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讀懂彼此的心》第一課時教材分析 《讀懂彼此的心》是小學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我們一家人》的第一個主題的內容。本單元以愛作為主線,引導學生通過一些具體的生活情景,感受和體驗家人對自己的成長所付出的辛苦及其蘊含的深深的愛。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由于身體和心理的發展,在此階段容易與父母發生一系列的問題。學生在和家人發生矛盾和沖突時,如何主動交流和化解,如何表達,在這一方面學生不是很清楚,需要教師指導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以達到化解矛盾的實效。教學目標 1、感受父母的愛,理解父母的愛。2、能夠從父母的言行中觀察發現細微的愛。3、知道與父母產生不愉快的原因。(重點)4、理解父母以不同方式表達出來的關愛。(難點)教學準備 PPT、視頻素材教學過程 批注板塊一:敞開心扉說矛盾,尋找我與長輩的“不同”1.播放視頻《和父母的爭吵》、閱讀活動園《李曉欣的周記》2.討論:你認為是“我”變了,還是爸爸媽媽變了呢?3.敞開心扉說一說:(1)你也有和爸爸媽媽發生過矛盾嗎、產生過不愉快嗎?是什么樣的事情?(2)你知道為什么和會和父母發生這樣的矛盾、不愉快嗎?先和組內的小伙伴說說,再集體分享反饋。小結: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心理逐漸發生了變化,很多事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們希望能自己作決定,有時會把家人的關心看作是干涉,甚至在明知他們講的話有道理時,故意與他們作對。但是,在長輩眼里,我們缺乏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我們言談舉止上的一些變化也會讓家人感到困惑,覺得我們不服管教,不懂事,經常懷念我們小時候的乖樣子。綜上:容易產生不愉快的原因——我與長輩有“不同”。我們與家人、父母之間還有什么不同呢?請你描述一下你和家人的不同。指名回答。6.引導總結:了解彼此的不同,尊重彼此的不同,理解彼此的不同,不愉快就會減少。板塊二:感受父母以不同方式表達出來的關愛1.播放視頻:《好羨慕別人家的媽媽》2.小小分享會:(1)你有沒有過類似的想法?在什么樣的時刻,你也羨慕過別人的爸爸媽媽嗎?(2)為什么不同的家長對待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態度呢?是不是別人的爸爸媽媽更疼自己的孩子?3.想一想,說一說:你的媽媽會如何回應呢?你能從媽媽的回應中感受到什么?(1)學生自由回答媽媽可能的回應。(2)小結:家人或嚴格地要求我們,或精心地照顧我們,或民主地與我們協商……各不相同的關愛方式,讓我們體會到濃濃的親情。4.全班齊誦:《嘮叨是最溫情的愛》 備課時間:________上課時間:________作業設計 書本P5讀懂家人的心活動:以“你們的愛,我體會到了”為題,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你從父母的什么言行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愛?板書設計 1.1讀懂彼此的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