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7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教學設計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課正文內容分為四個子目:戊戌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和 民族危機的加深,這是自鴉片戰爭以來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延續。從內在邏輯關 系看來,甲午戰后敗于日本,刺激了以維新派為代表的中國人救亡圖存的實踐探 索,戊戌維新的政治變革以失敗而告終,瓜分狂潮激起了以“扶清滅洋”為口號 的義和團運動。反侵略的斗爭成為新一輪侵略的借口,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 約》的簽訂最終讓中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四個子目配以相應的 學習聚焦,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教材中的兩則歷史縱橫幫助學生了解戊戌變法的理論依據和立足于長”時段“ 思考問題的視野;史料閱讀、學思之窗引入原始史料,有利于史料實證素養的形 成;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形勢圖,有利于時空觀念的素養的培養;中 國是如何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這一思考點是與本單元主題相呼 應的,也凸顯了本課在單元中的地位。庚子和辛丑之交是一個階段的結束和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因此本課在整個單 元中起到了總結性的作用,也為下一個單元的學習奠定了基礎。隨著八國聯軍侵 華和《辛丑條約》的簽訂,近代中國最終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戊戌維新運 動與義和團運動的失敗,也成為辛亥革命爆發的背景。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6、7兩課與本課在主要歷史時期上是吻合的,經過初 中的學習,學生應該知道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維新”的主要史實;知道義和團運動和抗擊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并能夠結合《辛丑條 約》的主要內容分析其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所產生的影響。這些屬于學生已 知已會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簡略處理,將側重點放在對歷史認知的提升上。本課涉及概念眾多,按照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線索):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第二層次(主題):戊戌維新、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 約》;第三層次(具體史事):公車上書、戊戌六君子、東南互保、《新學偽經 考》、《孔子改制考》、克林德碑。二、教學立意1.課標要求:認識列強侵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概述晚清時期中國人民反抗 外來侵略的斗爭事跡,理解其性質和意義;認識社會各階級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 力及存在的局限性。2.教學目標:(1)知道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的相關史實,了解八國聯軍侵華 以及《辛五條約》的簽訂使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2)通過建立義和團運動 與八國聯軍侵華活動時間軸,滲透時空觀念的學科素養;通過閱讀史料,掌握正 確評價歷史事件的方法。(3)通過各個階級前赴后繼、不斷探索的救亡圖存活 動,提升愛國主義的情感認知。3.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戊戌維新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教學難點:義和團運動的性質以及對它的評價、《辛丑條約》的影響三、教學流程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課程標準的研讀,將本課的知識聚焦于1895、1898 和1900這三個特殊的年份,確定三個學習主題:1895年:慘敗與新的反思、 1898年:變與不變的哲學、1900年:義憤與新的橫暴。本課的教學主要是通 過探究學習實現的,基礎知識的梳理可在課前預習中提前完成。通過復習《馬關條約》簽訂后,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折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來 導入新課,拋出問題“1895年后中國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反應” 由公車上書圖 片和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引導學生回答維新派扛起了救亡圖存的大旗,進而進 入到下一個主題的學習。戊戌維新運動是本課的重點知識。首先是對于戊戌變法內容的解讀,教材對 于內容介紹的較為簡略,在授課過程中進行相應的補充。為了體現維新派救國理 念中的進步性,整理康有為《上清帝第四書》中關于政治方面的內容進行呈現, 通過閱讀材料學生會對維新派在制度層面進行的探索有更深刻的認識。戊戌變法 的內容之后呈現兩幅圖片:京師大學堂、戊戌六君子,并提出設問1898年的變 法結果如何 學生能夠閱讀教材回答,戊戌維新運動對于推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 的發展和新思想的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舊式官僚體制,但 是并沒有實現挽救民族危機的目標,民族危機在繼續深化。那么在瓜分狂潮之下, 又會引發中國人怎樣的反抗呢 由此引入第三個主題的學習。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之間關系密切,因此將這兩個問題放在同一個主 題下進行學習。在這個部分將分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對史實的梳理。首先是通過閱讀材料簡單介紹義和團運動興起的背景和反抗外來侵略的目標。第二是將八國 聯軍侵華過程整理成時間軸,這一部分可以由學生自主完成,便于他們掌握關鍵 時間點,對該歷史事件形成時序性的認識。在展示了時間軸后,老師要點出在義 和團運動發展過程中,清政府搖擺不定的態度。1898年出現于山東地區的義和 團運動,1899年遭受到袁世凱的鎮壓轉移到直隸并進入京津地區,慈禧太后對 于義和團運動剿撫不定,并在八國聯軍侵華后想要利用他們進行抵抗。然而在6 月21日宣戰后不久,面對天津陷落、北京被攻陷,慈禧太后迅速轉變態度,發 出了“嚴行查辦,務凈根誅”的上諭。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在1900年庚子之變中 表現的非常明顯。在完成了第一環節后,繼續進行史料教學。呈現三則材料,并設置問題"1900 年的侵略與反抗結局如何 ”。第一段材料表明了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在 遞接中的聯系,第二段材料選自教材,表明義和團運動打破了列強瓜分中國的企 圖。第三段材料是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城燒殺搶掠后的場景。通過閱讀材料學生 能夠對能夠對義和團運動進行合理的評價,對八國聯軍侵華造成的危害有直接的 認識。問題的設置啟發學生思考侵略與反抗之間的關系,在歷史的曲折演進中, 侵略激起了反侵略,但義憤又常常成為新的橫暴的導因,便于他們理解近代百年 民族斗爭的長期性和艱苦性。1900年抗擊八國聯軍的斗爭失敗,清政府被迫與11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 《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影響是本課重點知識,老師們在授課過程中要針 對內容進行逐條分析,用表格呈現,最終讓學生自己得出《辛丑條約》的訂立, 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馬關條約》之后,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維新派試圖以政治變革挽救危亡的 嘗試失敗。列強瓜分狂潮激起了中國民眾的反抗,義和團運動的出現避免了中國 社會在肢解中淪為殖民地。然而民族戰爭的失敗又急速地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 民地化。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簽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確立,這意味 著舊式的民族反抗和斗爭已經難以改變中國的命運。由于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大多采用的是問題探究的方式,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有 兩個重點:首先是他們通過自主學習能否對基礎知識形成體系;第二個維度就是 課堂參與度,這也是最重要的,例如對于史料的解讀、歷史結論的描述和史實之 間的內在邏輯關系等。當北部中國陷入民族戰爭兵魏之中的時候,南部中國在“中外互保”下一派 舊景。東南互保在教材簡單帶過,但是這一歷史事件對于中國社會有較大的影響。 因此在學習延伸中設置自主學習,查找資料,了解東南互保的相關實及其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