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三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春天舉行音樂會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 音樂(簡譜)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教學目標1. 聆聽、演唱歌曲《春天舉行音樂會》,感受歌聲的美,感受自然的美。讓學生感受到春天充滿了生機,進一步激發學生喜愛春天、贊美春天。 2.能用歡快的情緒、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春的意境。通過聆聽、視唱等教法與學法,在情境中參與音樂,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合作能力。 3.在演唱、聆聽、表現和創造等實踐活動中,體驗音樂情緒情感,了解音樂表現要素,在主題情境中創編與歌曲匹配的音樂活動,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通過歌曲感受自然界的變化,使學生盡情享受春天帶來的喜悅。感受歌曲中的思想內容及音樂形象,使學生感受到春天充滿了生機,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及贊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能用優美、動聽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想象或聯想音樂,表現“春”的意境,能用歌聲表達對春天和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選擇適合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教學難點: 學習八分休止符,復習帶有十六分音符的節奏,在歌曲中正確演唱。教學過程導入 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本單元已經學習了聆聽課《楊柳青》、《春》,演唱課《嘀哩嘀哩》,通過律動復習歌曲《嘀哩嘀哩》,帶領學生再次走進春天,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 二、滲透技能,體驗音樂 1.尋找音樂會中的“小演員” 初聽歌曲:尋找音樂會中有幾位小演員,他們分別表演了什么節目? 帶著問題,完整聆聽歌曲,感受音樂的同時,思考問題。 (1)歌曲中,有四位小演員參加音樂會,是春雨在唱歌、春風彈琴、春雷打鼓、春水鼓掌,他們用不同的節奏,表現著自己的聲音特點。 (2)讀一讀、拍一拍,認識八分休止符:跟隨老師一起,有節奏的讀一讀春雨、春風的聲音:嘀嗒 嘀嘀 嗒 0 ;沙沙 沙沙 沙 0 。 師:他們可調皮了,有一個音藏起來了,節奏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 春雨:嘀嗒 0嘀 嗒 0 ;春風:沙沙 0沙 沙 0 。 讓學生通過語言節奏體會八分休止符。 (3)師:是什么符號讓我們把音符藏在心里呢? 認識八分休止符,讓學生體會用有彈性的聲音表現節奏,體驗八分休止符的作用。這個環節的學習,體現了任務驅動式的學習方式。 (4)找到春雨、春風的節奏特點后,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自行帶節奏讀一讀春雷、春水的聲音特點,既是發現的過程,也是復習“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過程,體現新課標中大單元的理念。 (5)師生接龍讀歌詞 師生活動中,學生進一步掌握歌曲中“小演員”的聲音特點,加深節奏的記憶,把握第一部分歌曲的完整性,為接下來的演唱做鋪墊。 學唱第一部分旋律:利用圖形譜,學生再次感受“小演員”的聲音特點; 隨著“lu”音模唱,學生一邊模唱一邊感受旋律的起伏; 演唱歌詞時,有了剛剛學習的鋪墊,學生可以準確的通過歌聲準確的演唱出節奏的跳躍、歡快之感。 歌曲第二部分的學習,通過圖形譜和對比聆聽的方式,讓學生在聽、看的活動中多覺聯動,體驗這部分歌曲的特點。 “lu”音模唱:利用在《嘀哩嘀哩》中學習的十六分音符,找到這部分歌曲中相同的節奏,指導學生在演唱歌詞時唱出歡快、熱烈的情緒。 完整演唱歌曲:隨著老師的琴聲,用優美動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編創與活動 師:你們的歌聲打動了老師,真是小小的歌唱家,你們看,今天老師還帶來了樂器朋友,請你想一想,這些樂器適合模仿哪一個小演員的聲音呢?伴隨著音樂,讓我們一起表演吧! 出示打擊樂器:學生思考,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響,可以表示哪位小演員的特點,伴隨音樂進行演奏。 拓展延伸 師:這節課,我們用動聽的歌聲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喜愛。除了這首歌曲,老師還為你們帶來了一首由奧地利音樂家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的經典名作--《春之聲圓舞曲》,讓我們一起欣賞,在美妙的旋律中再次感受春天吧! 學生在整節課結束前,觀看管弦樂《春之聲圓舞曲》,升華了這節課“春”的主題,也讓學生升華了對藝術的追求、向往。 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參加了春天舉行的音樂會,大自然因為春天的到來變得五彩繽紛,春天因為有了這場音樂會而變得生機勃勃;老師也祝愿同學們的生活和學習在春天里能生機勃勃,蓬勃向上! 今天的音樂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本單元以“春天的歌”為主題,所以在整節課的設計中,我也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為了體現“大單元”的理念,從導入開始,利用《嘀哩嘀哩》的律動,活躍這節課的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授環節,通過聆聽、欣賞、演唱、表現等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自覺性和創造性的學習情緒。這節課的重點,是“八分休止符”的學習,利用小演員不同的聲音特點,即春雨、春風輕盈、跳躍,春雷有力、春水的熱情,讓學生進行節奏接龍、旋律模唱等活動,層層遞進,為后面在演唱上的情感處理做好指導和鋪墊。 在歌曲第二部分的學習中,我利用“十六分音符”節奏的特點,指導學生找到相同樂句,并在演唱時要唱得歡快、熱烈,與歌曲的第一部分在聆聽和演唱時形成對比。 編創環節引導學生通過探索用不同的樂器試著為歌曲伴奏,學生進行表演。培養學生的美感提升他們的音樂表現力。最后,欣賞《春之聲圓舞曲》升華整節課的藝術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