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模塊五 論述類文本閱讀】論述類文本閱讀包括信息篩選整合,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概括文章內容等多種題型,在高考備考的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準確識別內容,同時根據內容理清答題思路,掌握必要的論述類文本知識,提升論述類文本答題能力。(2024·新高考Ⅰ)閱讀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四五)中國由劣勢到平衡到優勢,日本由優勢到平衡到劣勢,中國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進攻到保守到退卻——這就是中日戰爭的過程,中日戰爭的必然趨勢。(四六)于是問題和結論是:中國會亡嗎?答復:不會亡,最后勝利是中國的。中國能夠速勝嗎?答復:不能速勝,必須是持久戰。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嗎?我以為是正確的。(四七)講到這里,亡國論和妥協論者又將跑出來說:中國由劣勢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軍力和經濟力;由平衡到優勢,需要有超過日本的軍力和經濟力;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結論是不正確的。(四八)這就是所謂“唯武器論”,是戰爭問題中的機械論,是主觀地和片面地看問題的意見。我們的意見與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軍力和經濟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國人的大多數、日本人的大多數、世界各國人的大多數是站在抗日戰爭方面的話,那末,日本少數人強制地掌握著的軍力和經濟力,還能算是優勢嗎?它不是優勢,那么,掌握比較劣勢的軍力和經濟力的中國,不就成了優勢嗎?沒有疑義,中國只要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其軍力和經濟力是能夠逐漸地加強的。而我們的敵人,經過長期戰爭和內外矛盾的削弱,其軍力和經濟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難道中國也不能變成優勢嗎?還不止此,目前我們不能把別國的軍力和經濟力大量地公開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難道將來也不能嗎?如果日本的敵人不止中國一個,如果將來有一國或幾國以其相當大量的軍力和經濟力公開地防御或攻擊日本,公開地援助我們,那末,優勢不更在我們一方面嗎?日本是小國,其戰爭是退步的和野蠻的,其國際地位將益處于孤立;中國是大國,其戰爭是進步的和正義的,其國際地位將益處于多助。所有這些,經過長期發展,難道還不能使敵我優劣的形勢確定地發生變化嗎?(摘自毛澤東《論持久戰》)材料二: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著名的《論持久戰》,系統闡述了關于持久戰的戰略思想。首先,毛澤東分析了中國實施持久戰的外部原因。他說:“中日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一個決死的戰爭。”他列舉了中日雙方“互相反對”的四個特點。除戰爭的正義、非正義,以及與此相關的寡助、多助問題外,他特別強調了敵強我弱和敵小我大的問題。日本的強,表現在它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這就決定了中國的抗日戰爭不能很快取得勝利。日本的小,表現在國度小,其人力、軍力、財力、物力均經不起長期戰爭的消耗,這就決定了中國可以通過持久戰而最終打敗日本。其次,毛澤東分析了中國實施持久戰的內部條件。這個條件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把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毛澤東以“兵民是勝利之本”為標題,專門論述了全面抗戰和全民族抗戰的觀點。關于軍隊,他強調要把政治精神貫注于軍隊之中,這樣才能激發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戰熱忱。關于民眾,他提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共產黨一直把“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作為自己的抗戰路線,人民戰爭理論的科學性也得到了廣泛印證。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不僅提出了抗日持久戰戰略,而且具體闡釋了實施抗日持久戰的方法。毛澤東指出,在中國大而弱、日本小而強的情況下敵人可以占地甚廣,卻在占領地留下很多空虛的地方,“因此抗日游擊戰爭就主要地不是在內線配合正規軍的戰役作戰,而是在外線單獨作戰”。毛澤東還具體分析了游擊戰的戰略內容、游擊戰與正規戰的配合等問題。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敵后廣泛展開游擊戰爭,卓有成效地牽制與消耗日軍,發揮了巨大戰略作用。有一種說法,認為抗日持久戰的思想不是毛澤東最早提出的。這種說法主要依據蔣百里、陳誠等人的言論,蔣介石也有過“持久消耗戰”的言論。這種認識都源于一個客觀存在,即中國是一個落后大國,日本是一個先進小國。承認這個客觀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別的先見之明,就會得出中日戰爭將是持久戰的結論。但是,僅僅看到由客觀條件造成的抗日戰爭的持久性,還遠遠不是抗日持久戰的戰略思想。蔣介石等人缺乏對中國與世界關系以及世界格局演變的辯證思考,因此他們對所謂“持久”的把握往往脫離實際,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國家的調停或干預。而中國共產黨的持久戰思想,是建立在對與戰爭相關的一切外部與內部復雜因素進行深刻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對于戰爭不同階段的關系、戰略持久與戰役速決的關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學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戰戰略,既不會因為一時順利而幻想“速勝”,也不會因為一時挫折而失去必勝的信心。(摘編自榮維木《中國共產黨抗日持久戰的戰略與實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論持久戰》在分析抗戰走勢時,并未局限于中日兩國,而是展現出對世界整體局勢變化的宏觀把握。B.落后大國面對先進小國的侵略,不可能速勝,必然要經歷由劣勢到平衡、由平衡到優勢的持久戰爭過程。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認軍力和經濟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勝利之本。D.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思想不只體現在判斷抗戰將會長久,更體現在對戰爭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學的分析。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日本的軍力和經濟力并不占優勢,因為它們僅僅掌握在日本少數人的手中。B.抗日游擊戰要更多承擔外線單獨作戰的任務,這是當時戰爭的客觀形勢決定的。C.抗戰整體進程是持久的,不過具體到某一場戰役,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速戰速決。D.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持久戰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國際力量的援助。3.下列選項符合材料二中實施持久戰的“內部條件”的一項是( )A.敵雖強,但敵之強已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減殺。B.除東三省等地外,敵人實際只能占領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C.中國的短處是戰爭力量之弱,而其長處則在其戰爭本質的進步性和正義性。D.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4.材料一多處使用了設問句和反問句,請簡要分析其論證效果。____5.習近平總書記曾以《論持久戰》為例,指出要“善于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請根據材料談談《論持久戰》對我們“看問題、想問題”有什么啟示。____【解題步驟】第一步:速讀文本,勾畫相關內容。迅速閱讀,邊讀邊勾畫可能是高考命題點的關鍵信息文字,主要勾畫關鍵詞、關系以及論點論據。第二步:略讀文本,串聯文本信息。在這一步中,首先要審讀題干,圈定答題區間,之后找原文,比較文題內容。第三步:把握論述文文體特征從論點、論據、和論證方面入手,把握之間的關系。【參考答案】1.B 2.A 3.D 4.①使用設問句,如“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嗎?我以為是正確的”,能引起讀者注意,啟發讀者思考,強調了結論的正確性;②使用反問句,如“在這種情況下,難道中國也不能變成優勢嗎?”增強語氣,更加鮮明有力地表達觀點,強調了中國可以通過持久戰扭轉劣勢的觀點。 5.①要有全面、宏觀的視角,不局限于一時一地,要考慮到各種相關因素和世界局勢的變化;②要客觀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勢與劣勢,不盲目樂觀或悲觀;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質因素的重要性;④要對戰爭的不同階段有清晰認識和科學分析,既不幻想速勝,也不失去信心;⑤要善于從戰略高度思考問題,把握戰爭的整體走勢和發展規律。【真題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必然要經歷由劣勢到平衡、由平衡到優勢的持久戰爭過程”錯誤,以偏概全,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國由劣勢到平衡到優勢……這就是中日戰爭的過程,中日戰爭的必然趨勢”可知,“中日戰爭的必然趨勢”不代表所有“落后大國面對先進小國的侵略”的必然趨勢。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證思路、整合信息的能力。A.“日本的軍力和經濟力并不占優勢,因為……”錯誤,材料一第五段提出日本劣勢的理由是“力量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并進一步提出一個觀點“軍力和經濟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并進行假使假設“如果中國……,那么,日本少數人……”,在刪掉大前提的情況下,分析“日本的軍力和經濟力并不占優勢”,屬于斷章取義、強加因果。故選A。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材料二第三段“分析了中國實施持久戰的內部條件”即“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包括“官兵”“民眾”。A.“其他不利的因素”是外部條件。B.“敵人實際只能占領”是客觀局勢,屬于外部條件。C.“戰爭本質的進步性和正義性”是“實施持久戰的外部原因”。D.“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屬于“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符合實施持久戰的“內部條件”。故選D。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修辭手法的論證效果的能力。設問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常用于表示強調作用。為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正確的運用設問,能引人注意,啟發思考,有助于層次分明,結構緊湊。材料一中的設問句有:“中國會亡嗎?答復:不會亡,最后勝利是中國的”“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嗎?我以為是正確的”“日本少數人強制地掌握著的軍力和經濟力,還能算是優勢嗎?它不是優勢”“……不就成了優勢嗎?沒有疑義……”作答時,舉出一個即可。分析時,指出設問句強調的內容,并分析其效果:引起讀者注意,啟發讀者思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反問句的標志除了“難道”外,還可以包括“不是”“怎么”“哪”“憑什么”等,這些標志幫助構成反問句的語用功能,如加強語勢、強調陳述、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等。材料一中的反問句有:“在這種情況下,難道中國也不能變成優勢嗎?”“目前我們不能把別國的軍力和經濟力大量地公開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難道將來也不能嗎?”“優勢不更在我們一方面嗎?”“難道還不能使敵我優劣的形勢確定地發生變化嗎?”作答時,舉出一個例子即可。分析時,指出反問句強調的內容,并分析其效果:增強必勝信心,有無可辯駁的力量等。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觀點的能力。作答時,要圍繞題干“善于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進行信息篩選。①從全局視野看,材料一在分析抗戰走勢時,并未局限于中日兩國,而是展現出對世界整體局勢變化的宏觀把握;材料二批判“蔣介石等人缺乏對中國與世界關系以及世界格局演變的辯證思考”。可以得出:要有全面、宏觀的視角,不局限于一時一地,要考慮到各種相關因素和世界局勢的變化。或:要從世界整體局勢出發考慮問題,不僅僅局限于眼前的局部利益或沖突,而是要看到長遠的、全球的聯系和影響。②從辯證思維看,材料一分析日本在全世界的力量對比下及持久作戰下的劣勢和中國“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的優勢,批判了“速勝”論和“亡國論和妥協論”。可以得出:要客觀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勢與劣勢,不盲目樂觀或悲觀。或:分析問題時,應運用辯證法,既要看到表面的強弱對比,也要深入分析背后的人心向背、正義非正義等因素,以及這些因素隨時間推移可能發生的變化。③從人民立場看,材料一指出“力量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材料二“分析了中國實施持久戰的內部條件”。可以得出: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質因素的重要性。或: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力量是根本,無論是在軍事斗爭還是社會發展中,都要依靠和發動群眾,實現真正的全民動員和參與。④從動態評估看,根據材料二最后一段“對于戰爭不同階段的關系、戰略持久與戰役速決的關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學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戰戰略,既不會因為一時順利而幻想‘速勝’,也不會因為一時挫折而失去必勝的信心”進行整合,可以得出:要對戰爭的不同階段有清晰認識和科學分析,既不幻想速勝,也不失去信心。或: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對局勢的判斷不應靜態不變,而要考慮到各種變量和趨勢,預測未來可能的變化,做出靈活應對。⑤從科學預見看,材料一預測“中日戰爭的必然趨勢”,認為這場戰爭“不能速勝,必須是持久戰”;材料二“不僅提出了抗日持久戰戰略,而且具體闡釋了實施抗日持久戰的方法”。可以得出:要善于從戰略高度思考問題,把握戰爭的整體走勢和發展規律。或:基于對現實的深刻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預見,制定相應的戰略計劃,并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完善,保持戰略定力和戰術靈活性。【解題技巧】選擇題解題技巧①論點通常用判斷句表述,在文章的開頭或在“所以”“總而言之”“總之”“因此”“歸根結底”等詞之后。②重點關注表時間的詞語/表數量、范圍的詞語,表已然、未然、或然、必然的詞語。④重點關注表程度的詞語表指代性的詞語。⑤關注重點闡述的概念、術語、人名。主觀題解題技巧【題型1】行文脈絡(行文思路):實際上就是概括文章各層大意。【答題模式】回答先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把全文劃分好層次,概括層次內容(段意),依次回答即可。【注意】必須使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2020新高考1卷.山東卷】5.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6分)【策略】讀懂大意,梳理層次,概括內容,分點作答。【答案】①材料一首先介紹了《禹貢》《漢書 地理志》《水經注》中的內容,說明了歷史地理學在中國的起源;(首先……說明…概括第一層內容)②然后介紹了沿革地理的概念,論述了其存在的意義以及和歷史地理學的區別;(然后……概括第二層的內容)③最后總結了沿革地理和歷史地理學的關系,說明了歷史地理學的發展過程。(最后……概括最后一層的內容)【變式問】簡要說明材料二是如何對“中醫藥走進中小學”逐步展開論述的。(4分)【審題】所謂“逐步”,即是有先后次序的,這就是“思路”的問題。【答案】首先從中醫藥的特點、意義與現實困境說起,引發對中醫藥出路的探討(1分),然后從中小學這個切入點引出“中醫藥走進中小學”話題(1分),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兩條落實中醫藥進中小學的具體建議(2分)。【題型2】論證思路【注意:與“行文思路(脈絡)”相似,但又略有不同】不同:側重把全文的觀點、論據、論證方法之間的關系是如何呈現的說清楚。【2021新高考1卷】4. 請簡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論證思路。①材料一圍繞萊辛《拉奧孔》提出的“詩畫異質”觀點,從緣由、推論到結論,縱向展開,引述其觀點,并結合作者個人的理解,以舉例、引證的方法加以闡釋;②材料二點出萊辛“詩畫異質”的核心觀點后,以札記形式列舉中國古人關于詩畫關系的相關討論,與萊辛觀點形成照應。【題型3】論證結構先做判斷:指出是什么論證結構(并列式、層進式、對照式、總分式 );然后解釋每部分是怎樣體現這樣的結構的:每部分之間如何體現層進,如何體現對照,如何體現總分關系。【2021新高考2卷】4.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論證結構。【答案】①文章采用先總后分(總分式)的論證結構,先提出網絡行為尤其是青年的網絡行為需要規范這一論點,然后從網絡行為的“底線要求”和“基準意識”兩個角度展開論證;②“底線要求”和“基準意識”又構成邏輯上的遞進關系。【題型4】論證方法答題方式與“論證結構”同,即:先做判斷,是什么論證方法:事實論證(舉例),道理論證(引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假設論證,因果論證,類比論證;然后說明每種論證方法在材料中是如何體現的,比如舉例論證,舉了什么典型事例,證明(論證)了什么觀點。【常見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引用論證:引用名言等作為論據來分析問題、說明道理 。對比論證:用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做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做比喻來證明論點。(注:異類比方)因果論證:通過對事理原因或結果的分析,來證明論點的正確合理。類比論證:通過對已知事物(或事例)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或事例)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論點。 (注:同類相比)【常見論證方法的論證效果】事實論證(例證法):有力地證明中心論點(“事實勝于雄辯”),增強文章說服力、趣味性、權威性,讓文章淺顯易懂。道理論證(引證法):可以增強文章說服力或文采,使論證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對比論證(對比法):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給人印象深刻,使論證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比喻論證(喻證法):道理講得通俗易懂,語言生動形象,容易被人接受。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論證手法?請簡要說明。(4分)【答案】①對比論證,將文學與一般娛樂、好作家與“文匠”、人與電腦或機器人進行對比;②舉例論證,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現象為例,論證人類具有的特殊能力;③比喻論證,把人類的心領神會比喻為“像對付一個趔趄或一個噴嚏那樣自然”。【題型5】論證特點論證特點幾乎包括了前面所有的內容,如論證思路、結構特點、論證方法乃至語言特點等。作答時要依據材料內容實際,從以上幾個方面全面思考,靈活作答,踩準得分點。另外,表述要力求簡練達意,比如論證語言特點:嚴密,準確,邏輯性強;運用修辭,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等。【2019.11考試中心命制山東海南聯考模考題】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4分)【答案】①以設問開篇,引發關注;②采用辯駁的論證結構,先立再駁;③論證中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如例證法、引證法、對比法等。【2020.3考試中心命制海南模考題】4. 材料三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 請簡要說明。(4分)【答案】①論證思路清晰。先指出共享經濟存在的問題,再提出觀點,然后論證并指出其意義,形成遞進式的論證結構。②論證手法多樣。在論證時采取了舉例論證、假設論證等論證方法,如網約車的例子論證了這些“共享模式”是通過增量服務釋放了潛在需求;用“倘若共享成色更濃一些,比如對順風車、拼車 、合租等優化閑置社會資源的方式”進行假設論證等,從而推導出這樣做的好處。(每點 2 分)【論證結構+論證手法+結合文本分析手法】例4.材料一在論證上有何特點 請簡要說明。(4分)【答案】(1)總分式的論證結構。文章開篇引出話題,然后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論點明晰,結構清晰嚴謹。(2)論證方法多樣。采用了例證法、引證法等,論證有力。(3)論證語言準確嚴謹,如“接近”“已經”“還不能算是”等詞句。(本題4分,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變式問】論證的嚴謹(嚴密)性議論文的嚴謹周密,體現在以下四個角度:(1)結構嚴謹有序,具有邏輯的力量;(2)語言準確嚴密,具有精確的力量;(3)論證方法得當,具有說服的力量;(4)材料選擇確鑿,具有真實的力量。【答題模板】①論證結構嚴謹,加上文本分析。②論證語言準確嚴密,有具體的詞語、句子分析。③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透徹地闡明其內涵。④論點與論據高度統一,加上事例分析。例9.請結合材料內容,簡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論證的嚴密性。(4分)【答案]】①論證結構嚴謹。文段采用總分結構,先以設問引出觀點,然后按事理邏輯逐層分析;②論點與論據高度統一。所舉“夸父追日”等事例、所引孔孟等言論都能恰切論證觀點;③用詞精煉準確。運用“事實上”等詞語使表達恰切、有分寸。(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3分,答出三點給4分。)其他與論述文文體特點有關的題型,如:4.材料二引用了王國維“隔與不隔”的論據,請簡要分析其論證目的。(4分)【思路】首先找出文中與試題有關的文字(第3-4段),然后借助試題提示(論據與論證)加以分析即可。論證:先“破”后“立”, “破”“立”結合。【答案】①引用王國維論據在于以此為論敵并指出其不足;②進而論證作者的觀點,即詩歌既必須寓新穎的情趣于具體的意象,也有“顯”和“隱”的分別。【高考常見的四種論述類文本選材及特點】一、政論文政論文是從政治角度闡述和評論當前重大事件和社會問題的議論文,具有主題鮮明、結構簡明、行文流暢等特點。如2019年全國Ⅰ卷,鐵凝的《照亮和雕刻民族的靈魂》就是一篇關于文藝創作者“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政論文。二、學術論文學術論文是用系統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個問題或成果的學理性文章,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專業性、規范性和應用性。如2021年全國乙卷,王軍的《從人文計算到可視化——數字人文的發展脈絡梳理》就是針對“數字人文”這一新的人文研究形態所作的研究文章。三、時評時評是對當前發生的新聞及新聞中的事實發表見解的文章,具有時效性、針對性、說理性、準確性和思想性。如2018年全國Ⅱ卷,袁夢倩的《“被遺忘權”之爭:大數據時代的數字化記憶與隱私邊界》就是一篇時評。四、書評書評是評論或介紹書籍,探求書籍創作的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藝術性的文章,具有評價的科學性、見解的獨創性、語言的生動性等特點。如2021年全國甲卷,嚴佐之的《<中國目錄學史>導讀》就是一則書評。【論述類文本“三要素”】一、論點論點是作者對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或主張。論點有以下幾個特點。(1)論點一般表述為一句話,表達意思準確鮮明。(2)論點出現的位置多變。①有的直接出現在文章開頭,開門見山;②有的出現在文章結尾,多以“所以”“總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詞語為標志,收束全文;③有的出現在文章中間,勾連首尾;④有的標題就是全文的論點,直觀醒目。當然,也有少數文章沒有明確表明論點的語句,考生需要自己概括。(3)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論點。為了使論述更深刻,更有條理,中心論點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論點。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之間是統率和被統率的關系,而各分論點之間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如:①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中心論點: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②毛澤東《紀念白求恩》的中心論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國際主義的精神、共產主義的精神)。二、論據論據指立論的根據,一般指用來論證論點的材料,包括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三、論證論證指使用論據來證明論題的真實性的論述過程,是由論據推出論題時所使用的推理形式。論證是根據一個或一些已知為真的判斷,運用一定的推理形式,確定另一個判斷的真實性的思維過程。任何論述類文本都是由論點、論據和論證三個要素構成的。論證時用到的方法就是論證方法。如魯迅的《拿來主義》在論證為什么要實行“拿來主義”的觀點時,就采用了這樣的論證(推理)過程:或實行“閉關主義”,或實行“送去主義”,或聽憑“送來”,或實行“拿來主義”所以,要實行“拿來主義”。論證方法舉例如下:1.對比論證如馬南邨《不求甚解》,以普列漢諾夫為例,從反面證明讀書一定要虛心,不要死摳字句,而須理解精神實質;以諸葛亮為例,證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態度讀書的人。通過對比論證,證明了會意的重要性。2.比喻論證如魯迅《拿來主義》:【論點】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喻證】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他占有,挑選。看見魚翅,并不就拋在路上以顯其“平民化”,只要有養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的吃掉,只不用它來宴大賓……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要不然,“拿來主義”怕未免有些危機。【說明】魯迅用接收一所“大宅子”來比喻批判繼承文化遺產,并以“魚翅”“鴉片”“姨太太”等來比喻文化遺產中的幾個組成部分,使得抽象的理論形象化。3.類比論證《鄒忌諷齊王納諫》以鄒忌自己與徐公比美受到妻、妾、客的不切實際的贊揚這一件生活小事,說明了高高在上的國君更易受臣民蒙蔽的道理。作者先以妻、妾和客三種人的不切實際的回答,推出了他們說假話的原因,即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接著將生活中的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的家庭及人際關系與“宮婦”“私王”、“大臣”“畏王”、“四境之內”“有求于王”的君臣關系一一對應并比較,水到渠成地推出君王受蒙蔽很嚴重的事實,使齊威王心悅誠服地接受了批評,從而證明了廣開言路、從諫如流對興邦強國的重要性。文章恰到好處地運用了類比論證法,從而使說理透徹,論證有力。4.引用論證如朱光潛《無言之美》中,作者為證明“文字語言固然不能完全傳達情緒意旨,假使能夠,也并非文學所應希求的”這一觀點,在分析了《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等具體事例后,引用著名英國詩人濟慈《希臘花瓶歌》中的句子“聽得見的聲調固然幽美,聽不見的聲調尤其幽美”,證明其“言不能盡意,也不必盡意”的道理。5.歸謬法如孟子《寡人之于國也》:【分論點】梁惠王對待百姓與鄰國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歸謬】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說明】梁惠王覺得自己通過移粟救民的政策,對百姓已經盡心了,但這并不是孟子所設想的仁政措施。所以孟子采用歸謬的方法,用比喻的方式讓梁惠王明白,他移粟救民的行為與“五十步笑百步”同樣荒唐可笑。6.演繹論證如毛澤東《為人民服務》:【分論點】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演繹】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說明】這段話中包含著一個完整的演繹論證。“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是普遍性原理,是論據,是“大前提”;“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是已知的判斷,是“小前提”;而“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則是結論,也是論點。7.歸納論證如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分論點】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所成就。【歸納】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024·江西·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王陽明以“讀書學圣賢”為人生“第一等事”,強調讀書的目的是成為圣賢,成就道德意義上的理想人格。他將讀書之境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記得”,二是“曉得”,三是“明得”。他主張讀書不是為了“記得”,也不僅僅是“曉得”,最重要的是通過讀書來“明得自家本體”。“記得”是指以記誦辭章為目的的讀書。時人為了參加科舉考試,總是熟讀經史并反復背誦,在考試中熟練地引經據典,以此顯示自己在讀書上所花的工夫。有人天賦異稟,讀書能夠過目不忘,成為“行走的書柜”,但更多的人需通過寒窗苦讀、反復記誦,才能親近經典。王陽明弟子中就有人苦于讀書“不記得”,向他請教記誦之法。向王陽明請教記誦之法,大概是問錯了對象,因為他從根本上就反對記誦式讀書。在王陽明看來,儒家的圣學之所以逐漸式微,正是因為訓詁之學、記誦之學、詞章之學大行于世,引得天下讀書人盡入“百戲之場”,以讀書作文來粉飾自我、取悅當世,導致儒門正學被人淡忘,更導致世風日下。人們以為記誦經典、訓詁經典乃至引經據典就是“尊經”“通經”,實際上這是對經典的割裂毀棄。經典中所記載的萬事萬理,是人之良知的文字化,如果不能夠與自家良知相印證,縱記得千言萬語,也不能于自己德性證成增添分毫。“曉得”是指以理解經典文義為目的的讀書。與“記得”相比較,“曉得”是更高的讀書之境。“讀書百遍而義自見”,讀書明義意味著理解經典文字背后的蘊涵,由此來理解圣賢著書立說的本意所在。換言之,通曉文義是探求本意的前提。王陽明對學生講“四書”“五經”常常作出新解,即是希望學生曉得文辭背后的意涵所指,即真正領會經典的意義。在討論“經史關系”時,王陽明說:“‘五經’亦只是史,史以 善惡、示訓誡……圣人作經,固無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著文句。”明白了“五經”的“明善惡、示訓誡”之意,也就是“曉得”“五經”的苦心孤詣處。王陽明曾對“五經”本義做了概括式的陳述,認為“五經”的本義在于展現人之本心。“曉得”不是拘泥于文句,更不是記誦文句,而是要讀懂著述者所闡發的根本道理。“明得”是指與自己本心互相發明、明確心之本體并能落實于事的讀書體驗。在王陽明看來,讀書不是為了記誦,領會和理解也只是讀書的“第二義”。那么讀書的“第一義”是什么呢 他認為,讀書實際上是內在良知與經典文獻相互印證的過程,讀書是為了幫助人明白自家的良知本體,因此證明良知本體之所在并著實按照良知行事才是讀書的第一義。王陽明認為,讀書是以外在的文字來激發良知的覺醒,“讀書以開其知覺”。良知一覺,才是真正“明得”。就讀書一事而言,“明得”指向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意識到良知,在良知上用功能夠徹底“曉得”經典之義,融會經典之義,講求與自我意識的相互驗證;另一方面則是致良知,真正超越經典文本的文義而將道德工夫用到實處,其目的是解決人生的困惑與問題。讀書的“明得”之境,在于通過“讀書”來激發良知的自覺,進而以經典文獻驗證良知之覺,并在處理倫常事務中落實良知之覺,這就是真正的“明得”,也才是“知行合一”。進而言之,在讀書的過程中,“記得”“曉得”都服從于“明得”;一旦“明得”,則“記得”“曉得”無須刻意計較。王陽明將道德自覺與道德踐履置于文字記誦、文義理解之先,這對人們在讀書活動中超越文本局限,從而挺立自我意識并以解決實在問題為指向,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摘編自朱承《記得、曉得與明得:王陽明論讀書三境》)材料二:朱熹認為,讀書做學問即“致知力行”。他說:“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謂學,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謂習。”這一解釋比孔子的“學而時習之”更接近于“學習”的本義。在朱熹看來,學習既包括“求知求能”,也包括“力行”。他認為:“為學之實,固在踐履。茍徒知而不行,誠與不學無異。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則所踐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在讀書做學問的具體方法上,朱熹提出讀書須立志自主。朱熹認為,“人之為事,必先立志以為本;志不立,則不能為事”。朱熹所說的“立志”,就是要樹立做堯舜或圣賢的目標。他說:“學者大要立志。所謂志者,不是將意氣去蓋他人,只是直截要學堯舜。”朱熹認為立志對于讀書來說意義重大,“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朱熹重視讀書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認為讀書是自己的事情,別人不能包辦代替:“讀書是自家讀書,為學是自家為學,不干別人一線事,別人助自家不得。”這種對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倡導,符合教學規律,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朱熹倡導讀書要虛心。他說:“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近見學者,多是卒然穿鑿,便為定論;或即信所傳聞,不復稽考,所以日誦圣賢之書,而不識圣賢之意,其所誦說,只是據自家見識杜撰成耳,如此豈復有長進 ”朱熹所說的“虛心”,有“不先立論”和“專心致志”兩層意思。“不先立論”指不預設立場,認真體會書中原意。“專心致志”指不被雜念干擾,一心一意讀書。他說:“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摘編自馬有《朱熹論讀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得”之說體現了王陽明對讀書之境界的認識,“記得”“曉得”“明得”是由低到高的三種不同讀書境界。B.王陽明認為,讀書人不讀儒家經典,而把粉飾自我、取悅當世作為讀書作文的目的,這是儒學漸漸衰落的原因。C.就“學習”的本義而言,把“學”解釋為“求知求能”,把“習”解釋為“行之不已”,比孔子的“學而時習之”更恰切。D.朱熹認為,“讀書是自家讀書,為學是自家為學”,別人不能越俎代庖。這個觀點對今人讀書治學也有重要的意義。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讀書若苦于“不記得”,那么王陽明不是合適的請教對象;若苦于不能“明得自家本體”,那么王陽明是合適的請教對象。B.王陽明對學生講“四書”“五經”時常常作出新解,他希望學生能真正領會經典的意義,而不只是拘泥于文句。C.材料一中“行走的書柜”所使用的引號表示特殊含義,這種用法和材料二中“虛心”所用引號的用法相同。D.材料一、材料二都引用了相關文獻資料,這和文章的寫作內容有關,同時也是為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3.下列選項,符合王陽明所論述的“曉得”境界的一項是( )A.大凡看書,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會,仍參諸解、傳,說教通透,領悟圣賢之微言大義,方得。B.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C.讀得正文,記得注解,成誦精熟。注中訓釋文意、事物、名件,發明相穿紐處,一一認得,如自己做出來的一般。D.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有疑。過了這一番后,疑漸漸解,以至都無所疑,方始是學。4.司馬遷說“《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請結合司馬遷的這句話,談談你對材料一中畫線句子的理解。____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關于讀書問題的論述,其觀點有何相同之處 請概括說明。____(2024·福建漳州·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卷的近二分之一處,以大客船與拱橋為中心構成了全卷的矛盾焦點。這座當時世界最偉大的木構拱橋正面臨著一場生死攸關的嚴峻考驗!橋上正上演著險中有險的驚悚大劇:占道經營的小販們擁擠在橋頭和橋的兩側,在橋上擁擠的人群里,坐轎的文官與前面兩個騎馬的武官相遇,轎夫與馬各仗其勢,爭吵不休,互不相讓,狹路相逢勇者亦無勝。橋左側還有兩頭毛驢馱著面袋,一路穿行,行人更是無處可讓。尾隨轎子后面的騎驢老者帶著三個挑夫在人群中穿梭,更增添了橋上的擁堵。在拱橋這邊的盡頭是一個販夫在向孩子兜售小玩具,他不知道身后有一輛驢車正疾行下坡,兩個車夫前壓后拽,企圖減輕車輛下滑的慣性,毛驢前進的慣性使它難以自控,打著翅想,真可謂險象環生!橋上的險情沒有結束,橋下的災難片又上演了!橋下的大客船的桅桿正要撞上這座拱橋的橋身!客船吃水很深,滿載而行,透過艙門可以看到里面的男女乘客,要知道,這樣的大客船在當時可載上百人啊!從高空俯瞰“事故現場”,其險境和船工的處置手段一覽無遺,尤其是船頂上的一個船夫用長桿死死頂住拱橋橫梁,正是這一關鍵性的死頂,使客船無法靠近橋洞,給其他船工留出了放下桅桿的時間。從高空看下去,整個拱橋上下處在無序的爭吵和擁擠的狀態中,畫家在此揭示了因社會管理失控造成的種種社會矛盾,并達到了高潮。造成這起嚴重險情的直接責任者似乎是幾個纖夫,他們本應該在遠離橋梁的時候止步,招呼船工放下桅桿。但真正的原因是缺乏城市的社會管理和服務,在纖夫距離拱橋一定距離的時候,應該有專人或標牌提醒纖夫停止拉纖、放下桅桿。然而,整個開封城,幾乎沒有看到一個管理人員在進行督導。說到這里,不得不進一步分析事故的歷史原由,橋上的險情主要是占道經營、私搭亂建引起的,這在開封是一個久拖不決的歷史問題。司馬光曾說,早在五代后周時期的汴京,占道經營就很嚴重了,擠得大車都過不去。宋真宗詔令要消除這個現象,經辦的官員不敢處理,因為有許多是皇親國威和朝廷大員出租的商業用房在不停地擠占道路,老百姓占不了街面就占橋梁,構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占道經營、私搭亂建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問題,首先是官宦出行麻煩了。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詔令文武官員不論是在內廷還是在路上,都要各行其道,路上相遇,各靠左行。看看拱橋上擁擠的橋面,哪有什么左右可分?北宋開封城已經凸顯出城市病了,城市管理的水平跟不上社會經濟的發展,首先是官員理政跟不上城市的發展,加上懶政、怠政,使得城市病演化成一個個社會矛盾。(摘編自余輝《走進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里的運河》)材料二:北宋商業十分繁榮,京城汴梁更是商販云集,商鋪林立。隨之而來的是出現了嚴重的違章搭建和占道經營現象,在當時,這叫做“侵街”。汴梁城里侵街現象十分嚴重,以至偌大一個京城找不到一條稍寬的巷子,街面上無法通行車馬(“坊無廣巷,市不通騎”)。《續資治通鑒長編》(以下簡稱《長編》)記載說,開寶九年(976),宋太祖趙匡胤在會節園宴請大臣之后,經通利坊返回宮殿。出人意料的是,途經通利坊時,擁擠的街道竟然使堂堂皇家儀仗無法展開。為此,趙匡胤勃然大怒,第二天下令要狠狠整治一番侵街現象。宋代制定了專門處罰侵街行為的法規。《宋刑統·侵巷街阡陌》規定,凡是侵占街道、巷道、鄉道來搭建經營的,都要罰以70大板。除此之外,宋代還在京城組建了類似于現代城管的專職執法隊伍——“街道司”。他們統一穿青衫子制服,負責維持市場秩序,維持街道的衛生、整修及日常秩序,包括巡視街道、疏通交通,以及管理與處理侵街現象等具體工作。但從《長編》等史籍的記載來看,至少在北宋,京城侵街現象嚴重且屢禁不止,甚至還出現了“侵河”現象。《宋史》載,“京師并河居民,盜鑿汴堤以自廣”,沿著汴河居住的人家,竟然把違章建筑建到河上去了。面對這樣的形勢,北宋朝廷知難而退。史載,天禧四年五月“開封府請撤民舍侵街陌者,上以勞民,不許”,開封府把整治侵街行為的報告遞上去了,宋真宗卻把報告給駁回來:這可是勞民擾民的行為呀!大概是因為皇上也知難而退的原因,到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期,政府開始征收“侵街房廊錢”——你要越過紅線建房是吧?好的。不過先把計劃外土地有償使用費交上來!《清明上河圖》中的畫面顯示,在一個門洞前,街道司的人在歪著身子睡大覺。面對侵街占道現象,他們是不想作為還是有心無力?我們現在不得而知。(摘編自段立新《北宋的商業繁榮與“城管”難題》)6.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橋上“險象環生”,與行人的混亂有關,也與管理人員的不作為密不可分。B.只有解決了權貴者出租商業用房而侵道的問題,宋真宗才能消除“這個現象”。C.行人不愿遵守“各靠左行”的交通規則,也是導致汴河橋面擁擠的主要原因。D.宋太祖趙匡胤“勃然大怒”的整治,并未對扭轉北宋侵街現象起到實質影響。7.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畫中船撞拱橋的險情暴露出當時城市管理和服務的缺失,說明專人督導或標牌提醒在預防事故中有重要作用。B.文本一作者用大量筆墨描寫《清明上河圖》的場景,是為了反映北宋交通的混亂、人員的復雜和商業的繁榮。C.宋代為整治侵街亂象,制定了專門的處罰規定,還組建了專職的執法隊伍,但沒有發揮出對城市的管理作用。D.宋徽宗時期收繳計劃外土地有償使用費,是對侵街的妥協,是街道司不作為的結果,宣告了治理侵街的失敗。8.下列選項,不能反駁材料一“缺乏城市的社會管理和服務”的說法的一項是( )A.《宋文鑒·汴都賦》:“城中則有東西之阡,南北之陌。其衢四達,其途九軌。”B.《東京夢華錄》:“每坊巷三百步許,有軍巡鋪屋一所,鋪兵五人,夜間巡警。”C.《宋刑統·侵巷街阡陌》:“當巷街阡陌,其穿穴垣墻以出污穢之物者,杖六十。”D.北宋時期沿襲唐代的《儀制令》:“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9.根據材料二文本,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北宋汴河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的原因是“侵河”者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鑿河堤。B.北宋朝廷為解決汴梁城市管理中占道經營、通行困難的問題,曾采取積極措施。C.相比對“侵道”的治理,北宋朝廷對“侵河”的關注度與治理力度明顯不夠。D.作者援引大量史料,介紹了北宋經濟繁榮背后的城市管理問題,但也有一定主觀性。10.小明準備為其所在城市的城市管理提出有價值的建議,請結合文本,幫助小明擬定一個提綱。____(2024·廣西河池·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腦對進食和食欲的控制程度之高或許會讓很多人大吃一驚。有些人或許以為進食和食欲全由體內加工和儲存食物的部位,也就是胃和腸道來控制,最多加上肝臟或脂肪儲備的輸入。沒錯,這些部分各自承擔著它們的職責,只是并非像有些人以為的那樣起主導作用。拿胃來說,大多數人吃飽了會說感覺胃“裝滿”了。吃進身體的食物到達的第一個主要場所就是胃。隨著食物的進入,胃會擴張,胃部神經發送信號給大腦,讓大腦抑制食欲,停止進食,這完全講得通。但事實是胃的擴張信號僅僅占飲食和食欲控制的一小部分,在向上通到更復雜的大腦因素的長梯中,這只是最底下的第一根橫杠。更何況,長梯有時還是曲折的,甚至是轉著圈上升的。影響食欲的并非只有胃神經,起作用的還有激素。脂肪細胞分泌的瘦素是一種降低食欲的激素;胃釋放的食欲刺激素則起提升食欲的作用。假如脂肪儲存比較多,抑制食欲的瘦素就分泌得比較多;假如胃一直空著,就會分泌刺激素來提升食欲。很簡單,對不對?可惜并非如此。人體或許可以按照自己對食物的需求提高激素水平,大腦卻總能很快習慣,水平維持過久的話,大腦還會有效地忽視它們。大腦最拿手的一種本事就是忽略那些變得完全可預期的信號,無論信號本身可能有多么重要。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總是還能“再來一口甜點”?你或許剛剛吞下一頭牛身上最棒的部分,或是已經酒足飯飽,可是再來一塊巧克力或是一個三球冰激凌的話,照樣能行。為什么?如何做到的?既然胃已經填飽,怎么可能再裝下更多東西呢?原因主要是大腦做出了執行決策,它認為“不,胃還裝得下”。甜點的甜是大腦認得出且想獲得的明確獎賞,于是它否決了胃給出的“裝不下”的信息。目前尚不明確為什么會這樣。或許是人類需要相當復雜的飲食來維持最佳狀態,因此比起被動地依賴基礎代謝系統能獲得什么就攝取什么,大腦不如直接插手對飲食的調控。倘若大腦的插手到此為止倒也罷了,然而并不。事情還沒完。對于進食這件事,后天習得的關聯所起的作用大到不可思議。打個比方,有的人可能原本超級愛吃蛋糕,吃了好幾年都沒什么問題,可是突然有一天,吃完蛋糕卻生病了——可能是因為蛋糕用了變質的奶油,也可能是因為里面有某種導致過敏的原料,還有可能(最煩人的一種情況)僅僅是某種在剛吃完蛋糕后出現的問題導致人體生病。于是,從那時起,大腦就把蛋糕和生病聯系了起來,和蛋糕劃清界限,甚至到了多看一眼都想吐的地步。與厭惡建立起聯系可以讓人避免吃下有毒或致病的東西,這種聯系很強,而且很難打破。哪怕你已經多次進食某種食物并且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但若大腦就是說“不!”那你也拿它沒轍。不過也并不是非要到致病那么嚴重的地步,所有以食物為基礎的決策幾乎都受到大腦的干涉。大家或許聽過“好不好吃先由眼決定”之類的說法。人的大腦主要——高達65%——靠視覺而非味覺獲得信息。盡管視覺和大腦之間這種聯系的特性和功能變化極大,但視覺無疑是人腦的核心感覺。相反,味覺的作用實在是弱到令人尷尬。蒙住眼睛且堵住鼻子的話,普通人往往連馬鈴薯和蘋果都分不出來。顯然,感知信息時,眼睛起的作用要比舌頭大多了。因此,食物的樣子強烈地影響著我們的感受,現在你知道為什么昂貴的餐廳要費那么大力氣擺盤了吧。每個人日常的生活規律也極大影響著人的進食習慣。想一想“午餐時間”這個詞你就明白了。午飯的飯點是什么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說12點到14點。為什么?如果說吃東西是為了獲取能量,那么為什么從車間工人、伐木工人之類的高強度體力勞動者到作家、程序員之類的案頭工作者,大家都在同一個時間段吃午飯?原因在于,人們很久以前就一致認定了午餐時間并且很少對此質疑。一旦掉進這個模式,大腦馬上就期望它保持下去,于是人就會因為時間到了而覺得餓,而不是出于饑餓才覺得該吃飯。大腦顯然把邏輯看作寶貴資源,一定要省著用才行。人們的飲食起居制度中,習慣占了很大比例。一旦大腦開始預判,身體很快就會隨之調整適應。體重超重的人只需要少吃并且飲食有節就可以減肥,這說法固然不錯,實際上卻沒那么容易。造成進食過量的原因追根溯源有很多可能,比如為了舒緩情緒。當人悲傷或抑郁時,大腦就會向身體發送“累了”“倦了”的信號。而人在累了、倦了的時候,最需要的當然是食物!人的大腦和身體一旦適應了高熱量攝入,再要減少就很難了。你一定看到過短跑運動員或馬拉松選手跑完以后呼哧呼哧地大口喘氣吧?是不是就像在“狼吞虎咽”著氧氣?誰也不會說他們不懂得節制,更不會說他們懶或貪婪。進食也會產生類似的效果(盡管沒那么健康),一旦身體變得期望攝入更多食物后,就會變得更難停住。正因為存在太多可能,我們沒法確定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一個人當初吃得超過了實際所需,并且變得習慣于此。倒不妨說,一個物種經過長期演化,變得無論何時只要有吃的一定會吃后,在面對取之不盡的食物時,進食過量只會是無可避免的事。假如還需要更多證據來體現大腦對進食的控制,請考慮一下進食障礙的存在,比如厭食癥或貪食癥。大腦成功地讓身體相信體形比食物更加重要:“你不需要食物!”就好比讓汽車相信它不需要汽油一樣。這樣做既不合理也不安全,但令人擔憂的是,它卻一再發生。運動和進食,兩項基本需求因為進程受到大腦的干擾而變得毫無必要地復雜。(摘編自迪安·博內特《是我把你蠢哭了嗎?》,朱機翻譯)1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影響人的食欲的最重要的部位是胃和腸道,另外還包括肝臟、脂肪和大腦。而且大腦對進食和食欲的控制程度非常高。B.人體進食后,首先胃會擴張,然后胃部神經發送信號給大腦,一直到吃飽為止。這一過程中,胃發送的信號只是小部分因素。C.當人體按照自己對食物的需要提高激素水平后,大腦會很快習慣這種激素水平,且能長久維持,進而忽視它們的存在。D.盡管體力勞動者和作家對能量的需求并不相同,但大多數人會在他們認定的午飯時間覺得餓,這取決于大腦對模式的認定。1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體儲備的脂肪會分泌瘦素降低食欲,因此,脂肪含量較高的人的食欲相對較低。B.人體在飽食后還能再吃進甜食,是因為大腦喜歡“甜”味,并做出了執行決策。C.大腦主要靠視覺獲得信息,構成“美食”的諸多因素中,視覺的滿足感很重要。D.體重超重的人很難做到少吃或飲食有節,因為大腦的忽略會使身體適應飲食習慣。13.下列對原文論證的有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門見山,用形象化的語言提出“腦對進食和食欲的控制程度很高”這一中心論點。B.為分析大腦收到抑制食欲、停止進食的信號過程的復雜性,文中用比喻說理,形象易懂。C.文章通過引用權威數據(如人的大腦主要——高達65%——靠視覺而非味覺獲得信息)來增強論點的可信度。D.以運動員或馬拉松選手運動后大口喘氣為例,證明身體變得期望攝入更多食物后更難停住。14.下列證據中,不可以證明大腦對進食具有很強的控制力的一項是( )A.即使胃已經填飽,但還能再裝下一些甜點。B.食物的樣子會影響人們對食物的選擇。C.食物所含熱量多少影響人的進食口味。D.人們的進食習慣會影響食量。15.辛棄疾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寫道:“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這里用到了“莼鱸之思”的典故。《世說新語·識鑒篇》記載:張翰在洛陽做官,在秋季西風起時,想到家鄉莼菜羹和鱸魚膾的美味,便立即辭官回鄉。請結合本文分析張翰懷念家鄉莼菜羹和鱸魚膾可能存在的原因。____命題趨勢真題詳解知識速查清單精選好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模塊五 論述類文本閱讀】論述類文本閱讀包括信息篩選整合,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概括文章內容等多種題型,在高考備考的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準確識別內容,同時根據內容理清答題思路,掌握必要的論述類文本知識,提升論述類文本答題能力。(2024·新高考Ⅰ)閱讀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四五)中國由劣勢到平衡到優勢,日本由優勢到平衡到劣勢,中國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進攻到保守到退卻——這就是中日戰爭的過程,中日戰爭的必然趨勢。(四六)于是問題和結論是:中國會亡嗎?答復:不會亡,最后勝利是中國的。中國能夠速勝嗎?答復:不能速勝,必須是持久戰。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嗎?我以為是正確的。(四七)講到這里,亡國論和妥協論者又將跑出來說:中國由劣勢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軍力和經濟力;由平衡到優勢,需要有超過日本的軍力和經濟力;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結論是不正確的。(四八)這就是所謂“唯武器論”,是戰爭問題中的機械論,是主觀地和片面地看問題的意見。我們的意見與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軍力和經濟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國人的大多數、日本人的大多數、世界各國人的大多數是站在抗日戰爭方面的話,那末,日本少數人強制地掌握著的軍力和經濟力,還能算是優勢嗎?它不是優勢,那么,掌握比較劣勢的軍力和經濟力的中國,不就成了優勢嗎?沒有疑義,中國只要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其軍力和經濟力是能夠逐漸地加強的。而我們的敵人,經過長期戰爭和內外矛盾的削弱,其軍力和經濟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難道中國也不能變成優勢嗎?還不止此,目前我們不能把別國的軍力和經濟力大量地公開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難道將來也不能嗎?如果日本的敵人不止中國一個,如果將來有一國或幾國以其相當大量的軍力和經濟力公開地防御或攻擊日本,公開地援助我們,那末,優勢不更在我們一方面嗎?日本是小國,其戰爭是退步的和野蠻的,其國際地位將益處于孤立;中國是大國,其戰爭是進步的和正義的,其國際地位將益處于多助。所有這些,經過長期發展,難道還不能使敵我優劣的形勢確定地發生變化嗎?(摘自毛澤東《論持久戰》)材料二: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著名的《論持久戰》,系統闡述了關于持久戰的戰略思想。首先,毛澤東分析了中國實施持久戰的外部原因。他說:“中日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一個決死的戰爭。”他列舉了中日雙方“互相反對”的四個特點。除戰爭的正義、非正義,以及與此相關的寡助、多助問題外,他特別強調了敵強我弱和敵小我大的問題。日本的強,表現在它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這就決定了中國的抗日戰爭不能很快取得勝利。日本的小,表現在國度小,其人力、軍力、財力、物力均經不起長期戰爭的消耗,這就決定了中國可以通過持久戰而最終打敗日本。其次,毛澤東分析了中國實施持久戰的內部條件。這個條件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把已經發動的抗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毛澤東以“兵民是勝利之本”為標題,專門論述了全面抗戰和全民族抗戰的觀點。關于軍隊,他強調要把政治精神貫注于軍隊之中,這樣才能激發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戰熱忱。關于民眾,他提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共產黨一直把“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作為自己的抗戰路線,人民戰爭理論的科學性也得到了廣泛印證。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不僅提出了抗日持久戰戰略,而且具體闡釋了實施抗日持久戰的方法。毛澤東指出,在中國大而弱、日本小而強的情況下敵人可以占地甚廣,卻在占領地留下很多空虛的地方,“因此抗日游擊戰爭就主要地不是在內線配合正規軍的戰役作戰,而是在外線單獨作戰”。毛澤東還具體分析了游擊戰的戰略內容、游擊戰與正規戰的配合等問題。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敵后廣泛展開游擊戰爭,卓有成效地牽制與消耗日軍,發揮了巨大戰略作用。有一種說法,認為抗日持久戰的思想不是毛澤東最早提出的。這種說法主要依據蔣百里、陳誠等人的言論,蔣介石也有過“持久消耗戰”的言論。這種認識都源于一個客觀存在,即中國是一個落后大國,日本是一個先進小國。承認這個客觀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別的先見之明,就會得出中日戰爭將是持久戰的結論。但是,僅僅看到由客觀條件造成的抗日戰爭的持久性,還遠遠不是抗日持久戰的戰略思想。蔣介石等人缺乏對中國與世界關系以及世界格局演變的辯證思考,因此他們對所謂“持久”的把握往往脫離實際,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國家的調停或干預。而中國共產黨的持久戰思想,是建立在對與戰爭相關的一切外部與內部復雜因素進行深刻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對于戰爭不同階段的關系、戰略持久與戰役速決的關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學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戰戰略,既不會因為一時順利而幻想“速勝”,也不會因為一時挫折而失去必勝的信心。(摘編自榮維木《中國共產黨抗日持久戰的戰略與實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論持久戰》在分析抗戰走勢時,并未局限于中日兩國,而是展現出對世界整體局勢變化的宏觀把握。B.落后大國面對先進小國的侵略,不可能速勝,必然要經歷由劣勢到平衡、由平衡到優勢的持久戰爭過程。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認軍力和經濟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勝利之本。D.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思想不只體現在判斷抗戰將會長久,更體現在對戰爭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學的分析。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日本的軍力和經濟力并不占優勢,因為它們僅僅掌握在日本少數人的手中。B.抗日游擊戰要更多承擔外線單獨作戰的任務,這是當時戰爭的客觀形勢決定的。C.抗戰整體進程是持久的,不過具體到某一場戰役,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速戰速決。D.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持久戰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國際力量的援助。3.下列選項符合材料二中實施持久戰的“內部條件”的一項是( )A.敵雖強,但敵之強已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減殺。B.除東三省等地外,敵人實際只能占領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C.中國的短處是戰爭力量之弱,而其長處則在其戰爭本質的進步性和正義性。D.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4.材料一多處使用了設問句和反問句,請簡要分析其論證效果。____5.習近平總書記曾以《論持久戰》為例,指出要“善于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請根據材料談談《論持久戰》對我們“看問題、想問題”有什么啟示。____【解題步驟】第一步:速讀文本,勾畫相關內容。迅速閱讀,邊讀邊勾畫可能是高考命題點的關鍵信息文字,主要勾畫關鍵詞、關系以及論點論據。第二步:略讀文本,串聯文本信息。在這一步中,首先要審讀題干,圈定答題區間,之后找原文,比較文題內容。第三步:把握論述文文體特征從論點、論據、和論證方面入手,把握之間的關系。【參考答案】1.B 2.A 3.D 4.①使用設問句,如“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嗎?我以為是正確的”,能引起讀者注意,啟發讀者思考,強調了結論的正確性;②使用反問句,如“在這種情況下,難道中國也不能變成優勢嗎?”增強語氣,更加鮮明有力地表達觀點,強調了中國可以通過持久戰扭轉劣勢的觀點。 5.①要有全面、宏觀的視角,不局限于一時一地,要考慮到各種相關因素和世界局勢的變化;②要客觀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勢與劣勢,不盲目樂觀或悲觀;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質因素的重要性;④要對戰爭的不同階段有清晰認識和科學分析,既不幻想速勝,也不失去信心;⑤要善于從戰略高度思考問題,把握戰爭的整體走勢和發展規律。【真題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必然要經歷由劣勢到平衡、由平衡到優勢的持久戰爭過程”錯誤,以偏概全,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國由劣勢到平衡到優勢……這就是中日戰爭的過程,中日戰爭的必然趨勢”可知,“中日戰爭的必然趨勢”不代表所有“落后大國面對先進小國的侵略”的必然趨勢。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證思路、整合信息的能力。A.“日本的軍力和經濟力并不占優勢,因為……”錯誤,材料一第五段提出日本劣勢的理由是“力量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并進一步提出一個觀點“軍力和經濟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并進行假使假設“如果中國……,那么,日本少數人……”,在刪掉大前提的情況下,分析“日本的軍力和經濟力并不占優勢”,屬于斷章取義、強加因果。故選A。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材料二第三段“分析了中國實施持久戰的內部條件”即“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包括“官兵”“民眾”。A.“其他不利的因素”是外部條件。B.“敵人實際只能占領”是客觀局勢,屬于外部條件。C.“戰爭本質的進步性和正義性”是“實施持久戰的外部原因”。D.“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屬于“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符合實施持久戰的“內部條件”。故選D。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修辭手法的論證效果的能力。設問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常用于表示強調作用。為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正確的運用設問,能引人注意,啟發思考,有助于層次分明,結構緊湊。材料一中的設問句有:“中國會亡嗎?答復:不會亡,最后勝利是中國的”“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嗎?我以為是正確的”“日本少數人強制地掌握著的軍力和經濟力,還能算是優勢嗎?它不是優勢”“……不就成了優勢嗎?沒有疑義……”作答時,舉出一個即可。分析時,指出設問句強調的內容,并分析其效果:引起讀者注意,啟發讀者思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反問句的標志除了“難道”外,還可以包括“不是”“怎么”“哪”“憑什么”等,這些標志幫助構成反問句的語用功能,如加強語勢、強調陳述、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等。材料一中的反問句有:“在這種情況下,難道中國也不能變成優勢嗎?”“目前我們不能把別國的軍力和經濟力大量地公開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難道將來也不能嗎?”“優勢不更在我們一方面嗎?”“難道還不能使敵我優劣的形勢確定地發生變化嗎?”作答時,舉出一個例子即可。分析時,指出反問句強調的內容,并分析其效果:增強必勝信心,有無可辯駁的力量等。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觀點的能力。作答時,要圍繞題干“善于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進行信息篩選。①從全局視野看,材料一在分析抗戰走勢時,并未局限于中日兩國,而是展現出對世界整體局勢變化的宏觀把握;材料二批判“蔣介石等人缺乏對中國與世界關系以及世界格局演變的辯證思考”。可以得出:要有全面、宏觀的視角,不局限于一時一地,要考慮到各種相關因素和世界局勢的變化。或:要從世界整體局勢出發考慮問題,不僅僅局限于眼前的局部利益或沖突,而是要看到長遠的、全球的聯系和影響。②從辯證思維看,材料一分析日本在全世界的力量對比下及持久作戰下的劣勢和中國“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的優勢,批判了“速勝”論和“亡國論和妥協論”。可以得出:要客觀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勢與劣勢,不盲目樂觀或悲觀。或:分析問題時,應運用辯證法,既要看到表面的強弱對比,也要深入分析背后的人心向背、正義非正義等因素,以及這些因素隨時間推移可能發生的變化。③從人民立場看,材料一指出“力量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材料二“分析了中國實施持久戰的內部條件”。可以得出: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質因素的重要性。或: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力量是根本,無論是在軍事斗爭還是社會發展中,都要依靠和發動群眾,實現真正的全民動員和參與。④從動態評估看,根據材料二最后一段“對于戰爭不同階段的關系、戰略持久與戰役速決的關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學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戰戰略,既不會因為一時順利而幻想‘速勝’,也不會因為一時挫折而失去必勝的信心”進行整合,可以得出:要對戰爭的不同階段有清晰認識和科學分析,既不幻想速勝,也不失去信心。或: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對局勢的判斷不應靜態不變,而要考慮到各種變量和趨勢,預測未來可能的變化,做出靈活應對。⑤從科學預見看,材料一預測“中日戰爭的必然趨勢”,認為這場戰爭“不能速勝,必須是持久戰”;材料二“不僅提出了抗日持久戰戰略,而且具體闡釋了實施抗日持久戰的方法”。可以得出:要善于從戰略高度思考問題,把握戰爭的整體走勢和發展規律。或:基于對現實的深刻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預見,制定相應的戰略計劃,并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完善,保持戰略定力和戰術靈活性。【解題技巧】選擇題解題技巧①論點通常用判斷句表述,在文章的開頭或在“所以”“總而言之”“總之”“因此”“歸根結底”等詞之后。②重點關注表時間的詞語/表數量、范圍的詞語,表已然、未然、或然、必然的詞語。④重點關注表程度的詞語表指代性的詞語。⑤關注重點闡述的概念、術語、人名。主觀題解題技巧【題型1】行文脈絡(行文思路):實際上就是概括文章各層大意。【答題模式】回答先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把全文劃分好層次,概括層次內容(段意),依次回答即可。【注意】必須使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2020新高考1卷.山東卷】5.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6分)【策略】讀懂大意,梳理層次,概括內容,分點作答。【答案】①材料一首先介紹了《禹貢》《漢書 地理志》《水經注》中的內容,說明了歷史地理學在中國的起源;(首先……說明…概括第一層內容)②然后介紹了沿革地理的概念,論述了其存在的意義以及和歷史地理學的區別;(然后……概括第二層的內容)③最后總結了沿革地理和歷史地理學的關系,說明了歷史地理學的發展過程。(最后……概括最后一層的內容)【變式問】簡要說明材料二是如何對“中醫藥走進中小學”逐步展開論述的。(4分)【審題】所謂“逐步”,即是有先后次序的,這就是“思路”的問題。【答案】首先從中醫藥的特點、意義與現實困境說起,引發對中醫藥出路的探討(1分),然后從中小學這個切入點引出“中醫藥走進中小學”話題(1分),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兩條落實中醫藥進中小學的具體建議(2分)。【題型2】論證思路【注意:與“行文思路(脈絡)”相似,但又略有不同】不同:側重把全文的觀點、論據、論證方法之間的關系是如何呈現的說清楚。【2021新高考1卷】4. 請簡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論證思路。①材料一圍繞萊辛《拉奧孔》提出的“詩畫異質”觀點,從緣由、推論到結論,縱向展開,引述其觀點,并結合作者個人的理解,以舉例、引證的方法加以闡釋;②材料二點出萊辛“詩畫異質”的核心觀點后,以札記形式列舉中國古人關于詩畫關系的相關討論,與萊辛觀點形成照應。【題型3】論證結構先做判斷:指出是什么論證結構(并列式、層進式、對照式、總分式 );然后解釋每部分是怎樣體現這樣的結構的:每部分之間如何體現層進,如何體現對照,如何體現總分關系。【2021新高考2卷】4.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論證結構。【答案】①文章采用先總后分(總分式)的論證結構,先提出網絡行為尤其是青年的網絡行為需要規范這一論點,然后從網絡行為的“底線要求”和“基準意識”兩個角度展開論證;②“底線要求”和“基準意識”又構成邏輯上的遞進關系。【題型4】論證方法答題方式與“論證結構”同,即:先做判斷,是什么論證方法:事實論證(舉例),道理論證(引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假設論證,因果論證,類比論證;然后說明每種論證方法在材料中是如何體現的,比如舉例論證,舉了什么典型事例,證明(論證)了什么觀點。【常見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引用論證:引用名言等作為論據來分析問題、說明道理 。對比論證:用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做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做比喻來證明論點。(注:異類比方)因果論證:通過對事理原因或結果的分析,來證明論點的正確合理。類比論證:通過對已知事物(或事例)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或事例)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論點。 (注:同類相比)【常見論證方法的論證效果】事實論證(例證法):有力地證明中心論點(“事實勝于雄辯”),增強文章說服力、趣味性、權威性,讓文章淺顯易懂。道理論證(引證法):可以增強文章說服力或文采,使論證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對比論證(對比法):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給人印象深刻,使論證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比喻論證(喻證法):道理講得通俗易懂,語言生動形象,容易被人接受。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論證手法?請簡要說明。(4分)【答案】①對比論證,將文學與一般娛樂、好作家與“文匠”、人與電腦或機器人進行對比;②舉例論證,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現象為例,論證人類具有的特殊能力;③比喻論證,把人類的心領神會比喻為“像對付一個趔趄或一個噴嚏那樣自然”。【題型5】論證特點論證特點幾乎包括了前面所有的內容,如論證思路、結構特點、論證方法乃至語言特點等。作答時要依據材料內容實際,從以上幾個方面全面思考,靈活作答,踩準得分點。另外,表述要力求簡練達意,比如論證語言特點:嚴密,準確,邏輯性強;運用修辭,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等。【2019.11考試中心命制山東海南聯考模考題】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4分)【答案】①以設問開篇,引發關注;②采用辯駁的論證結構,先立再駁;③論證中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如例證法、引證法、對比法等。【2020.3考試中心命制海南模考題】4. 材料三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 請簡要說明。(4分)【答案】①論證思路清晰。先指出共享經濟存在的問題,再提出觀點,然后論證并指出其意義,形成遞進式的論證結構。②論證手法多樣。在論證時采取了舉例論證、假設論證等論證方法,如網約車的例子論證了這些“共享模式”是通過增量服務釋放了潛在需求;用“倘若共享成色更濃一些,比如對順風車、拼車 、合租等優化閑置社會資源的方式”進行假設論證等,從而推導出這樣做的好處。(每點 2 分)【論證結構+論證手法+結合文本分析手法】例4.材料一在論證上有何特點 請簡要說明。(4分)【答案】(1)總分式的論證結構。文章開篇引出話題,然后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論點明晰,結構清晰嚴謹。(2)論證方法多樣。采用了例證法、引證法等,論證有力。(3)論證語言準確嚴謹,如“接近”“已經”“還不能算是”等詞句。(本題4分,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變式問】論證的嚴謹(嚴密)性議論文的嚴謹周密,體現在以下四個角度:(1)結構嚴謹有序,具有邏輯的力量;(2)語言準確嚴密,具有精確的力量;(3)論證方法得當,具有說服的力量;(4)材料選擇確鑿,具有真實的力量。【答題模板】①論證結構嚴謹,加上文本分析。②論證語言準確嚴密,有具體的詞語、句子分析。③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透徹地闡明其內涵。④論點與論據高度統一,加上事例分析。例9.請結合材料內容,簡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論證的嚴密性。(4分)【答案]】①論證結構嚴謹。文段采用總分結構,先以設問引出觀點,然后按事理邏輯逐層分析;②論點與論據高度統一。所舉“夸父追日”等事例、所引孔孟等言論都能恰切論證觀點;③用詞精煉準確。運用“事實上”等詞語使表達恰切、有分寸。(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3分,答出三點給4分。)其他與論述文文體特點有關的題型,如:4.材料二引用了王國維“隔與不隔”的論據,請簡要分析其論證目的。(4分)【思路】首先找出文中與試題有關的文字(第3-4段),然后借助試題提示(論據與論證)加以分析即可。論證:先“破”后“立”, “破”“立”結合。【答案】①引用王國維論據在于以此為論敵并指出其不足;②進而論證作者的觀點,即詩歌既必須寓新穎的情趣于具體的意象,也有“顯”和“隱”的分別。【高考常見的四種論述類文本選材及特點】一、政論文政論文是從政治角度闡述和評論當前重大事件和社會問題的議論文,具有主題鮮明、結構簡明、行文流暢等特點。如2019年全國Ⅰ卷,鐵凝的《照亮和雕刻民族的靈魂》就是一篇關于文藝創作者“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政論文。二、學術論文學術論文是用系統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個問題或成果的學理性文章,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專業性、規范性和應用性。如2021年全國乙卷,王軍的《從人文計算到可視化——數字人文的發展脈絡梳理》就是針對“數字人文”這一新的人文研究形態所作的研究文章。三、時評時評是對當前發生的新聞及新聞中的事實發表見解的文章,具有時效性、針對性、說理性、準確性和思想性。如2018年全國Ⅱ卷,袁夢倩的《“被遺忘權”之爭:大數據時代的數字化記憶與隱私邊界》就是一篇時評。四、書評書評是評論或介紹書籍,探求書籍創作的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藝術性的文章,具有評價的科學性、見解的獨創性、語言的生動性等特點。如2021年全國甲卷,嚴佐之的《<中國目錄學史>導讀》就是一則書評。【論述類文本“三要素”】一、論點論點是作者對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或主張。論點有以下幾個特點。(1)論點一般表述為一句話,表達意思準確鮮明。(2)論點出現的位置多變。①有的直接出現在文章開頭,開門見山;②有的出現在文章結尾,多以“所以”“總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詞語為標志,收束全文;③有的出現在文章中間,勾連首尾;④有的標題就是全文的論點,直觀醒目。當然,也有少數文章沒有明確表明論點的語句,考生需要自己概括。(3)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論點。為了使論述更深刻,更有條理,中心論點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論點。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之間是統率和被統率的關系,而各分論點之間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如:①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中心論點: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②毛澤東《紀念白求恩》的中心論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國際主義的精神、共產主義的精神)。二、論據論據指立論的根據,一般指用來論證論點的材料,包括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三、論證論證指使用論據來證明論題的真實性的論述過程,是由論據推出論題時所使用的推理形式。論證是根據一個或一些已知為真的判斷,運用一定的推理形式,確定另一個判斷的真實性的思維過程。任何論述類文本都是由論點、論據和論證三個要素構成的。論證時用到的方法就是論證方法。如魯迅的《拿來主義》在論證為什么要實行“拿來主義”的觀點時,就采用了這樣的論證(推理)過程:或實行“閉關主義”,或實行“送去主義”,或聽憑“送來”,或實行“拿來主義”所以,要實行“拿來主義”。論證方法舉例如下:1.對比論證如馬南邨《不求甚解》,以普列漢諾夫為例,從反面證明讀書一定要虛心,不要死摳字句,而須理解精神實質;以諸葛亮為例,證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態度讀書的人。通過對比論證,證明了會意的重要性。2.比喻論證如魯迅《拿來主義》:【論點】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喻證】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他占有,挑選。看見魚翅,并不就拋在路上以顯其“平民化”,只要有養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的吃掉,只不用它來宴大賓……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要不然,“拿來主義”怕未免有些危機。【說明】魯迅用接收一所“大宅子”來比喻批判繼承文化遺產,并以“魚翅”“鴉片”“姨太太”等來比喻文化遺產中的幾個組成部分,使得抽象的理論形象化。3.類比論證《鄒忌諷齊王納諫》以鄒忌自己與徐公比美受到妻、妾、客的不切實際的贊揚這一件生活小事,說明了高高在上的國君更易受臣民蒙蔽的道理。作者先以妻、妾和客三種人的不切實際的回答,推出了他們說假話的原因,即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接著將生活中的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的家庭及人際關系與“宮婦”“私王”、“大臣”“畏王”、“四境之內”“有求于王”的君臣關系一一對應并比較,水到渠成地推出君王受蒙蔽很嚴重的事實,使齊威王心悅誠服地接受了批評,從而證明了廣開言路、從諫如流對興邦強國的重要性。文章恰到好處地運用了類比論證法,從而使說理透徹,論證有力。4.引用論證如朱光潛《無言之美》中,作者為證明“文字語言固然不能完全傳達情緒意旨,假使能夠,也并非文學所應希求的”這一觀點,在分析了《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等具體事例后,引用著名英國詩人濟慈《希臘花瓶歌》中的句子“聽得見的聲調固然幽美,聽不見的聲調尤其幽美”,證明其“言不能盡意,也不必盡意”的道理。5.歸謬法如孟子《寡人之于國也》:【分論點】梁惠王對待百姓與鄰國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歸謬】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說明】梁惠王覺得自己通過移粟救民的政策,對百姓已經盡心了,但這并不是孟子所設想的仁政措施。所以孟子采用歸謬的方法,用比喻的方式讓梁惠王明白,他移粟救民的行為與“五十步笑百步”同樣荒唐可笑。6.演繹論證如毛澤東《為人民服務》:【分論點】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演繹】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說明】這段話中包含著一個完整的演繹論證。“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是普遍性原理,是論據,是“大前提”;“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是已知的判斷,是“小前提”;而“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則是結論,也是論點。7.歸納論證如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分論點】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所成就。【歸納】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024·江西·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王陽明以“讀書學圣賢”為人生“第一等事”,強調讀書的目的是成為圣賢,成就道德意義上的理想人格。他將讀書之境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記得”,二是“曉得”,三是“明得”。他主張讀書不是為了“記得”,也不僅僅是“曉得”,最重要的是通過讀書來“明得自家本體”。“記得”是指以記誦辭章為目的的讀書。時人為了參加科舉考試,總是熟讀經史并反復背誦,在考試中熟練地引經據典,以此顯示自己在讀書上所花的工夫。有人天賦異稟,讀書能夠過目不忘,成為“行走的書柜”,但更多的人需通過寒窗苦讀、反復記誦,才能親近經典。王陽明弟子中就有人苦于讀書“不記得”,向他請教記誦之法。向王陽明請教記誦之法,大概是問錯了對象,因為他從根本上就反對記誦式讀書。在王陽明看來,儒家的圣學之所以逐漸式微,正是因為訓詁之學、記誦之學、詞章之學大行于世,引得天下讀書人盡入“百戲之場”,以讀書作文來粉飾自我、取悅當世,導致儒門正學被人淡忘,更導致世風日下。人們以為記誦經典、訓詁經典乃至引經據典就是“尊經”“通經”,實際上這是對經典的割裂毀棄。經典中所記載的萬事萬理,是人之良知的文字化,如果不能夠與自家良知相印證,縱記得千言萬語,也不能于自己德性證成增添分毫。“曉得”是指以理解經典文義為目的的讀書。與“記得”相比較,“曉得”是更高的讀書之境。“讀書百遍而義自見”,讀書明義意味著理解經典文字背后的蘊涵,由此來理解圣賢著書立說的本意所在。換言之,通曉文義是探求本意的前提。王陽明對學生講“四書”“五經”常常作出新解,即是希望學生曉得文辭背后的意涵所指,即真正領會經典的意義。在討論“經史關系”時,王陽明說:“‘五經’亦只是史,史以 善惡、示訓誡……圣人作經,固無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著文句。”明白了“五經”的“明善惡、示訓誡”之意,也就是“曉得”“五經”的苦心孤詣處。王陽明曾對“五經”本義做了概括式的陳述,認為“五經”的本義在于展現人之本心。“曉得”不是拘泥于文句,更不是記誦文句,而是要讀懂著述者所闡發的根本道理。“明得”是指與自己本心互相發明、明確心之本體并能落實于事的讀書體驗。在王陽明看來,讀書不是為了記誦,領會和理解也只是讀書的“第二義”。那么讀書的“第一義”是什么呢 他認為,讀書實際上是內在良知與經典文獻相互印證的過程,讀書是為了幫助人明白自家的良知本體,因此證明良知本體之所在并著實按照良知行事才是讀書的第一義。王陽明認為,讀書是以外在的文字來激發良知的覺醒,“讀書以開其知覺”。良知一覺,才是真正“明得”。就讀書一事而言,“明得”指向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意識到良知,在良知上用功能夠徹底“曉得”經典之義,融會經典之義,講求與自我意識的相互驗證;另一方面則是致良知,真正超越經典文本的文義而將道德工夫用到實處,其目的是解決人生的困惑與問題。讀書的“明得”之境,在于通過“讀書”來激發良知的自覺,進而以經典文獻驗證良知之覺,并在處理倫常事務中落實良知之覺,這就是真正的“明得”,也才是“知行合一”。進而言之,在讀書的過程中,“記得”“曉得”都服從于“明得”;一旦“明得”,則“記得”“曉得”無須刻意計較。王陽明將道德自覺與道德踐履置于文字記誦、文義理解之先,這對人們在讀書活動中超越文本局限,從而挺立自我意識并以解決實在問題為指向,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摘編自朱承《記得、曉得與明得:王陽明論讀書三境》)材料二:朱熹認為,讀書做學問即“致知力行”。他說:“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謂學,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謂習。”這一解釋比孔子的“學而時習之”更接近于“學習”的本義。在朱熹看來,學習既包括“求知求能”,也包括“力行”。他認為:“為學之實,固在踐履。茍徒知而不行,誠與不學無異。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則所踐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在讀書做學問的具體方法上,朱熹提出讀書須立志自主。朱熹認為,“人之為事,必先立志以為本;志不立,則不能為事”。朱熹所說的“立志”,就是要樹立做堯舜或圣賢的目標。他說:“學者大要立志。所謂志者,不是將意氣去蓋他人,只是直截要學堯舜。”朱熹認為立志對于讀書來說意義重大,“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朱熹重視讀書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認為讀書是自己的事情,別人不能包辦代替:“讀書是自家讀書,為學是自家為學,不干別人一線事,別人助自家不得。”這種對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倡導,符合教學規律,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朱熹倡導讀書要虛心。他說:“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近見學者,多是卒然穿鑿,便為定論;或即信所傳聞,不復稽考,所以日誦圣賢之書,而不識圣賢之意,其所誦說,只是據自家見識杜撰成耳,如此豈復有長進 ”朱熹所說的“虛心”,有“不先立論”和“專心致志”兩層意思。“不先立論”指不預設立場,認真體會書中原意。“專心致志”指不被雜念干擾,一心一意讀書。他說:“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摘編自馬有《朱熹論讀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得”之說體現了王陽明對讀書之境界的認識,“記得”“曉得”“明得”是由低到高的三種不同讀書境界。B.王陽明認為,讀書人不讀儒家經典,而把粉飾自我、取悅當世作為讀書作文的目的,這是儒學漸漸衰落的原因。C.就“學習”的本義而言,把“學”解釋為“求知求能”,把“習”解釋為“行之不已”,比孔子的“學而時習之”更恰切。D.朱熹認為,“讀書是自家讀書,為學是自家為學”,別人不能越俎代庖。這個觀點對今人讀書治學也有重要的意義。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讀書若苦于“不記得”,那么王陽明不是合適的請教對象;若苦于不能“明得自家本體”,那么王陽明是合適的請教對象。B.王陽明對學生講“四書”“五經”時常常作出新解,他希望學生能真正領會經典的意義,而不只是拘泥于文句。C.材料一中“行走的書柜”所使用的引號表示特殊含義,這種用法和材料二中“虛心”所用引號的用法相同。D.材料一、材料二都引用了相關文獻資料,這和文章的寫作內容有關,同時也是為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3.下列選項,符合王陽明所論述的“曉得”境界的一項是( )A.大凡看書,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會,仍參諸解、傳,說教通透,領悟圣賢之微言大義,方得。B.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C.讀得正文,記得注解,成誦精熟。注中訓釋文意、事物、名件,發明相穿紐處,一一認得,如自己做出來的一般。D.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有疑。過了這一番后,疑漸漸解,以至都無所疑,方始是學。4.司馬遷說“《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請結合司馬遷的這句話,談談你對材料一中畫線句子的理解。____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關于讀書問題的論述,其觀點有何相同之處 請概括說明。____【答案】1.B 2.C 3.A 4.①經典中所記載的事理是圣賢良知的體現,《詩》三百篇也是如此,它是圣賢內心憂憤的文字化表達。②閱讀《詩》等經典時應把經典所體現的圣賢良知和自身相比照,加以反思審察,以此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 5.①都強調讀書的目的是成為圣賢。②都強調讀書與實踐相結合,倡導“知行合一”。③都強調領悟圣賢著書立說的本意,真正領會經典的意義。【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B.“讀書人不讀儒家經典 這是儒學漸漸衰落的原因”錯誤。根據材料一第二段“儒家的圣學之所以逐漸式微,正是因為訓詁之學、記誦之學、詞章之學大行于世”可知,儒學漸漸衰落的原因是“訓詁之學、記誦之學、詞章之學大行于世”。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合理推理的能力。C.“用法相同”錯誤。兩處引號的用法不同,“行走的書柜”的引號表示特殊含義,“虛心”的引號表示引用。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王陽明所論述的“曉得”境界是指讀書能夠理解經典文義,讀懂書中所闡發的根本道理。A.強調讀書要理解文義,懂得書中道理,符合“曉得”境界;B.強調讀書須靜心等;C.強調讀書要熟讀;D.強調讀書貴有疑。故選A。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能力。“《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意思是《詩經》三百零五篇,大多是古代的圣賢之人為抒發胸中的憤懣之情而創作的,“經典中所記載的萬事萬理,是人之良知的文字化”強調經典中所記載的事理是圣賢良知的體現。無論是“良知”,還是“憤懣”,二者都是人內在情感認識的體現。“如果不能夠與自家良知相印證,縱記得千言萬語,也不能于自己德性證成增添分毫”強調應把經典所體現的圣賢良知和自身相比照,讀者應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德性”修養,即閱讀《詩》三百篇時,要能夠將文中的思想情感與自己“良知相印證”,增添自己的“德性”。5.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材料一開頭提出王陽明的觀點“讀書的目的是成為圣賢,成就道德意義上的理想人格”;材料二第二段“朱熹所說的‘立志’,就是要樹立做堯舜或圣賢的目標”,可知,二則材料都強調讀書的目的是成為圣賢。根據材料一第四段“讀書是為了幫助人明白自家的良知本體,因此證明良知本體之所在并著實按照良知行事才是讀書的第一義”,材料二第一段“為學之實,固在踐履。茍徒知而不行,誠與不學無異”可知,二者都強調讀書要與實踐相結合,倡導“知行合一”。根據材料一第三段“王陽明對學生講‘四書’‘五經’常常作出新解,即是希望學生曉得文辭背后的意涵所指,即真正領會經典的意義”,材料二第二段“‘不先立論’指不預設立場,認真體會書中原意”可知,都強調領悟圣賢著書立說的本意,真正領會經典的意義。(2024·福建漳州·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卷的近二分之一處,以大客船與拱橋為中心構成了全卷的矛盾焦點。這座當時世界最偉大的木構拱橋正面臨著一場生死攸關的嚴峻考驗!橋上正上演著險中有險的驚悚大劇:占道經營的小販們擁擠在橋頭和橋的兩側,在橋上擁擠的人群里,坐轎的文官與前面兩個騎馬的武官相遇,轎夫與馬各仗其勢,爭吵不休,互不相讓,狹路相逢勇者亦無勝。橋左側還有兩頭毛驢馱著面袋,一路穿行,行人更是無處可讓。尾隨轎子后面的騎驢老者帶著三個挑夫在人群中穿梭,更增添了橋上的擁堵。在拱橋這邊的盡頭是一個販夫在向孩子兜售小玩具,他不知道身后有一輛驢車正疾行下坡,兩個車夫前壓后拽,企圖減輕車輛下滑的慣性,毛驢前進的慣性使它難以自控,打著翅想,真可謂險象環生!橋上的險情沒有結束,橋下的災難片又上演了!橋下的大客船的桅桿正要撞上這座拱橋的橋身!客船吃水很深,滿載而行,透過艙門可以看到里面的男女乘客,要知道,這樣的大客船在當時可載上百人啊!從高空俯瞰“事故現場”,其險境和船工的處置手段一覽無遺,尤其是船頂上的一個船夫用長桿死死頂住拱橋橫梁,正是這一關鍵性的死頂,使客船無法靠近橋洞,給其他船工留出了放下桅桿的時間。從高空看下去,整個拱橋上下處在無序的爭吵和擁擠的狀態中,畫家在此揭示了因社會管理失控造成的種種社會矛盾,并達到了高潮。造成這起嚴重險情的直接責任者似乎是幾個纖夫,他們本應該在遠離橋梁的時候止步,招呼船工放下桅桿。但真正的原因是缺乏城市的社會管理和服務,在纖夫距離拱橋一定距離的時候,應該有專人或標牌提醒纖夫停止拉纖、放下桅桿。然而,整個開封城,幾乎沒有看到一個管理人員在進行督導。說到這里,不得不進一步分析事故的歷史原由,橋上的險情主要是占道經營、私搭亂建引起的,這在開封是一個久拖不決的歷史問題。司馬光曾說,早在五代后周時期的汴京,占道經營就很嚴重了,擠得大車都過不去。宋真宗詔令要消除這個現象,經辦的官員不敢處理,因為有許多是皇親國威和朝廷大員出租的商業用房在不停地擠占道路,老百姓占不了街面就占橋梁,構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占道經營、私搭亂建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問題,首先是官宦出行麻煩了。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詔令文武官員不論是在內廷還是在路上,都要各行其道,路上相遇,各靠左行。看看拱橋上擁擠的橋面,哪有什么左右可分?北宋開封城已經凸顯出城市病了,城市管理的水平跟不上社會經濟的發展,首先是官員理政跟不上城市的發展,加上懶政、怠政,使得城市病演化成一個個社會矛盾。(摘編自余輝《走進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里的運河》)材料二:北宋商業十分繁榮,京城汴梁更是商販云集,商鋪林立。隨之而來的是出現了嚴重的違章搭建和占道經營現象,在當時,這叫做“侵街”。汴梁城里侵街現象十分嚴重,以至偌大一個京城找不到一條稍寬的巷子,街面上無法通行車馬(“坊無廣巷,市不通騎”)。《續資治通鑒長編》(以下簡稱《長編》)記載說,開寶九年(976),宋太祖趙匡胤在會節園宴請大臣之后,經通利坊返回宮殿。出人意料的是,途經通利坊時,擁擠的街道竟然使堂堂皇家儀仗無法展開。為此,趙匡胤勃然大怒,第二天下令要狠狠整治一番侵街現象。宋代制定了專門處罰侵街行為的法規。《宋刑統·侵巷街阡陌》規定,凡是侵占街道、巷道、鄉道來搭建經營的,都要罰以70大板。除此之外,宋代還在京城組建了類似于現代城管的專職執法隊伍——“街道司”。他們統一穿青衫子制服,負責維持市場秩序,維持街道的衛生、整修及日常秩序,包括巡視街道、疏通交通,以及管理與處理侵街現象等具體工作。但從《長編》等史籍的記載來看,至少在北宋,京城侵街現象嚴重且屢禁不止,甚至還出現了“侵河”現象。《宋史》載,“京師并河居民,盜鑿汴堤以自廣”,沿著汴河居住的人家,竟然把違章建筑建到河上去了。面對這樣的形勢,北宋朝廷知難而退。史載,天禧四年五月“開封府請撤民舍侵街陌者,上以勞民,不許”,開封府把整治侵街行為的報告遞上去了,宋真宗卻把報告給駁回來:這可是勞民擾民的行為呀!大概是因為皇上也知難而退的原因,到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期,政府開始征收“侵街房廊錢”——你要越過紅線建房是吧?好的。不過先把計劃外土地有償使用費交上來!《清明上河圖》中的畫面顯示,在一個門洞前,街道司的人在歪著身子睡大覺。面對侵街占道現象,他們是不想作為還是有心無力?我們現在不得而知。(摘編自段立新《北宋的商業繁榮與“城管”難題》)6.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橋上“險象環生”,與行人的混亂有關,也與管理人員的不作為密不可分。B.只有解決了權貴者出租商業用房而侵道的問題,宋真宗才能消除“這個現象”。C.行人不愿遵守“各靠左行”的交通規則,也是導致汴河橋面擁擠的主要原因。D.宋太祖趙匡胤“勃然大怒”的整治,并未對扭轉北宋侵街現象起到實質影響。7.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畫中船撞拱橋的險情暴露出當時城市管理和服務的缺失,說明專人督導或標牌提醒在預防事故中有重要作用。B.文本一作者用大量筆墨描寫《清明上河圖》的場景,是為了反映北宋交通的混亂、人員的復雜和商業的繁榮。C.宋代為整治侵街亂象,制定了專門的處罰規定,還組建了專職的執法隊伍,但沒有發揮出對城市的管理作用。D.宋徽宗時期收繳計劃外土地有償使用費,是對侵街的妥協,是街道司不作為的結果,宣告了治理侵街的失敗。8.下列選項,不能反駁材料一“缺乏城市的社會管理和服務”的說法的一項是( )A.《宋文鑒·汴都賦》:“城中則有東西之阡,南北之陌。其衢四達,其途九軌。”B.《東京夢華錄》:“每坊巷三百步許,有軍巡鋪屋一所,鋪兵五人,夜間巡警。”C.《宋刑統·侵巷街阡陌》:“當巷街阡陌,其穿穴垣墻以出污穢之物者,杖六十。”D.北宋時期沿襲唐代的《儀制令》:“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9.根據材料二文本,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北宋汴河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的原因是“侵河”者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鑿河堤。B.北宋朝廷為解決汴梁城市管理中占道經營、通行困難的問題,曾采取積極措施。C.相比對“侵道”的治理,北宋朝廷對“侵河”的關注度與治理力度明顯不夠。D.作者援引大量史料,介紹了北宋經濟繁榮背后的城市管理問題,但也有一定主觀性。10.小明準備為其所在城市的城市管理提出有價值的建議,請結合文本,幫助小明擬定一個提綱。____【答案】6.C 7.A 8.A 9.B 10.①增強民眾的交通規則意識。②制定合理的街道管理法規。③培養合格的城市管理執法隊伍。④不能過度干擾人民正常生活秩序。⑤要有城市管理改革的魄力。【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行人不愿遵守”錯誤,根據原文“看看拱橋上擁擠的橋面,哪有什么左右可分?”可知,拱橋上過度擁擠,導致人們無法做到“各靠左行”,而不是人們“不愿遵守”。故選C。7.本題考查學生根據信息進行推斷的能力。B.反映“商業的繁榮”錯誤,文本一的主要目的在于反映北宋的社會矛盾。C.“沒有發揮其城市的管理作用”錯誤,說法絕對。D.“是街道司不作為的結果”錯,根據“大概是因為皇上也知難而退的原因”可知,并非“街道司不作為”。故選A。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手法的能力。A.描述了宋朝發達的交通,并不能表明其“城市社會管理與服務”水平的高低。故選A。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作者觀點的能力。A.“原因是”錯誤,以偏概全,“北宋汴河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的原因”不僅僅有“侵河”這一個,還有城市管理水平底下、統治階級的妥協退縮等因素。C.“關注度與治理力度明顯不夠”錯誤,無中生有,原文沒有過多提及北宋統治者對“侵河”現象的關注與治理,并不代表實際上統治者對其“關注度與治理力度明顯不足”。D.“也有一定主觀性”錯誤,原文觀點均建立在豐富論據的基礎上,論述公正客觀。故選B。10.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概括要點和擬寫提綱的能力。題干要求“城市管理提出有價值的建議”,可以圍繞著一任務在文章中篩選信息。如,由材料一和材料二大量的事例看,城市管理需要增強民眾的交通規則意識,杜絕侵街等現象發生。由材料二倒數第二段可知,“城市管理需要制定合理的街道管理法規,收費不能解決侵街帶來的城市問題。 由材料二最后一段“《清明上河圖》中的畫面顯示,在一個門洞前,街道司的人在歪著身子睡大覺。面對侵街占道現象,他們是不想作為還是有心無力”可知,需要培養合格的城市管理執法隊伍,管理者不能無所事事。 由材料二第三段“上以勞民,不許”可知,城市管理不能過度干擾人民正常生活秩序。由材料一最后一段“官員理政跟不上城市的發展,加上懶政、怠政,使得城市病演化成一個個社會矛盾”可知,要有城市管理改革的魄力,杜絕懶政、怠政。(2024·廣西河池·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腦對進食和食欲的控制程度之高或許會讓很多人大吃一驚。有些人或許以為進食和食欲全由體內加工和儲存食物的部位,也就是胃和腸道來控制,最多加上肝臟或脂肪儲備的輸入。沒錯,這些部分各自承擔著它們的職責,只是并非像有些人以為的那樣起主導作用。拿胃來說,大多數人吃飽了會說感覺胃“裝滿”了。吃進身體的食物到達的第一個主要場所就是胃。隨著食物的進入,胃會擴張,胃部神經發送信號給大腦,讓大腦抑制食欲,停止進食,這完全講得通。但事實是胃的擴張信號僅僅占飲食和食欲控制的一小部分,在向上通到更復雜的大腦因素的長梯中,這只是最底下的第一根橫杠。更何況,長梯有時還是曲折的,甚至是轉著圈上升的。影響食欲的并非只有胃神經,起作用的還有激素。脂肪細胞分泌的瘦素是一種降低食欲的激素;胃釋放的食欲刺激素則起提升食欲的作用。假如脂肪儲存比較多,抑制食欲的瘦素就分泌得比較多;假如胃一直空著,就會分泌刺激素來提升食欲。很簡單,對不對?可惜并非如此。人體或許可以按照自己對食物的需求提高激素水平,大腦卻總能很快習慣,水平維持過久的話,大腦還會有效地忽視它們。大腦最拿手的一種本事就是忽略那些變得完全可預期的信號,無論信號本身可能有多么重要。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總是還能“再來一口甜點”?你或許剛剛吞下一頭牛身上最棒的部分,或是已經酒足飯飽,可是再來一塊巧克力或是一個三球冰激凌的話,照樣能行。為什么?如何做到的?既然胃已經填飽,怎么可能再裝下更多東西呢?原因主要是大腦做出了執行決策,它認為“不,胃還裝得下”。甜點的甜是大腦認得出且想獲得的明確獎賞,于是它否決了胃給出的“裝不下”的信息。目前尚不明確為什么會這樣。或許是人類需要相當復雜的飲食來維持最佳狀態,因此比起被動地依賴基礎代謝系統能獲得什么就攝取什么,大腦不如直接插手對飲食的調控。倘若大腦的插手到此為止倒也罷了,然而并不。事情還沒完。對于進食這件事,后天習得的關聯所起的作用大到不可思議。打個比方,有的人可能原本超級愛吃蛋糕,吃了好幾年都沒什么問題,可是突然有一天,吃完蛋糕卻生病了——可能是因為蛋糕用了變質的奶油,也可能是因為里面有某種導致過敏的原料,還有可能(最煩人的一種情況)僅僅是某種在剛吃完蛋糕后出現的問題導致人體生病。于是,從那時起,大腦就把蛋糕和生病聯系了起來,和蛋糕劃清界限,甚至到了多看一眼都想吐的地步。與厭惡建立起聯系可以讓人避免吃下有毒或致病的東西,這種聯系很強,而且很難打破。哪怕你已經多次進食某種食物并且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但若大腦就是說“不!”那你也拿它沒轍。不過也并不是非要到致病那么嚴重的地步,所有以食物為基礎的決策幾乎都受到大腦的干涉。大家或許聽過“好不好吃先由眼決定”之類的說法。人的大腦主要——高達65%——靠視覺而非味覺獲得信息。盡管視覺和大腦之間這種聯系的特性和功能變化極大,但視覺無疑是人腦的核心感覺。相反,味覺的作用實在是弱到令人尷尬。蒙住眼睛且堵住鼻子的話,普通人往往連馬鈴薯和蘋果都分不出來。顯然,感知信息時,眼睛起的作用要比舌頭大多了。因此,食物的樣子強烈地影響著我們的感受,現在你知道為什么昂貴的餐廳要費那么大力氣擺盤了吧。每個人日常的生活規律也極大影響著人的進食習慣。想一想“午餐時間”這個詞你就明白了。午飯的飯點是什么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說12點到14點。為什么?如果說吃東西是為了獲取能量,那么為什么從車間工人、伐木工人之類的高強度體力勞動者到作家、程序員之類的案頭工作者,大家都在同一個時間段吃午飯?原因在于,人們很久以前就一致認定了午餐時間并且很少對此質疑。一旦掉進這個模式,大腦馬上就期望它保持下去,于是人就會因為時間到了而覺得餓,而不是出于饑餓才覺得該吃飯。大腦顯然把邏輯看作寶貴資源,一定要省著用才行。人們的飲食起居制度中,習慣占了很大比例。一旦大腦開始預判,身體很快就會隨之調整適應。體重超重的人只需要少吃并且飲食有節就可以減肥,這說法固然不錯,實際上卻沒那么容易。造成進食過量的原因追根溯源有很多可能,比如為了舒緩情緒。當人悲傷或抑郁時,大腦就會向身體發送“累了”“倦了”的信號。而人在累了、倦了的時候,最需要的當然是食物!人的大腦和身體一旦適應了高熱量攝入,再要減少就很難了。你一定看到過短跑運動員或馬拉松選手跑完以后呼哧呼哧地大口喘氣吧?是不是就像在“狼吞虎咽”著氧氣?誰也不會說他們不懂得節制,更不會說他們懶或貪婪。進食也會產生類似的效果(盡管沒那么健康),一旦身體變得期望攝入更多食物后,就會變得更難停住。正因為存在太多可能,我們沒法確定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一個人當初吃得超過了實際所需,并且變得習慣于此。倒不妨說,一個物種經過長期演化,變得無論何時只要有吃的一定會吃后,在面對取之不盡的食物時,進食過量只會是無可避免的事。假如還需要更多證據來體現大腦對進食的控制,請考慮一下進食障礙的存在,比如厭食癥或貪食癥。大腦成功地讓身體相信體形比食物更加重要:“你不需要食物!”就好比讓汽車相信它不需要汽油一樣。這樣做既不合理也不安全,但令人擔憂的是,它卻一再發生。運動和進食,兩項基本需求因為進程受到大腦的干擾而變得毫無必要地復雜。(摘編自迪安·博內特《是我把你蠢哭了嗎?》,朱機翻譯)1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影響人的食欲的最重要的部位是胃和腸道,另外還包括肝臟、脂肪和大腦。而且大腦對進食和食欲的控制程度非常高。B.人體進食后,首先胃會擴張,然后胃部神經發送信號給大腦,一直到吃飽為止。這一過程中,胃發送的信號只是小部分因素。C.當人體按照自己對食物的需要提高激素水平后,大腦會很快習慣這種激素水平,且能長久維持,進而忽視它們的存在。D.盡管體力勞動者和作家對能量的需求并不相同,但大多數人會在他們認定的午飯時間覺得餓,這取決于大腦對模式的認定。1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體儲備的脂肪會分泌瘦素降低食欲,因此,脂肪含量較高的人的食欲相對較低。B.人體在飽食后還能再吃進甜食,是因為大腦喜歡“甜”味,并做出了執行決策。C.大腦主要靠視覺獲得信息,構成“美食”的諸多因素中,視覺的滿足感很重要。D.體重超重的人很難做到少吃或飲食有節,因為大腦的忽略會使身體適應飲食習慣。13.下列對原文論證的有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門見山,用形象化的語言提出“腦對進食和食欲的控制程度很高”這一中心論點。B.為分析大腦收到抑制食欲、停止進食的信號過程的復雜性,文中用比喻說理,形象易懂。C.文章通過引用權威數據(如人的大腦主要——高達65%——靠視覺而非味覺獲得信息)來增強論點的可信度。D.以運動員或馬拉松選手運動后大口喘氣為例,證明身體變得期望攝入更多食物后更難停住。14.下列證據中,不可以證明大腦對進食具有很強的控制力的一項是( )A.即使胃已經填飽,但還能再裝下一些甜點。B.食物的樣子會影響人們對食物的選擇。C.食物所含熱量多少影響人的進食口味。D.人們的進食習慣會影響食量。15.辛棄疾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寫道:“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這里用到了“莼鱸之思”的典故。《世說新語·識鑒篇》記載:張翰在洛陽做官,在秋季西風起時,想到家鄉莼菜羹和鱸魚膾的美味,便立即辭官回鄉。請結合本文分析張翰懷念家鄉莼菜羹和鱸魚膾可能存在的原因。____【答案】11.D 12.A 13.D 14.C 15.①后天習得的關聯所起的作用。家鄉的莼菜羹和鱸魚膾里融合著對家鄉的記憶,一想到家鄉,大腦就會把莼菜羹和鱸魚膾和家鄉聯系起來,將食物與思鄉這種情感建立起聯系,大腦會傳達對食物的渴望。②飲食習慣的作用。張翰在家鄉時很可能已經習慣了莼菜羹和鱸魚膾的美味,這種習慣傳達給大腦后,身體就會隨之調整適應。因此張翰會對家鄉的莼菜羹和鱸魚膾念念不忘。【解析】1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影響人的食欲的最重要的部位是胃和腸道”說法不正確,文中有“只是并非像有些人以為的那樣起主導作用”的說法,可見,最終的部位并不是胃和腸道;B.“一直到吃飽為止”說法不當,文中說的是“胃部神經發送信號給大腦,讓大腦抑制食欲,停止進食”,但并沒有說到何時結束;C.“且能長久維持”說法錯誤,文中說的是“水平維持過久的話”,這只是一種假設,選項理解成了事實。故選D。12.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A.“脂肪含量較高的人的食欲相對較低”說法不當,文中有“可惜并非如此”的說法,且根據文中信息可知,大腦對食欲的控制程度很高,瘦素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素。故選A。1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D.“以運動員或馬拉松選手運動后大口喘氣為例”錯,文中運動員或馬拉松選手運動后大口喘氣不是舉例論證,是類比推理。故選D。1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總是還能‘再來一口甜點’?……原因主要是大腦做出了執行決策”,此項能夠證明大腦對進食具有很強的控制力;B.“感知信息時,眼睛起的作用要比舌頭大多了。因此,食物的樣子強烈地影響著我們的感受”,此項能夠證明大腦對進食具有很強的控制力;C.“食物所含熱量多少影響人的進食口味”錯,于文無據,文中并沒有涉及這個內容;D.“人們很久以前就一致認定了午餐時間并且很少對此質疑。一旦掉進這個模式,大腦馬上就期望它保持下去”,此項能夠證明大腦對進食具有很強的控制力。故選C。1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中說“對于進食這件事,后天習得的關聯所起的作用大到不可思議”,可見張翰的行為是后天習得的關聯所起的作用。當年在家鄉時,張翰應該常吃莼菜羹和鱸魚膾,如此,大腦就把莼菜羹和鱸魚膾與家鄉關聯起來,一想到家鄉,大腦就會把莼菜羹和鱸魚膾和家鄉聯系起來,將食物與思鄉這種情感建立起聯系,大腦會傳達對食物的渴望。②材料中說“人們的飲食起居制度中,習慣占了很大比例”,可見張翰的行為是飲食習慣的作用。張翰在家鄉時常吃莼菜羹和鱸魚膾,而且感覺美味,這種飲食習慣傳達給大腦后,身體就會隨之調整適應。因此張翰會對家鄉的莼菜羹和鱸魚膾念念不忘。命題趨勢真題詳解知識速查清單精選好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模塊五 論述類文本閱讀】—【高分攻略】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學案(原卷版).doc 【模塊五 論述類文本閱讀】—【高分攻略】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學案(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