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三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維也納的音樂鐘》教科書 書 名:教育部審定義務教育教科書教材教材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 河南文藝出版社教學目標1. 通過聽、唱、律動等音樂活動記憶主題音樂,并能哼唱主題旋律。。 2.聆聽樂曲,讓學生參與音樂表演,能用肢體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認識排鐘,初步了解回旋曲式結構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難點:人音版三年級上冊第七課欣賞管弦樂合奏曲《維也納的鐘聲》 教學重點:在聽、唱等音樂活動中感受和體驗美妙的音樂。 教學難點:能聽辨出主題音樂,哼唱主題旋律。 學情分析:小學三年級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他們模仿能力強、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并且喜愛音樂,經過兩年音樂學習和實踐,已經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樂知識,能夠辨識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大部分學生能掌握正確的唱歌姿勢,自然的發聲方法,有部分學生能獨立、自信、有表情的進行律動和即興創作,但依賴性強,約束能力差。 教材分析:《維也納的音樂鐘》是由匈牙利作曲家、音樂家柯達伊創作的。作品選自他的管弦樂組曲《哈里.亞諾什》中的第二段。這部組曲改編自柯達伊創作的歌唱劇《五個冒險故事》中的主題音樂。《維也納的音樂鐘》是一部回旋曲,由四段代表不同人物形象的主題音樂構成音樂描繪了哈里從戰場歸來,美麗的公主邀請他到維也納宮做客時人們歡迎他的情景。樂曲夸張二富有童話色彩、輕松滑稽的旋律深受人們喜愛。教學過程導入 1、跟隨教師走進音樂童話故事,揭示課題 2、認識打擊樂器排鐘,并模仿它的演奏姿勢。 (設計意圖:用童話故事里面的人物哈里為主線展開新課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課教學 1、聆聽哈里主題音樂,感知音樂要素。 (1)初聽主題音樂,聽辨演奏樂器的音色并給音樂主題確定名稱。(主奏樂器:排鐘,西洋樂器木管樂器組的樂器。主題名字:哈里音樂鐘) (2)觀察哈里主題音樂的曲譜找出不同。 (3)跟教師學唱主題旋律,然后自己視唱曲譜,教師提出重點部分視唱的要求。 (4)完整聆聽整首樂曲,聽出哈里主題出現的次數。 【設計意圖: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音樂實踐活動的樂趣】 2、聆聽士兵主題音樂,感知音樂要素。 (1)初聽音樂,聽辨演奏樂器的音色。(主奏樂器:小號、短笛;節奏歡快,旋律跳躍) (2)跟隨音樂進行律動,表現音樂。 【設計意圖:能在表演活動中不斷提升音樂藝術表現技能。】 3、聆聽國王音樂,感知音樂要素。 (1)教師跟隨音樂進行律動,表現國王形象。 (2)歸納總結描寫國王的音樂特點。(主奏樂器:圓號,音色柔和豐滿,旋律平穩) 4、聆聽公主音樂,教師歸納總結演奏樂器,學生跟著音樂進行律動表現音樂人物的形象。(演奏樂器:圓號、弦樂、木管樂器,旋律優美華麗)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體驗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表現欲望,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 完整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鐘》,并為不同任務的出現順序進行排序。 6、總結不同音樂主題出現順序,歸納樂曲的結構,初步了解回旋曲。 三、小結、作業 1、介紹曲作者柯達伊。 2、利用課余時間欣賞管弦樂隊現場演奏版的《維也納的音樂鐘》,并與父母分享樂曲主人公哈里的音樂故事。 【設計意圖:正確合理運用網絡技術,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課余文化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