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兩末的政治和軍事》教學設計教學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課共有4個子目,“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邊 防壓力與財政危機”“王安石變法”“南末的偏安”,每一個子目大致都是按照 事件發生的背景,解決的措施以及措施產生的影響樣的邏輯來安排的。宋初中 央集權的加強,有效預防了內部動亂,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強化了中央 集權,但制度過于僵化,權力分割過細也影響了行政效率,產生了官員數量過 多和費用吃緊等問題,其軍事制度也導致了“將兵不相識”。為了消除社會的動 亂,范仲淹、王安石等展開了變法活動,但因觸犯了官僚集團的既得利益,很 快歸于失敗。在金朝攻擊之下,北末滅亡,趙構定都臨安,南末建立,循弊偏 安。(二)學情分析高一階段的學生經過初中的歷史課程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基礎, 能夠對歷史事件進行初步的分析和理解,但由于其閱歷尚淺,對重大歷史事件 的深刻意義和影響還不能很好的理解。該階段的學生處于認知發展的高峰期,其記憶力、理解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發展,對一些較抽象的歷史概念能有相當 程度的理解。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理解繁雜的歷史概念,激發學生對歷史 學習的熱情。教學目標1.熟練掌握末初加強中央集權的具體措施,歸納其特點,并結合相關史料 運用唯物史觀分析對北末社會帶來的影響。2.結合所學對北末中期社會危機與王安石變法的關系作出歷史解釋,針對 王安石變法的不同評價,說明史料運用的原則。3.能夠運用歷史地圖概述兩末時期與周邊民族的關系,正確認識古代民族間交流的方式,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認識國家統一的進步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一)教學重點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及其評價、宋代社會問題(二)教學難點宋代仁人志士的努力,家國情懷的涵養 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歷史圖片歷史地圖文字材料多媒體(二)教學方法講授法、史料研習、課堂講授與教材閱讀相結合板書設計第9課兩末的政治和軍事 一、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防弊之政 二、邊防壓力與財政危機——新弊漸生 三 、王安石變法——解弊之法四、南末的偏安——循弊偏安課堂導入:展示五代十國圖與北宋、遼、西夏地圖兩幅圖片,通過觀察兩 幅圖片,指出不同時期版圖形勢發生的變化,并分析變化的原因。引入一段話 ——在奪取政權之初,對內部的篡奪成風的局勢必須剎住,對外部的分崩離析 局面也必須加以結束,而且還要防范其重演。所以,趙匡胤在即位之后,在政 治、軍事和財政經濟諸方面的立法都貫穿著一個總的原則:以防弊之政,為立 國之法。——鄧廣銘:《末史十講》聽講,在教師引導下發言激起學生對北宋 局勢的思考,確立本節課教學結構一、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防弊之政任務一:熟練掌握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具體措施,歸納其特點,并結合相 關史料運用唯物史觀分析對北宋社會帶來的影響。1.措施(1)加強控制地方①行政:派文官任“知州”,節度使逐漸變為虛銜。② 財政:設轉運司統管地方財政,各州賦稅絕大部分上繳朝廷。③軍事:將地方 精銳部隊編入禁軍,拱衛京師,鎮守地方,定期更換駐地。(更戍法)(教師對 其中較難理解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歸納)特點:強干弱枝,守內虛外(2)分散機構權力在中央:二府三司制(形成政事堂主管政治、樞密院主 管軍事,三司主管財政的局面,三權分離,各不相知,一切都要通過皇帝。)配 以課本圖片梳理學習。在地方:①設立“四監司”,從不同方面對各州進行監控。②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共同簽署文書,彼此制約。 (歸納)特點:分化權力,機構眾多(2)崇文抑武方針①抑武:罷免宿將兵權,用文官擔任樞密院長官。②崇文:大力提倡文治,擴大科舉規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進士數 量激增+勸文詩+童謠)(歸納))特點:抑制武將,重文輕武2.特點:強干弱枝,守內虛外。分化權力,機構眾多。重文輕武,文人治國過渡:如何評價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3.影響:積極:①防范內部動亂,鞏固國家統一安定,加強了中央集權;(材料一:材料1:太祖、太宗平一海內,懲累朝藩鎮跋扈,盡收天下勁兵......兵無常帥,帥無常1.思考繼五代十國而起的趙末王朝面臨著哪些問題 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2.結合材料及所學,分析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結 合材料,聯系課內外知識,學會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問題能力二、邊防壓力與財政危機——新弊漸生(一)邊防壓力1.積弱之原因:收精兵,換防+軍權三分+崇文抑武——軍事積弱 2.表現:(1)宋遼關系(2)宋夏關系任務二:觀點辨析題——針對北末“以錢財換和平”的做法,有人認為是 統治者明智的選擇,也有人認為是統治者無能的表現。請闡明你的觀點并說明 理由。(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準確)不可?。呵?金錢損失可?。?安定+經濟受損有限(二)財政危機1.積貧之原因:冗兵(募兵政策)+冗官(官職分離、“恩蔭制等”)2.表現:養兵和養官成為朝廷的沉重負擔,財政狀況日益惡化。學生自主 思考,小組合作討論掌握必備基礎知識,培養學生歸納概括和辨析能力,培養 學生提取信息和解讀史料的能力。三 、王安石變法——解弊之法通過面臨的危機,把握王安石變法的背景, 結合表格內容,學生學會分析變法措施帶來的影響。任務三:指出史料中對于 變法的不同態度,分析形成不同態度的原因,并說明史料運用應注意的原則。 學生自學,針對危機學會分析相關措施的影響;學生帶著學習任務三,再次深 化對王安石變法影響的認識,同時培養學生史料運用的史學素養培養學生歸納 概括能力,培養相關史學素養四、南末的偏安——循弊偏安展示北末、南末易代形勢圖,了解政權版圖 變遷,了解南宋時期岳飛抗金、宋金和議及南北對峙的相關史實學生自主梳理 基礎知識學生通過相關史實的了解,認識依然延續北宋的相關統治政策。課堂小結:用思維導圖再次串聯本課內容加強本節課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 課后作業:材料宋代的立國形勢,可以說是“生于憂患,長于憂患”。...兩末三百年在中國歷 史的演進序列中,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一時期,面對嚴酷的挑戰與壓力,一 代代“特立不回”“危言勁氣”的志士仁人、無數默默承載著家國與社會重負 的普通民庶,作為時代的脊梁迸發出堅忍頑強的生命力,給后人留下超越前代的 物質遺產與深邃豐厚的精神遺產。——摘編自鄧小南《一個“生于憂患,長于憂患”的朝代》(《光明日報》2017 年 1 月 2 日 0 6 版 )選取你熟悉的一位宋代人物結合其相關活動對材料觀點加以闡釋。(要求:表述成文、觀點明確、論證充分、邏輯清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