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2.1《網絡改變世界》教學設計課題 《網絡改變世界》 教師 課時 1課時學科 道德與法治 課型 新授課 時間核心 素養 1.政治認同:通過在網絡產生前后人們生活的對比,培養學生 認同網絡的規則,正確認識網絡,合理利用網絡; 2.道德修養:通過“互聯網+”等案例分析,引導學生養成網絡 素養,養成文明上網、合理利用網絡的意識; 3.責任意識:通過網絡行為調查,辨析網絡使用不良現象,有 序參與網絡生活,遵守網絡秩序,承擔網絡主人的責任。教學 重難 點 教學重點:網絡發展給社會和人們帶來的積極作用。 教學難點:識別網絡陷阱,避免網絡危害。教學 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教師講授教 視頻激趣,導入新知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視頻導入:暑期熱點新聞 《北京宣言》、潘展樂奪冠、胖東來事件 思考:我們現在一般是通過什么 途徑足不出戶就能便知天下 事 分析熱 點,初步感受 “網絡生活” 通過熱 點,激發興 趣,引入主 題小組合作,釋疑解惑學 流 程 環節一:前世今生網絡豐富 日常生活 活動:網絡生活分享交流會 小組分享: 1.以小組為單位分享一下你們常用的或者 覺得好用的手機軟件或電腦軟件,并說出你 分享它或者你喜歡常用它的理由。 2.這些軟件對你或者社會產生了什么影 響 思考1:網絡誕生前后的信息傳 遞 提示: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 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 思考2:網絡誕生前后的國 家交往 提示:互聯網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 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 思考3:借助互聯網做的那 些事情 提示: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 便利和豐富多彩。 學生分享自己 的網絡生活, 深刻感受網絡 的生活日常 以圖片這 種 直 觀 的 形 式,展示了信 息傳遞、人際 交往的交往、 生活方式的變 遷,一是讓學 生感受到數字 化、信息化時 代,生活多樣 化、便利化; 二是讓學生感 受人類科技進 步 的 偉 大 成 就,培養科學 信念。環節二:“互聯網+... ” 網絡助推社會進步 引導學生結合 生活實際,從 讓學生明 白,通過互聯 網,我們就可 以為國家發展 建言獻策、為1 . 互 聯 網 + 經 濟 互聯網+吃飯=美團、餓了嗎 互聯網+集市=淘寶、京東 互聯網+銀行=支付寶、微信錢包 互聯網+交通=滴滴打車、共享單車 提示: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 . 互 聯 網 + 政 治 提示: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3 . 互 聯 網 + 文 化 提示: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 平臺。 知識拓展:打擊網絡謠言 環節三:不良行為網絡隱藏消 極作用 思 考 1 :謠 言 O R 真 相 圖示網絡謠言,學會辨析 提 示 :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出現了一些虛 假的、不良的信息。 思考2:精神食糧OR精神鴉片 提 示 :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 活。 思考3:生活被曝光 提 示 :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 現實生活出發 探究網絡推動 社會進步,同 時,探究網絡 生活的陷阱。 經濟開辟新賽 道、為文化提 供新平臺。由 此感受互聯網 的 豐 富 與 便 利。同時,認 識 到 網 絡 陷 阱,學會合理 利用網絡。任務總結,點撥升華環節四:青年擔當網絡建設美 好生活 活動:走進網絡 從自己生活入手,調查一下 身邊人(同學、父母等)網絡時 間使用情況,看看存在哪些有待 于解決的問題,想一想自己能夠 為解決這些問題做些什么 我發現的問題: 我提出的建議: 0 我能做的事情: 學生思考 學生發言 談作為,提 高學以致 用,知行合 一的能 力;歸納總 結,拓寬視 野,眼光長 遠,感知美 好板書 設計 網絡改變世界 本課課堂小結 A:網絡豐富日常生活,P10-12 積極作用 B:網絡推動社會發展,P12-13 消極作用 C:網絡是把雙刃劍(弊端) P15-16教后 反思 強化基礎知識鞏固仍然要放在第一位,其次構建知識網絡體系 這樣應對答題才不至于丟落知識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