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要點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個“薄層”里,它包括 大氣 圈的下層、整個 水 圈和 巖石 圈的上層,這里有維持生命的空氣、水、陽光等條件,科學家稱之為 生物圈。生物的多樣性指 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在表現為多樣性的同時也具有共性:都有 應激性、 生長、 繁殖、新陳代謝等基本特征。其中新陳代謝是最基本的特征。生物的生存條件和生存空間統稱為環境。環境中影響生物形態、生理、分布的因素稱為生態因素。生態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空氣、水分、溫度、濕度等多種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 。同種生物之間的影響可以使互助,也可以是相互斗爭,不同種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較復雜,呈現的關系多種多樣,如海葵和蟹是互惠互利關系,斑馬食草、獅子捕殺斑馬是捕食關系。生物的生存和發展不僅受環境的影響,反過來也會影響和改變環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凈化空氣、調節氣候,水體中的富有生物急劇繁殖會導致水質惡化等。生物學家的科學活動包括觀察、調查、查閱文獻資料、相互交流等。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生物學發展過程中的四個重要事件(1)林奈(瑞典、分類學之父)與生物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2)達爾文(英國)與生物進化論:所有的生物都來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3)哈維(英國)與血液循環的發現。(4)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沃森(美國)和克里克(英國)人類基因組計劃:破譯人體內全部 DNA所含的遺傳信息,參加國家:美、德、英、中、法、日。9、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科學,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態、結構、分類、生理、遺傳和變異、進化、生態的科學。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一切生物學知識都來源于對大自然的觀察與實驗。10、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般步驟是:發現并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并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1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也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除病毒外的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生物根據細胞數量可分為單細胞生物(只有一個細胞)和多細胞生物。12、使用顯微鏡的基本步驟 (1)取鏡和安放 (2)對光 (3)放置玻片 (4)觀察 (5)收放 13、顯微鏡的使用原理:(1)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倍數×物鏡倍數(3)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越大,細胞數量越少,視野越暗。(4)光線過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光線過弱時用大光圈、凹面鏡。14、植物體細胞的結構: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和保護作用)細胞質:(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細胞核:(儲存遺傳物質、控制細胞的生命活動)線粒體(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都有、是細胞呼吸作用場所)。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的作用)葉綠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液 泡(內有細胞液?儲存糖分、色素等多種物質)。15、動物體細胞的結構: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和保護作用)細胞質:(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細胞核(儲存遺傳物質、控制細胞的生命活動)線粒體(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都有、是細胞呼吸作用場所)。16、動植物細胞結構的比較:相同點是: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質中都有線粒體等不同點是:植物細胞的細胞膜外有細胞壁,細胞質中有液泡和葉綠體等,動物細胞則沒有。 植物細胞的細胞質中有兩個能量轉換器——葉綠體和線粒體,動物細胞的細胞質中有一個能量轉換器——線粒體。17、細胞體積一般都很小,是因為細胞長到一定體積時就會停止生長。較小細胞的表面積相對較大,更易于保證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從而保證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18、當細胞生長到一定大小時就會停止生長,有些細胞可以一分為二,成為兩個相似的新細胞,這就是細胞分裂。細胞分裂是生物體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基礎。19、細胞分裂的過程:(1)動物細胞?細胞核分裂---→ 細胞膜凹陷---→產生2 個新細胞 (2)植物細胞?細胞核分裂---→細胞質分裂---→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細胞壁---→產生2 個新細胞。20、細胞分裂的特點: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里的遺傳物質經過復制而數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這樣就保證新細胞與親代細胞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21、細胞分裂的意義: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繁殖,多細胞生物的細胞分裂不僅與繁殖新個體有關,而且能促使新個體由小長大,使生物體不斷更新衰老死亡的細胞,從而保證生物體質正常生命活動。22、在生物體生長發育過程中,一些失去分裂能力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發生了變化,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細胞,這一過程叫做細胞的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組織。23、由許多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和細胞間質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24、人和動物的基本組織:人和動物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了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等基本組織。皮膚上皮、小腸上皮、氣管內表面等是上皮組織;骨、韌帶、脂肪、血液等屬于結締組織;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等屬于肌肉組織。腦、脊髓等屬于神經組織。25、植物體的主要組織有分生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保護組織。莖尖和根尖、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的形成層等都屬于分生組織;洋蔥表皮、果皮、葉的上下表皮等都屬于保護組織;葉肉、果肉等都屬于營養組織;導管、篩管等都屬于輸導組織。26、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順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器官。如心臟、眼、耳、肺、肝、腎、胃等。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其中根、莖、葉是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是生殖器官。??27、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高等動物和人體有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循環系統、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八大系統。28、動物體(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人?體) 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29、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產物:淀粉和氧氣;光合作用的條件:光和葉綠體。30、葉是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葉片的結構有表皮、葉肉、葉脈三部分組成。 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為: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主要是淀粉)+氧氣31、光合作用的實質(兩種變化)(1)物質轉化:簡單無機物 轉化為復雜有機物?(2)能量轉化:光能轉化為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32、光合作用的意義:(1)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有機物,不僅是植物自身生長發育的營養物質,而且是動物和人的食物來源。(2)人類利用的多種原料?如棉、麻、木材、橡膠、香料、藥材等,也都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3)光合作用轉化光能并儲存在有機物里,這些能量的植物、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4)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從而維持大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對穩定。33、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1)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生存、繁榮和發展的基礎。(2)在農業生產上,采取增大單位空間的葉總面積,以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立體高效種植是充分利用光能的典型實例之一。立體種植就是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作物,在空間和時間上進行最優化組合,以達到增產、增收、增加品種、延長供應的目的。34、綠色植物吸收氧氣,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所有的活的細胞都進行呼吸作用。35、呼吸作用的原理:植物的生命活動需要能量,這些能量來自細胞內儲存的有機物。細胞內分解有機物和釋放能量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氧氣參加并產生二氧化碳和水。36、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機物+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意義:植物體通過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一部分轉化成熱量散失。因此?植物的呼吸作用為生命活動提供了動力。37、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場所葉綠體線粒體(活細胞)條件光有光無光都進行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產物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轉換制造有機物、貯存能量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聯系:沒有光合作用制造,就不能進行呼吸作用。如果沒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無法進行。38、植物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或根毛區),成熟區生有大量根毛,擴大了根的吸收面積。根毛適于吸收水分的結構是細胞壁極薄、細胞質少、液泡大、根毛與土壤顆粒緊密地黏附在一起。39、植物細胞吸水的原理:當根毛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時,根毛細胞就吸水;當根毛的細胞液濃度小于周圍溶液濃度時,根毛細胞就失水。一次施肥過多,容易造成“燒苗”,就是這個道理。 ?40、根尖的結構從下往上分為: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其中成熟區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植物生長需要的無機鹽,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無機鹽。41、根據植物生活需要無機鹽的種類、數量和比例配制營養液?用營養液來栽培植物?這就是無土栽培。42、在溫暖、有陽光照射的條件下,植物體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體外,這種生理過程叫蒸騰作用。植物體的水分蒸騰主要是通過葉片的氣孔來完成的,葉柄和嫩莖也能進行一定的蒸騰作用。43、蒸騰作用的意義:(1)可以降低葉面溫度,防止葉肉細胞被太陽灼傷。? ?(2)促使根從土壤里不斷地吸收水分和無機鹽。(3)促進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炎熱的夏季,樹林里空氣濕潤,涼爽宜人,這主要是因為樹木的蒸騰作用提高了空氣的濕度,降低了大氣的溫度。44、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是通過莖中的木質部里的導管,自下而上運輸的。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是通過莖中韌皮部里的篩管,自上而下運輸的。45、導管是有許多管狀的導管分子(均是死細胞)連接而成的中空管道;篩管是由篩管分子構成,篩管分子是長形的活細胞,兩個篩管分子之間的橫壁形成篩板,上面有篩孔。。46、根、莖、葉脈中都有導管和篩管,它們彼此連接和貫通,形成一個完整的管道系統,完成植物體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養料的功能。47、種子都有種皮和胚。種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將來發育成新的植物體。它是由子葉、胚芽、胚軸、胚根四部分構成的。48、菜豆和玉米種子共有的結構是種皮和胚,不同的是菜豆種子的子葉有兩片,子葉中貯存著養料,這樣的植物屬于雙子葉植物;而玉米種子的子葉只有一片,但卻有胚乳,胚乳里有豐富的養料,這樣的植物屬于單子葉植物。49、種子萌發時,總是胚根首先突破種皮,繼續發育為幼苗的根。胚芽則發育為幼苗的莖和葉。胚軸以后發育為根與莖之間的連接部分。50、種子萌發的條件:(1)自身條件:胚完整而且活著,并有足夠的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貯備。種子貯存的營養成分包括水分、無機鹽、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等。(2)外界條件: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51、綠色植物的根、莖、葉是植物體吸收、運輸和制造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稱它們為營養器官。52、根尖的細胞分裂和分化實現了根的生長。主要是由種子中的胚根發育成的根,有的植物有主根及其分支的側根組成直根系,有的植物主要由不定根組成須根系。53、芽是由生長點、葉原基、芽原基、幼葉、芽軸構成的。在芽的結構中,將來發育成幼葉的是葉原基,發育成側芽的是芽原基。莖的生長是頂芽生長點細胞分裂和分化的結果。花、果實、種子是植物體的生殖器官,開花和結實標志著植物體進入一生的成熟階段。54、一朵發育完全的花通常是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組成的。如果一朵花上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叫做兩性花。如郁金香。如果一朵花上只有雄蕊或雌蕊,叫做單性花。如黃瓜的雄花和雌花。如果如果一朵花上既沒有雄蕊又沒有雌蕊,叫做無性花,如向日葵花盤邊遠的舌形花。55、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花粉從花藥里散出來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受精。胚珠里的卵細胞跟來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56、受精后子房的發育情況:受精卵發育成胚;珠被發育成種皮;子房壁發育成果皮;整個胚珠發育成種子,整個子房發育成果實。57、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產者,它通過光合作用為所有生物提供生長和繁殖必須的物質和能量。58、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氣排放到了大氣中,而且還不斷消耗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59、植物體體通過根吸收水分,然后通過根、莖、葉的導管輸送到葉肉細胞,再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水分,從而促進了生物圈的水循環。60、覆蓋地表而有規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叫做植被。我國的植被類型主要有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草原、荒漠等。61、我國的植物資源非常豐富,高等植物有 3 萬種之多,名列世界第三位。其中銀杉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 。水杉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 。珙桐?也被稱為“鴿子樹”,也是著名的“活化石”之一。桫欏又名樹蕨,也是著名的“活化石”之一。62、我國植物資源的主要特點是:森林面積居世界第5位,但人均森林面積只有0.132公頃,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34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