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合理利用網絡》教案一、教學目標政治認同:利用網絡為社會傳遞正能量,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修養:提升辨識、取舍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養,遵守網絡公德,做文明上網者。法治觀念:了解網絡交往的規則,在網絡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具備依法維護自身 合法權益的能力。健全人格:掌握網絡交往自我保護的知識,善用網絡帶來的正向價值,促進自我和社會的 發展。責任意識:增強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為維護網絡環境盡自己的責任,做一名負責的網絡 參與者。二、教材分析系統介紹了網絡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網絡空間中保護自己、遵守法律、 傳播正能量。教材結構清晰,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旨在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引導學生 學會“信息節食”,在網絡世界中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牢固樹立底線意識。教材 內容與時俱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對學生的現實生活具有指導意義。旨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絡觀和使用習慣三、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網絡充滿好奇和興趣,但往往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和自控 力。他們可能容易沉迷于網絡游戲、社交媒體等,也可能在不經意間傳播不良信息或泄露 個人隱私。因此,需要通過本課的學習,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網絡,學會合理利用網絡資 源。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會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提高媒介素養,懂得傳播網絡正能量。教學難點:學會辨析網絡信息,提高辨別能力,避免沉溺網絡,做到“信息節食”。五、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育部網站發布《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 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網絡游戲企業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中小學生提供1 小時網絡游戲服務,其他時間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中小學生提供網絡游戲服務。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學校對經申請帶入校園的手機等終端產品進行統一管理,嚴禁帶 入課堂。思考:國家為什么要出臺這一規定 學生:...教師:沉迷游戲影響學生、生活;青少年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容易沉迷互聯網。 【自主預習】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內容,思考下列問題。1. 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2. “媒介素養”是什么 3. 如何辨別網絡謠言 4. 怎樣傳播網絡正能量 【授新課】在生活中,你經常借助網絡做哪些事情 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看新聞、刷抖音、微信聊天、玩游戲、網上購物 教師: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重要的學習工具和交往平臺。【探究一】某短視頻 APP宣布一項舉措:14歲以下實名認證用戶直接進入青少年模式, 進入后無法退出,且無法觀看直播,僅能觀看平臺精選的適宜青少年的內容。思考1:短視頻APP 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教師: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普遍偏低,對網絡信息缺乏選擇、理解、質疑、評估等能力。媒 介素養:指人們正確地、建設性地使用媒介資源的能力。它包括人們面對各種信息時的選 擇、理解、質疑、評估等能力。思考2:這啟示我們如何合理利用網絡 (1)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探究二】你是不是有這個“病”,打開手機忘正事,無限的網絡信息和有限的時間和精 力產生了矛盾。思考: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困擾 怎么辦 學生:...教師:(2)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要學會“信息節食”。【探究三】網癮又稱網絡過度使用癥,主要是指長時間沉迷于網絡,對網絡之外的事情沒 有多少興趣,影響身心健康的一種病癥。網癮患者無法控制上網時間,關注網上的情況超過自己的現實生活,一旦減少或停止上網,就表現出消極的情緒體驗和不良的生理反應。 思考: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 教師:①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危害身體健康;②會出現品行障礙,誘發逃學、不與人交往、暴躁,產生攻擊性等反常行為;③一些人甚至會滑向犯罪的深淵。思考:預防網癮,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做 學生:①學會信息節食,提高自控能力;②嚴格遵守上網時間,請家人和老師監督;③多參加無關網絡的健康娛樂方式。【相關鏈接】網絡上傳播了下列言論,你相信了幾個 (1)故宮建成600年沒有過積水(2)持續強降雨致盧溝橋坍塌(3)因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海污染海鹽,鹽價將上漲(4)燒傷燙傷后抹牙膏或醬油,可以減輕疼痛,消除腫脹。 小強看了之后,立馬轉發到了微信朋友圈。思考:小強的做法對嗎 為什么 學生:...教師(3)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 良信息。【材料分析】網絡是個虛擬空間,我們是不是可以為所欲為 2023年4月,“清明節強制加班員工陳某龍怒懟領導”的相關聊天記錄截圖在網絡上熱傳, 迅速沖上熱搜榜。4月5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回應,截圖中的內容非集團公司所屬成員單位和員工。4月7日,德陽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發布通報稱,陳某龍故意散布 謠言的違法行為嚴重擾亂了網絡公共秩序,該局已依法對其作出行政拘留處罰。思考:上述案例對我們有什么警示 學生:教師:(4)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知識小結:(1)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 (2)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網絡,學會“信息節 食”。(3)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不良信息。(4)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設置疑問】你知道“正能量”嗎 正能量: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 是社會生活中積極向上的行為。思考:中學生如何通過網絡來傳播正能量 學生:....教師:(1)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2)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六、課堂小結(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辨析并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理性考與網緒生活傳播網絡正能量合理利用網絡)七、課堂檢測1.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孩子養成了“不移動”的生活方式。調查顯示,4歲至6歲的城市兒童有一半會上 網,如今大部分獨生子女易產生“屏幕依賴”,成為“屏奴”。面對“屏奴”低齡化,我們應當()A.想方設法限制孩子上網和游戲B.千方百計滿足孩子的玩耍需求C.正確引導,讓孩子理性參與網絡生活D.因勢利導,讓兒童成為電腦高手2.2023年3月10日以來,各級網信部門嚴肅查處各類違規“自媒體”賬號,依法依約處置“自媒體”造謠傳謠、假冒 仿冒、違規營利等突出問題。這告訴我們()①網絡信息良莠不齊,要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②防微杜漸,遠離網絡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④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傳播社會正能量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4.下圖警示我們要()(哥電器“明星夢”其某藝公網絡招聘廣告《明星“招聘“需警惕》)A. 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做到理性追星 B.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慎重結交網友 C. 學會辨別網絡信息,防范網絡詐騙 D. 嚴格控制上網時間,合理使用手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