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走向共同富裕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 一、教材分析《走向共同富裕》是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一課的第二框內容。本框內容緊密 承接上一框“堅持改革開放”,進一步探討了在新時代我國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共同富裕的重 要議題。教材從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和總目標入手,闡述了我國進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 要舉措。通過分析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以及面臨的現實挑戰,引 導學生理解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共享發展成果部分,教材強調了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闡述了共 享發展成果的重要意義,并提出了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具體途徑。本框內容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啟下作用,它不僅是對改革開放相關知識的深化和拓展, 也是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載體,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增強對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認同。二、學情分析九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對社會現象開始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在知識儲備方面,學生通過之前的學習,對我國的改革開放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于全面深 化改革的內涵、原因以及共享發展成果的具體措施等,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在生活經驗方面,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對于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 問題,以及如何實現共同富裕,可能缺乏全面的認識。此外,九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漸增強,具備了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 看待問題時,可能還不夠全面和深入。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培養 他們的辯證思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三、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通過學習,學生能夠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 路的信心,增強對黨的領導的信任。2.科學精神:引導學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措施,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能夠客 觀地分析社會現象,認識到改革是解決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3.法治意識: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使學生明白改革和發展必須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保障 人民的合法權益。4.公共參與:鼓勵學生積極關注社會發展,參與社會實踐,為實現共同富裕貢獻自己的力量。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措施。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意義和實現途徑。 2.教學難點:理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及面臨的現實挑戰。 如何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五、教學方法1.講授法:講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原因和措施,以及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意義,幫助學 生建立起系統的知識框架。2.案例分析法:通過分析具體的案例,如我國經濟發展的數據、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等, 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學內容。3.小組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實現共同富裕,培養學生的合作 能力和思維能力。4.多媒體教學法:運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 性。六、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相關案例資料、視頻資源等。2.學生準備:預習教材內容,收集有關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發展成果的案例或新聞。七、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播放視頻《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變化》,展示我國在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 成就。提問學生:從視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國的改革開放完成了嗎 引導學生思考,進入新課學習。2.講授新課全面深化改革內涵和總目標:講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和 軍隊以及黨的建設等領域的改革。介紹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 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原因分析:結合課件中的數據和案例,分析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 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 挑戰。措施探討:引導學生思考應對挑戰的措施,包括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 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城鄉 發展一體化;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共享發展成果重要意義:講解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人 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實現途徑:分析黨和政府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具體措施,包括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 發展思想;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 要;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3.小組討論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在你身邊,有哪些體現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例 如何看待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為了實現共享發展成果,你認為我們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每組選派代表進行發言,分享討論結果。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和總結。 4.案例分析展示案例:某地區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了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加,同時加強 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改善了農村環境和民生。引導學生分析案例中體現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發展成果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 讓學生結合案例,談談自己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發展成果的理解和體會。5.課堂總結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原因、措施,以及共享發展成果的重 要意義和實現途徑。強調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共同富裕。 6.拓展延伸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收集身邊共享發展成果的事例,并撰寫一篇短文,闡述自己對共享 發展成果的認識和感受。推薦學生閱讀相關書籍或文章,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中關 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發展的內容,加深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八、板書設計走向共同富裕一、改革進行時1.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和總目標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經濟發展新常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 現實挑戰3.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二、共享發展成果4.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意義 5.共享發展成果的實現途徑 九、教學建議1.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更好 地理解教學內容。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發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3.可以適時引入一些時事熱點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4.教學評價要多元化,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還要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 培養。十、課后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發展成果有 了較為深入的理解。但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部分學生對一些概念的 理解還存在困難,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加強講解和引導。此外,在小組討論環節,有 些學生參與度不夠高,需要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 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努力奮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