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九十四“驚愕”交響曲教學內容:欣賞《第九十四“驚愕”交響曲》教學目標:1、會唱并記住《第九十四“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的主題選了,能夠結合圖形記譜,聽變出主題變奏的次數,并對學校建議的變奏方法感興趣。2、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與同學一起或獨立自主選擇本課“創作時間——變奏”中的選錄片段,嘗試用節奏或節拍為核心的變奏手法,寫作變奏,并將樂譜記錄下來與同學交流分享。教學難點:1、能夠用簡單的圖像對音樂結構進行記錄,并聽變出變奏曲的特點。2、能模仿變奏手法,完成簡短的音樂旋律編創。教學過程:一、導入師:同學們知道并說出中外一些音樂家的名字嗎?生:莫扎特、貝多芬、朗朗、柴可夫斯基……二、新課師:同學知道的可真不少,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另外一位音樂家,他可是連莫扎特、貝多芬都要稱為爸爸的人物哦。他就是海頓!(簡介)我們先來聽聽他的作品,老師先不說作品叫什么名字,先請同學根據自己聽音樂的體驗給這首樂曲起名字……(聽音樂)1、音樂的特點——名字生:根據對音樂的感受給樂曲起名字。2、師:同學們的想象力都很豐富,那海頓老爹為什么采用這樣的寫作手法呢?(講個簡短的故事)1=C 2/4▼ ▼ ▼ ▼ ▼ ▼ ▼ ▼ ▼ ▼ ▼ ▼1 1 3 3︱ 5 5 3 ︱ 4 4 2 2 ︱7 7 5 ︱do do mi mi sol sol mi 我的 人生 真美 好有 位 聽眾 睡 著 了 海頓 老爹 生氣 了▼ ▼ ▼ ▼ ▼ ▼ ▼ ▼ ▼ ▼1 1 3 3︱ 5 5 3 ︱ 1 1 ﹟4 4 ︱5 5 ︱美 妙 音樂 響起 了 大家 樂 陶 陶 啦讓 定 音鼓 準備 好,嚇他 一 大 跳 哈!師:演唱加入歌詞的主旋律,進一步體會海頓作曲的用意3、從這段音樂看出,海頓老爹好調皮啊,用音樂給大家開了一個玩笑,①從旋律、力度、節奏、情緒四個方面解讀音樂主題,②我們能不能結合音高和音的長短,用點和線畫出來呢?(圖示略)4、下面老師給你們聽賞另外四個音樂片段,看同學們能發現和剛才的主題音樂不同之處嗎?片段一:有另外一條旋律加入 弱 輕快流暢片段二:C大調轉為c小調 強 第二次“驚愕”片段三:節奏變化 (雙+小) 較弱 歡快優美片段四:情緒的變化 較強 熱情沸騰附點、琶音5、總結出音樂知識:變奏曲變奏曲式以一個主題旋律為基礎,經過多種方式的重復變化而形成樂曲整體的一種音樂體裁。6、下面老師帶同學們欣賞完整的第94交響曲第二樂章——驚愕交響曲,再次體會 “驚愕”的感覺,試著說一說“驚愕”效果產生與我們提到的四個方面中的哪個關系緊密?(播放視頻)師:海頓巧妙地運用力度的變換和情緒的對比跟觀眾開了一個玩笑,讓人們知道原來交響曲也可以有輕松幽默的一面。三、創作實踐——變奏1、學習集中簡單的變奏手法譜例:2/4 1 1 ︱ 5 5 ︱ 6 6 ︱ 5 —︱4 4 ︱ 3 3 ︱ 2 2 ︱1 — ‖(1)以“節奏”為主體的變奏——音符時值的變化(2)以“節拍”為主體的變奏——歌曲節拍的變化(3)方法要點:保留骨干音,關注曲調的流暢性2、學生自己完成作品,老師隨堂指導。3、評價與交流:請2——3個學生演唱自己的作品或請老師彈奏,讓學生進行點評,老師總結。課堂小結:音樂藝術是千變萬化的,雖然在音樂的世界里只有七個音,但就是這七個音在很多音樂家的手中,用不同的節奏,不同的節拍,不同的組合,寫出讓世人驚嘆的作品。其中還有很多的奧妙等待你們去探索,去發現。在海頓的影響下,莫扎特寫出了《小星星變奏曲》、布里頓寫出了《布里奇主題變奏曲》、貝多芬寫出了《迪阿貝利主題變奏曲》,同學們在課余時間可以欣賞他們所作的交響曲,多多了解一下變奏曲,說不定,下個寫出驚世之作的就是你。板書設計:旋律 力度 節奏 情緒弱 強 弱 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