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走向共同富裕》教案一、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 : 理解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認同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發展理念。 法治觀念 : 了解實現共同富裕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措施, 樹立法治意識。 責任意識 : 認識到實現共同富裕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培養社會責任感。 二、教材分析本課按照“全面深化改革——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邏輯展開 。 首先, 從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以及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入手, 說明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城鄉發展一體化, 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基礎。 其次, 本課強調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分析如何促進實現共同富裕, 揭示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是讓全體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通過本課學習, 學生將理解共同富裕的內涵、 意義及實現路徑, 增強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三、學情分析 學生能夠列舉出我國發展中存在的部分典型問題, 如環境、 住房、 收入差距過大等, 并具備推斷這些問題影響的能力。 對于“經濟發展新階段”“區域協調發展”等深化改革的原因, 學生可能因其距離日常生活較遠而理解困難。 同時, 學生可能對現實中存在的貧富差距、 地區差距感到困惑, 不理解為何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還會出現這些差距。 學生需要理解共同富裕的實質及過程, 以及“四個尊重”( 尊重勞動、 尊重知識、 尊重人才、 尊重創造) 的具體內容和重要性。 同時, 他們也渴望了解如何解決社會發展中的問題, 即如何共享發展成果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 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發展理念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 教學難點 :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共同富裕的內涵和實現路徑, 樹立共享發展理念。 教學過程【導入】小紅:我與父母乘坐高鈦暑假外出旅游,快捷舒適,感受到服務業越來越發達,出行越來越方便。小米:我暑假參加環保志愿者活動,看到好幾家高污染企業停產整改。小艾:我暑假幫家人在市場看服裝攤,生意比往年冷清,而別人家新開的網上服裝店卻生意火爆。思考:三名同學的假期經歷有喜有憂,你從中發現我國經濟發展有哪些新的變化 學生:......教師: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服務業發達;但脫貧攻堅仍然艱巨。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但污染現象仍然存在。“互聯網+”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收入;但傳統產業面臨轉型。【自主預習】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全面深化改革?4、為什么要共享發展成果?5、黨和政府如何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授新課】在日本的免稅店,一上午就有十幾輛大巴滿載中國游客專程采購。1萬多人民幣的電飯煲每天賣幾十臺,買主80%來自中國;2000元的帶殺菌除臭、加熱、沖洗等功能的馬桶座也遭瘋搶。思考:請解讀你讀到的信息。學生: “搶購馬桶蓋”的現象,說明我國技術發展不充分,生產的都是中低端產品,而高端產品供給不足,致使國人到日本瘋搶科技含量高的產品,充分體現了主要矛盾教師: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探究一】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就告誡全黨,要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思考:從習總書記說的話中你找到了什么信息?學生:......教師:開啟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究二】展示圖片:思考:中國面臨的現實挑戰是什么?學生: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教師: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差距過大;落后地區的發展仍然面臨諸多困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城鄉二元結構沒有根本改變。思考:看圖三后思考,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什么意義?學生:......教師:有利于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成果,實現共同富裕。有利于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經濟發展。有利于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設置疑問】我們經常能聽到一句話: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思考: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中,我們要弘揚怎樣的改革創新精神?學生:......教師: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奏響繁榮富強的最強音!知識小結:①成就經驗:我國過去4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②主要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③經濟發展階段: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④現實挑戰: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⑤時代特色: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探究與思考】習近平說: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黨同志要站穩人民立場,踐行黨的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自覺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思考:你知道為什么要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嗎?學生:......教師:1.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穩步前進。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探究三】“懸崖村”舉行文化旅游項目啟動儀式,項目預計總投資6.3億元,擬打造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彝區農文旅體驗目的地和文旅產業扶貧示范基地。昭覺縣陸續在安置點搬遷群眾較為集中的5個社區修建了13所學校,包括5所社區幼兒園、4所小學、3所中學和1所特殊教育學校。懸崖村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搬入昭覺縣城附近的安置點。四川省衛生健康委、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在四川省涼山州聯合啟動了“健康扶貧”5G+智慧醫療試點。思考:從以上黨和政府的做法中你知道怎樣共享發展成果嗎?學生:......教師: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知識小結: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②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③只有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才能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實保障。課堂小結課堂檢測1、“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習近平總書記的民生牽掛,流露出飽滿深厚的人民情懷。這表明( )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②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③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要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更好節用裕民”“裝滿‘米袋子’、充實‘菜子’”“大力實施‘萬企興萬村’行動”……這些暖心的舉措體現了人民政府( )①具有國家重大事項的最高決定權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③致力于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④讓人民群眾平均享有發展成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