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同步精品學案第16課 冷戰【核心素養】歷史解釋:掌握冷戰的含義,區分“冷戰”與“熱戰”的不同點,從而明確美國推行冷戰的真實目的。唯物史觀:分析冷戰發生的背景,歸納冷戰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具體表現,加深對美蘇冷戰對峙格局的理解。時空觀念:分析比較美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關系的發展變化,理解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家國情懷:明確以美國、蘇聯為首的兩大集團開展軍備競賽等,造成了國際局勢的動蕩不安,給世界和平帶來了嚴重影響,認識到霸權主義對人類進步和安全的威脅。【知識梳理】一、冷戰的發生二、德國的分裂1.背景:(1)隨著杜魯門主義的出臺,美、英、法三國與蘇聯在處理德國問題上的分歧越來越大。(2)1948年,“柏林危機”爆發。后美、蘇通過秘密談判達成協議。2.分裂: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又稱“聯邦德國”或“西德”。10月,在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又稱“民主德國”或“東德”。3.影響:歐洲冷戰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三、北約與華約對峙1.北約:1949年,美、英、法等12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北大西洋公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簡稱“北約”,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2.華約:1955年,蘇聯同7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締結了《華沙條約》。“華沙條約組織”成立,簡稱“華約”。3.影響:美蘇雙方互相敵對,進而發展為兩大集團的全面冷戰對峙,兩極格局形成。【中考真題】1.(2024 威海)伊恩 布魯瑪在《零年:1945﹣現代世界誕生的時刻》中說:“塑造我父母和我的生活的不是1945年結束的二戰,而是1947年開始的冷戰。1945年不是一個勝利時刻,更是一個通向新的混亂的前奏。”下列有關這一時期的表述正確的是( )A.1945年二戰的結束,標志著兩極格局形成B.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冷戰開始C.“柏林危機”標志著歐洲冷戰對峙局面基本形成D.美、蘇兩國的對抗、沖突不斷緩和2.(2024 棗莊)如表是小穎同學做的一張閱讀卡片,卡片中“冷戰”開始的標志是( )閱讀卡片:美國政論家李普曼在1947年6月出版的《冷戰》一書及其他文章中認為,“冷戰”就是不用槍炮的戰爭。“冷戰”在實踐中表現為組成對抗性軍事政治集團、進行軍各競賽,在國外建立軍事基地,進行軍事威脅,破壞正常的經濟關系、干涉別因內政,進行顛覆活動和意識形態的對抗等等。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冷戰時起時伏A.杜魯門主義的出臺B.馬歇爾計劃實施C.德國的分裂D.“北約與“華約”的建立3.(2024 濟寧)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為了遏制蘇聯、稱霸世界而主導建立的軍事政治集團是( )A.聯合國安理會 B.北大西洋公約組織C.華沙條約組織 D.歐洲原子能共同體4.(2024 南通)有學者認為,美蘇冷戰局面的形成在于雙方誤解了對方外交政策的目標。國際局勢的兩極對立與國內的壓力,使美蘇之間的誤解不斷加深,并進一步導致了兩國的過度反應。以下最能說明該觀點的是( )A.雅爾塔會議的召開 B.北約與華約的建立C.歐洲共同體的成立 D.戈爾巴喬夫的改革5.(2024 臨沂)《北大西洋公約》規定:任何一個成員國如果受到武裝攻擊,締約國將作出集體反應;各締約國決心維護共同的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其中的“締約國”( )A.以遏制蘇聯的擴張作為共同的目標B.包括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C.實際上處于美國和蘇聯的控制之下D.分化為敵對的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6.(2024 自貢)二戰結束后,美蘇從戰時盟友變成戰后敵手,在世界局部地區展開了激烈的角逐,相繼發動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爆發了柏林危機、古巴導彈危機等一系列國際沖突。其相同背景是( )A.不結盟運動興起 B.美蘇兩國冷戰對峙C.歐洲走向一體化 D.多極化趨勢的加強7.(2024 牡丹江)1946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公開宣稱:“……這意味著,我們擁有這樣(強大)的力量,就得挑起領導(世界)的擔子并承擔責任。”為實現這一目的,美國( )A.推行冷戰政策 B.實行社會保障制度C.建立華約組織 D.遏制民族解放運動8.(2024 黑龍江)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妄圖稱霸世界,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冷戰政策。美國推行冷戰政策在軍事上的表現是( )A.北約的建立 B.華約的建立C.杜魯門主義 D.馬歇爾計劃9.(2024 河北)1947年6月,馬歇爾就歐洲復興計劃宣稱,只要歐洲國家走經濟合作之路,美國就準備為它們提供援助,這一計劃為歐洲各國的彼此接近與相互合作注入了積極的推動力。1948年4月,西歐國家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組織,這個以政府間模式運作的常設經濟合作機構負責管理來自美國的援助。可見,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A.密切了美、蘇戰時同盟關系B.推動了歐洲國家的經濟合作C.使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發展D.得益于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10.(2024 蘇州)對“美、蘇、英、法分區占領德國示意圖”理解準確的是( )A.冷戰造成分裂對抗 B.柏林危機引發熱戰C.北約華約冷戰對峙 D.西歐走向聯合自強11.(2018 赤峰)閱讀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務。材料一:1947年2月,英國請求美國接管在東地中海抵抗共產主義的義務,接管大英帝國的霸權,稱雄世界的紅地毯鋪到美國人的腳下。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推出杜魯門主義,宣告美蘇戰時聯盟正式破裂,反蘇反共的“冷戰”被公開確定為美國的國策。﹣﹣﹣﹣﹣﹣《世界現代史資料匯編》材料二:20世紀50年代世界形成了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兩大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在亞洲,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越南先后加入社會主義陣營。﹣﹣﹣﹣﹣﹣《世界歷史教參》材料三:近代中國歷史上,外交與恥辱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兄弟,清朝的西太后、北洋軍閥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跪在地上辦外交的?新中國的外交充滿艱辛,也閃耀著智慧,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推動各種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國外交》(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美國把“冷戰”確立為國策的原因。(答出兩點即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出“兩大陣營進行激烈較量”的表現。(舉出一例表現即可)(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近代中國“跪著辦外交”的原因,并說出新中國“閃耀著智慧”的外交政策的一個例子。(4)綜上所述,談談影響一個國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課堂訓練】1.1950年,美國對亞洲和西歐的軍事援助分別達到159.2和918.1百萬美元左右。……與此同時,蘇聯也向中國和東歐國家提供援助,并與東歐國家建立經濟互助委員會。美蘇這一做法( )A.體現了美蘇大國擔當B.導致美蘇關系徹底破裂C.加劇了美蘇陣營對抗D.推動了世界經濟多極化2.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紐約畫派領銜人物杰克遜 波洛克以將油墨滴灑和傾潑在大塊畫布上的創作方法而著稱,畫作沒有任何可識別的主題。美國中央情報局竭力推崇該畫派,并資助其在海外展覽,以顯示自由、個性的表達。這表明( )A.紐約畫派創作方式受到各國民眾歡迎B.紐約畫派創作具有濃厚意識形態色彩C.美國政府旨在擴大紐約畫派的影響力D.美國政府借助藝術領域滲透冷戰思維3.歷史地圖是研究歷史的重要史料。觀察如圖,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分區占領德國,標志兩極格局形成B.冷戰陰云籠罩,造成分裂與對抗C.美蘇大國爭霸,促使西歐走向聯合D.歐洲政局動蕩,熱戰沖突加劇4.有報告顯示,二戰后,美國在全球多個地區進行了200多次軍事干預。在遭受美國軍事干預之后,這些國家財政稅收直線下降,第一年人均實際收入下降約17%。這反映了( )A.冷戰威脅世界的和平B.霸權主義影響地區發展C.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D.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5.如圖兩張圖片反映的有關世界局勢的主題是( )A.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經濟全球化C.多極化格局 D.冷戰6.1943年美國拍攝的《北極星》等電影中頌揚蘇聯軍民在戰爭中的英雄事跡。但是1947年美國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開始調查該電影,不僅傳訊了編劇、攝制人員,還把其中一些人加入了政府黑名單。與這一現象直接相關的是( )A.希特勒法西斯政權建立B.杜魯門主義出臺C.馬歇爾計劃實施D.蘇聯解體7.參加歷史社團活動的同學準備了以下資料:漫畫《鐵幕下的窺視》、簽署《北大西洋公約》和《華沙條約》的照片,請你繼續補充材料( )A.柏林墻的照片B.視頻《激戰中途島》C.油畫《日本無條件投降》D.書籍《多極化與全球化》8.冷戰主要表現為以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對峙。冷戰開始的標志是( )A.杜魯門主義出臺B.馬歇爾計劃開展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D.蘇聯解體9.識讀歷史示意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兩幅示意圖反映的共同歷史信息是( )A.二戰后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B.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政策的調整C.二戰后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D.世界資本主義殖民體系逐漸崩潰10.正確理解歷史概念是認識歷史的重要條件。“西方”這個概念自出現以來一直是動態變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尤其在冷戰期間,“西方”這一概念日益固化為具有特殊內涵的國際政治詞匯,主要是指( )A.歐洲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B.歐洲與美洲的所有國家C.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D.大西洋兩岸的歐美國家1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了美蘇長期冷戰對峙的兩極格局。冷戰對世界格局造成重大影響:(1)結合所學知識,任選其中一個圖片,就“冷戰給世界的影響”談談你的看法。不同學者關于馬歇爾計劃的不同認識觀點 學者一、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大支柱,它試圖通過經濟手段達到控制歐洲的目的。該計劃實施后,歐洲經濟很快得到恢怎,但是西歐獲得發展后,對美國的離心傾向反而增強。 余偉民二、1951年,美國為支持馬歇爾計劃的實施總共支付了125億美元。美國和歐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歐洲能迅速復原,使歐洲的生產水平和生活水平超過了戰前的水平。……但援助是不分意識形態,向所有國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卻把這種提供說成是反共產黨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蘭人予以拒絕。 斯塔夫里諾夫三、從1948年4月開始實施的馬歇爾計劃把蘇聯與東歐排除在外,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增強西歐遏制蘇聯的力量,同時加強美國對西歐的控制。 《歷史 必修一》(2)上面三個觀點中,有的可以互相印證,有些卻互相矛盾。請你就這兩方面的情況,據三個觀點加以說明。材料:各國不能身體進入21世紀,腦袋還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里,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內。要以相互尊重超越恃強凌弱,以公平正義超越霸凌霸道,以合作共贏超越以鄰為壑,對近代以來的權力政治觀念予以揚棄,走出一條國與國交往的新路。——摘自《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3)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簡述你對21世紀“國與國交往的新路”的理解。參考答案真題1-10 BABBA BAABA11.(1)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需要;美蘇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差異;美蘇戰時同盟關系的破裂。(2)朝鮮戰爭、古巴導彈危機等。(3)舊中國國力衰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求同存異”等。(4)國家的綜合國力,政府所代表的階級利益等。訓練1-10 CDBBD BAAAC11.(1)圖一:冷戰造成德國分裂;德國分裂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從此,歐洲冷戰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圖二:美蘇雙方都想稱霸世界,軍事動作不斷;古巴導彈危機嚴重威脅了世界和平。(2)相印證:三個觀點都承認馬歇爾計劃促進了西歐經濟恢復與發展。相矛盾:觀點二認為,馬歇爾計劃的實施不涉及意識形態問題,美國向所有國家提供經濟援助;觀點三認為,馬歇爾計劃把蘇聯和東歐排斥在外,目的是遏制蘇聯。(3)弘揚平等互信、包容共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加強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協調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國家間的矛盾沖突;摒棄冷戰思維,不搞陣營對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