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3.《做個“開心果 ”》微課教學設計(第 1 課時)【教材分析】本單元圍繞“讓我試試看 ”這個中心,分為嘗試做事和快樂做人兩個主題。 本節課《做個“開心果 ”》聚焦于快樂做人,在做事中學做人,創造性的幫助家 人和朋友化解消極情緒。本課“這里有個‘開心果 ’”、“這時我要怎么辦 ”兩 個框題組成。教材通過找家中的“開心果 ”幫助學生理解“開心果 ”的含義,再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找出小組中的“開心果 ”,進一步深化“開心果 ”給大家帶 來的歡樂,從而讓學生學做“開心果 ”。那如何才能成為身邊人的開心果呢?學 會觀察,了解身邊人的需要之后采取巧妙地方式,使他們轉怒為喜、破涕為笑。 同時教材還創造性的利用了繪本《小狐貍找“開心果 ”》,將故事中的小狐貍與 學生相聯系,成為連接學生生活與內心體驗的橋梁,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實現 學生的道德成長。第一課時主要學習“這里有個‘開心果 ’”這個框題,第二課時主要學習 “這時我要怎么辦 ”這個框題。【教學目標】1.正確理解“開心果 ”的含義,多角度發現身邊的“開心果 ”。 2.樂于為身邊的人帶來快樂,初步培養愉快、積極的生活態度。【教學重點】正確理解“開心果 ”的含義,多角度發現身邊的“開心果 ”。 【教學難點】樂于為身邊的人帶來快樂,初步培養愉快、積極的生活態度。 【教學過程】一、出示學習目標,揭示新課題目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 們一起來學習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 3 課《做個“開心果 ”》。我們一起看看這節課的學習目標:1.正確理解“開心果 ”的含義,多角度發現身邊的“開心果 ”。 2.樂于為身邊的人帶來快樂,初步培養愉快、積極的生活態度。二、認識“開心果 ”,感知“開心果 ”特質師:同學們,這是什么?(開心果)吃過嗎?好吃嗎?老師這里也有一個, 不是白白的,不是小小的,可大家都說它是“開心果 ”。想知道為什么嗎?(一)觀看繪本視頻《小狐貍找“開心果 ”》1.請看繪本故事《小狐貍找“開心果 ”》,先看要求:(出示問題)小狐 貍都讓誰樂呵呵呢?它是怎么讓他們開心的?(播故事)2.故事中有誰樂呵呵?(課件出示: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小伙伴、 老師)(記性真好,繼續考考大家。)3.小狐貍是怎么讓他們樂呵呵的?(課件出示:唱歌、跳繩、讀書、陪伴、 交朋友、認真聽課)小朋友,記憶力真超群!再想一想,這是要求小狐貍平常怎么做呢?聰明的你肯定會想到:這就是 養成愛音樂、愛運動、喜歡讀書、懂得陪伴老人、喜歡結交朋友、認真學習…… 做到這些,就可能成為大家的“開心果 ”。(出示:大家的開心果。)(二)理解“開心果 ”的特質師:原來,想要成為一名“開心果 ”可不容易,要(出示)做好自己,照顧 家人和朋友,快樂相處,能幫助、關心別人,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這才是“開 心果 ”。清楚了嗎?活動一:辯一辯,誰是真正的開心果?請大家趕緊來辯一辯,誰是真正的開心果?這些同學是“開心果 ”么?1.上課時故意做鬼臉來逗同學。(大家可會判斷,這種低俗的逗樂不是“開 心果 ”,尤其在學習的課堂上,雖然也會惹人發笑,但除了引起同學的關注外, 沒有讓任何人感受到關心和幫助。而且在 2015 年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中規定:上 課專心聽講……所以這不是“開心果 ”× ) (下面這幅圖呢?)2.你今天忘記帶書了,我把我的書借給你。 ( √對,這才是“開心果 ”, 既給別人帶來幫助,也讓自己快樂,瞧,他們倆笑的多甜啊。你判斷正確了嗎? 真棒!表揚你!)【設計意圖:通過繪本故事讓同學們明白“開心果 ”的特質,做好自己,照顧家人、朋友,快樂相處,讓身邊的人不操心、少擔心,就能成為“開心果 ”。 同時讓同學明白“開心果 ”不難做,像小狐貍一樣就能“快樂別人我快樂 ”,并 且能聯系生活實際,找到2015 年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佐證課堂規則,讓法治意識 滲入生活之中。】三、尋找“開心果 ”,發現生活中“快樂 ” 活動二:找一找,發現身邊的“開心果 ”(一)故事分享:家里的“開心果 ”1.師:其實生活中找一找,就能發現身邊的“開心果 ”,聽聽,這是誰? 請聽故事(播:一天,妹妹在客廳里不停地擦汗,媽媽就對妹妹說:“冰冰,把外衣脫了,這樣涼快。”妹妹認真地說:“讓人家看見了多不好意思!”媽媽說: “咱屋里又沒外人,怕什么!”。妹妹指著電視屏幕上的人說:“他們都在看咱們 呢! ”我聽了妹妹的話,忍不住笑了,媽媽也笑得前仰后合。)2.聽完這個故事,你笑了嗎?老師笑了。每個人都喜歡生活中有這樣的“開 心果 ”。3.你們家里“開心果 ”是誰?想一想,他(她)做了什么成為你們家的開 心果?想到了嗎?請翻開書本 P10,完成填空,并想一想,他那一次做了什么讓人開心的事? (出示、生填寫) 是我家的開心果。有一次……4.分享事例:大家笑得那么開心,一定是想到“開心果 ”的事。老師朋友家里也有一個 開心果。請看小視頻《家里開心果》:樺文是一個很懂事的同學,平常在家里為 奶奶捶捶背;和媽媽一起擇菜;爸爸爬梯子擦風扇,她馬上在下面扶梯子;與弟 弟一起玩游戲; 自覺疊衣服……)懂事的樺文成為了家長貼心的小棉襖,家里的開心果。你能與樺文同學一 樣成為家里的“開心果 ”嗎?相信你一定行!下面為大家閱讀推薦,有 QQ 賬號的 可以掃描屏幕二維碼,課后繼續深入閱讀。請聽。(我家有個“開心果 ”,那就是我弟弟。別看他只有 6 歲,卻人小鬼大,連 我這個做姐姐的有時候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足智多謀。有一天,我們正在吃飯。忽然,弟弟眨巴著眼睛說:“爸爸,我會寫‘爸 ’和 ‘舅 ’這兩個字了。 ”爸爸媽媽聽了都非常驚奇。爸爸說:“哦!那太好了,只讀 了兩個學期的幼兒園就會寫‘爸 ’和‘舅'這兩個字了,我的兒子真是太了不起了, 快寫給我看看。”弟弟說:“寫就寫,不過我有個條件,如果我寫出來了,你得給 我一元錢。”爸爸猶豫了一下,說:“好,沒問題。”他們倆還拉了鉤。弟弟接過 紙和筆后,就一本正經地寫了起來。我想偷偷看一眼,可弟弟發現后,嚴加防范, 用兩只小手遮得嚴嚴的。不一會兒,弟弟寫完了,爸爸接過紙一看,馬上傻眼了。 我趕緊搶過來一瞧,也樂了。“怎么只寫了一個‘8 ’和一個‘9 ’啊 ‘爸 ’和‘舅 ’ 呢 小弟,你不會寫,可也別吹啊! ”弟弟指著“8 ”和“9 ” 這兩個數字說:“這 兩個字就是啊!這就是我家的“開心果 ”,你喜歡他嗎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把故事引入課堂,引發孩子的共同感受, 并聯系身邊生活思考家里的開心果,感恩身邊的家人。用“樺文 ”同學的例子進一步開啟同學的視野,明白怎樣做才是貼心的“開心果 ”。利用互聯網+時代進行 掃碼閱讀,有助于課后深入閱讀。】(二)回顧快樂:小組的“開心果 ”在家里我們有開心果,在學習小組里,我們也有開心果。 1.教材淺析,發現“開心果 ”優秀品質(圖 1)猜一猜,圖中的小南在干什么?讓大家都哈哈大笑呢。看他展開雙 手,撅起屁股,曲著腿,眼睛炯炯有神,他在給大家(講笑話、幽默故事、情景 扮演等),那一刻,大家看得可入神了,小南成為小組名副其實的“開心果 ”。 只要我們靜心想想,小組里的“開心果 ”可真不少。(圖 2)小東同學想起——(我有困難的時候,總是得到楊松浩的熱心幫助。) 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助,松浩同學成為小東的“開心果 ”。(圖 3)小月同學想起——(劉思宇的贊美總是很真誠,讓人很開心。) 自 己做事的時候,得到別人的真誠贊美,思宇同學成為小月的“開心果 ”。2.聯系實際,回想“開心果 ”人和事想一想:在我們學習小組里,誰做了什么事,成為你的開心果?是誰呢?來聽聽這個同學的“開心果 ”(音頻出示):我小組里鄭哲瀚同學就是“開心果 ”, 最樂于助人,有一次上課我在寫作業是,鉛筆不小心弄斷,他看見后馬上把轉筆 刀遞給我,我接過輕輕的轉筆,立刻就可以寫作業了,我心里非常感謝他。聽完同學的話,你有沒有想起常常關心、幫助你的好同學呢?雖然現在我 們暫時沒回學校,不能常常見面,但是可以通過網絡、郵件、電話等,向你的“開 心果 ”說聲謝謝,我們的“感謝 ”會成為了他們“開心果 ”。【設計意圖:讓課本的插圖成為本環節的引子,細心觀察圖中人物,展開 合理想象“猜一猜 ”,到聯系生活尋找學習小組里的開心果,分享實際例子,引 發情感共鳴,在不方便見面的日子里,在網絡世界中互動聯系,友愛成長。】(三)心懷感恩:社會中“開心果 ”除了家人、同學成為了開心果,疫情期間社會還有醫生、護士、警察、快 遞小哥、社區工作人員等等,默默堅守崗位,盡心盡責,為大家帶來溫暖。成為 大家的“開心果 ”,我們向叔叔阿姨們說聲“謝謝! ”同時不要忘記疫情期間天 天陪在我們身邊,照顧我們起居飲食的爸爸媽媽及家人,我們也向他們說聲謝謝! 下面為大家閱讀推薦《快樂是我的習慣》,有 QQ 賬號的可以掃描屏幕的二維碼, 課后繼續深入閱讀。請聽:(快樂是我的習慣:在一節火車車廂里,經過了一夜的疲困,幾個男士正擠在洗手間里刮胡子。幾個人神色默然,仿佛周邊沒有其他人。這時,一個面帶微笑的男子走了過來。他愉快地向大家道早安,但是幾乎 沒有人理會他的招呼,偶爾有人漠然地點點頭。當他也開始刮胡子時,竟然自若 地哼起歌來,看上去特別快樂。一個男士用冷冷的、帶著嘲諷的口吻問道:“喂! 你好像很快樂啊,怎么回事呢 ”“是的,你說得沒錯。 ”哼著小曲的男子說:“我很快樂,我真的覺得很快 樂。我就是把讓自己心情愉快這件事當成一種習慣罷了! ”)活動三:唱一唱,“開心果 ”兒歌讓我們唱一唱,給所有“開心果 ”送上一首小兒歌,讓大家天天開心: 我是一個“開心果 ”,快樂機靈還幽默。 真誠贊美多助人, 快樂他人我快樂。【設計意圖:通過發現家庭、小組、社會的“開心果 ”,逐步深化“開心 果 ”給大家帶來的歡樂,讓學生對這些“人 ”心存感恩,獲得正能量的傳遞,從 而讓學生從心底喜歡“開心果 ”,愿做“開心果 ”。利用互聯網+時代進行掃碼閱 讀,有助于課后深入閱讀。】四、拓展“開心果 ”,做個“暖心 ”人是的,“開心果 ”的核心就是——快樂他人我快樂!同學們還記得上一節 課是什么嗎?對,《學做“快樂鳥 ”》。這節課是《做個“開心果 ”》。這要求 我們不僅要自己快樂,還要給身邊人的人帶來快樂。給自己快樂是品格,給別人 快樂是美德,希望同學們都能做一個既有品格又有美德的好同學。疫情期間常常在家,請同學們課后給爸爸媽媽和身邊的家人,講一個笑話 或做一件力所能及家務事,把“快樂 ”傳遞,爭當大家的“開心果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安心宅在家,做個“開心果 ”,溫暖你和我。 這節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總結提醒,希望同學學習本課后不但能做好自己, 樹立良好品格,還能發現身邊“開心果 ”,嘗試用“開心果 ”方式,展示高尚的 美德,溫暖身邊人。】板書設計(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