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測量 ∶物體運動的速度【學習目標】能完成“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的實驗,會根據測量的路程和時間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學習過程】一、合作探究1.提出問題:如圖所示,一輛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小車的速度是怎樣變化的呢?2.猜想與假設:根據生活經驗,你做出的猜想是:小車的速度可能會越來越大。3.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1)原理:v=。(2)器材:長木板、小車、擋板、刻度尺、秒表、木塊等。(3)步驟:①在斜面上用刻度尺將總路程分為相等的兩段s1和s2,并標記A、B、C ;②將擋板放在C點,測出小車從A點滑至C點的時間t;③將擋板放在B點,測出小車上半程從A點滑到B點的時間t1;④小車經過下半程BC的時間為t2=t - t1;⑤計算出s1、s2兩段的速度v1、v2。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設計記錄表格:路程(m) 運動時間(s) 速度(m/s)上半段s1= t1= v1=下半段s2= t2= v2= 5.得出結論: 小車在斜坡下滑時的速度越來越快。二、課堂達標檢測1.如圖所示,在“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實驗中,所用的測量工具除了秒表,還需要用到的是(D)A.天平 B.量筒C.彈簧測力計 D.刻度尺2.用斜面和滑塊做“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實驗,當滑塊自頂端出發時開始計時,滑至斜面底端時停止計時,如圖所示。此過程中,滑塊的平均速度是(B)A.10 cm/s B.9 cm/sC.8 cm/s D.7 cm/s3.一物體沿直線運動,第1 s內運動了1 m,第2 s內運動了2 m,第3 s內運動了3 m,第4 s內運動了4 m,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D)A.在這4 s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B.在第1 s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C.在第4 s內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D.在這4 s內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4.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對上述實驗,數據處理正確的是(B)A.圖中AB段的路程sAB=50.0 cmB.如果測得AC段的時間tAC=2.5 s,則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 cm/sC.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大D.為了測量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將小車從B點靜止釋放5.某位女同學在學校春季運動會百米賽跑中以16 s 的成績獲得冠軍。測得她在50 m處的速度是 6 m/s,到終點時的速度為7.5 m/s,則全程內的平均速度是6.25 m/s。6.某組同學在研究小車沿斜面運動時的速度變化,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把小車放在斜面的頂端,讓其自由下滑。(1) 該實驗的原理是v=。(2) 在實驗過程中,斜面應該保持較小(選填“較大”或“較小”)的坡度,這是為了便于測量時間。(3) 在實驗中除了要用刻度尺測出s1、s2、s3外,還需要的測量器材是秒表。(4) 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做變速直線運動(選填“勻速直線運動”或“變速直線運動”)。(5) 在實驗中,假設小車通過全程的速度為v1,上半段路程的速度為v2,下半段路程的速度為v3,則v1、v2、v3的大小關系是v3>v1>v2。第四節 測量 ∶物體運動的速度【學習目標】能完成“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的實驗,會根據測量的路程和時間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學習過程】一、合作探究1.提出問題:如圖所示,一輛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小車的速度是怎樣變化的呢?2.猜想與假設:根據生活經驗,你做出的猜想是: 。3.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1)原理: 。(2)器材: 。(3)步驟:①在斜面上用刻度尺將總路程分為相等的兩段s1和s2,并標記A、B、C ;②將擋板放在C點,測出小車從A點滑至C點的時間t;③將擋板放在B點,測出小車上半程從A點滑到B點的時間t1;④小車經過下半程BC的時間為t2= ;⑤計算出s1、s2兩段的速度v1、v2。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設計記錄表格:路程(m) 運動時間(s) 速度(m/s)上半段s1= t1= v1=下半段s2= t2= v2= 5.得出結論: 小車在斜坡下滑時的速度越來越 。二、課堂達標檢測1.如圖所示,在“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實驗中,所用的測量工具除了秒表,還需要用到的是( )A.天平 B.量筒C.彈簧測力計 D.刻度尺2.用斜面和滑塊做“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實驗,當滑塊自頂端出發時開始計時,滑至斜面底端時停止計時,如圖所示。此過程中,滑塊的平均速度是( )A.10 cm/s B.9 cm/sC.8 cm/s D.7 cm/s3.一物體沿直線運動,第1 s內運動了1 m,第2 s內運動了2 m,第3 s內運動了3 m,第4 s內運動了4 m,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在這4 s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B.在第1 s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C.在第4 s內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D.在這4 s內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4.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對上述實驗,數據處理正確的是( )A.圖中AB段的路程sAB=50.0 cmB.如果測得AC段的時間tAC=2.5 s,則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 cm/sC.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大D.為了測量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將小車從B點靜止釋放5.某位女同學在學校春季運動會百米賽跑中以16 s 的成績獲得冠軍。測得她在50 m處的速度是 6 m/s,到終點時的速度為7.5 m/s,則全程內的平均速度是 。6.某組同學在研究小車沿斜面運動時的速度變化,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把小車放在斜面的頂端,讓其自由下滑。(1) 該實驗的原理是 。(2) 在實驗過程中,斜面應該保持 (選填“較大”或“較小”)的坡度,這是為了便于測量 。(3) 在實驗中除了要用刻度尺測出s1、s2、s3外,還需要的測量器材是 。(4) 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做 (選填“勻速直線運動”或“變速直線運動”)。(5) 在實驗中,假設小車通過全程的速度為v1,上半段路程的速度為v2,下半段路程的速度為v3,則v1、v2、v3的大小關系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4 測量 ∶物體運動的速度 - 學生版.doc 1.4 測量 ∶物體運動的速度.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