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時預習案】2.2 創新永無止境一、學習目標1.培養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意識,自覺提高創新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為建設科技創新強國做貢獻。2.在生活中逐步培養創新精神,自覺提高創新能力。3.了解我國科技發展現狀,知道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必要性和舉措。二、知識結構三、基礎梳理1.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________。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_______,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______,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_______。2.謀未來就要謀創新。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_____________________,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3.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________的培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________,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______。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獲得巨大發展,教育改革全面推進。________實現歷史性跨越,________取得重要進展,_______穩步提升。為了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國家對教育提出了_______。5.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要增強_______,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6.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__________,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7.________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_______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們要有強烈的________,用于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贏得勝利,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8._______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_______。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______。9.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________創新精神,表現為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_______,表現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表現為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_______,表現為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10.創新的時代,既要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_______自己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當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善于運用_______維護自己的權益。11.創新的目的是_________,讓生活更美好。創新讓我們獲得更多的________,讓我們過上體面有尊嚴的生活,我們今天播下創新的種子,明天就會收獲豐碩的果實。四、問題解答1.我國的科技現狀如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2.怎樣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1)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2)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3)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3.教育有什么重要性?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4.我國的教育現狀怎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獲得巨大發展,教育改革全面推進。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要進展,教育質量穩步提升。“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 為了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國家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為什么要激發創新活力?(1)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2)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3)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6.創新精神的表現是什么?創新精神,表現為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表現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表現為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表現為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7.如何對待知識產權?創新的時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當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8.創新的目的是什么?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創新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尊重和認可,讓我們過上體面有尊嚴的生活,我們今天播下創新的種子,明天就會收獲豐碩的果實。五、典例精析【例題】(2024年山東濰坊·中考)2023年,在專利申請評價的兩大權威國際榜單上,山東H企業均是中國家電行業唯一上榜企業。1992年,H企業成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辦公室,保護研發創新成果,同時避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30多年來,該企業始終與時代同頻,走在前列。這表明( )①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②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③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④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育公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本題考查企業創新、保護知識產權。分析題文,山東H企業成立專門的知識產權辦公室保護研發創新成果,30多年來始終與時代同頻、走在前列,這表明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該企業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這體現了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故①③正確;材料主要強調的是企業的創新,沒有體現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故②不符合題意;材料中并未提及教育公平與企業創新能力之間的關系,故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答案】A六、小刀初試1.2024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中國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發展新質生產力( )①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主要靠科技工作者發揚改革創新精神④應堅持以科學技術為一切工作的中心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2.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強調,錨定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必須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深刻認識教育強國的主攻方向和戰略布局,增強歷史主動精神和戰略思維,書寫好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之所以要推動教育強國建設,是因為( )①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②教育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③教育發展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④教育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在當今“處處相連、物物相通、事事網辦、業業創新”的數字化時代,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這說明( )①創新是第一生產力,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②數字化應用有助于豐富日常生活,推動社會進步③數字化應用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④數字技術是我們獲取新知、購買物品、休閑娛樂的主要平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4.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通過一批批航天工作者的苦干實干,航天強國建設逐漸從愿景變為現實。我國載人航天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②中國式現代化已經實現③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④中國航天人的艱苦奮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引人關注,新質生產力,新型能源建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型基礎設施……這些“新”折射出的是中國經濟發展嶄新趨向與強勁動能。向“新”而行,向“新”圖強。發展新質生產力,是2024年全國兩會的焦點。新質生產力是一種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生產力形式,它的核心在于實現關鍵性顛覆性技術突破,代表了社會生產力演化中的一次巨大躍升。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力助推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請回答我國怎樣才能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參考答案三、基礎梳理1. 決定性因素 實現突破 卡點瓶頸 任重道遠2. 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3. 創新型人才 基石 根本途徑4. 教育普及水平 教育公平 教育質量 更高的要求5. 自主創新能力6. 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7. 自力更生 自主創新 創新信心和決心8. 關鍵核心技術 生力軍 主體9. 勇氣和自信 團隊精神10. 尊重 保護 法律11. 增進人類福祉 尊重和認可六、小刀初試1.D2.A3.D4.C5.①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②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