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音樂 年級 二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音樂小屋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音樂(簡譜)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教學目標1. 能用活潑有彈性的聲音演唱《音樂小屋》,從“跳動的音符”中獲得音樂學習的快樂。 2. 能用f和p對比的力度記號演唱歌曲,并感知力度變化給歌曲帶來的效果。 3. 采用形式多樣的聽唱法掌握歌曲,如師生對唱、完整模唱、分組接唱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熟悉歌曲,用活潑有彈性的聲音,準確歌唱《音樂小屋》。2. 聽辨力度記號f和p,打好穩定拍,理解反復跳躍記號等。教學難點: 1. 歌曲后半部分的旋律音準問題。2. 準確表現f和p不同力度記號。教學過程課前音效導入 同學們,聽一聽這些都是什么聲音?播放心跳聲、鐘表聲、水滴聲。(學生自主回答) 聆聽歌曲,跟老師一起打一打穩定拍。(師帶領學生穩定擊拍) 同學們,感受到歌曲的節拍了嗎?(學生自主回答2/4拍) 體驗“音樂小屋”的門鈴聲 師通過哼鳴模仿門鈴聲5 3 音程,生模仿。 師在門鈴聲的音程基礎上進行變奏5 3| 53 0 |、4 2 | 42 0 |,學生自主模唱。 加入歌詞“叮咚”,師生接龍演唱。 體驗“音樂小屋”的旋律 師用小提琴與學生配合演唱,學生感受歌曲樂句。(學生自主回答4個樂句) 師生用拉彩虹環的方式感受樂句長短變化特點。(歌曲前兩個樂句短,后兩個樂句長) 生跟琴模唱旋律,強調音準。 加入肢體律動幫助唱準附點節奏。 師帶領學生分析歌曲結構,教授反復記號以及歌曲最后出現的高音門鈴聲。 體驗“音樂小屋”的力度記號 師講解音樂中力度記號f和p的含義。 為歌曲編創力度記號,學生自主完成。(前兩個樂句用p完成,后兩個樂句用f完成) 鼓勵學生課后自由創編歌曲的力度。 總結歸納與演繹 師生一同復習課上學習的樂器、音樂記號。(鋼琴、小提琴、附點節奏、f、p、反復記號等) 歸納本課學習重點,培養學生在音樂小屋中發現知識的能力,提升文化素養。 師生合作演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