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四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幸福拍手歌 》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音樂教材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一系列的音樂活動,能自信、自然進行演唱、律動。并且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活動,樂于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與看法,在音樂中感受友情、助人等給他們帶來的幸福感。 2.學生在感受和體驗音樂活動的過程中,掌握附點八分節奏,并且能夠能初步聽辨主、屬兩個和弦,并且能能夠唱一唱二聲部。 學生在音樂活動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和同伴一起合作能夠進行探究、并且簡單編創。教學重難點能夠有感情地演唱并且表現歌曲《幸福拍手歌》 2、準確掌握附點八分節奏 3、能初步聽辨主、屬兩個和弦 4、對《幸福拍手歌》進行二聲部演唱教學過程一、反復聆聽,初步感知 1.第一遍聆聽音樂,感受節奏。 師:同學們見到大家非常的開心,跟著李老師一起來感受幸福吧! 2.第二遍聆聽音樂,熟悉旋律。 師:幸福是需要和別人分享的,請你在拍手的地方和附近的同學一起對拍。 3.第三遍聆聽音樂,感受樂句。 師:看同學走的這么開心,老師也走一走。請你們仔細觀察李老師走了幾個方向? 二、模仿小馬,認識附點八分節奏 1.觀察小馬奔跑發現附點八分節奏的特點。 師:同學們,觀察的可真仔細,老師走了四個方向代表了四個樂句,這一次李老師還要在加點動作來表達此時歡快的心情,請看李老師在模仿什么? 學生模仿騎馬動作,感受附點八分節奏。 師:你可真有想象力啊,請同學們也模仿著騎馬的動作和李老師一起來打打節奏吧! 學生模仿節奏,認識附點八分節奏 師:在這條節奏中出現最多的就是TML, 那TML 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設計意圖:用不同的體驗方式聆聽了歌曲,讓學生在音樂中行走,體驗了歌曲的情感,并解決了歌曲樂句的組成。三四兩個樂句的節奏是這首歌曲的難點,所以老師用騎馬動作來幫助掌握附點八分節奏。】 實踐探究,自主創編 學生演唱第一樂句。 師:那連續出現的附點八分節奏給人一種推動感,讓音樂更加歡快,讓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吧!加上音符以后又出現什么美妙的音樂呢?讓我們加上柯達伊手勢一起來唱一唱。 學生演唱第二樂句旋律 學生發現模進的規律,探索出第三樂句。 師:接下來李老師可要考考大家了,請同學們一邊唱一邊劃劃旋律線,這兩句旋律走向是一樣的嗎? 師:這兩句的旋律走向是一樣的,那按照這樣的規律,你覺得第三句會是什么呢?請你想一想,唱一唱,做一個小作曲家吧! 教師介紹這首歌曲的創作手法—模進 【設計意圖:模進是這首歌曲的創作手法,老師運用很形象的框子結構來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受到模進旋律與節奏的特點,又引導學生探索發現模進的規律,讓學生自己創編第三個樂句。這樣比較容易地找到了模進的規律,又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創編能力。】 四、學唱歌曲,自信演唱 出示課題,安靜聆聽,思考歌曲的速度 1.跟著鋼琴完整演唱《幸福拍手歌》 2.情緒處理歌詞,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3解決難點 五、聆聽和弦,主動探究 1.初步聆聽,發現和弦 師:請你把注意力放到高老師的左手上,仔細聽,然后告訴我你聽到了什么? 2.聽辨和弦,主和弦對應紅色杯子,屬和弦對應黃色杯子。 3.聆聽《幸福拍手歌》中的和弦,舉起相應顏色的杯子。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老師為了鍛煉學生的聆聽能力,在教材要求的基礎上,運用聯覺的方式,借助使用杯子,學生在看和聽相結合的方法中,快樂聽辨主、屬兩個和弦。】 六、借助手勢,感受二聲部 1.學生演唱歌曲,老師加入二聲部。 師:同學們耳越來靈敏,我們今天不僅要聽辨和弦,還要把這個和分解開來唱一唱, 2.學習演唱低聲部旋律,用手勢提示音高。 3.師生合作二聲部演唱。 4、學生分聲部演唱二聲部。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和聲能力也是歌唱教學的一個重點,這個環節在前面學生聽辨主、屬兩個和弦的基礎上,用分解和弦的方式作為歌曲的二聲部,既豐富了歌曲,又加深了對兩個和弦的感受】 七、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樣的演唱,讓我們的歌曲更加豐富多彩了,同學們,今天我們不僅學唱了歌曲,還學習了附點八分音符,了解創作手法,模進,還聽辨了聽辨了和弦,唱了二聲部,學習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啊。讓我們伴隨著幸福拍手歌,快樂的說聲再見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