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3課當沖突發(fā)生(第二課時 遇到欺負怎么辦)教材分析本課由“沖突”和“欺負”兩個板塊組成,旨在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未來和諧社會的建設者和合格的公民,培養(yǎng)學生關心、友愛、體諒、同情、合作、協商等情感與交往技能。本課時主要內容是第一板塊的話題“校園里的沖突”,圍繞如何解決沖突展開,一是在認知層面,引導學生認識沖突的本質和緣由;二是在技能層面,幫助學生掌握決絕沖突的方法和程序。《校園里的沖突》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3課《當沖突發(fā)生》的第一部分教學內容。第一單元的單元主題是“同伴與交往”,共有《我們的好朋友》、《說話要算數》、《當沖突發(fā)生》三個話題,旨在讓學生明白在生活中我們離不開和同伴的交往,與同伴交往是有方法的,但有時發(fā)生摩擦、矛盾也是在所難免的,要學會正確對待和解決沖突。第一單元第3課《當沖突發(fā)生》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校園里的沖突;二、遇到欺負怎么辦。本課就是第一部分內容——校園里的沖突。這樣的一課放在教材中,有著它的現實意義。學生主要活動場所是學校,在學校他們和同學之間總會有交往,可是一旦交往中發(fā)生沖突,一些同學就不知道怎么處理,進而影響同伴之間的交往。本課從學生最常見的交往中的問題入手,給予學生一些策略,讓學生學會正確對待和解決沖突,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與同伴相處。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欺負,懂得欺負的危害。2.體驗被欺負的痛苦,同情和關心被欺負的同學。3.掌握應對欺負的方法,學會保護自己和同學。三、教學準備教師:課件;設計表格學生:完成課前調查四、教學過程活動一:什么是欺負認識欺負行為播放音頻:苦惱女生毛靜媛的故事。交流:讓媛媛苦惱的原因是什么呀?(板書:語言)交流身邊的欺負行為。(板書:行為、其他)小結:老師也觀察了,這些做法都算欺負。(出示P23小貼士)快速瀏覽,想一想,自己班里有沒有這樣的欺負行為?法律鏈接:《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對欺凌的界定。活動二:遇到欺負怎么辦指名交流:在我們班你有沒有遇到過欺負?遇到欺負時,你的心情怎么樣?播放視頻:《美歡與王玲》。(1)交流:你看懂了什么?(2)交流:你覺得此刻王玲心里的感受是怎么樣的?(3)如果你是王玲,面對欺負是選擇默默忍受還是勇敢面對?作為受害者:尋找應對欺負的辦法(1)出示要求,小組討論:假如你是王玲,怎樣做才能保護好自己,更好地應對這種欺負行為呢?選小組全班交流。作為旁觀者:對欺負行為說“不”同學們,在剛才的視頻中,大家是否還記得在旁邊起哄的李麗和王華?他們是怎么做的?這樣好嗎?面對王玲的遭遇,假如你是旁觀者,你又會怎么做呢?說說理由。實戰(zhàn)演習:學會同伴調解(1)模擬演練,學會同伴調解要求:四人一組,一人扮演美歡,一人扮演王玲,另兩位同學扮演旁觀者,合作表演,看看旁觀者能否調解沖突。(學生四人一組,進行角色扮演)步驟一:學生嘗試調解要求:(1)認真觀看調節(jié)者如何調解的。(2)想一想調節(jié)者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進。步驟二:掌握調解技巧1.詢問:美歡,這時候調解者要你道歉,你愿意嗎?2.全班交流:這次調解失敗了,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3.根據建議,再次合作演練。4.采訪美歡和旁觀者王華。5.師小結。活動三:法律法規(guī)護成長校外欺負不要怕出示故事,自己讀一讀。交流:如果你是張明,你會怎么做?出示反校外欺負妙計。法律法規(guī)護我行播放音頻。(P27知識窗)布置課后任務。(完成書本27頁:寫給孫飛的一封信。)總結收獲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附板書:當沖突發(fā)生——遇到欺負怎么辦語言行為 對欺負行為說“不”其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