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地理 年級 高二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問題研究:人類是否需要人造月亮教科書 書 名:普通高中教科書地理選擇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礎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1. 了解月相的變化,思考月亮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了解人造月亮的試驗,比較人造月亮與月亮的差異。 3.了解人類對人造月亮的不同態度及理由。 4.探討人類是否需要人造月亮。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 月相的變化和形成原因。2. 人造月亮的利弊分析。教學難點: 1. 月相的變化和形成原因。教學過程【課前準備】關注近期的月亮,拍攝月亮照片 【課程導入】 展示貴州盤州市“人造月亮”景點圖片,思考課本中的“人造月亮”是否是景點中這種一、月有陰晴圓缺---月相變化及成因 展示學生拍攝的月相圖。結合以下資料,思考問題。 【情景素材與探究1】 資料1月亮: 由于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一樣,太陽始終照亮月球固定的半面。隨著月球在公轉軌道中的位置變換,我們看到的月亮的形狀----月相也不同。月相呈周期性變化。我們看到的月亮形狀----月相也不同。月相呈周期性變化。 1、為什么農歷上半月和下半月月亮突出方向不同? 2、生活中你經常關注月相嗎,為什么? 播放課前帶領學生做的月相成因模擬實驗,解釋月相的概念。 月相: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的部分(圓缺變化)。 根據視頻中日、月、地三者位置變化,寫出八幅圖片對應的月相名稱和出現時間。 【回答1】主要是由于日、月、地三者的位置關系變化。月球靠反射陽光發亮,它與太陽相對位置不同,便會呈現出各種形狀。農歷的每月初一,月亮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隨后隨著月亮的公轉,月亮逐漸移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區域,依次出現峨眉月、上弦月等月相,月亮凸出方向朝西;過了農歷十五后,隨著日、月位置逐漸靠近,月亮又會出現峨眉月、下弦月等月相,月亮凸出方向朝東。 【回答2】學生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即可。月相對人類的影響可以從夜間照明、潮汐變化、心理變化等角度思考。 探究了月相變化的原因后,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練習題。我們常說的日食現象也是由于日月地三者位置變化產生的自然現象,當他們三個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在地球上的現象就是日食,下面能正確表示這一現象發生時的示意圖是哪一個,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又是什么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 【課堂練習】 日食是日地月三者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的現象。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能正確表示日食發生時日、地、月位置關系的示意圖是( ) A. B. C. D. 2.日食發生時,地球上看到的月相為( ) A.新月 B.上弦月 C.滿月 D.下弦月 老師將同學們的答案總結一下,當日食發生時月球應該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三者處于一條直線,所以第一題選擇B。這個時候月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這時看到的月相為新月,所以第二題選擇A。同學們做對了嗎?。 【課程過渡】 通過月相變化我們不難看出其實貴州的“人造月亮”和真正的月亮沒有任何關系,至少要能懸在空中給地球照明,滿足人們夜間照明需求才能被稱為月亮吧。其實人造月亮的想法最先源自法國一名藝術家,他用自己的浪漫情懷構想出沒有夜晚的城市,如果在地球周邊全都放上一面鏡子,即使夜晚,亮光也能照亮巴黎的夜。但最早開始試驗的是俄羅斯。 播放關于俄羅斯“人造月亮”的報道。 二、明月來相照----人造月亮試驗 【情景素材與探究2】 資料2人造月亮的試驗: 在天空中掛上鏡子,讓它在黑夜中發射太陽光為地面照明——這不知是多少人曾經有過的幻想。1999年2月4日,俄羅斯“進步M---40”貨運飛船攜帶了一面反射鏡進入太空,進行人造月亮實驗。這個人造月亮直徑可達25米,總質量不到4千克。按照設計,發射的光束將以直徑5---7千米的范圍掃過所經區域的地面;夜色中,發射光的亮度10倍于月光。足以讓人讀書閱報。然而,由于反射鏡在太空中打開時出現故障,這次人造月亮的實驗以失敗告終。 1.為什么人造月亮的亮度遠比月光強? 2.擴大人造月亮照亮地表范圍的可能性有多大? 3.為什么緯度較高地區的居民更希望有人造月亮? 【回答1】首先,人造月亮實質上就是一種攜帶著大型空間反射鏡的人造照明衛星,其所處的位置遠比月球距離地面近。其次,人造月亮的反射面光滑,對太陽光線的反射強度大,而月亮表面粗糙,其對太陽光線的反射強度小。再次,人造月亮可以通過人為調控反射角度,而月球的反射不會受人類控制。 【回答2】應該說可能性會越來越大,因為隨著航天發射及宇宙空間探索技術的發展,其人造月亮照亮地表范圍肯定會不斷擴大。 【回答3】緯度較高地區在冬半年時,晝短夜長,漫漫長夜不利于人類的生產生活;有了人造月亮可以緩解這一制約問題;另外人造月亮可以增加緯度較高地區的太陽輻射,對其環境可能帶來一定好處。 【課程過渡】 在我國的航天事業得到迅猛發展后,無數科學家都懷著壯志雄心,希望能為祖國再創奇跡。2018年四川成都天府系統有限公司傳出消息,他們開始構思人造月球的方案,但目前由于技術等原因該方案仍然在進一步研究當中。但在日照充足的地方真的需要人造月亮嗎?幾乎從提出人造月亮的想法開始,科學家反對的聲音就從未停止。 那么同學們,你們是否支持人造月亮呢 三、皎皎空中孤月輪?----人造月亮利弊分析 【實踐活動】 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分別扮演以下四個角色:政府官員、環保學家、經濟學家、普通學生。站在自己的立場說出對人造月亮的看法,開展辯論賽。 政府官員:我支持,夜間照明度增加不僅可以減少社會犯罪率,還可以在自然災害發生斷電情況時提高救援成功率。 環保學家:我反對,在環境問題不斷加劇的現在,人造月亮也許會增強光污染和全球變暖現象,自然環境具有整體性,我們應當遵循自然規律。 經濟學家:我支持,現在“夜攤經濟”不斷發展,夜間照明需求不斷增加,如果多幾個“月亮”不僅能節約不少電費,還能促進夜間經濟。 普通學生:我反對,人造月亮會影響我夜間休息,晚上休息好白天才有精力學習。 【總結】 人造月亮的利: 1、延長農作物的光照時間,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2、有效提高太陽能發電站的發電量。 3、節省了大量電費開支。 4、應對地震等災害. 人造月亮的弊: 1、成本高。 2、可能會改變地球某些區域的生物模式。 3、可能會影響天文觀測。 4、可能會對所經地區人們身體和生活產生影響。 【課堂小結】 本節課圍繞人造月亮這一課題展開學習,教師為學生拓展了月相的相關內容。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自主探究了人造月亮的試驗及其利弊,課堂效果良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