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第一節 我與社會新知導入游長城研學之旅拓展訓練科技夏令營社會生活是絢麗多彩的,置身于廣闊社會之中的我們,對社會生活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中學生要關注社會變化發展,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理性看待社會生活百態,緊隨社會生活的主旋律,與時俱進。 教學目標政治認同: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增進關心社會的情感,自覺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修養:養成親社會的行為習慣,做社會的好公民;健全人格:理解個人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系,積極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學會在社會交注和實踐中鍛煉自己,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做準備;責任意識:樹立主人翁意識,關心社會,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社區服務活動。教學重點: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感受和認識社會生活;教學難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自學導航1、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2、感受社會生活具有什么意義?3、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4、主要的社會關系包括哪幾種?01感受社會生活運用經驗通過日常觀察,社會調查活動,社會服務活動,看電視等方式和途徑了解社會生活。(1)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 ①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來越幸福;②社會飛速發展、保障制度更加健全;③科技不斷進步、經濟發展充滿活力;④國家富強不開人民的艱苦奮斗;⑤幫助他人,快樂自己。(2)你有哪些感受?圖片探究一幅幅生動的社會生活畫卷在我們面前展開,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看電影看電視去旅游去書店看書關心電視新聞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感受社會生活工業生產教育文化文化休閑消費生活交通出行農業生產社會服務絢麗多彩的社會生活圖片探究繽紛暑期 多彩活動“點亮”學生假期生活圖片探究圖片探究①同學們的暑假生活豐富多彩,戶外自然教育、研學夏令營、實踐類夏令營……很多同學走進田野、加強社會實踐。②同學們通過服務社會來了解社會。同學們聆聽自然聲、社會聲,領略自然色、山水色,使得暑假生活有滋味有意義。③同學們在享受假期的同時近距離接受傳統文化熏陶,學習知識、增長本領、收獲快樂和成長,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豐富多彩的暑期公益實踐活動,促進了同學們的身心全面發展。暑假里,哪些事情讓你印象深刻?一天,我陪媽媽上街買菜,看到街道兩邊擺攤設點的特別多,街道被堵得水泄不通。于是我就馬路市場問題給有關部門寫信,提出了整改的建議。之后,政府部門對街道進行了整改,嚴禁路邊擺攤設點,設立了專門的擺攤區,并派遣專人維持擺攤秩序、保障來往人員安全。把你的感受寫下來,與同學分享。我感受到了作為國家小主人翁的責任感;建議被采納后的成就感;看到有人因自己的建議而受益,感到自豪和幸福。探究分享知識探究①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②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③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④會更加關心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走進社會,感受社會生活有哪些意義?02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圖片探究①蟄居族指人處于狹小空間,不出社會、不上學、不上班,自我封閉地生活;②頹廢、孤僻、拒絕溝通……沒工作欲望,依靠家人的接濟而生活,更嚴重者斷絕與外界聯系,寧肯獨自上網、看電視或讀書看報,也不愿意外出工作。(1)圖片給我們什么啟示?(2)人能否完全脫離社會而生存?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人不能否完全脫離社會而生存。②長期和社會完全脫離開來的話,就完全可能產生身體和心理疾病,變成一個行尸走肉式的廢人。相關鏈接釋義:任何人都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人,人的本質決定了人是一種社會的存在,人性是社會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個人是社會的一部分,個人行為對社會行為規范、社會風氣、社會輿論產生影響。社會由個人組成,社會標準、道德、觀念對個人言行起到引導、制約的作用。給我們什么啟示?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奶奶外公我媽爸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知識探究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1)探究分享我是消費者我是鄰居大哥哥(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紹自己,你分別應該怎樣介紹?同學的父母:叔叔您好,我是您兒子的同學小軒,我們在學校里是好朋友。爸爸的同事:我是您的同事某某的孩子;學校的門衛:我是學校八年級一班的學生。(1)同一個人,為什么身份不同?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一個人有著不同的身份。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圖片探究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身份?子女、學生、鄰居、同學、朋友、顧客、乘客、游客……①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②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一個人有著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我在生活中的身份家庭關系師生關系鄰里關系同學關系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2)相關鏈接從不同的角度,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社會關系分為不同的類型。社會關系從建立的基礎可分為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關系。血緣關系:以血親或生理聯系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如家庭、家族成員之間的關系。地緣關系:直接建立在人們空間與地理位置關系基礎上的社會關系,如同鄉、鄰居等。業緣關系:以人們廣泛的社會分工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如同學、同事等。幾種主要的社會關系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②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知識歸納03輸入文本此處添加詳細文本描述,建議與標題相關并符合整體語言風格,語言描述盡量簡潔生動。盡量將每頁幻燈片的字數控制在 200字以內,據統計每頁幻燈1、暑假期間,從小就居住在城里的小王回到老家體驗農村生活。在親戚家里借宿和勞動過程中,小王對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描述有了更為深刻的體驗,同時也學到了許多農業種植、養殖的技能,暑期生活收獲頗多。可見( )①親身參加實踐是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②書本知識是否正確需要通過實踐的檢驗③在實踐中可以豐富人生經歷和完善自我④實踐可以提高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課堂練習2、每個人周圍都有一個“小網”,這些“小網”無限延伸組成了社會這張“大網”,每個人都是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這說明( )A.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B.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C.參與社會生活才能實現人生價值D.個人與社會相互決定、相互依存A課堂練習3、人的身份是由社會關系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有著不同的身份。下列選項對應的社會關系不正確的是( )A.媽媽和小李阿姨是同事——業緣關系B.爸爸和姑姑——血緣關系C.李叔和小梅是老鄉——地緣關系D.我和小明是同學——地緣關系D課堂練習4、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每個人都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②不論社會關系如何變,每個人的身份不會變③每個人都是社會“大網”上的“結點” ④在不同標準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同等的身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課堂練習通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課堂總結板書設計我與社會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社會生活的作用感受社會生活的意義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幾種主要的社會關系感受社會生活我們是社會中的一員作業布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23年春節期間,小澤跟隨爸爸回老家給親朋好友拜年。對于這些親朋好友,小澤與很多人產生各種各樣的關系,如父母、老師、公交車司機等,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關系網絡中。(1)思考:小澤對每個人的稱呼有區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 見下圖:每個人都生活在如上圖所示的社會關系網絡中。(2)請你結合圖示說說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參考答案(1)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2)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8.1.1《我與社會》課時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做菜、收拾房間、我是田園小當家、家庭種植、多彩扎染……天橋區各學校組織開展了多種多樣的特色勞動教育活動,學生在勞動實踐中親身經歷,收獲成長。參加勞動實踐活動有利于( )①感受社會生活絢麗多彩 ②豐富知識,開闊視野 ③體會社會關系的錯綜復雜 ④掌握勞動技能,促進全面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在家里,我是媽媽的孩子;在小區,我是鄰居大哥哥;在商場,我是消費者;在學校,我是一名學生……”這說明( )A.人人都是社會的合格成員B.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C.人的身份在社會中難以確定D.人在社會中只有一種身份3.社會關系從建立的基礎可分為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緣關系。對下列語句所體現的社會關系解讀正確的是( )①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血緣關系②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業緣關系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地緣關系④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業緣關系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4.暑假里,小華經歷了許多大事,他在日記中寫到:“在鄉下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到菜園子里除草、采摘蔬菜,既體會到勞動的艱辛,也感受到勞動的樂趣。”小華參與社會生活的方式是( )A.參觀博物館 B.步入商場 C.走進農村 D.升旗儀式5.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 )①更加關心國家發展 ②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 ③把精力集中在社區治理上 ④對社會的認識越來越深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我們要主動融入絢麗多彩的社會生活。下列同學的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小浩經常翻閱報紙,了解社會的發展B.小佳經常參加社區服務活動C.小宇總是以作業多沒時間為借口,拒絕參加公益活動D.小薇經常為社區的管理提出建設性意見7.我們的社會生活是絢麗多彩的。下列情境能夠反映這一觀點的有( )①在學校,小明積極參加社團活動 ②暑假中,小佳跟隨媽媽旅游購物 ③宇宙是有限的,卻是沒有邊界的 ④小強通過網絡為杭州亞運會加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下面是某中學給八年級學生設計的國慶假期作業清單。完成上述作業有助于同學們( )作業1:完成一道美食 作業2:參與社區組織的實踐活動作業3:到星海廣場、動物園觀光 作業4:看新聞,了解社會發展,關心國家未來①提高個人實踐能力 ②關注社區治理和發展,增強主人翁意識 ③參與社會生活,提高管理國家事務能力 ④對社會生活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2023年10月8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圓滿落下帷幕,杭州為世界呈現了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10月22日,2023保定半程馬拉松激情開跑,來自國內外的9000名參賽選手用腳步丈量城市,暢享速度與激情,體驗“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的保定魅力……這些畫面讓我們感受到( )A.社會生活是自由不受限的B.只有參與體育活動才能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C.社會生活是捉摸不定的D.社會生活是絢麗多彩的10.下列是小明與他人交往的瞬間,其中能體現地緣關系的是( )A.小明在公園鍛煉時碰到了鄰居張叔叔B.小明和媽媽到家門口的菜市場買菜C.小明和同學一起到電影院觀看電影D.吃過早飯后,小明登錄釘釘群上網課11.社會如同一個大舞臺,每個人在其中演繹著自己的角色。下列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理解正確的是( )①個人離不開社會,社會為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②個人只要在社會中生活,就可以成就任何事業 ③個人可以利用社會條件取得成功,創造美好的生活,體現生命價值 ④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的一個“結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我們要主動認識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在生動鮮活的社會課堂中學習、成長。下列做法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①到圖書館借閱圖書 ②宅在家中不問世事 ③走到田間采摘蔬菜 ④步入商場購買物品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一個人會有很多不同的身份。我和媽媽在一起時就是子女身份,坐在教室里聽課時就是學生身份,在餐館吃飯時我是顧客身份……這些表明( )A.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B.個人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C.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D.每個人都沒有固定的身份14.同學們前往百色起義紀念館,致敬革命英雄;化身“小青芒”,參加學青會志愿服務,共建文明廣西;華燈初上,探訪南寧之夜的煙火美食,感受經濟發展……上述活動體現出( )A.社會生活僅提供物質支持B.這是了解社會生活的唯一方式C.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D.積極融入社會,就能走向成熟15.“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社會生活豐富多彩,感受社會生活的途徑有( )①走進農村,看到農民在田間辛勤勞作 ②來到工廠,看到工人在有條不紊地工作 ③走進原始森林,呼吸著新鮮空氣,心曠神怡 ④坐在沙發上幻想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二、分析說明題16.2023年中秋節和國慶節連在一起放假,冬冬將這幾天參加的活動記錄下來:記錄一 9月28日,我和同學參加了2023年賓陽縣迎中秋慶國慶暨“讀領風尚書香賓陽”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冬冬買了《史記故事》,還有一本《儒林外史》。我覺得舉辦這種活動特別的有意義,營造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促進了學生的文化教養。記錄二 9月29日,我跟家人在鳳凰湖公園賞月,賞月之后,我和朋友一起將地上的垃圾撿起來,同時提醒周圍的人要將各自丟的垃圾帶走。叔叔阿姨們都夸我們做得對,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愛護環境的責任。記錄三 10月1日,我參加了在縣城炮龍文化廣場舉行的升國旗儀式。升旗儀式結束后,我參觀炮龍文化園,了解家鄉的非遺文化,也感受新中國成立74周年取得的輝煌成就,我用秒剪將記錄下這濃厚的節日氛圍,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祖國母親的祝福。(1)上述材料反映了個人與社會具有怎樣的關系?(2)結合材料,請你說說積極投身社會對我們的成長有何作用?17.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某中學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講授《我與社會》一課時設計了以下的幾個教學環節,請你參與其中,完成相關問題。【趣事分享】“雙減”政策落地后的假期生活愈加的豐富多彩,住宅樓窗戶前寫作業的“小腦袋”少了,在戶外活躍的身影越來越多。暑假里,相信同學們都經歷了很多有趣 的事情,請大家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暑假趣事。(1)暑假里的哪件事情讓你印象深刻?(2)結合自己的暑期經歷和生活經驗,說說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寫出兩種即可)【見聞感悟】見聞一 2023年3月12日早上8點,由8名高中生組成的志愿隊伍抵達太原小店區塢城街道太航社區,經過簡單培訓,正式開始了他們的志愿服務活動——鏟除小廣告。見聞二 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3)通過上述見聞的交流,你體會到了參與社會生活的意義有哪些?【探究總結】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會與父母、同學、老師等很多人產生各種各樣的聯系,為了更好地定住自己,在這個環節中,老師指導同學們試著繪制自己的社會關系網絡圖。(4)結合這個環節的體驗感受,說一說你是如何理解“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這句話的?參考答案1.B 2.B 3.A 4.C 5.B 6.C 7.B 8.C 9.D 10.A11.C 12.B 13.C 14.C 15.D16.(1)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③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2)①冬冬參加“全民閱讀”活動(積極投向于社會生活),豐富了他對社會生活的感受,使他對社會生活越來越深刻。②參加升旗儀式,關注祖國的發展,關注家鄉的發展成就,使他更加關心家鄉及國家的發展,并為之自豪。③參加這些活動,在社會實踐中鍛煉、發展,有助于他走向成熟。17.(1)如:和爸爸媽媽出去旅游。(2)瀏覽網絡、觀看新聞、社會實踐、參觀博物館、觀看升旗儀式等。(3)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會更加關心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4)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8.1.1《我與社會》教學設計課題 9.2.2《創新永無止境》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八年級學習目標 政治認同: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增進關心社會的情感,自覺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修養:養成親社會的行為習慣,做社會的好公民;健全人格:理解個人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系,積極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學會在社會交注和實踐中鍛煉自己,為個人價值的實現做準備;責任意識:樹立主人翁意識,關心社會,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社區服務活動。重點 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感受和認識社會生活;難點 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社會生活是絢麗多彩的,置身于廣闊社會之中的我們,對社會生活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中學生要關注社會變化發展,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理性看待社會生活百態,緊隨社會生活的主旋律,與時俱進。 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第一節 我與社會 觀看圖片,思考問題 圖片導入本節內容,使學生易于進入本節內容講授新課 一、幻燈片出示課題、教學目標二、幻燈片出示自學導航,教師巡視指導:自學指導:要求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 P2-6內容,結合導學案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1、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2、感受社會生活具有什么意義?3、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4、主要的社會關系包括哪幾種?三、師生合作探究(一) 感受社會生活探究一:運用經驗 (1)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 (2)你有哪些感受?點撥:(1)通過日常觀察,社會調查活動,社會服務活動,看電視等方式和途徑了解社會生活。(2)①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來越幸福;②社會飛速發展、保障制度更加健全;③科技不斷進步、經濟發展充滿活力;④國家富強不開人民的艱苦奮斗;⑤幫助他人,快樂自己。探究二:圖片探究探究三:圖片探究探究四:播放視頻《繽紛暑期 多彩活動“點亮”學生假期生活》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點撥:①同學們的暑假生活豐富多彩,戶外自然教育、研學夏令營、實踐類夏令營……很多同學走進田野、加強社會實踐。②同學們通過服務社會來了解社會。同學們聆聽自然聲、社會聲,領略自然色、山水色,使得暑假生活有滋味有意義。③同學們在享受假期的同時近距離接受傳統文化熏陶,學習知識、增長本領、收獲快樂和成長,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探究五:探究分享探究六:知識探究走進社會,感受社會生活有哪些意義?點撥:①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②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③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④會更加關心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二) 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探究一:圖片探究(1)圖片給我們什么啟示?(2)人能否完全脫離社會而生存?點撥:(1)①蟄居族指人處于狹小空間,不出社會、不上學、不上班,自我封閉地生活;②頹廢、孤僻、拒絕溝通……沒工作欲望,依靠家人的接濟而生活,更嚴重者斷絕與外界聯系,寧肯獨自上網、看電視或讀書看報,也不愿意外出工作。(2)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人不能否完全脫離社會而生存。②長期和社會完全脫離開來的話,就完全可能產生身體和心理疾病,變成一個行尸走肉式的廢人。探究二:名言探究探究三:知識探究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1)點撥: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探究四:探究分享(1)同一個人,為什么身份不同?(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紹自己,你分別應該怎樣介紹?點撥:(1)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一個人有著不同的身份。(2)同學的父母:叔叔您好,我是您兒子的同學小軒,我們在學校里是好朋友。爸爸的同事:我是您的同事某某的孩子;學校的門衛:我是學校八年級一班的學生。探究五:圖片探究探究六:相關鏈接探究七:知識歸納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點撥: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②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學生讀出教學目標學生自學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觀看圖片,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觀看圖片,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學生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 觀看圖片,思考問題學生討論發言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閱讀材料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認識 教師巡視,隨時回答學生的問題。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后再作出點評或總結。引導學生通過圖片思考歸納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圖片思考歸納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視頻思考歸納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課本歸納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課本歸納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圖片討論思考歸納問題學生結合材料討論回答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課本歸納問題學生結合材料討論回答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歸納問題學生結合課本回答問題學生結合課本回答問題當堂達標 見課時訓練 認真做題,同桌互改 通過訓練,提高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對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有了更為深入的體會和理解,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自己認識社會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緊隨社會生活的主旋律,與時俱進,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學習做一個理智的社會成員。 說出本節課自己學會什么 歸納知識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1.1《我與社會》教學設計(核心素養目標).doc 8.1.1《我與社會》課時訓練.doc 8.1.1《我與社會》.ppt 繽紛暑期 多彩活動“點亮”學生假期生活.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