多的,他們真的 很辛苦。 【師】嗯,看來每一位交通工作人員都不容易啊!電 視機前的小朋友們,你們覺得交通工作人員的工作到底辛 不辛苦呢? (二)體驗探辛苦。 1.活動體驗:為了讓大家有更深刻的體會,老師在我 們班還開展了一個體驗活動,體驗一分鐘交通警察的工 作,請電視機前的小朋友們也站起來跟著我們班的同學一 起做一做吧。 【播放學生體驗交通警察視頻】 2.提問:同學們,體驗結束了,老師想采訪一下你們, 你們有什么感受呢? 【生 1】一開始,我覺得很好玩,但是后來我發現就 單單是把指揮動作做標準都很不簡單。 【生 2】就這樣不斷地重復指揮動作,不但腳會站得 很累,手也會很酸。 【師】是的,還要根據不同的交通情況做出正確的判 斷和指揮,保持道路的暢通。 【生 3】老師,指揮交通時常常需要日曬雨淋,十分 辛苦。不僅這樣,交警叔叔的工作還要一直穿梭在車流之 中,很危險。 3.小結:通過大家的交流,我們知道了每一位交通工 作人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付出了自己的辛苦勞動,我們不 能忘記他們。(板書:辛苦勞動) 4.追問:那還有哪些交通工作人員是我們不能忘記的 呢?為什么? 【生 1】老師,道路橋梁設計師是我們不該忘記的人。 他們需要提前觀察地形,反復修改方案,很不簡單。8【生 2】筑路工人和架橋工人也是我們不該忘記的人。 他們經常要在戶外工作,遇到刮風下雨是常有的事,很辛 苦。 【生 3】還有公共交通駕駛員也值得我們銘記。他們 在駕駛中要時刻注意路況,精神高度集中,把乘客安全放 在第一位,很了不起。 5.追問:是呀,不同的交通工作人員對交通都有不同 的貢獻,那如果沒有他們,交通會陷入怎樣的狀況呢? 【生 1】老師,如果沒有交警叔叔,交通就會陷入混 亂,也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生 2】老師,沒有道路橋梁設計師和工人就不會有 那么多道路和橋梁,出行也會很不方便。 【生 3】沒錯,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的出行方式就會 很單一,什么都得靠自己,很麻煩。 【生4】是的,如果沒有每一位交通工作人員的默默 付出,無私奉獻,也就沒有了現在四通八達的交通了。 6.小結:沒錯,交通發展離不開每位交通工作人員的 辛苦付出,在交通工作中無論從事哪一項工作,我們都不 能忘記他們的無私奉獻。(板書:無私奉獻) (三)閱讀探辛苦。 1.過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走進一名春運售票員 的故事吧。 【出示閱讀角閱讀材料】 2.提出問題:請同學們翻開書本第 77 頁,閱讀“ 閱 讀角 ”的故事,并思考:售票員為交通事業作出了哪些貢 獻? 3.互動:同學們,你們讀完了嗎?售票員為交通事業 作出了哪些貢獻呢? 【生 1】春運售票員為交通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通過閱讀“ 閱 讀角 ”,了解一名 普通交通工作人 員平凡工作的一 天,從而引導學生 明白每一位普通 的交通工作者都 在 自 己 的崗位上 辛苦付出。9他們沒有假期,一天都要坐在窗口售票,幾句話重復上千 遍,每天售票超過一千張。 【生 2】是的,他們為了乘客可以早點回家,就算嗓 子已經干燥、沙啞了,她們也不敢多喝水,生怕上廁所會 浪費時間。 4.追問:試想一下,一天中,如果讓你把幾句話重復 上千遍,你會怎么樣? 【生 1】重復幾句話上千遍,實在是太枯燥無味了。 【生 2】平時在家朗讀課文 10 分鐘都覺得很累,更何 況是一天呢! 【生 3】是呀,太累了, 口干舌燥,還不能停,太辛 苦了!5.追問:從大家的感受當中,我們看到了一名售票員 日常工作的艱辛。同學們,其實像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日常生活中你還看到了哪些交通工作人員的身影,請你談 談他們的感人瞬間。 【生 1】我看到了搶修道路的交通工作者,他們總是 走在危險的前方,搶險救災,他們的雙手撐起了很多鮮活 的生命。 【生 2】我在新聞里看到過一位公交車的駕駛員,他 在駕駛過程中突發身體不適,他卻強忍著疼痛,把車開到 安全地帶,保證車上乘客的安全才松開生命的方向盤。6.小結:是的,每一位普通的交通工作者都在自己的 崗位上辛苦付出,發光發熱。讓我們一起向交通人致敬!1.過渡:同學們,正是這些普普通通的交通工作人員 每天重復著平平凡凡的工作,無私奉獻,才保障了我們出 行的安全和暢通。 2.說一說:接下來請你們分析一下,下面這些做法合 通過生活情 景分析,引導學生 養成正確的價值 觀,從而能在實際10五、知行 合一見行 動 適嗎?為什么? 【出示情景】 情景一:違法停車。 (1)提問:這位車主把車隨意停放在路邊。你們覺 得他的做法合適嗎? 【生 1】這位車主的做法不合適,將小汽車停放在路 邊,不僅擋住了路口, 占用了車道,還阻礙了交通。 【生 2】是呀,我們行人通過路口時也會變得更危險。 (2)追問:電視機前的小朋友們,那我們應該怎么 做呢? 【生 3】我們應該自覺把小汽車停放在停車位上。 (3)小結:是的, 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就是不給交 通工作人員添麻煩。 情景二:不配合安檢。 (1)提問:地鐵安檢處,這位乘客不按規定接受檢 查,正與工作人員吵架。你們覺得他的做法合適嗎? 【生 1】這位乘客的做法不合適,只要乘坐地鐵,就 必須要接受檢查,這是對自己安全的保證也是對別人安全 的負責。 【生 2】這位乘客沒有按規定接受檢查,還與工作人 員吵架,這是不尊重安檢人員的工作和勞動的行為。 (2)追問:電視機前的小朋友們,我們又該怎么做 呢? 【生 3】老師,我們應該遵守規則,理解安檢人員的 工作職責,配合安檢。 (3)小結:沒錯,面對交通工作者的辛苦付出,我 們更要用實際行動尊重他們的工作和勞動。他們,是我們 不能忘記的交通人! 生活中落到行動 上。11六、暢談 收獲理思 路 1.提問: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呢? 【生 1】我了解了家鄉交通的過去和現在,知道了交 通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還促進了經濟文化的大發 展。 【生 2】我了解了不同崗位的交通工作者對交通的不 同貢獻。 【生 3】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還知道了交通事業的 發展離不開交通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和貢獻。 2.小結: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家 鄉交通的發展變化,了解了不同的建設者對交通的不同貢 獻和辛苦付出。正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四通八達的交通, 我們不能忘記他們的辛苦勞動和無私奉獻。希望同學們做 一名守規則、講文明的小公民。 通過暢談收 獲,引導學生梳理 學習收獲和學習 思路,加深學生對 本節課所學內容 的印象。布置課后 任務 課后,請同學們完成以下任務: 觀看——今年春節不停工,賀歲微電影《過年啰》, 并跟家人說一說觀看后的感受。 課堂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觀看! 課后讓孩子 觀看這部今年春 節不停工,賀歲微 電影《過年啰》, 深刻體會到每一 個堅守崗位、默默 奉獻的平凡人,都 了不起。板書設計 11 四通八達的交通 衣食住行都在變 家鄉交通在發展 經濟文化大發展 怎能忘記他們 辛苦勞動 無私奉獻12課后答疑 【問題一】 同學們,大家好,現在是第 11 課 《四通八達的交通》第二課時《家鄉交通在發展 怎能忘 記他們》的答疑時間。 1.提出問題: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還有什么疑問 嗎? 【生 1】老師,我在新聞上看到港珠澳大橋上還有一 種特別的交通工作人員——焊工,我特別想知道他們的工 作是怎樣的,您能跟我說說嗎? 2.解決問題:孩子,你能關注到這些在背后默默奉獻 的交通工作人員,真的很棒。老師這有一個視頻,相信可 以帶你了解他們的工作。 【播放視頻】 3.追問:看了視頻,你了解他們的工作了嗎? 【生 1】老師,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把材料焊接起來。 【生 2】老師,原來焊接時需要很高的精準度。 【生 3】不僅這樣,在焊接過程中,他們還會面臨視 力的下降、脫皮、灼傷等危害。 【生4】是呀,看了視頻,我知道了他們的工作很累 很辛苦,我很敬佩他們。 4.小結:是的,同學們,所有的建設者都是偉大的, 我們不能忘記他們。 【問題二】 1.提出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同學們還有其他疑問 嗎? 【生 2】老師,我在上學的路上經常可以看到共享單 車被亂停亂放,甚至被扔到了路邊花基上,阻礙了交通, 如果想要改善這種現象,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2.解決問題:孩子,你說的這個現象李老師也看到過, 看到你想要為城市建設出一份力,我很欣慰。13那我們作為小學生,可以怎么做呢?我們聽聽下面幾 個同學是怎么說的。 【生 1】我覺得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做到文明用車, 還要提醒爸爸媽媽一起行動哦! 【生 2】我們可以成立志愿服務小分隊,利用周末時 間一起整理共享單車。 【生 3】我們還可以親手制作一些海報、宣傳標語等, 積極宣傳文明用車,安全騎車。 【生4】我們還可以通過寫信等方式給城市管理部門 提建議,建議他們加強管理,出臺文明用車的相關規定, 約束廣大用戶的用車行為。 3.互動:其實想要改善亂停放的問題是需要多方面一 起努力的。作為小學生,原來我們也可以做這么多力所能 及的事。提到騎車,老師還有一個溫馨提示告訴你們哦! 4.溫馨提示:按照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七十二條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 12 周歲。 因此,我們未滿 12 周歲并不能獨自騎車上路哦!電視機 前的小朋友們,你們記住了嗎? 5.小結 城市文明靠大家,希望同學們從自身做起,做一名文 明用車的小公民哦! 本次的答疑時間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觀看,再見!1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