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議題式教學】5.2預防犯罪(課件38張PPT+教案+視頻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議題式教學】5.2預防犯罪(課件38張PPT+教案+視頻素材)

資源簡介

(共38張PPT)
電影《默殺》引熱議!
校園霸凌等未成年犯罪的
社會現象,再次引發網友討論!
作為祖國的未來,中華民族的希望,我們怎樣才能避免走上犯罪道路,健康成長呢?
據今年最高檢“加強綜合司法保護 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年來,從全國總體情況看,未成年人犯罪仍呈上升趨勢。
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
—以法為度 向陽而生
CONTENTS
目 錄
總議題:以法為度 向陽而生 —怎樣杜絕犯罪路?
子議題1:
以案釋法—何為罪與罰?
子議題2:
防微杜漸—如何守底線?
PART
01
以案釋法
—何為罪與罰?
年初,一部普法動漫的問世,引發全社會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關注和熱議,它就是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推出的《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紀實普法動漫,我們先來看看“徐璐瑤與楊小潔”的故事。
法眼看劇丨《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
議一議
①我們依據什么來判斷徐璐瑤的行為是犯罪行為以及她應受到何種處罰?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知識總結
1. 刑法的作用及內容?P52
作用: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內容:它明確規定什么行為是犯罪
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


一男子在酒吧
動手打人被拘留!
近日,五指山市一男子在酒吧與人發生肢體沖突,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目前,蔣某被處以行政拘留十日并處罰款五百元的處罰。
議一議
①同樣是“動手打人”,為什么蔣某被處以行政拘留、徐璐瑤被判處有期徒刑?

一般違法行為
犯罪行為
屬于
對社會的危害程度
人物
相對輕微
嚴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規定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知識總結
2. 犯罪的含義和特征?P53
含義: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①嚴重社會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質特征)
如果社會危害性不大,就不能認為是犯罪。
②刑事違法性(犯罪的法律標志)
只有對社會的危害達到觸犯刑法的嚴重程度時,
這種行為才被認為是犯罪。
③應受刑罰處罰性(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如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一般違法行為,
要受到行政制裁;而犯罪應當受到刑罰處罰。
特征:
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共同構成了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
議學追問
①蔣某和徐璐瑤案件中提到的這些違法犯罪后果,哪些是刑事處罰?
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
行政拘留十日
并處罰款五百元的處罰
死刑
②根據日常了解你還知道哪些刑事處罰?
無期徒刑
驅逐出境
剝奪政治權利
...
知識總結
3. 刑罰的含義及種類?P54
含義: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
種類: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
刑罰
主刑




有期徒刑
無期徒刑


附加刑


剝奪政治權利
沒收財產
驅逐出境
獨立使用、不能并用
與主刑同時使用、獨立使用
刑罰種類
刑罰種類
主刑
管制:不予以關押,但限制其一定的自由,由社區依法實施矯正,3個月以上2年以下。
拘役:短期剝奪犯罪分子人身自由,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
有期徒刑:在一定期限內剝奪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強迫勞動改造,6個月以上15年以下。
無期徒刑:剝奪犯罪分子終身自由并強迫勞動改造。
死刑:剝奪犯罪分子生命。
附加刑
罰金:強制犯罪分子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適用于貪利型犯罪,如走私、販毒等。
剝奪政治權利:剝奪犯罪分子參加國家管理與政治活動的權利。
沒收財產:將犯罪分子所擁有的財產的部分或全部,強制無償的收歸國有。多適用于嚴重的犯罪,如危害國家安全罪、金融詐騙罪等。
驅逐出境:強迫犯罪的外國人離開我國國境。
易混淆辨析
行政拘留:
拘役:
行政處罰
刑罰
罰款:
罰金:
行政處罰
刑罰
沒收違法所得:
沒收財產:
行政處罰
刑罰
刑罰種類辨一辨
新華社南京5月24日電
5月24日,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湖北省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省長曹廣晶受賄、泄露內幕信息一案,對被告人曹廣晶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以泄露內幕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二百萬元,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查扣在案的贓款贓物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主刑
附加刑
附加刑
主刑
附加刑
主刑
附加刑
附加刑
PART
02
防微杜漸
—如何守底線?
最高檢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
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6855人,起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8954人,同比分別上升73.7%、40.7%。
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呈上升趨勢,
究其原因之①
離不開未成年群體
“年齡小就不被處罰”
的錯誤認知
年齡小真的
不會被處罰嗎,你知道最低刑責年齡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最低刑責年齡下調至12周歲!
啟示①:犯罪是我們成長路上最兇險的陷阱。盡管法律規定人到了一定年齡實施嚴重危害社會行為才可能構成犯罪,但并不意味著我們年齡小實施犯罪行為也不要緊。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
司法辦案發現,很多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之前有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由于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逐步發展為犯罪。
比如,我們來看看陳某的故事..
15歲的中學生陳某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群游手好閑的“朋友”,他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他開始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和老師,后來便放縱自己,并因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紀律處分。他非但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經常偷竊財物等,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搞到錢去網吧玩游戲,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在短短幾天內多次作案,最終因犯搶劫罪被判刑。
議一議
①陳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
②預防犯罪,我們可以從陳某的身上得到哪些啟示?
結識
社會“朋友”
經常
曠課
偷東西
打罵同學
偷竊
財物
攔路搶劫
不良行為
嚴重不良行為
犯罪
啟示: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③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不良行為
第三章 對不良行為的干預
第二十八條 本法所稱不良行為,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長的下列行為:
(一)吸煙、飲酒;
(二)多次曠課、逃學;
(三)無故夜不歸宿、離家出走;
(四)沉迷網絡;
(五)與社會上具有不良習性的人交往,組織或者參加實施不良行為的團伙;
(六)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
(七)參與賭博、變相賭博,或者參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動;
(八)閱覽、觀看或者收聽宣揚淫穢、色情、暴力、恐怖、極端等內容的讀物、音像制品或者網絡信息等;
(九)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的不良行為。
嚴重不良行為
第四章 對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
  第三十八條 本法所稱嚴重不良行為,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有刑法規定、因不滿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的行為,以及嚴重危害社會的下列行為:
  (一)結伙斗毆,追逐、攔截他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等尋釁滋事行為;
  (二)非法攜帶槍支、彈藥或者弩、匕首等國家規定的管制器具;
  (三)毆打、辱罵、恐嚇,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
  (四)盜竊、哄搶、搶奪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
  (五)傳播淫穢的讀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
  (六)賣淫、嫖娼,或者進行淫穢表演;
  (七)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
  (八)參與賭博賭資較大;
  (九)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知識總結
4. 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P55-56
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③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思維導圖
了解罪與罰
刑法的作用及內容
預防犯罪
犯罪含義及特征
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的危害
加強自我防范
杜絕不良行為
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
刑罰含義及種類
從小事做起,遵紀守法
PART
03
隨堂練習
隨堂練習
1. (2024廣東江門蓬江區部分學校月考)下列思維導圖中,①處和②處的內容應該是(  )
A.①最本質特征;②應受刑罰處罰性
B.①最本質屬性;②應受刑罰處罰性
C.①最本質屬性;②應受法律處罰性
D.①最本質特征;②應受法律處罰性
解析:本題考查犯罪的基本特征。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這說明②處應填的內容是“應受刑罰處罰性”。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由此可知①處應填的內容。故選A。
A
隨堂練習
2. (2023湖北隨州中考)不良行為與違法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防患于未然。分析小強同學的成長經歷,你認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
①小強不接受教訓,因聚眾斗毆、偷竊財物,被公安機關拘留
②小強自從結識了社會上的“朋友”,便無心學習,經常曠課
打架,受到學校紀律處分
③小強用自己的切身經歷告誡他人要防微杜漸,杜絕不良行
為,防患于未然,遠離犯罪
④小強仍不知悔改,為搞錢上網,和他人攔路搶劫,最終因搶
劫罪被判刑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
解析:不良行為與違法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因此小強同學的成長經歷應該是“小強自從結識了社會上的‘朋友’,便無心學習,經常曠課打架,受到學校紀律處分”→“小強不接受教訓,因聚眾斗毆、偷竊財物,被公安機關拘留”→“小強仍不知悔改,為搞錢上網,和他人攔路搶劫,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小強用自己的切身經歷告誡他人要防微杜漸,杜絕不良行為,防患于未然,遠離犯罪。可見,本題排序合理的是②→①→④→③。故選C。
C
隨堂練習
3.(2023湖北荊州中考)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時有發生,觸目驚心。未成年人犯罪,牽動太多人的心,實踐證明,事前的預防,永遠好過事后的懲治。做好事前預防,需要未成年人(  )
①不參與學校和家庭以外活動
②勇于執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③行己有恥,不斷增強自控力
④增強法治觀念,杜絕不良行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做好事前預防,需要未成年人行己有恥,不斷增強自控力;增強法治觀念,杜絕不良行為;等等。可見,③④符合題意。①說法錯誤,②是執法人員的責任。故選D。
D
隨堂練習
4.(2024遼寧鳳城期中)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給我們劃清了是非的界限,標示了生活中的“雷區”,這部法律是(  )
A.憲法     B.刑法
C.未成年人保護法    D.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解析:課本知識告訴我們,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給我們劃清了是非的界限,標示了生活中的“雷區”。故選D。
D
隨堂練習
5.(2023山東濟寧中考)下列對判決書內容解讀正確的是(  )
A.判決的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B.判決書中的“本院”為人民檢察院
C.被告人王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D.判決書中的有期徒刑、罰金均為主刑
解析:王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判決的依據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判決書中的“本院”應該為人民法院;判決書中的有期徒刑為主刑,罰金為附加刑。可見,A、B、D三項解讀錯誤。從犯罪行為的最本質特征來看,被告人王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故選C。
C
判決書(摘選)
本院認為,依照……的規定,判決如下: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公共場所扒竊他人財物,構成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并處罰金一萬元。
隨堂練習
6.(2023四川自貢中考) 高空拋物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很大危害。武漢市的張某,因嫌所住小區樓下有人跳廣場舞太吵,于是往樓下扔鵝卵石,先后砸壞17輛私家車,車損達2萬多元。2022年3月,張某被判高空拋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由此可見(  )
①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
②在社會生活中,公民要謹遵法律的要求
③無論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受到刑罰處罰
④公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張某被判高空拋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這一方面說明在社會生活中,公民要謹遵法律的要求;另一方面說明公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可見,②④符合題意。一般違法行為也具有社會危害性,①認識錯誤。犯罪行為才受到刑罰處罰,③認識錯誤。故選D。
D
隨堂練習
7.(2024安徽渦陽第二次月考)活動探究題
【樹立法治意識 提升法治素養】
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預防“校園欺凌”,樹立法治意識,提升法治素養,某校組織學生觀看央視的《面對面》節目:欺凌的代價。看完節目后,801班學生開展了“樹立法治意識 提升法治素養”主題活動,請你參與其中。
議一議
在節目中,北京市有五名未成年少女因校園欺凌被判刑,她們
被判刑依據的是《刑法》。
(1)議一議:這部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1)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
隨堂練習
7.(2024安徽渦陽第二次月考)活動探究題
想一想
為提高同學們的法治意識,在班會課上,班主任老師展示了兩則案例,請你來判斷違法行為。
案例 違法行為
李女士在回家路上發現手機掉了,遂撥打手機號碼,接通后發現,手機被學生小白拾取,李女士要求小白返還手機,但小白表示拒絕,后李女士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
小白的行為是  違法行為
民事
隨堂練習
7.(2024安徽渦陽第二次月考)活動探究題
2023年6月20日夜,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消防接到黃某球的火警電話,火速出警,現場核實為虛假火情。公安機關依法對黃某球作出行政拘留十日并處罰款五百元的處罰。
黃某球的行為是 
違法行為
行政
醒一醒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從北京這五名未成年少女實施侵害到最后被判刑的過程,我們受到了啟發。
(3)請你談談青少年應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解析:(3)青少年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預防犯罪,需要青少年杜絕不良行為;青少年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青少年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八上《5.2預防犯罪》教學設計
1.【教材分析】
《預防犯罪》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則》第五課《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二框,本課主要包括兩目,第一目是“了解罪與罰”:第二目是“加強自我防范”,是繼第一框法不可違之后對犯罪行為的剖析,要求學生了解刑法的作用及內容、刑罰的含義和種類、犯罪的含義和特征,懂得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2.【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的理性思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對人對事都形成了初步的認識。另一方面,青少年社會經驗較淺,情緒不穩定,做事容易沖動,易受環境影響,如果缺乏相關法律知識的了解,對生活中的小問題不夠重視,易造成犯罪行為的發生。部分學生對法律存在認識上和態度上的偏差,比如誤認為未成年人犯罪行為不受法律制裁,片面認為違法犯罪的成本不高等,因此本課時通過《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等離學生實際生活較近的案例和數據,使學生認識到犯罪行為離自己生活并不遙遠,要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3.【教學目標】
道德修養:通過分析《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和陳某的犯罪道路,知道犯罪和不良行為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能夠明辨是非,自我約束,遠離不良行為。
法治觀念:通過觀看《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知道刑法、刑罰、犯罪的含義,認清犯罪危害,知道犯罪的嚴重后果,增強法治觀念。
責任意識:通過分析《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和陳某的犯罪道路,明確應從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強自我防范。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加強自我防范,遠離違法犯罪;犯罪的特征
教學難點:加強自我防范,遠離違法犯罪;犯罪的特征;刑罰的種類
5.【教學方法】議題式教學法;合作探究法;啟發法;多媒體教學法
6.【設計思路】本課以社會熱點電影《默殺》導入青少年犯罪這一話題,聚焦“青少年犯罪”,結合最高法新聞局推出的《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紀實普法動漫和最高檢發布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作為議學情境,設置一個總議題:以法為度 向陽而生 —怎樣杜絕犯罪路?下設兩個子議題,子議題1:以案釋法—何為罪與罰?子議題2:防微杜漸—如何守底線?使學生了解刑法的作用及內容、刑罰的含義和種類、犯罪的含義和特征,認識到犯罪行為離自己生活并不遙遠,要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7.【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電影《默殺》引熱議!
校園霸凌等未成年犯罪的社會現象,再次引發網友討論!
據今年最高檢“加強綜合司法保護 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年來,從全國總體情況看,未成年人犯罪仍呈上升趨勢。
作為祖國的未來,中華民族的希望,我們怎樣才能避免走上犯罪道路,健康成長呢?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預防犯罪!
設計意圖:通過社會熱點引出話題,聚焦青少年犯罪現象。
二、新課講授
總議題:以法為度 向陽而生 —怎樣杜絕犯罪路?
子議題1:以案釋法—何為罪與罰?
知識關聯:1.刑法的作用及內容?2.犯罪的含義和特征?3.刑罰的含義和分類?
【議學情境】法眼看劇丨《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
年初,一部普法動漫的問世,引發全社會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關注和熱議,它就是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推出的《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紀實普法動漫,我們先來看看“徐璐瑤與楊小潔”的故事。
【議學任務】①我們依據什么來判斷徐璐瑤的行為是犯罪行為以及她應受到何種處罰?
(提示:刑法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知識總結】1.刑法的作用及內容?
作用:我國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內容:它明確規定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
【議學情境】一男子在酒吧,動手打人被拘留!
近日,五指山市一男子在酒吧與人發生肢體沖突,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目前,蔣某被處以行政拘留十日并處罰款五百元的處罰。
【議學任務】①同樣是“動手打人”,為什么蔣某被處以行政拘留、徐璐瑤被判處有期徒刑?(提示:蔣某對社會危害輕,屬于一般違法行為;徐璐瑤對社會危害程度嚴重,屬于犯罪)
過渡: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所以什么是犯罪的含義和特征是什么呢?
【知識總結】2.犯罪的含義和特征?
含義: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特征:①嚴重社會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質特征)如果社會危害性不大,就不能認為是犯罪。
②刑事違法性(犯罪的法律標志)只有對社會的危害達到觸犯刑法的嚴重程度時,這種行為才被認為是犯罪。
③應受刑罰處罰性(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如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一般違法行為,要受到行政制裁;而犯罪應當受到刑罰處罰。
【議學追問】①蔣某和徐璐瑤案件中提到的這些違法犯罪后果,哪些是刑事處罰?
(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死刑;行政拘留十日;并處罰款五百元的處罰)
(提示:前兩個是)
②根據日常了解你還知道哪些刑事處罰?
(提示: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等)
【知識總結】3.刑罰的含義和分類?
含義: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
種類: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
(詳細講解主刑和附加刑的種類)
【知識應用】
1.辨一辯:①行政拘留:行政處罰 ②罰款:行政處罰 ③沒收違法所得:行政處罰
①拘役:刑罰 ②罰金:刑罰 ③沒收財產:刑罰
2.以下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新華社南京5月24日電
5月24日,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湖北省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省長曹廣晶受賄、泄露內幕信息一案,對被告人曹廣晶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附加刑),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附加刑),以泄露內幕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主刑),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二百萬元(附加刑),決定執行無期徒刑(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附加刑),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附加刑);對查扣在案的贓款贓物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設計意圖:通過《重返庭審現場·少年法庭》的故事,知道刑法、刑罰、犯罪的含義,認清犯罪危害,知道犯罪的嚴重后果,增強法治觀念。
子議題2:防微杜漸—如何守底線?
知識關聯:4.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議學情境】最高檢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
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6855人,起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8954人,同比分別上升73.7%、40.7%。
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呈上升趨勢,究其原因之①離不開未成年群體“年齡小就不被處罰”的錯誤認知。
【議學任務】年齡小真的不會被處罰嗎,你知道最低刑責年齡嗎?
(提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知識總結】4.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①犯罪是我們成長路上最兇險的陷阱。盡管法律規定人到了一定年齡實施嚴重危害社會行為才可能構成犯罪,但并不意味著我們年齡小實施犯罪行為也不要緊。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議學情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司法辦案發現,很多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之前有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由于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逐步發展為犯罪。
比如,我們來看看陳某的故事..15歲的中學生陳某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群游手好閑的“朋友”,他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他開始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和老師,后來便放縱自己,并因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紀律處分。他非但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經常偷竊財物等,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搞到錢去網吧玩游戲,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在短短幾天內多次作案,最終因犯搶劫罪被判刑。
【議學任務】①陳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
(提示:結識社會“朋友”→經常曠課→偷東西,打罵同學→偷竊財物→攔路搶劫;
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犯罪)
②預防犯罪,我們可以從陳某的身上得到哪些啟示?
(提示: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③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法律拓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關于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規定。
【知識總結】4.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③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和陳某的犯罪道路,知道犯罪和不良行為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能夠明辨是非,自我約束,遠離不良行為。
三、課堂總結
犯罪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實際就存在于我們身邊,我們作為新一代的中華好少年,要深刻地了解犯罪,明確犯罪的嚴重后果,遵紀守法,做一個好少年!
四、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吴旗县| 岑巩县| 青岛市| 遵义市| 海安县| 广宁县| 连城县| 平乡县| 思南县| 南安市| 临高县| 青阳县| 交口县| 乌鲁木齐县| 西乌| 义乌市| 双柏县| 色达县| 皋兰县| 临夏市| 舒兰市| 牙克石市| 桂阳县| 洛宁县| 绩溪县| 太仓市| 五家渠市| 美姑县| 拜泉县| 荣昌县| 沭阳县| 华亭县| 建昌县| 邵阳县| 安岳县| 六盘水市| 开阳县| 齐河县| 平阳县| 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