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漁舟唱晚》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聽辨、討論、聯想,綜合介紹民族樂器——古箏,欣賞《漁舟唱晚》,讓學生了解并熱愛祖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培養良好的欣賞習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目標:通過欣賞《漁舟唱晚》,了解古箏的音色和表現力,體現樂曲表達的情緒和意境,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審美能力。情感目標:介紹民族樂器——古箏,欣賞《漁舟唱晚》,讓學生了解并熱愛祖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了解古箏的音色和表現力,體驗樂曲表達的情緒和意境。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發現并體驗音樂中細小之處的美。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過程:一. 師生問好,用古箏伴奏復習歌曲,導入古箏欣賞曲目《漁舟唱晚》 。二. 認識古箏,聽賞樂曲1. 這是什么樂器?(古箏)你一定對它充滿了好奇,你想認識它嗎?誰來說說,你所認識的古箏,知道那些關于古箏的知識,能分享給同學們。2教師補充介紹:古箏的歷史,型質,特色,演奏形式等3 教師彈奏《漁舟唱晚》:請同學們帶著問題欣賞,你結合題目,說說自己腦海里想象出了什么樣的畫面。4 教師總結學生所說的,講述《漁舟唱晚》的內容,5 分段欣賞,細節分析。第一樂段 悠閑自得,滿載而歸 1)體會古箏技巧:滑音、顫音、刮奏,分別讓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師彈奏,出示投影片,邊聽樂曲邊分辨技巧并體會技巧的意境。 速度 力度 旋律線 體現情景 第二樂段 從第一樂段發展而來,漁船破浪疾馳,活躍歡快 3)討論速度、力度、旋律4)出示三幅畫,你覺得哪幅畫能表現這部分意境?第三樂段 高潮部分 ,百舟競歸,歡暢熱烈,在高潮處切住,速度徐緩,在寧靜的氣氛中結束,耐人尋味。 1)選畫。 2)聽錄音,全班用身體語言模仿“百舟競歸”,并體會喜悅情緒。并思考: 速度 力度 旋律線 體現情景 高潮部分 3)討論3.尾聲 1)聽老師彈奏,思考: 速度 力度 旋律線 體現情景 尾聲部分 2)討論 3)選畫示三個樂段的圖片請學生選擇。5 師分段再次演奏, 并且請生唱唱書上歌譜,再次感受古箏的獨特韻味。三. 再次感受,知識拓展。1. 師講述漁舟唱晚的創作歷程,曲調創作取材于《歸去來辭》,樂曲題目取自《滕王閣序》。2 欣賞走向世界的《漁舟唱晚》,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漁舟唱晚》,感受走向世界的中國音樂 3 欣賞走進百姓生活的《漁舟唱晚》,聽聽天氣預報曲片段《漁舟唱晚》。3、總結,分析,知識框架。 四 提高欣賞,開闊視野。 欣賞現代箏樂《天山之歌》 五. 總結。 今天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總結,師總結。我們中國的民族音樂是非常豐富美好的,希望大家都去關心它、發現它的美,從小就學習它的博大精深的知識,傳承發展它,熱愛我們的祖國,更熱愛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提高我們的修養,讓他走向世界,更要從進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