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愛心的傳遞者(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愛心的傳遞者》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的公共生活》的第 3課,主旨在幫助學生形成關愛、同情的社會性情感,知道以尊重他人人格、滿足他人所需的關愛方式,才是對他人真正的關愛。本課由兩個板塊組成。第一個板塊的話題是“我們都有愛心”,從正面案例引導學生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他人:第二個板塊的話題是“善于幫助別人”,從反面事例引導學生學習關愛他人的方法和智慧。我講課的內容是《愛心的傳遞者》第 1課時,即教材第 64-66內容。教材首先呈現校園內外常見的學生關愛他人的情境。泡泡中的提問從被他人關愛和主動關愛他人兩個方面提出,既重視關愛他人的事實,也關注關愛他人時雙方的感受。“閱讀角和“主持人的提問一方面讓學生尋找故事中隱藏的愛心,另一方面讓學生留意自己生活中不易被覺察的愛心。“雨中送母子“的故事旨在讓學生了解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活動園則引導學生力所能及地行動起來,獻出自己的愛心。這個設計也提示教師,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可以和學校德育活動整合。教學目標:1.感受生活中各種不同的愛,體會日常生活中的關愛。2.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傳遞愛。教學重點:知道生活處處有愛心教學難點:愿意奉獻出自己的愛心,關愛他人教學準備:老師:課件、視頻、音頻、圖片等學生:搜集的雷鋒故事教學過程一、課前手勢舞互動二、視頻導入新課師:好,上課,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則公益廣告視頻,請大家認真觀看,觀看時思考,你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師:同學們,通過觀看視頻,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預設:小女孩玩耍回家時,天已經是深夜了,大家都關燈要回家了,只有大爺為小女孩留了一盞燈,并照亮了小女孩回家的路,是大爺的善良,愛心照亮了小女孩前行的路,這節課,我們學習有關愛的課,學習第 10 課《愛心的傳遞者》。三、活動一:身邊之愛。師:同學們,什么是愛心 預設:所謂的愛心是同情憐憫,它是一種奉獻精神,更是關懷,愛護人的思想感情。師:如果說愛是一雙手,它會時時刻刻溫暖他人,愛是我們對他人的問候,會給我們帶來絲絲溫情,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觀看暖心時刻。師:這是課本 64 頁插圖,說說插圖中都有誰得到哪些人的幫助。預設:插圖一是穿黃衣服的女孩下雨時沒帶傘,紅衣服女孩為她撐傘一路同行,阿姨手拿挎籃無發開門,小女孩提前為她打開門等候;小姑娘畫畫時忘帶彩筆,同桌主動借給她筆;最后一張插圖是公車上,小男孩主動讓位給老爺爺。【情景模擬】師:嗯,大家真是火眼金睛,一眼就找出關鍵所在,以上四種場景是我們經常遇到的,針對第四個場景,我們來個情景模擬,我找 3 個同學上臺表演一下,通過模擬場景來感受他人,的關愛!師:老師讀旁白,XX 來當老爺爺,注意老爺爺的標志(彎腰弓背),XX當小男孩(注意小男孩的動作和語言)。XX 當乘客,等他們表演完時,你會怎么做 師;好,這三位同學表演的怎么樣?大家為他們鼓掌,(棒棒,你真棒)。同學們,一個簡單的讓座,讓我們感受到生活中還是處處充滿愛的。【愛心小鏡頭】師:同學們,說說你得到過別人什么關心或幫助 你當時有什么感受?小組之間合作討論,一會我找同學說一說。預沒:在排隊做核酸時,我突然想起來,我沒帶口罩,在我焦急無助的時候,我的同桌為我從后面戴上口罩,直是雪中送炭啊!師:回想一下,你曾經給過別人什么關心或幫助 預設:我姐姐期末考試沒有考班級第一名時而痛苦流涕時,我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并安慰她“沒事,我比你考的還差,我才班級第三,你哭啥“姐姐瞬間破涕而笑。師:是啊,同學們,我們身邊的愛心故事太多了,請看兒張圖片感受一下。有為同桌彎腰系鞋帶的小東,有為幫助受傷同桌的小黑,有幫助朋友打掃衛生的三 1 班學生,有背腳部受傷的王老師,還有安慰痛器流涕的小張。師:他們都是有愛心的同學。我們為他們點個大大的贊(贊贊贊!)師:其實愛不分大小,傷心時別人的一聲問候,天冷時媽媽給我披上的一件外衣;遇到困難時,老師和同學的一聲鼓勵。都是愛,愛隨處可見,愛就在我們身邊,除了老師,同學,朋友,親人,還有來自陌生人的愛,如微益人士探望老人,為老人喂飯,為老人梳頭,陌生人遇見受傷人員,全力幫助,當然這里少不了我們最可愛的人民警察扶殘疾人士過馬路。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愛心,我們都得到過別人的關心,幫助,也曾對他人伸出援助之手,我們每個人都是愛心傳遞者。四、活動之二:無聲之愛師:同學們,有些愛是顯而易見的,有的愛是不露痕跡的,同學們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讓我們去找我們身邊這些隱藏的愛,默讀 65 頁,了解楊帆和張路的事跡,說說你的感受.預設:楊帆是一個勞動小能手,而且也很細心,早早地打開飲水機,為的是同學來了就可以喝熱水,也是一個樂于助人,善良的好學生預設:張路真是一個貼心的暖人,有這樣的朋友,我會為自己感到自豪,我要向他學習。師:是啊.就是這樣一個樂于助人、善良,有愛心的人,要知道愛是一種美德,有些愛是顯而易見的,有些則是默默無聲的,關愛就在我們身邊,做一個生活有心人,你會發現生活中有那多愛心傳遞者。五、活動三:愛心你我他師;同學們,有一位愛心的傳遞音,他是名解放軍叔叔,他一生做了許多好事,猜猜他是誰 (雷鋒叔叔)雷鋒,一個響亮而熟悉的名字,一個讓人一聽到就肅然起敬的名字。一個使人倍感親切的名字。他雖然離我們的生活的年代很遠,但他那不平凡的事跡卻流傳至今。毛主席曾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習近平總書記也曾說“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雷鋒為什么這么高的評價呢?讓我們從雷鋒故事中去尋找。【小小分享會】師:同學們,閱讀教材 66 頁故事「(雨中送母子》,說說你還知道雷鋒叔叔哪些助人為樂的事?師:課前同學已在家搜集了資料,我找同學說說你找的故事。師:雷鋒做了好多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幫小兄弟打鐵,雷鋒幫大嫂買票;雷鋒錢塘江救落水女孩;霍鋒為戰友補鞋子。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感人的雷鋒事跡。(插入視頻)師;同學們,生活中,雷鋒精神無處不在,像視頻中的志愿者,人民子弟兵、白衣戰士、時代揩摸等等.雷鋒二字,早已不僅僅是一個名字,它更是信念的力量,大愛的胸懷,是愛心的傳遞者。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懷著滿腔熱情呼喊雷鋒口號“學習雷鋒精神,從身邊小事做起”六、活動四:愛心大展臺師:同學們,當我們得到別人的幫助時是幸福的,快樂的,那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把自己的愛心變成行動,傳遞我們的關愛。那如何做呢 請看下一個視頻(插入視頻)師;同學們,一個舉動,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個背影,一抹色彩,一支舞蹈,一句隔空留言,一口家鄉的味道,一些名字,一腔熱血。以及那些全力以赴的救援。全力以赴的拼搏,全力以赴的追夢,這些都是關愛他人的表現。同學們,愛需要感受,更需要表達,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人需要我們的關愛 請沒計一次獻愛心活動,讓我們的愛心變成行動,把你的想法寫下來七、總結:師:同學們,獻愛心不是一次兩次心血來潮的話動,獻愛心、做好事要落實到我們每一天的行動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發揚樂于助人的精神。從現在開始讓我們與愛同行,做愛的傳道者,我們大家都獻出自己的愛,那我們三、1 班將變成一個最有愛的班級,就和這首歌所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最美好的人間。"八、板書設計根據三年級的年齡特點,本課板書內容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愛心的傳遞者》身邊之愛無聲之愛愛心你我他愛心大展臺第十課愛心的傳遞者一、填空:1、生活中處處有()。我們都得到過別人的關心、(),我們也應該關心、幫助別人。2、()就在我們身邊。有些是顯而易見的,有些則是不露痕跡的,需要()才能發現。3、.曾經有一名叫()的解放軍戰士,他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4、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把自己的()變成行動吧!5、關心和幫助他人是一門(),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6、我們在關心和幫助他人時,要()了解他人的需要。二、判斷:1、紅紅坐車的時候,主動給一位老爺爺讓座。()2、下雨了,我們和同學同撐一把傘回家。()3、看到同桌沒有帶彩筆,我趕緊把彩筆借給他用。()4、公共汽車上,我趁別人剛起身,我趕緊坐下去。()5、雷鋒叔叔是一位非常充滿愛心的人。()6、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斗中,醫務工作者和解放軍戰士不顧個人安危都紛紛參與救治患者。()7、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爆發期間,國家要求公民待在家里,既是關愛自己,也是關愛別人。()8、東東上公交車后就直接坐到殘疾人專座上。()三、單選:1、下列哪個說法別人愿意接受?()A、嘿嘿,個人矮拿不著吧,我幫你拿B、瞧你走路真費勁,我看著就難受,我去幫你買飯吧C、我順便幫你打水、買飯2、服務我們的人們,我們應該()。A、大聲吼他們 B、不理他們 C、尊重和愛護他們四、簡答:1、你是個善于幫助別人的人嗎?請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善于幫助別人的技巧有哪些?2、上網搜索雷鋒叔叔的故事。3、小軍騎車在馬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了,他很想上去攙扶老人,但又怕被別人誤解是他撞到的。假如你是小軍該怎么辦?附:參考答案:一、填空:1、愛心幫助2、關愛留心3、雷鋒4、愛心5、學問6、用心二、判斷:1----8對對對錯對對對錯三、單項選擇:1----2CC四、簡答:1、我是位善于幫助別人的人。技巧有:以平等的態度對待需要幫助的人;尊重他們的隱私和意愿;感統身受地了解需要幫助的需要;以友善與熱誠的態度幫助需要幫助的人。2、略3、假如我是小軍,可以打電話報警求助;或用手機拍個照后,立即施救。教學反思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感受生活中各種不同的愛,體會日常生活中的關愛,讓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傳遞愛。一、優點1,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根據教學需要,通過“最美瞬間”攝影活動、資料搜集、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豐富了課程資源,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本課把教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從校園中的護學隊員以及還餐隊員等,把教學內容與本校的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強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學校、家庭和社會,真正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體現該課程的活動化、開放性和實踐性。2,教學活動的多樣化本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引導他們學會觀察和傾聽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通過多種活動形式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在多種活動體驗中不斷深化主題,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愿望。出示相關的照片、故事、視頻等,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現生活的美,抒發對生活的愛。3,學生參與的自主化新教材注重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在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探究的主人。學生提前搜集了雷鋒資料,每一位小組成員都在講述雷鋒的事跡,教學的主人是學生,而教師只是一位引導者和組織者。發揮藝術形式在本課教學中的效能,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分的空間,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探究搭建一個廣闊的平臺。二、不足1,,教師應重視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學生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活動中學生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和創意等。2,課堂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通過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培養學生快樂的情感,在活動中體驗、感知、感悟,提升自我。三、改進措施1.在語言上還得再錘煉,在今后的講課中把每節課當做公開課來上,精簡語言。2.深入教材,研讀文本,避免形式化,應該挖掘課程的內在,緊扣文本,但要有創新。3.在教學各個環節,應該過渡自然,讓學生知道每一個環節設置的意義。4.課堂活動應該更豐富些,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