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科學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9太陽系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科學六年級下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1.了解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特點及排列順序,了解太陽系的組成; 2.依據天體數據,探索建立太陽系模型的具體方法。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了解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特點及排列順序。2.了解太陽系的組成。教學難點: 依據天體數據,探索建立太陽系模型的具體方法。教學過程一、回顧舊知,聚焦問題 1.回顧第8課《太陽、地球和月球》主要內容 (課件出示日地月關系圖、模型圖,日食月食示意圖以及太陽系概貌視頻) 2.聚焦本課問題導入 宇宙空間中,除了地球和月球以外,還有哪些天體也在圍繞著太陽運轉?太陽系都由哪些天體組成?它們都有哪些特點呢? 3.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①了解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特點及排列順序,了解太陽系的組成; ②依據天體數據,探索建立太陽系模型的具體方法。 二、自主學習,了解太陽系組成 活動一:探索太陽系大家族 1.活動任務單:借助VR眼鏡探索太陽系,了解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特點、排列;了解太陽系的組成;完成行星身份證的制作。 2.活動提示: ①探索的重點在于詳細了解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大小、遠近距離;了解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分類及排列順序。 ②了解太陽系大家族中還有哪些成員。 ③我們可以隨時按下暫停鍵,詳細記錄行星數據,完成行星身份證的制作。 (課件出示行星身份證圖表) 3.總結與過渡: 我們借助VR眼鏡,身臨其境的 漫游了太陽系,探索獲得了 許多太陽系的知識,綜合 同學們制作的 行星身份證,就會得到這樣一張行星數據表。 (課件出示行星數據表) 可能還有同學對此 并沒有形成具體的感受,因為我們獲得的數據量級太大了,那就讓我們嘗試建立一個太陽系模型,來真實的感受一下太陽系吧。 三、探索建立太陽系模型的具體方法 活動二:建立自己的太陽系模型 1.整理太陽系行星數據表,選擇合適的材料建立太陽系模型。 活動提示: ①活動前要思考:建立太陽系模型要解決哪些問題?怎樣整理數據? ②依據數據,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太陽系模型。 2.引導思考: ①要想建立太陽系模型,我們首先需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那就是行星的大小問題和距離問題。換句話說就是 我們要將八大行星做多大,以及怎么擺放的問題。 (課件出示兩個問題) 前面 我們在探索中得到的 天體大小數據 都是天文數字,和我們平常所見到的數字相比,量級都非常大,為了在模型制做中易于操作,我們就需要把這些數據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縮小。那問題就進一步轉換成了,選擇什么比例尺來縮小數據的問題。根據老師以往的實踐經驗,選擇十億分之一的比例尺 比較容易操作,于是我們就會得到這樣一張數據表, (課件出示數據表) 我們根據這張數據表,就可以制作出太陽系內的主要天體啦! 關于天體的制做,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案,比如我們可以選擇以生活中的實物近似替代的方法完成; 當然,我們也可以采取 用超輕黏土捏制的方案; 我們還可以采取繪畫的方式解決。 ②當我們的太陽系主要天體制做完成之后,我們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便是天體間的距離問題,也就是如何擺放的問題。前面我們所得到的天體間的距離數據量級依然很大,我們依然需要一個合適的比例尺來縮小它們,這樣才易于操作。根據實踐經驗選擇萬億分之一的比例尺比較合適,于是我們就會得到這樣的數據表。 (課件出示數據表) 有了這組數據表,我們就可以選擇相應的場地擺放我們的天體模型啦!我們可以選擇在桌面上擺放,也可以選擇在泡沫板上擺放,當然也可以直接畫在大白紙上。(課件出示圖例) 四、總結與拓展 當我們按照這樣的方法,把太陽系模型制做完成之后,同學們需要繼續想一想: 我們建立的太陽系模型標準嗎?精確嗎?(教師引導學生交流總結) 五、作業布置 課后,請同學們梳理今天所學知識,結合實際,動手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太陽系模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