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音樂 年級 二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幸福的歌(乃喲乃)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教材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教學目標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乃喲乃》,表達對幸福生活的贊美,建立學生民族自豪感并感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2.能準確模唱“do mi sol”三個音,了解土家族民歌結構及特點。 3.通過體驗“激興趣 尋特點 映情趣 舞起來 頌生活”的學習過程,能夠用不同形式表現歌曲,豐富歌曲內容與表達。 4.能夠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激發學生嘗試用do、mi、sol進行音樂創作的愿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能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少年兒童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對生活、對音樂的熱愛。 教學難點:通過對歌曲的學習,能夠了解土家音樂文化的特點,并能用不同形式表現歌曲,激發學生創新能力、創作意識和對民族音樂的熱愛。教學過程設計思路: 這是一節追求“真實、真誠、真味”的課程,通過對本課歌曲的感性認識來獲得審美能力的提高,從而培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設計的每一項活動也充分考量二年級學生的學情和身心能力特征,遵循規律,追求本真。借助情景、律動、音鐘、圖形譜、接龍、舞蹈等多項音樂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孩子的各個感官來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將理性的知識性教學融合在可體驗的音樂活動中,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關注學生、引領學生、感染學生,同時也激發學生,使學生學的有趣、懂得樂趣。此外積極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將土家音樂文化貫穿教學始終,引導學生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學生建立民族文化自信,讓民族音樂融入學生內心,使音樂審美教育始終帶有濃郁的情感色彩,做到真正的情景交融。 一、創設情境 激興趣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具風采的音樂文化,今天我們一起去感受土家人如何用音樂傳遞幸福、用歌聲禮贊生活。你們聽,土家小阿妹向我們發出了邀請: 1.播放小阿妹的邀請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了解“乃喲乃”含義——快快來。 3.激發學生大膽說一說、唱一唱這句特別的土家話,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欲。 4.揭示課題《乃喲乃》。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情感喚起階段,創設土家小阿妹邀請的情景,遵循音樂彌漫性原則,用說一說唱一唱特色土家語言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本課產生情感共鳴。 二、感受旋律 尋特點 1.感受歌曲情緒和節拍,數歌曲樂句,了解土家族民歌特點(一)——五句子山歌。 2.通過拍一拍找一找樂句的節奏,了解土家族民歌特點(二)——節奏重復多。 3.運用音鐘、身體體態、圖形譜等多種形式模唱do mi sol,了解土家族民歌特點(三)——喜愛do mi sol。 do re mi 指導學生唱準第四樂句和第五樂句。 【設計意圖】堅持聽覺為先的教學原則,本環節充分調動學生聽覺、動覺、視覺等多種感官參與音樂活動,將理性的節奏知識教學融合在可體驗的音樂活動中,運用音鐘幫助學生建立do mi sol 的音準,運用體態律動建立音高的位置,運用圖形譜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化建立音高的概念,從而能夠唱準唱好歌曲,順利找到土家音樂第三個特點——喜愛do mi sol。 三、一領眾和 情趣多 1.觀賞擺手舞,嘗試學習舞蹈。 2.了解襯詞作用,嘗試在襯詞“乃喲嗬”加入拍手動作。 3.學習“一領眾和”的演唱方式,師生合作演唱。 4.了解土家族民歌特點(四)——一領眾和。 【設計意圖】運用形象化的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歌曲的規律和特點,在音樂活動體驗中滲透音樂知識“襯詞”,充分運用第四個土家音樂特征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藝術表現自信心。 四、踏歌起舞 享快樂 1.引導學生用“乃喲乃”呼喚朋友們,合著歡快的音樂一起唱起來跳起來。 2.總結土家民歌四個重要特征。 五、分享實踐 能創作 1.教師示范運用do mi sol新創作的《乃喲乃》,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 2.布置音樂實踐作業,學生根據個人興趣自選完成。 【設計意圖】編創是發揮學生想象力、釋放藝術潛能的重要方式,此環節既復習回顧課時內容又促進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建立,音樂實踐作業也充分尊重不同學生的選擇和興趣,通過課堂實踐——能力培養——素養提升。 六、幸福歌唱 頌生活 1.了解土家族相關姊妹藝術 2.教師小結 在中國這片神奇美麗的沃土上,五十六個民族在幸福的歌唱,從彝家火把節上歡騰的小曲兒,到土家山寨歡樂的山歌,這區美好的歌曲縱情山水禮贊生活,同學們,讓我們也唱響這美好的歌去投入新的學習和生活吧,今天的音樂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設計意圖】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喚起學生民族自豪感,幫助學生建立民族文化自信,讓民族音樂融入學生內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