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豐收鑼鼓〖教材分析〗《豐收鑼鼓》是彭修文、蔡惠泉于1972年創作的一首具有鮮明山東音樂特點的民族管弦樂作品,樂曲借鑒我國民間吹打音樂的鼓點和旋法加以變化發展,推陳出新,充分發揮了我國豐富多彩的打擊樂器的音樂表現能力,既有民族風格,又具時代特點。〖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對民族樂器有所了解,但不全面。通過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賞析能力。如何激發學生充分的感受、理解音樂作品成為本節課的重難點。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聆聽、演唱旋律、聲勢律動、節奏體驗等活動,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在聆聽、節奏練習、聲勢律動、歌唱等活動中充分感受主旋律,了解民族管弦樂的組別,能聽辨樂器音色。2.通過唱、奏、律動結合的形式感受作品,增強合作意識和創編能力。3.體會打擊樂的音色特點,并師生合作創編節奏。〖教學重點〗了解中國民族管弦樂,體驗中國打擊樂器的風采。〖教學難點〗體會音樂作品,嘗試節奏創編。〖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走進民樂(潮州鑼鼓)1、播放一段視頻,聽辨樂器,并模仿樂器演奏提問:同學們,這段視頻中有哪些樂器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鼓、大鈸、小鈸等)師小結:這些樂器都屬于中國的民族管弦樂器。(出示課題)中國民族管弦樂吹管樂器組 嗩吶、笛子、笙、管子等拉弦樂器組 二胡、高胡、京胡、中胡等彈撥樂器組 箏、琵琶、揚琴、月琴、三弦、柳琴、中阮等打擊樂器組 镲、鼓、鑼、木魚等(視頻展示,聽辨樂器音色)〖設計意圖 通過聽辨樂器,引導學生從聽覺、視覺上初步感受民樂,從而激發學生興趣。〗二、了解作品,體會情感師:中國器樂有悠久的歷史。近百年來,隨著西洋管弦樂的引進,音樂界一直在進行中國民族管弦樂的探索。《豐收鑼鼓》是彭修文、蔡惠泉于1972年創作的一首具有鮮明山東音樂特點的民族管弦樂作品,樂曲借鑒我國民間吹打音樂的鼓點和旋法加以變化發展,推陳出新,充分發揮了我國豐富多彩的打擊樂器的音樂表現能力,既有民族風格,又具時代特點。1.作者簡介彭修文(1931.2-1996.12),中國當代杰出的民族音樂大師、中國現代民族管弦樂隊創始人之一、成就卓著的指揮家、作曲家。幾十年來,從《瑤族舞曲》 《彩云追月》《月兒高》《花好月圓》 《豐收鑼鼓》,到音詩《流水操》 、交響曲《金陵》,以及《天鵝》《圖畫展覽會》等外國樂曲的移植,他以移植、改編、創作等手法,幾乎遍嘗了合奏、組曲、套曲、協奏曲、交響詩、交響樂等音樂體裁和各類樂隊的組合形式。2.作品介紹這支表現人們喜慶豐收的民樂合奏曲,由作曲家彭修文、蔡慧全作于1972年。樂曲為宮調式,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在雄壯嘹亮的引子之后,樂曲發展了一幅熱情歡欣、你追我趕的勞動場面,旋律跳蕩、節奏明快、情緒熱烈。尤其是最后的鑼鼓段,以浙江吹打中音色豐富的十面鑼為主奏樂器,情緒更為歡騰、高漲。第二部分:以吹管樂器富有號召性的音調開始,弦樂組和笛子先后奏出的歌唱性旋律,表現了人們內心的喜悅,然后笛子與彈撥樂器以歡快的節奏和跳躍的旋律,抒發了人們在勞動時的歡快心情。第三部分:再現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色和散板旋律,展現出優美如畫的田園景色,云鑼的琶音旋律,猶如陽光下的水面鱗波。第四部分:全曲的高潮部分,表現歡慶豐收的宏偉場面,一開始用潮州大鑼鼓奏出氣勢磅礴的音響。在變化再現了第一部分旋律后,打擊樂又表現了緊張、急速、激烈場面,構成第三段的鑼鼓,樂曲在快速強烈的全奏中結束。3、初聽第一主題,鑒賞樂曲1、欣賞樂曲第一主題師:請同學們欣賞樂曲第一主題時,聽一聽,有哪些樂器?(師:樂曲第一主題中有镲、笛子、二胡等樂曲。音樂展示)第一主題的情緒是怎樣的?曲調熱烈、歡快的。〖設計意圖 學生聽辨第一主題,并聽辨出樂器音色,用“聽辨活動”進入,讓學生自己捕捉樂器的音色,體會作品情緒,得出結論。〗2、教唱第一主題師:中考要求要學會唱歌曲主旋律,今天我們就結合中考,來做做練習哦。①主旋律教唱:先慢教,熟悉以后加快速度②第一主題整體教學〖設計意圖 中考音樂要求學生會模唱樂曲主旋律及敲擊節奏,結合中考讓學生學會節奏型的模唱和敲擊,做到有目的的練習。〗四、解析第二主題,發現規律師:《豐收鑼鼓》第二主題旋律特點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樣的詞來形容一下?生回答:(舒緩、喜悅地)五、討論編排,完整欣賞1、和組內同學討論一下,在下面不同色塊上填上樂器組的名稱,成為一張民族樂隊位置圖。2、完整欣賞作品,感受打擊樂器的音色特點與獨特魅力。〖設計意圖 新課標中指出“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潛能。”在本環節中,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既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也顯示了教師的指導作用。通過集體練習、分組合作、師生合作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6、創編節奏、快樂體驗下面是為《豐收鑼鼓》第一部分旋律編配的節奏譜,同學們可自愿組成4-6人小組,用打擊樂器合奏。提倡另行創編新的節奏型參與合奏,不同聲部要敲出不同的音色,以烘托熱烈的氣氛。〖設計意圖 通過節奏的創編演繹,讓學生充分感受民樂的魅力,以引發他們對民族管弦樂的關注和學習熱情。〗7、師生評價,總結課堂中國的民族管弦樂是世界音樂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是值得我們驕傲、傳承的民族藝術。愿民族的瑰寶在大家的守護與傳承中發揚光大!點課評價鼓: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鑼:X X X X X X XX X X X X X镲:X X X X X X X XX X X X 0木魚:X X X X X X XX X X X 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