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踏雪尋梅 主備人 執教者課 型 新授課 課時 1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1 通過學唱歌曲《踏雪尋梅》,體會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風格韻味。以積極的態度體驗音樂家用何種音樂手段描繪的,以及冬季給人們帶來的歡樂,以樂觀的精神對待自然、對待生活。2 運用強弱對比,連音與斷音對比,附點與非附點音符的對比等表現手法來分析與表現歌曲。3 為歌曲創編伴奏陪襯聲部,主動參與合作音樂表現。教學要點 教學重點 有表情的歌唱《踏雪尋梅》,體會歌曲情韻。教學難點 為歌曲即興創作伴奏。教學法指導 情景創設法、提問法、討論法、啟發法、講授法。教學準備 鋼琴、 多媒體課件、 雙響筒、 碰鈴。集體智慧 個性設計 教學后記一、導入:1、聽賞歌曲《鈴兒響叮當》。孩子們,現在是什么季節?你們喜歡冬季嗎?為什么?化老師也很喜歡冬天,因為冬天里有雪花這個美麗的使者。瞧,一群快樂的小朋友正冒著大風雪在滑雪橇,打雪仗呢欣賞歌曲《鈴兒響叮當》今天這歡快的歌聲還吸引來了遠方的一位小客人,瞧!它正向我們走來呢!小朋友悠閑的騎著小毛驢,還時不時的發出清脆的鈴鐺聲,誰能來模仿一下這鈴鐺聲?曲中四個“響叮當”上方加了什么音樂記號?怎樣生動地來演唱? (加了斷音記號,表現驢兒清脆活潑的鈴聲。要唱得短促跳躍), 力度怎樣處理?作漸強,表現驢兒由遠走近的清脆的鈴聲。 小朋友悠閑的騎驢賞景,忽然聞到橋那頭飄來淡淡的花香,于是趕過橋去看個究竟,終于找到了花香的源頭,原來是一片片梅林。他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美化的香清雅宜人,他在沒零件穿梭,流連忘返,好像要把這美景和花香永遠的留在心中! 4、師生伴樂朗誦。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6、聆聽歌曲,思考:歌曲給你帶來怎樣的感覺? 同學們,歌曲給你帶來怎樣的感覺?你們喜歡這首小詩嗎?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劉雪庵先生的老師——著名音樂家黃自先生也很喜歡這首小詩,于是他為這首小詩配上了好聽的音樂,我們來欣賞一下。 7、再聽歌曲,隨樂律動,感受歌曲愉悅的情緒。 同學們,劉雪庵先生騎著自己的小毛驢踏雪尋梅,多開心呀!現在,讓我們也騎著自己的小毛驢到雪地里走走,欣賞美麗的雪景和梅花。小毛驢在哪呢?(帶領學生用打響舌跟著節拍××︱××︱模擬騎驢踏雪尋梅的情景) 8、帶領學生用身體語言感受歌曲。 同學們,剛才大家騎著小毛驢去看雪景、賞梅花,心情怎樣呀?(開心、愉快)下面,讓我們帶著這美好愉快的心情用我們的身體語言再次感受歌曲。聽一聽,有沒有我們剛剛接觸過的旋律。(響叮當的部分是我們剛剛接觸過的,拿老師想和你們來一個小小的合作,響叮當的地方由同學們接唱,其余的部分由化老師來演唱。) 二、學習歌曲 同學們剛才表現得真棒,掌聲送給自己。下面,我們就來學唱這首好聽的歌曲。1、跟琴學唱歌譜。 2、用“lu”哼唱(引導學生用集中、圓潤的聲音哼唱歌譜,讓聲音美起來) 3、跟琴按照旋律的節奏朗讀歌詞: 4、師范唱,引導學生感受和學習力度記號和頓音記號。5、把力度記號和頓音記號加入到演唱中。6、有感情地演唱。 三、創編歌曲,表現歌曲 1、分組;加入雙響筒,碰鈴,驢腳聲(打響舌) 2、合作展示。 四、教學拓展 1、介紹詞作者和曲作者。 2、欣賞關于雪和梅花的優美詩句,感受梅花的精神及詩句高雅的意境。 3、教師總結:同學們,剛才你們用美妙的聲音表達了對美的追求,相信你們是熱愛生活,富有情趣的人,讓我們隨著音樂,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尋找更多的美。 (在音樂聲中結束本堂課) 前半拍的休止和短音記號,提示我們要唱的輕巧、有彈性。漸強記號提示我們應該由弱漸強的表現鈴聲。連跳音的對比是這首歌曲的一大特色,歌譜中也有相應的符號體現,如;短音記號、4分和8分休止符以及連音線。歌詞背景為黃色的地方演唱的有彈性,歌詞背景為藍色的地方演唱的抒情連貫。作業布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