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合理利用網絡》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深刻認識到網絡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同合理利用網絡對于個人和社會 的積極意義,增強對國家網絡政策的支持和認同。科學精神:能夠客觀、全面地看待網絡的影響,具備辨別網絡信息真偽的能力,理性參與 網絡生活,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法治意識:明確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自覺遵守網絡法律法規,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形成 良好的法治觀念。公共參與:積極主動地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傳播正能量,勇于承擔社會責 任,提升公共參與的意識和能力。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的方法,包括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等。 學會辨析網絡信息,抵制不良信息,遵守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2.教學難點:理解如何通過網絡平臺推動社會發展,積極參與公共事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如何將合理利用網絡的意識和行為轉化為日常生活的習慣,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三、教學方法1.情境教學法:創設豐富多樣的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網絡的影響,提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2.案例分析法:通過分析真實的案例,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網絡中的現象和問題,培養學生的 分析和判斷能力。3.小組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促進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學習,拓寬學生的 思維視野。4.講授法:對重要的知識點和概念進行講解,確保學生準確理解和掌握。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展示一些與網絡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如人們在網上購物、學習、社交等的場景,以及一些 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的案例。提問學生: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這些變化中有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 的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合理利用網絡。 2.新知建構任務一:參與網絡生活 活動1:【活動情境】閱讀以下材料,聯系實際說出網絡媒介在生活中的運用。材料:奶奶:孩子們回家后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腦,網絡徹底把孩子們從大人身邊奪走了。 爸爸:有了網絡,在公交車上也可以看新聞,發郵件,在線學習,可以充分利用時間。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分享自己對奶奶和爸爸觀點的看法,以及網絡 媒介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強調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 一些挑戰。我們應該正確看待網絡,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同時避免它的消極影響。活動2:【活動情境】展示一些圖片,如沉迷網絡游戲、長時間看手機導致近視等,結合圖片和生 活經歷,談談網絡給你帶來哪些困擾。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每個小組總結網絡帶來的困擾,并派代表發言。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網絡信息紛繁復雜,我們需要學會“信息節食”,避免沉迷網絡,合理 安排上網時間。任務二:辨別網絡信息 活動1:【活動情境】展示一些關于網癮的資料,包括網癮的定義、癥狀、危害等,讓學生自行了 解并對照檢查自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分享自己或身邊人是否有網癮的傾向,以及如何辨別網絡謠言。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辨別網絡謠言的方法,如查看信息來源、核實信息內容、注意信息發布 時間等。活動2:【活動情境】呈現以下情境:某中學的貼吧內,一個網名叫“天龍”的學生發布了大量小林 同學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明顯丑化小林。照片發布后,引發了一些嘲諷小林的跟帖。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表達自己對這種現象的看法,并提出正確的做法。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在網絡上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不隨意詆毀、 丑化他人。3.遷移運用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列出通過網絡平臺如何推動社會發展、參與公共事業、弘揚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的具體方式。每個小組制作一份表格,展示討論結果。 每組派代表展示表格內容,并進行講解。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和總結,強調傳播正能量、高揚主旋律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 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4.課堂總結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網絡的作用、網絡帶來的困擾、如何辨別網絡信息以及如何遵 守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等。強調合理利用網絡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做到理性參與網絡 生活,傳播正能量。5.作業布置 基礎鞏固:完成課后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觀察身邊的網絡現象,記錄下來并分析其中的利弊,寫一篇短文。 能力提升:收集一些網絡正能量的案例,如網絡公益活動、網友見義勇為等,制作成海報或手抄報, 在班級內展示。針對網絡上的某一熱點問題,撰寫一篇議論文,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要求觀點明確, 邏輯清晰,論據充分。五、教學拓展1.組織學生開展一次關于網絡安全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分享自己在網絡安全方面的經驗和教 訓,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2.邀請專家或學者來校舉辦講座,介紹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拓寬學生的視野。 3.開展網絡文明宣傳活動,鼓勵學生制作宣傳海報或視頻,向身邊的人宣傳合理利用網絡的重要性,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六、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活動,較好地 實現了教學目標。但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學生對網絡謠言的辨別 能力還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此外,還可以進一步拓展教學內容, 引導學生了解更多關于網絡安全和網絡道德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網絡素養。在教學方法上,可以嘗試采用更多的互動式教學方式,如小組辯論、角色扮演等,激發學生 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將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 掌握知識,提升核心素養,使他們能夠在網絡時代健康成長,為社會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