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富起來到強起來(第一課時 改革創新謀發展)環節一:鏈接生活,喚醒兒童“自在”經驗,感受前后生活的巨變1.觀看一段很有年代感的視頻。交流時間軸上的發現與感受。 2. 課前任務單分享:“祖孫三代比童年” 師:是什么讓我們的生活有了飛躍?為什么要改革開放? 3.創設兒童化情境:讓我們跟著小新(卡通學習伙伴)一起去探秘這段特殊的歷史吧。環節二:合作探究,引發兒童自主建構,探尋改革開放的歷程走進小崗村,聆聽鳳陽花鼓,了解改革的背景 安徽省鳳陽縣的小崗村,上個世紀70年代,人們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呢?請你聽一段當地的“鳳陽花鼓”,看一下歌詞,就會明白。(出示鳳陽花鼓的圖片,歌詞,音頻)交流感受。 師:怎么會這么窮呢?新中國成立后,農民不是分到土地的嗎?糧食又去哪里了呢?看一下歷史圖片。(出示人民公社化圖片)交流發現:干多干少都一樣。 有句話說得好:“窮則思變”。小崗村的村民們的改革被《國家記憶》記載。一起去看歷史的真相。(播放《國家記憶》視頻片段) 小組合作一:合作探究,感悟小崗村的“改革創新” 這就是那份沉甸甸的“生死契約”(出示學習單)左邊是生死契約,右邊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前后的糧食產量對比圖。小組合作完成兩個任務。 ①討論:為什么叫“生死契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帶來了哪些改變? ②討論一個最能描述小崗人的精神的詞語,寫下來。 組內交流,小組代表匯報分享。 小結:看來,富起來強起來的第一步就是要——改革創新。小崗村的改革創新就成了“星星之火”,點燃了整個中國。這標志著我們的改革開放首先從農村發起并取得巨大成功。1978年以后,日子過得好起來了,怎樣加快腳步,迎接中國發展的春天? (三)了解深圳,感受城市崛起背后的改革開放精神 (1)認識偉人,了解對外開放對于中國發展的意義 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提出要搞經濟特區,提出要對外開放。他是誰?鄧小平爺爺這樣說。他設立了四個經濟特區。要讓它們先富起來,再帶動全國。哪個城市最有名?深圳。 (2)對比深圳今昔(出示深圳今昔圖) 深圳從前是個破舊落后的小漁村,如今是個國際大都市。它的發展被稱為是一個奇跡。一起去感受一下。(繁華、國際化、領先等) 出示:深圳40年來的經濟發展曲線圖。香港與深圳40年來的經濟增長對比圖。你有什么發現? 師:的確,對外開放給深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努力追趕40年,成功超越。這背后,是深圳的創業精神! (3)挖掘拓荒牛精神(出示拓荒牛雕塑圖) 師:最能體現深圳精神的,是深圳市委大院門的一座雕塑,名字叫做:拓荒牛。仔細觀察“拓荒牛”,有什么特點?象征著什么樣的精神? 預設:努力拼搏、吃苦耐勞、踏實進取、敢于創新…… 總結:深圳精神,其實也是小崗精神的傳承。 (四)小組合作二:改革開放成就展 師:課前同學們進行了云小組的討論,確定了各小組要研究的主題。(出示主題思維導圖。)每個組還進行了分工,收集了相關的資料。接下來我們要開展小組合作,先在組里分享,然后將每個人的資料擺上白板,商量一下怎樣把這些資料變成成果。出示活動要求: ①確立主題,整理材料。②分享資料,交流感受。 ③設計排版,適當美工。④ 5分鐘后小組匯報。 師巡視指導,布置主題:“改革開放成就展”。先請一個小組匯報。兩人抬白板,一人主講。再看時間請小組匯報。并把白板放上畫架。 (五)播放北斗視頻 師:改革創新,對外開放取得成功的同時,國家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戰略:科教興國。當北斗運用于交通、電力、軍事等等領域,社會發展又全面提升了加速度。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在工業、農業、科技、教育等等方面的成就已經數不勝數。(板貼四個方面)改革創新、對外開放、科教興國,中國以火箭的速度超越自我,領先世界。環節三:總結升華,指向兒童自為生活,謳歌美好新時代(一)交流感受,分享收獲。 (二)師:改革創新謀發展,一起走進新時代。一曲《走進新時代》,送給大家。 播放歌曲,結課。 板書設計: 12 富起來到強起來 改革創新 (時代精神) 科教興國 發展 新思路 改革 新突破 開創 新未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