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C小調“革命”練習曲》教學設計【教材分析】《C小調“革命”練習曲》又名《華沙的淪陷》,后人根據作品表達的情緒將其命名為《“革命”練習曲》,這是肖邦的27首鋼琴練習曲中知名度最高、流傳最廣的一首。舒曼曾評價這首是“隱藏在花叢中的大炮”,是最能體現作曲家“鋼琴詩人”那種的獨有藝術氣質魅力的作品之一。《秋的喁語》是“流行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經典曲目,作品描述了秋天里溫馨爛漫的意境。該作品由法國當代作曲家保羅·塞內維爾和奧利弗·圖森共同創造,是當代通俗音樂中“純音樂”領域鋼琴代表作之一。【教學目標】1.能了解鋼琴的起源以及簡要的發展史。2.能分辨鋼琴的音色,了解鋼琴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在不同音樂作品中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3.能認識中國現代青年鋼琴演奏家,增強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對比聽賞不同的鋼琴音樂作品,感受作品的基本情緒和音樂意境,認識作品的思想內涵,從中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教學難點】在欣賞過程中,建立多元音樂視角,理解音樂文化的多樣性。【教 具】 多媒體課件、電鋼琴【教 法】 聽賞、聯想、表演、評價【教學過程】(一)、導入:播放郎朗演奏視頻《指尖與足尖》(二)、鋼琴的起源與發展1.第一架鋼琴的誕生2.現代鋼琴的分類:同學們,你們見過有哪些造型不同的鋼琴? 從外觀看,分為直立式鋼琴和三角平臺式鋼琴兩類。立式鋼琴價格便宜,占地空間小,成為愛好者的購買對象,常見于家庭使用。三角鋼琴高端大氣上檔次則用于大型演出或專業人士。3.現代鋼琴的鍵盤構成4.小結:被譽為“樂器之王”(三)、鋼琴豐富的表現力1.欣賞作品《C小調“革命”練習曲》(1)作曲家簡介肖邦: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同時又深受巴赫影響,多以鋼琴曲為主,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 更是波蘭民族音樂的創始者。(2)創作背景: 肖邦20歲時已經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不幸的是,他的后半生正值波蘭亡國。由于他不愿意為侵略者演奏,被迫離開祖國,逃亡到巴黎。在逃亡的途中,他聽到了波蘭人民起義失敗,悲憤難抑,將內心的痛苦化成火山爆發般的樂音傾訴出來,創作了著名的《C小調練習曲》 又名《華沙的淪陷》,后人根據作品表達的情緒將其命名為《“革命”練習曲》,這是肖邦的27首鋼琴練習曲中知名度最高、流傳最廣的一首。(3)欣賞李云迪演奏:作品分析 : 右手和弦表達果敢、堅定地音樂形象,體現了作者的憤怒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左手傳遞奔騰激蕩的旋律和悲壯的情緒,是作者痛苦心情的宣泄。舒曼曾評價這首是“隱藏在花叢中的大炮”,是最能體現作曲家“鋼琴詩人”那種的獨有藝術氣質魅力的作品之一。肖邦的練習曲不僅擁有高超的技術難度,還被賦予了高度的藝術性和豐富的思想感情。這些肖邦獨創的藝術性與技術性高度結合的作品,將鋼琴練習曲的藝術價值提高到全新的水平。從音樂欣賞的角度看已不再是單純的練習曲,而成為了真正的藝術珍品,被很多演奏家作為音樂會的必演曲目之一。(4)中國現代青年鋼琴家的風采—— 李云迪簡介國際鋼琴家,被譽為“中國的肖邦”。 2000年,年僅15歲李云迪獲得有著“鋼琴界奧斯卡”之稱的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此獎項已經空缺了15年之久,成為首位獲此獎項的中國人;而且是最年輕的獲獎者。2.欣賞鋼琴曲《秋的喁語》(1)播放樂曲,學生邊聽邊思考:與剛才欣賞的鋼琴曲相比,在感受上有什么不同嗎?(2)介紹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3)小結(四)、鋼琴的其他表現形式剛才我們介紹的是鋼琴獨奏,同學們還了解別的鋼琴表現形式嗎?鋼琴協奏雙鋼琴演奏鋼琴四手聯彈當堂演練:鋼琴伴奏、口風琴輪奏練習小合奏:鋼琴、二胡、小提琴(五)、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初步了解了鋼琴這門藝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