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音樂學科教學設計常用表格課題 《猜花》 課型或模塊 歌唱課學校 年級 二年級執教人 性別 年齡 職稱教 學 目 標 1 、情感、態度、價 值觀目標 1 、通過音樂學習 ,讓學生知道木棉、梅花所代表的英雄形象 ,向學生傳遞人類精神中的正能量。 2、通過音樂的體驗和演唱活動 ,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向孩子們宣揚健全的人格 ,培養英雄氣質。2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對答的形式演唱歌曲,讓學生掌握一問一答、一領眾和的歌唱方式。 2、讓學生在聆聽、模唱、創編過程中,融入有趣的節奏練習,通過用生活中的小樂器為歌曲伴奏,激發學生想 象力和創造力,邊玩邊學。3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學會演唱歌曲《猜花》,培養學生的穩定拍感和演唱能力。 2、用 X X X 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正確演唱歌曲《猜花》教學難點 用節奏型 x x x 為歌曲伴奏教學 內容 分析 《猜花》是一首根據海南民間音樂《調聲》填詞的歌曲,C 徵調式,四二拍,全曲共兩大句(含重復句)音域在一個八度內,節奏 型以四分音符、二八節奏與前八后十六節奏為主,包含二度音程級進下行、三度、四度音程跳進音程。歌曲用問答的形式,以花作為 題材進行對唱,一問一答、一領眾合,表達了孩子們對英雄的向往和崇敬,以及對祖國的贊美之情。歌曲每一句的結束都用中國鑼鼓 經的念法,配以旋律演唱作為結束,既體現了中國民間音樂的特色,又形象的反映了孩子們在表演時熱鬧歡騰的氣氛。領唱與齊唱接 的比較緊,一段問一段答,是典型的民間歌曲對唱形式。學情 分析 根據教學經驗,二年級的學生年紀小,但天真活潑大方,孩子們對音樂、節奏、游戲都有很大的興趣,因此,本節課抓住了學生的 年齡特點,設計了身體聲勢、 自做小樂器以固定節奏型 X X X 為歌曲伴奏的音樂活動,讓孩子們參與到音樂課堂學習中。在教學過程 中還要注重引導孩子們良好的歌唱狀態與發聲,通過各種節奏游戲深化孩子們對節奏型“X X X ”的印象。教學 理念 我的主要教學方法是: 1、用音樂的感染力對學生進行思想和品德教育 ,讓學生知道木棉、梅花所代表的英雄形象 ,向學生傳遞積極向上的精神能量。 2、能用對答的形式演唱歌曲。融入有趣的節奏練習 ,利用生活中的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將節奏練習貫穿到底 ,邊玩邊學。 3、學會演唱歌曲《猜花》 ,培養學生的穩定拍感和演唱能力。 并用 XX X 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教學 策略 讓學生能在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音樂課堂上,感受音樂的美 ;感受音樂帶給學生多層次、多角度的情感體驗。因此,我重視 學生音樂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通過觀看《劉三姐》《勞動號子》的音樂視頻引導學生發現“一問一答、一領眾和 ”的歌唱方 式,并引出課題《猜花》也是“一問一答、一領眾和 ”的歌唱方式。隨后激發學生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應勢利導,注重 課程的融合、音樂的創編,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愿望。 本節課主要由兩大教學環節構成: 1. 律動導入—觀看視頻—引出“一問一答、一領眾和 ”的歌唱方式-引出課題 2. 學唱歌曲—接龍演唱—創編律動教具學具媒體準備 多媒體課件、碗、筷子教 學 過 程教 學 程 序 教師教的活動 學生學的活動 教具、 學具以 及媒體 運用 教與學的 評價手段 運用 教學環節設計意圖導 入 階 段 1. 律動:以 x x x 的節奏踏腳、拍 腿、拍手、拍肩。 2.揭示課題《猜花》 1. 師生律動:模仿老師的節奏動 作,活動身體。 2.觀看音樂片段《劉三姐》、 《勞動號子》 多媒體 課件 教師評價 1.低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 主,好動、好奇以及模仿能力強 是他們的特點。教師利用歌舞、 為歌曲伴奏進行直觀教學。讓學 生感知節奏:x x x 。同時,也使學 生對歌曲有初步的印象。展 開 階 段 1.學唱歌曲:教師范唱,學生跟 學。 2.接龍演唱:感受歌曲特點“一領 眾和 ”。 1.了解歌曲背景,知道歌曲是以 “花 ”為題材,進行一問一答的 對唱形式進行演唱的。 2.玩猜謎游戲,有節奏地“一問 一答 ” ,加深對歌曲節奏的印 象。 3. 由于電視教學的局限性,跟老 師學唱歌曲。 4.感受歌曲“一領眾和 ”的特點, 跟老師接龍演唱歌曲。 多媒體 電教設 備 教師評價 學生評價 教師注視歌曲教學方法,在 教學過程當中,采用模唱、接龍 唱、領合唱的形式訓練學生。拓 展 階 段 1. 引導學生以聲勢律動的方式以 及打擊生活物品的形式為歌曲伴 奏。 2. 引導學生創編新的節奏型為歌 曲伴奏,也可以創編歌詞。 1. 聽音樂,邊唱邊跳表演歌曲。 2. 創編新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A: X X X │ X X X ‖ B: X X X │ X X X ‖ C: X X │ X X ‖ 3.根據空格編填歌詞,根據歌曲特 點進行“創編問 ”“創編答 ” 歌。 多媒體 電教設 備 教師評價 學生評價 創編活動的教學是音樂教學中的 重要任務,加強學生對音樂創造 性思維的培養。結 束 階 段 教師結語:引導學生了解“木 棉 ”是廣州的市花,并進行德育 滲透。 知道“木棉 ”、“梅花 ”所 代表的英雄形象以及傲骨的氣 節,回憶身邊還有哪些英雄人 物?我們應該要學習他們的什么 精神? 多媒體 課件、 研學案 采訪式總 結評價 對于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 培養 ,是音 樂教 學 中的長期 目 標,在本課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 品德教育,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 懷。教 學 反 思 《猜花》是一首根據海南民間音樂《調聲》填詞的歌曲,歌曲用問答的形式,以花作為題材進行對唱,一問一答、一領眾合,表 達了孩子們對英雄的向往和崇敬,以及對祖國的贊美之情。在教學過程中,我將 X X X 的節奏型貫穿在歌曲中,并調動學生的積極 性,用各種方式表現這個節奏型,既能讓學生感受中國民間音樂的特點,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教學目 的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