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早睡早起》教學設計(第1課時)課程 道德與法治 類型 新授課一、教學目標:1. 讓學生了解合理的作息時間,并認識到早睡早起的重要性。 2. 幫助學生了解晚睡和睡眠不足的不良影響,增強他們的健康意識。 3. 引導學生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以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并認識到早睡早起的重要性,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難點:如何引導學生真正做到早睡早起,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三、教材分析:《早睡早起》是統編《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家中的安全與健康》中的最后一課。本課旨在通過教育學生注意作息習慣,幫助他們根據學校的作息時間來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以更快地適應學校生活。本課由四個板塊組成,但本課時主要聚焦于“幾點睡,才合適”和“沒早睡,真糟糕”兩個板塊,旨在讓學生了解合理的作息時間以及晚睡的不良影響。四、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自主規劃、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較弱,難以根據自身環境的改變而合理地調整作息時間。同時,許多家長對孩子的作息時間也缺乏規劃意識,特別是在留守兒童較多的農村地區,這種情況更為普遍。因此,學生需要更多的提醒和督促來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五、教學準備:教師準備:PPT課件、微課視頻、“作息小達人”評選表等。學生準備: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課前小調查,了解并記錄自己近期的作息時間。六、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1.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昨天晚上是幾點睡覺的呀?今天早上又是幾點起床的呢?”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作息時間。 2.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展示課前統計的作息時間表,讓學生觀察并思考其中的差異。 師生對話 教師:同學們,早上好!在開始我們今天的學習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大家昨晚的休息情況。請問,你們昨天晚上是幾點睡覺的呀?今天早上又是幾點起床的呢?請大家輪流分享一下。 學生A:我昨晚是十點半上床的,不過可能看了一會兒書,大概十一點多才真正睡著。今天早上六點半就起來了,因為要準備早自習。 教師:很好,A同學的時間安排得很合理。那其他同學呢? 學生B:我昨晚有點晚睡,大概快十二點了才睡。今天早上七點才起來,感覺還有點困。 教師:嗯,B同學可能需要注意一下晚上的休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對學習和身體都很重要。還有其他同學想分享嗎? (學生們紛紛分享自己的作息時間) 教師:謝謝大家的分享。現在,我這里有一份課前統計的作息時間表,是根據大家的回答整理出來的。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看看有沒有什么發現或者差異。 (教師展示作息時間表,學生們開始認真觀察) 教師:有沒有同學發現了什么特別的地方?比如,哪些同學的作息時間比較規律,哪些可能有些不規律? 學生C:我發現有些同學的睡覺時間和起床時間都很固定,像A同學那樣,這樣可能更容易保持好的狀態。而有些同學,比如B同學,可能就有些波動了。 教師:C同學觀察得很仔細。確實,規律的作息時間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益。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調節生物鐘,提高學習效率,減少疲勞感。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盡量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當然,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適當調整。那么,關于作息時間的問題,大家還有什么疑問或者想法嗎?(二)幾點睡,才合適1. 教師出示作息時間統計表,引導學生觀察并討論睡眠時間的長短及其影響。 2. 通過微課視頻,讓學生了解不同年齡階段所需的睡眠時間,特別是小學生每天應保證10小時的睡眠時間。 3. 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為什么需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教師:同學們,大家看這張作息時間統計表,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大家的睡眠時間有什么不同?你們覺得這樣的睡眠時間對我們的身體和學習有什么影響呢? 學生A:老師,我看到有些同學睡眠時間很少,可能只有七八個小時。我覺得這樣會影響第二天的精力,可能會在課堂上打瞌睡。 學生B:是的,我也注意到了。我覺得如果睡眠時間不夠,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記憶力和注意力,學習效率也會降低。 教師:非常好,你們觀察得很仔細,也提出了很有價值的觀點。那么,你們知道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每天需要多少睡眠時間嗎? 學生C:老師,我聽說過,好像小學生每天需要保證10小時的睡眠時間。 教師:沒錯,小學生每天確實需要保證10小時的睡眠時間。那么,為什么我們需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呢?請大家思考一下。 (學生開始思考并討論) 學生D:我覺得足夠的睡眠可以幫助我們恢復體力,讓我們更有精神面對第二天的學習和活動。 學生E:我還聽說,足夠的睡眠對大腦發育也有好處,可以提高我們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教師:非常好,你們說得都對。足夠的睡眠對我們的身體和大腦發育都非常重要。那么,我們該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呢? 學生F:我覺得我們可以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這樣可以幫助我們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學生G:我還覺得我們可以在晚上避免看電子屏幕,因為藍光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我們可以選擇閱讀紙質書籍或者聽輕音樂來放松自己。 教師:非常好,你們提出了很多實用的建議。制定作息時間表、避免晚上看電子屏幕、選擇放松的活動等都是幫助我們保證足夠睡眠的好方法。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執行這些建議,保證自己每天都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以更好的狀態面對學習和生活。(三)沒早睡,真糟糕1. 教師描述晚睡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如上學遲到、學習精力不集中、影響身體健康等。 2. 展示課本中的插圖或視頻,讓學生觀察并討論晚睡的小明一天中都經歷了什么,以及這些經歷給他帶來了哪些困擾。 3.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討論晚睡可能帶來的其他不良后果,并思考如何避免這些后果的發生。 教師:大家有沒有過晚上熬夜的經歷?你們知道晚睡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哪些不良后果嗎? 學生A:老師,我知道晚睡可能會導致第二天上學遲到。 教師:非常好,A同學提到了上學遲到這一直接后果。確實,晚睡會讓我們早晨難以起床,錯過上學或上班的時間,影響我們的日常安排。但晚睡的影響遠不止于此。 教師(展示課本插圖):現在,請大家看這幅插圖,它講述了小明因為晚睡而經歷的一天。小明昨晚熬夜玩游戲,很晚才睡。大家看看,他這一天都經歷了什么? 學生B:我看到小明在課堂上打瞌睡,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都沒反應過來。 學生C:還有,他下午參加體育課時也顯得沒精打采,跑步都跑不動了。 教師:沒錯,這些都是晚睡帶來的明顯影響。小明因為晚上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所以白天精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甚至在體育活動中也表現不佳。那么,這些經歷給小明帶來了哪些困擾呢? 學生D:他可能會因為上課不認真被老師批評,還會錯過重要的知識點。 學生E:而且,他可能會覺得身體很疲憊,心情也不好。 教師:很好,大家觀察得很仔細,分析得也很到位。那么,除了我們剛才提到的這些后果,晚睡還可能帶來哪些不良后果呢?請大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討論一下。 學生F:我覺得晚睡還會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讓我們更容易生病。 學生G:對,晚睡還會讓我們的皮膚變差,長黑眼圈和痘痘。 教師:大家說得都很好。晚睡確實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日常生活產生諸多不良影響。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些后果的發生呢? 學生H:我覺得我們應該早點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學生I:還有,我們可以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并堅持執行。 教師:非常好,制定并遵守作息時間表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嘗試在睡前放松身心,比如聽聽輕音樂、泡泡熱水腳等,幫助我們更快地進入睡眠狀態。希望大家都能重視晚睡的問題,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讓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保持健康的狀態。(四)總結與拓展:總結本課所學內容,強調早睡早起的重要性及其對身體和生活的積極影響。 老師:同學們,經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我們所學的內容吧。 學生A:好的,老師。我們這節課主要學習了早睡早起的好處,還有為什么保持規律的作息對我們的健康和生活都那么重要。 老師:沒錯,A同學說得很好。那么,有誰能來具體說說早睡早起有哪些好處嗎? 學生B:早睡早起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充足的睡眠,這樣第二天我們才能精力充沛地去學習。 學生C:而且,早睡早起還可以讓我們的皮膚變得更好,因為充足的睡眠對皮膚健康非常重要。 老師:很好,B同學和C同學都提到了非常關鍵的點。除了這些,早睡早起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時間,避免拖延癥的發生,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同時,它還有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預防一些疾病的發生。 學生D:老師,我之前晚上總是熬夜,早上起不來,感覺一天都沒精神。但是自從我嘗試早睡早起后,真的感覺整個人都精神多了。 老師:是的,D同學的親身經歷就是最好的證明。那么,我們除了要做到早睡早起,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保持規律的作息呢? 學生F:我覺得我們可以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每天按照計劃來執行。 學生E:還可以減少晚上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因為屏幕的光線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 老師:非常好,E同學和F同學都給出了很好的建議。制定作息時間表并嚴格執行,以及減少晚上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都是幫助我們保持規律作息的有效方法。 老師:最后,老師想再次強調一下,早睡早起不僅僅是一種生活習慣,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對我們的身體和生活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希望同學們都能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為自己的健康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五)課后作業 1.制定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并鼓勵他們與家人一起監督執行。 3. 發放“作息小達人”評選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選活動,以激勵他們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七、板書設計:《早睡早起》 1.幾點睡,才合適 2.沒早睡,真糟糕 3.早睡早起身體好八、教學反思: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不僅了解了合理的作息時間及其重要性,還學會了如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同時,通過討論和反思晚睡的不良后果,學生也增強了健康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進一步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家庭環境等因素,以便更好地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