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四課 準確把握概念第四課 知識結構《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治》《哲學與文化》必修2—4 (分領域闡述: 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修一:(總覽、基礎)《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國際視野、公共參與)《法律與生活》(法治意識)《邏輯與思維》(科學精神)選擇性必修1—3(拓展延伸 ) 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什么、為何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結構(新課標)準確把握選必三教材宏觀邏輯《邏輯與思維》通過科學思維的訓練,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思維的基本要求,把握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的方法,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學會運用科學思維探索世界、認識世界。選擇性必修三 《邏輯與思維》研究思維的規律和方法的學問樹立科學思維觀念遵循邏輯思維規則運用辯證思維方法提高創新思維能力思維意識理性認識廣義狹義邏輯學辯證邏輯形式邏輯廣義狹義方法《邏輯與思維》運用狹義邏輯學本冊書主要關注思維方法本冊 主線學什么?第一單元:總論第四單元:運用第二三單元:分論《邏輯與思維》的學習主線可以概括為樹立科學思維觀念、遵循邏輯思維規則、運用辯證思維方法、提高創新能力。項 目 內 容第一單元 緒論,思維、科學思維的含義和特征,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第二單元 邏輯思維的主要內容(概念、判斷、推理)第三單元 辯證思維(分析與綜合、質量互變、辯證否定)第四單元 創新思維(聯想、發散、聚合、逆向、超前)第一單元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第一課 走進思維世界1.1 思維的含義與特征1.2 思維形態及其特征第二課 把握邏輯要義2.1 “邏輯”的多種含義2.2 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第三課 領會科學思維3.1 科學思維的含義與特征3.2 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綜合探究一 學會科學思維 提升思維品質第三單元 運用辯證思維方法第八課 把握辯證分合8.1 辯證思維的含義與特征8.2 分析與綜合及其辯證關系第九課 理解質量互變9.1 認識質量互變規律9.2 把握適度原則第十課 推動認識發展10.1 不作簡單肯定或否定10.2 體會認識發展的歷程綜合探究三 領悟辯證精髓 處理復雜問題第二單元 遵循邏輯思維規則第四課 準確把握概念4.1 概念的概述4.2 明確概念的方法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5.1 判斷的概述5.2 正確運用簡單判斷5.3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第六課掌握演繹推理方法6.1 推理與演繹推理概述6.2 簡單判斷的演繹推理方法6.3 復合判斷的演繹推理方法第七課 學會歸納與類比推理7.1 歸納推理及其方法7.2 類比推理及其方法綜合探究二 把握邏輯規則 糾正邏輯錯誤第四單元 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第十一課 創新思維要善于聯想11.1 創新思維的含義與特征11.2 聯想思維的含義與方法第十二課 創新思維要多路探索12.1 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方法12.2 逆向思維的含義與作用第十三課 創新思維要力求超前13.1 超前思維的含義與特征13.2 超前思維的方法與意義綜合探究四 結合社會實踐 勇于開拓創新目錄二知識體系構建三四五必備知識精講易混易錯整理課堂知識總結六關鍵能力提升一課標考情解讀課標考情解讀一高考評價體系與課標要求考情概覽課標內容要求 2.遵循邏輯思維要求 2.1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 2.2知道判斷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學會正確運用判斷;結合具體的判斷活動,區分判斷的不同類型。 2.3了解推理的類型;掌握演繹推理的方法;學會歸納推理、類比推理;評析常見的推理錯誤。 2.4辨析常見的邏輯錯誤,掌握形式邏輯的三個基本規律。 高頻考點:1.概念的基本特征:全同、屬種、種屬、交叉、全異、矛盾、反對。2.定義與劃分。3.性質判斷關系判斷、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4.演繹推理(如何換質換位推理?三段論推理基本規則、常見錯誤?)5.聯言推理、選言推理、假言推理。7.歸納推理方法(求同、求異、共變、求同求異并用、剩余法)8.類比推理(根據多、屬性近、前提與結論不排斥)難點、高頻易錯:1.區分劃分與分解,對概念外延劃分標準的理解(易錯)。2.如何正確定義?(比如,比喻定義就是錯的)3.區分性質判斷與關系判斷、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4.三段論推理常見幾種錯誤。(常考、易錯)。5.掌握假言推理(充分+必要+充要)。課標教學提示 ◆聯系科學思維與文學想象的差異,討論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特點,探究二者的關系。 ◆辨析“飛矢不動”“白馬非馬”等論題。運用所學邏輯知識,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類邏輯和推理錯誤,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知識體系構建二必備知識精講三復習導學問題清單:1.概念的相關內容:(1)屬性的分類是怎樣的?(2)概念的表達有哪些?(3)概念的基本特征(概念的外延)指什么?2.定義的相關內容:(1)定義的邏輯結構是什么?(2)下定義的方法有哪些?(3)下一個正確的定義,必須遵守必要的規則是怎么樣的?3.明確外延的方法的相關內容:(1)劃分的定義是怎樣的?(2)劃分的規則是怎么樣的?4.判斷的相關內容:(1)判斷的基本特征是怎樣的?(2)判斷的表達(語句)是怎樣的?(3)判斷的分類是怎么樣的?5.正確運用性質判斷的相關內容:(1)性質判斷的構成是怎樣的?(2)性質判斷的種類是怎樣的?(3)判斷的分類是怎么樣的?復習導學問題清單:6.正確運用關系判斷的相關內容:(1)正確運用關系判斷構成是什么?(2)正確運用關系判斷的分類是什么?(3)正確運用關系判斷的意義有哪些?7.正確運用復合判斷的相關內容:(1)復合判斷的必要性是什么?(2)復合判斷的種類是什么?8.正確運用聯言判斷的相關內容:(1)聯言判斷的邏輯性質是怎么理解?(2)正確運用聯言判斷的意義是指什么?9.正確運用選言判斷的相關內容:(1)正確運用選言判斷的種類是怎么理解?(2)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性質是指什么?(3)不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性質是指什么?(4)運用選言判斷的意義是指什么?(5)正確運用選言判斷應注意的問題是指什么?10.正確運用假言判斷的相關內容:(1)假言判斷的種類是指什么?(2)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是怎么理解?(3)如何正確理解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復習導學問題清單:11.推理的相關內容:(1)推理結構是什么?(2)推理的種類是什么?(3)演繹推理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有哪些?(4)推理的意義是怎樣的?12.性質判斷換質位推理的相關內容:(1)換質推理的規則是什么?(2)換位推理的規則是什么?(3)換質換位推理的作用是什么?13.三段論推理的相關內容:(1)三段論的結構是怎么理解?(2)三段論的基本規則是指什么?(3)三段論的意義怎么理解?14.復合判斷的演繹推理方法的相關內容:(1)聯言推理及其方法是怎么理解?(2)選言推理及其方法是指什么?15.假言推理及其方法的相關內容:(1)假言推理的種類是指什么?(2)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形式是指什么?(3)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有效形式是指什么?(4)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形式是什么?(5)運用假言推理的意義是怎么樣的?復習導學問題清單:16.不完全歸納推理的相關內容:(1)不完全歸納推理的必要性是什么?(2)不完全歸納推理的意義是什么?17.歸納推理的方法的相關內容:(1)進行完全歸納推理的條件是什么?(2)探求因果聯系的方法是什么?18.類比推理的相關內容:(1)類比推理的客觀依據是怎么理解?(2)類比推理與相關概念的關系是怎么樣的?(3)提高類比推理的可靠性怎么理解?19.類比推理的方法的相關內容:(1)類比推理的方法是怎么理解?(2)選提高類比推理的可靠性的要求是指什么?(3)類比推理的作用是指什么?一 概念的概述(一)概念的含義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統稱為屬性。事物的屬性可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本質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1.屬性的含義及分類:概念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2.概念的定義: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但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區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3.概念的表達:【對點訓練】生活中存在邏輯錯誤往往會產生誤會和笑話。對產生下列誤會和笑話的邏輯學分析正確的是( )①小孩給自己的媽媽說∶"白頭翁會飛,王爺爺是白頭翁,所以王爺爺會飛。"——同一語詞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②甲說∶"你能把我說的話調過來講嗎 "乙回答沒問題。甲說∶"有些人不是相聲演員。"乙回答∶"有些相聲演員不是…"——特稱判斷不能進行換位推理③有人持竹竿進城,橫著進不去,城門太窄,豎著也進不去,城門太矮。此時有人建議,為什么不把竹竿折斷了再進呢 ——該建議遺漏了有價值的聯言支④宋國有一人在田里耕作,一只兔子跑過去,恰好撞到了田里的樹樁,折斷脖子而亡,這個人就放下農具跟別人說,這兒會有撞死的兔子出現,我等著撿兔子就行了。結果,這個人沒有再次得到兔子。—不完全歸納推理犯了"輕率概括"的邏輯錯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B。小孩給自己的媽媽說∶"白頭翁會飛,王爺爺是白頭翁,所以王爺爺會飛。"這說明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但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都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如果不作區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①說法正確。宋國有一人在田里耕作,一只兔子跑過去,恰好撞到了田里的樹樁,折斷脖子而亡,這個人放下農具,他日日夜夜的守著沒看見一只兔子,自己卻被他人嘲笑,據此可知這個人以一只兔子撞死就誤以為守株待兔就可以得到兔子,是不正確地運用簡單枚舉的不完全歸納推理所產生的邏輯錯誤。④正確。甲說∶"你能把我說的話調過來講嗎 "乙回答沒問題。甲說∶"有些人不是相聲演員。"乙回答∶"有些相聲演員不是…"這說明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換位后也不能周延,特稱否定判斷不能進行換位推理,而特稱判斷包括特稱肯定判斷和特稱否定判斷,②說法錯誤。有人持竹竿進城,橫著進不去,城門太窄,豎著也進不去,城門太矮。此時有人建議,為什么不把竹竿折斷了再進呢 這是遺漏了有價值的選言支,不是聯言支,③說法錯誤。B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二)概念的基本特征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它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多少”。1.概念的內涵:2.概念的外延(1)含義:依據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2)類型:種類 含義相容關系 全同關系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交叉關系不相容關系 矛盾關系反對關系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兩個概念之間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難點突破】 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內容 內涵:反映本質屬性,說明“是什么” 外延:反映事物范圍,說明“有哪些” 概念外延間的關系 相容不相容【對點訓練】概念正確是進行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假設A、B為兩個概念的外延,其相容關系可以用圖示表示如下。下列選項描述符合圖示信息的是( )①A“抗疫志愿者”和B“最美逆行者”②A“中國”和B“山東省”③A“白馬”和B“馬”④A“模范黨員”和B“優秀干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D。假設A、B為兩個概念的外延,其相容關系有全同關系、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圖③是種屬關系,A“白馬”包含在B“馬”里面,A和B屬于種屬關系,③符合題意。圖④屬于交叉關系,A“模范黨員”中有B“優秀干部”,也有“非優秀干部”;B“優秀干部”中有A“模范黨員”,也有“非模范黨員”,A和B屬于交叉關系,④符合題意。圖①是全同關系,而A“抗疫志愿者”包含在B“最美逆行者”之中,A和B屬于種屬關系,①錯誤。圖②是屬種關系,A“中國”的外延不包含B“山東省”,A和B不是屬種關系。②錯誤。(注意:此處最容易搞錯,有些人以為山東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誤認為山東省這一概念包含于中國這一概念之中,以為二者是種屬關系,錯!因為這兩個概念的內涵完全不同,山東省是地方行政區,而中國是一個國家,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應屬于全異關系)D【對點訓練】在“概念的概述”的學習中,老師讓同學們探究“概念間的關系”這一知識內容時,下面是幾位同學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是( )①甲同學:外延完全相同的兩個概念是全同關系,例如,“沈陽”和“遼寧省省會”②乙同學:屬種關系是相容關系的一種,“馬”和“動物”兩個概念就是屬種關系③丙同學:矛盾關系屬于全異關系的一種,比賽結果“輸”和“贏”就屬于矛盾關系④丁同學:學生包括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等,所以“初中生”與“高中生”是反對關系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D。外延完全相同的兩個概念是全同關系,例如,“沈陽”和“遼寧省省會”,①正確。反對關系是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學生包括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等,所以“初中生”與“高中生”是反對關系,④正確。屬概念是指外延大的概念,種概念是指外延小的概念,所以,“馬”和“動物”兩個概念就是種屬關系,②錯誤。矛盾關系是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比賽可能會出現“輸”“贏”和“平”三種結果,因此“輸”和“贏”是反對關系,③錯誤。D【對點訓練】下列判斷中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對應正確的有( )①國體即國家性質——“國體”與“國家性質”是全同關系②哲學是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概括和總結——“哲學”與“自然科學”是屬種關系③毛澤東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革命家”、“戰略家”與“理論家”是反對關系④唯心主義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兩種基本形態——“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是矛盾關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B。“國體”與“國家性質”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是全同關系,①正確。矛盾關系是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是矛盾關系,④正確。哲學是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概括和總結。“哲學”與“自然科學”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從外延上來看不是屬種關系,②錯誤。毛澤東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革命家”、“戰略家”與“理論家”是交叉關系,③錯誤。B(一)明確內涵的方法定義是從內涵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給一個概念下定義,就是用簡明的語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2. 定義的邏輯結構:1.定義的含義:二 明確概念方法定義由被定義項、定義項和定義聯項三部分構成。定義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種差加屬概念。種差指同一屬概念下的種概念之間的差別。“種差”和“屬概念”相加構成定義項,用定義聯項將被定義項和定義項聯結起來,就構成定義。3. 下定義的方法:(1)要下一個正確的定義,首先,應該具備相應的科學知識,正確地認識對象,把握其本質屬性。4.下一個正確的定義,必須遵守必要的規則(2)應該遵循必要的邏輯規則①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全同。否則,就會犯“定義過寬”或“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②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否則,就會犯“同語反復”或“循環定義”的邏輯錯誤。③定義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則,就會犯“否定定義”的邏輯錯誤。④定義不能用比喻。否則,就會犯“比喻定義”的邏輯錯誤。張老師說:“我校大部分教師是青年教師,只有少數老教師和女教師。”這句話的邏輯錯誤是( )①劃分不全 ②子項相容③多出子項 ④劃分標準不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C。張老師說:“我校大部分教師是青年教師,只有少數老教師和女教師(→年齡標準不應當和性別標準一并使用→劃分標準不一→④)。”→這里的母項是我校教師,子項是青年教師和老教師,劃分標準是根據老師的年老程度,但這里的女教師和年青教師、老教師存在交叉(相容)部分,犯了劃分標準不一、子項相容的邏輯錯誤。→②④符合題意。【對點訓練】邏輯學與哲學密不可分,我們應該用邏輯學來輔助哲學學習。下列觀點正確是( )①"物質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這犯了"定義過窄"的錯誤②"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概念的外延之間是對立關系③"唯物主義分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這犯了劃分不全的錯誤④"我們應該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是一個關系判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B。物質是指在人類的意識之外,獨立存在又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而物質既包括看得見摸的著的東西,也包括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因此“物質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這犯了“定義過窄”的錯誤,①正確。“唯物主義分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而“唯物主義分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這犯了劃分不全的錯誤,③正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概念的是對立統一的關系,都是圍繞著思維與存在何者本源的問題,外延是矛盾關系,②錯誤。“我們應該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是一個性質判斷,而不是關系判斷,④錯誤。B【對點訓練】文學就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這一語句( )①“文學”是“藝術”的屬概念②“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是種差③把“種差”和“屬概念”加起來,形成定義項“文學”④是一個定義,揭示了“文學”的本質屬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D。依據教材知識可知,種差是指同一屬概念下的種概念之間的差別,即被定義項與同屬的其他種概念之間的差別。因此,“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是種差,②正確。明確概念內涵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種差加屬概念。因此,“文學就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是一個定義,揭示了“文學”的本質屬性,④正確。“文學”是“藝術”的種概念,①錯誤。文學是被定義項,種差加屬概念是定義項,③錯誤。D(二)明確外延的方法劃分是從外延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它是依據一定的標準,把一個概念的外延分為幾個小類。小類是大類的種,大類是小類的屬。劃分就是把一個屬分為幾個種的邏輯方法。劃分由母項和子項兩部分構成。1.劃分的含義:(1)必須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對象之間的客觀關系。2.劃分的規則(2)要遵循劃分的邏輯規則①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否則,就會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②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否則,就會犯“劃分標準不一”的邏輯錯誤。③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否則,就會犯“越級劃分”的邏輯錯誤。【對點訓練】遵循形式邏輯的規律與規則,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①同樣是暴亂,香港的黑暴分子,被美國政客贊譽為“英雄”,美國國內抗議民眾則被稱為“暴徒”-美國的做法違背了排中律,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②法定繼承的第一順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概念的外延劃分多出子項③廣告詞“不是所有牛奶都是特侖蘇”-該判斷的謂項是周延的④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認識和利用規律-正確的推理形式是否定前件式或肯定后件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C。法定繼承的第一順序是配偶、子女、父母,不包括兄弟姐妹,多出子項,屬于概念的外延劃分多出子項,②正確。“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認識和利用規律”是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正確的推理形式是否定前件式或肯定后件式,④正確。同樣是暴亂,香港的黑暴分子,被美國政客贊譽為“英雄”,美國國內抗議民眾則被稱為“暴徒”,這是典型的美式雙標,是依據美國自身利益和好惡,作出相反的判斷,并不是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①錯誤。廣告詞“不是所有牛奶都是特侖蘇”,該判斷的謂項是不周延的,③錯誤。C【對點訓練】某校擬于2022年4月10日舉辦第15屆體育節活動。該校體育節組委會于2022年3月29日發布了一則通知,部分內容如下:可見,該通知( )①在邏輯上是錯誤的,劃分標準不一②沒有考慮其他影響因素③犯了“劃分不全”的邏輯錯誤④在邏輯上是符合邏輯格式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C。①: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否則,就會犯“劃分標準不一”的邏輯錯誤,“如果4月10日不下雨,體育節正常舉行;如果下暴雨,體育節活動延后舉行”只考慮了是否下雨這個因素,并不是“劃分標準不一”的錯誤,①排除。②:“如果4月10日不下雨,體育節正常舉行;如果下暴雨,體育節活動延后舉行”只考慮了是否下雨這個因素,而沒有考慮其他影響因素,②符合題意。③④: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否則,就會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如果4月10日不下雨,體育節正常舉行;如果下暴雨,體育節活動延后舉行”犯了“劃分不全”的錯誤,因而不符合邏輯格式,③正確,④錯誤。C如果4月10日不下雨,體育節正常舉行;如果下暴雨,體育節活動延后舉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