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以禮待人》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學生能夠理解“禮”的內涵及其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禮儀 規范和在不同場合下的禮貌用語。2. 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禮儀知識的能力。3. 樹立尊重他人、文明禮貌的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和諧人際關系 的建立。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禮儀的內涵,掌握基本禮儀規范和禮貌用語。●難點:將禮儀知識轉化為日常行為,形成自覺以禮待人的良好習慣。三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包含禮儀視頻、圖片、案例等)● 小組討論問題卡片●角色扮演劇本●課后拓展任務單四、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1.禮的含義 2.禮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3.文明有禮的作用(重要性) 4.如何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情境導入】: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這些場景中的哪些行為體現了禮貌 為什么這些行為 很重要 ”教師:這是一個側身而立的人,顯得謙恭有禮。禮,表示擊鼓獻玉,敬奉神靈。 【情景展示】小巖一家約朋友吃飯,就餐前和就餐時,小巖的種種行為是否符合禮儀呢 應 該如何改進 學生1:搶先坐在沙發上,腳放在茶幾上,自顧玩手機(不注意坐姿優雅) 學生2:朋友來了,不主動打招呼(不尊重客人,缺乏待客之道)學生3:菜剛上齊,他就拿起筷子夾菜吃(不注意餐桌禮儀) 學生4:媽媽提醒他,他很生氣(對媽媽沒有禮貌)教師展示PPT:1、請長輩先入座。2、等長輩開始吃飯后,自己 再吃。3、吃東西或喝湯時要小口吞 咽,閉嘴咀嚼,盡量不發出響聲。4、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 “謝謝”。5、吃飯時兩腳自然并攏,雙 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6、不剩飯菜,不偏食,不挑食。7、 碗碟輕拿輕放,擺放整齊。【探究與分享】幾個同學一起討論對文明小區的期望我希望人家能夠做到把垃圾分類后放入垃圾桶。 小區內,機動車要低速行駛,不鳴笛。鄰里之間應該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決矛盾和沖突。思考(1)你生活的小區存在哪些不文明行為 這些行為給小區居民造成了哪些 影響 (2)你對文明小區的期望有哪些 學生:...教師:(1)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個人層面)(2)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社會層面)(3)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國家層面)【活動探究】目前,我縣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請結合課本內容和社會生 活,以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為角度,寫一寫自己能為創建工作做些什么。(不 少于3點)教師: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做文明有禮的人社會生活中 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五 、課堂總結1、禮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P37) 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2、*為什么要文明有禮 (P37-P39)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3、★怎樣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P39-P40)①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②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③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4、怎樣做到態度謙和,用語文明 (P39)①態度謙恭,說話和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②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③與人交談時,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自以為是,不盛氣凌人。5、參加社交活動應注意的幾點(P40 方法與技能)①容貌整潔。②服裝整潔、美觀、大方。③舉止規范。六、測一測1. “站如松、坐如鐘、行入風”表現出的是一個人()A.語言文明 B.儀表整潔 C.舉止端莊 D.態度謙和2.參加社交活動應注意的禮貌有() A.容貌整潔服裝整潔、美觀、大方 B.注意站姿、坐相、舉止得體C.穿著新奇,能吸引人眼球3.以下選項體現行為美的有()A.小強是一個愛“標新立異”的學生,他的穿著打扮非常潮。B.小蕓總是嫌父母嘮叨,父母說話她總是不理不睬。C.小軍認為老師講課速度太快了,反正聽不懂,就看起了小說。 D.小林和別人交往態度謙和,談吐文雅,舉止穩重,落落大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