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 16 課《家鄉新變化》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學情分析】了解家鄉的建設成就,是愛家鄉、愛祖國教育的傳統內容之一。因為二年級的學生年齡 尚小,生活閱歷少,對家鄉變化的感知在時間與空間上體驗感不深刻。因此在教學素材選擇 以及學習方式上應更加直觀、簡潔。經過課前了解,80%的學生家鄉在廣東,所以本課討論 內容主要圍繞廣東地區的傳統特色,對學生的感知拓展更加有幫助。同時,二年級的學生已 經對生活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并且對于新知識有很大的好奇心,可以嘗試進行課前調查、 資料匯總等自主研學模式。【教學目標】1.熱愛家鄉傳統文化,樹立傳承家鄉傳統文化的意識;2. 了解家鄉的傳統特色,感受家鄉特色傳統文化的豐富與美好,知道家鄉傳統特色凝結著家 鄉人民的智慧和創造;3.主動關心家鄉的發展,初步形成公共生活中的公民意識。【教學重點】接觸并了解多種家鄉的傳統特色,知道家鄉傳統特色凝結著家鄉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教學難點】感受家鄉特色傳統文化的豐富與美好,萌發熱愛家鄉、樂意傳承家鄉傳統文化的情感【課前準備】PPT 、視頻、磚雕臨摹素材包【教學方法】情境模擬、直觀展示; 自主探究; 【教學過程】自我介紹 1 ’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這節課還是 由我跟大家一同度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 六課《家鄉新變化》的第二課時,快來跟我一起看看我們今天的學習目標吧, 1. 了解家鄉的傳統特色,感受家鄉特色傳統文化的豐富與美好,知道家鄉傳統特 色凝結著家鄉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熱愛家鄉傳統文化,樹立傳承家鄉傳統文化的 意識;2.主動關心家鄉的發展,提升認識社會、主動參與社會的能力,初步形成公共生 活中的公民意識。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詳)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激 趣 導 入 : 家 鄉 特 色 找 一 找 3 ’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說過家鄉有 了很多日新月異的新變化,可是老師 還發現了一些代代相傳的“不變 ”的 家鄉傳統特色,究竟這些“不變 ”的 傳統有哪些呢? 1.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組圖片, 請大家在規定的5 秒時間內找出具有 家鄉特色的圖片,并說出它的名字。 (展示圖片: 第一組( 民間建 筑):鑊耳屋、四合院、蒙古包;第 二組(民間戲曲藝術):京劇劇照、 川劇變臉、粵劇劇照;第三組(民間 藝術):醒獅、皮影、木偶) 2.大家為什么一下子就能從中找 到這些具有家鄉特色的圖片呢? 你 有什么發現? 1. 觀察圖片,找一 找我們的家鄉特色。 學生: 第一組中鑊 耳屋是我們家鄉的特色 建筑 學生: 在第二組中 粵劇是我們家鄉的傳統 戲劇 學生:我認識醒獅, 這是我們的家鄉特色! 2. 分享自己的心得 和發現。 學生: 因為這些都 是我們家鄉最具特色和 最有代表性的,我們都 非常熟悉。 學生:雖然家鄉飛 速發展,處處有變化, 但這些家鄉的傳統特色 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了 通過找一 找的小游戲形 式開啟本次的 課的內容, 引 出家鄉傳統特 色的主題,為 課堂形式增加 趣味性。有一位同學就在日記中這樣寫 道:(課本 p84 頁日記音頻) 同學們,她提到了她家鄉哪一樣 傳統特色呢?沒錯就是做糖畫! 那我們的家鄉廣東有哪些流傳 至今的傳統特色呢? 今天我要邀請 同學們一起坐上觀光小火車,去看看 咱們的家鄉特色。 1.嘗一嘗——家鄉的美食 小火車先來到了第一站,我們一 起來嘗一嘗家鄉美食吧。同學們,請 大家嘗試從以下美食中選一樣你熟 悉的家鄉美食,并介紹一下, (學生分享) 同學們介紹的真精彩,兩位同學 先是介紹了家鄉傳統美食的名稱,然 跟 讀 課 本上 的 日 記,思考我們家鄉的傳 統特色有哪些。 1. 選擇自己熟悉的 家鄉美食進行介紹, 了 解 家 鄉美 食 的 國 際 地 位; 學生 2:我家鄉的手 打的魚丸還有牛肉丸遠 近聞名!天氣冷的時候, 一家人聚在一起打邊 以課本中 的日記來開展 家鄉特色的探 索, 以觀光火 車為媒介,通 過五個子環節 通過嘗、看、 說、知、試全 方位引導學生 體驗家鄉的傳 統特色,利用 視覺、聽覺、 觸覺等多方面 刺激激發學生 對家鄉傳統特 色的興趣與記二 、 家 鄉 特 色 我 知 道 12’ 后描述了美食的色香味,有的同學還 分享了他和家鄉美食的回憶。屏幕前 的同學們,你想為我們介紹什么家鄉 美食呢? 快來試著說說吧! (停 10 秒) 大家選的這些都是家鄉特色美 食,都具有著濃濃的家鄉特色。家鄉 的美食不僅我們喜歡,也得到了世界 人民的認可,2010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還授予了廣東順德“美食之都 ”的 稱號呢!我們的家鄉真棒! 2.看一看——精彩的粵劇 我們的家鄉不僅有好吃的,還有 好看的哦!跟著小火車,我們來到了 第二站,一起來欣賞一下家鄉的特色 曲藝——粵劇。(粵劇視頻 1min20s) 怎么樣,我們家鄉的傳統戲劇美 不美? 大家知道嗎? 2018 年習近平 爺爺還曾來過廣州,走進了粵劇藝術 博物館了解粵劇藝術傳承和保護情 況呢。屏幕前的同學們如果對粵劇有 興趣,也可以去粵劇藝術博物館參觀 了解哦。 3.說一說——特色的方言 同同學們,大家知道粵劇是用什 么方言唱的嗎?(白話)嗨呀,系白 話。 廣東的白話很好聽,老師也給大 家準備了一首白話童謠,請大家起 立,跟老師一起動一動、唱一唱吧! (視頻 P12) 白話歌謠朗朗上口,同學們,你 會說家鄉的方言嗎?一起來試試吧!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 它代表了當地的特色和文化,在我們 廣東, 白話就是我們的特色傳統文 化,身為家鄉人,我們可以在課余深 入學習了解一下我們的家鄉話哦! 4.知一知——民間的習俗 小火車繼續開。我們的家鄉有歷 史悠久的民間文化,大家在課后了解 過哪些呢? 爐,煮熟的丸子別提多 香了! 學生 3:這是我家鄉 的雙皮奶,香香滑滑, 澆上紅豆可好吃了。 2.觀看視頻,了解家 鄉的傳統戲劇,并產生 深入了解的興趣; 3.學習方言歌謠,嘗 試用家鄉話進行表達; 4.結合自己的課前 調查,介紹家鄉的民俗 文化; 學生 1:我要為大家 介紹的是賽龍舟,賽龍 憶點。 在分享家 鄉特色的社會 地位過程中, 引導學生感受 對于家鄉流傳 至今的傳統文 化 的 自 豪 之 情。評:這兩位同學介紹的都是我們 家鄉特色傳統文化,老師能感受到你 們對于家鄉特色的喜愛之情啦!你還 知道哪些家鄉特色習俗文化? 請試 著分享一下吧。 民間優秀的習俗之所以能流傳 至今,一定有它過人的魅力。它們不 僅凝聚了一代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 舟是我的家鄉端午節最 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 一,也是 2010 年廣州亞 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在 我的家鄉廣東東莞,每 年農歷四月初八開始, 到五月三十日,稱為龍 舟月。人們劃龍舟,觀 龍舟景,吃龍舟餅,食 龍船飯,唱龍舟歌,沿 襲至今。劃龍舟的時候 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在 這樣一個有紀念性又有 競技性的活動中,我感 受到了家鄉傳統特色的 精彩!我喜歡家鄉的賽 龍舟活動! 學生 2:我要為大家 介紹的是家鄉的傳統民 間文化——醒獅。醒獅 通常由兩個人合作完 成,一個人負責控制獅 頭,另一個人彎著腰負 責控制獅身,兩個人合 作就可以呈現一只活靈 活現的小獅子啦!在我 們家鄉,每逢新年或者 大型活動開幕的時候都 會有醒獅節目,寓意吉 祥喜慶的好彩頭。伴隨 著咚咚鏘鏘的鑼鼓,小 獅子特別可愛!好像真 的一樣,早在 2008 年, 廣東醒獅被列入第一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名錄了呢!多令人驕傲!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寄托了大家對 家鄉無限的熱愛之情。三 、 傳 統 特 色 代 代 傳 5’ 1.通過剛才的旅程,我們對家鄉 多方面的傳統特色有了初步的了解。 了解到我們的家鄉有這么多特色。你 有什么感受? 2. 同學們,接下來你們想不想近 距離感受一下家鄉特色工藝呢? 今天在我們的課堂上,我想邀請 大家一同來體驗家鄉的磚雕文化,讓 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一起去了解一下 吧(播放磚雕視頻) 下面請大家拿出課前打印好的 磚雕模板,暫停視頻,用筆一起來試 著臨摹一下吧。 3. 怎么樣,你成功了嗎?磚雕設 計如此精美,在紙上臨摹都有些困 難,真難想象如果刻在磚石上需要付 出多少努力呢!真是需要下大功夫 呀! 問:我們現在居住的房子設計多 元化,用機器制作的裝飾簡單美觀, 還需要這么有難度磚雕藝術嗎 4.老師這里有一段視頻大家一起 看看吧!(播放磚雕大師視頻)現在 大家認為像磚雕這樣的家鄉傳統工 藝該不該隨著發展而被淘汰呢? 1. 回答問題說感受; 學生 1:我們家鄉的 傳統特色有各種特色小 吃,有有趣傳統的技藝, 有獨具特色傳統建筑, 還有傳統民俗生活等 等,真是豐富多彩,我 真自豪! 學生 2:好多家鄉傳 統特色我以前不是很熟 悉,通過學習后我很感 興趣, 比如粵劇,我想 讓爸爸媽媽領我去粵劇 博物館瞧瞧! 2. 觀看磚雕介紹視 頻。 嘗 試 臨 摹 磚 雕 圖 案。 3. 思考并回答家鄉 的傳統工藝是否還需要 傳承?感受家鄉特色傳 統文化的魅力,萌發傳 承文化瑰寶的意識。 學生: 確實,在我 們住的地方用磚雕做裝 飾很少見了。 學生: 如果以后都 看不到這么好看的磚雕 藝術那該多可惜呀! 4. 觀看磚雕傳承視 頻分享感受。 學生 3:不應該,磚 雕有一種獨一無二的 美,這種美體現著磚雕 師傅獨具匠心的創造, 本環節通 過教師層層遞 進的問題一步 步引導學生就 整節課的內容 進行思考“傳 統文化的傳承 意義 ”,從表 達感受到思考 原因再到思維 拓展, 引導學 生進一步萌發 對家鄉特色的 自豪感和傳承 家鄉特色的責 任感。評價:同學們說的很好,傳統的 技藝里凝聚著我們祖先的智慧,傳統 的文化中鐫刻著我們祖祖輩輩的優 良品德,需要我們一代接一代不斷地 學習和研究,把它繼承和傳揚下去。 飽含了家鄉手工匠人精 益求精不斷創新的品 質。 學生 2:不應該被淘 汰, 因為有難度,所以 才珍貴 。磚雕藝術歷時 百年流傳到現在, 已經 成為了我們的家鄉的經 典,我們可以從每一幅 精美的作品中看到作者 的創意和手藝,看到磚 雕作品我們就會想到我 們的家鄉,這就是我們 家鄉的名片。四 、 童 心 描 繪 家 鄉 美 好 未 來 3 ’ 通過兩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積極 發現了家鄉發生的變化,了解到了家 鄉傳統特色,也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 生活。同學們,在我們尋找家鄉發展 變化的時候,你們是不是也發現家鄉 的發展也有不完美的地方,需要進一 步改進呢?讓我們來分享一下吧! 1. 表達對家鄉未來 的希望。 學生 1:隨著家鄉的 發展,我發現街道上的 車越來越多了,我希望 家鄉以后可以規劃更多 的地鐵線路,建一些高 架橋 。希望新能源汽車 越來越完善,這樣我們 家鄉就不會特別堵車, 也會減少很多的尾氣污 染了。 學生 3:我希望家鄉 的鄉村小學可以建設得 更先進,有更寬敞明亮 的教學樓和先進的多媒 體設備 。鄉村的道路更 平坦,這樣同學們上學 本環節通 過繪畫環節讓 學生表達對家 鄉未來發展的 希望, 引導學 生關注家鄉的 發展變化, 目 的是激勵學生 愿意為家鄉發 展盡自己的一 份力量,進一 步樹立主人翁 意識,培養建 設家鄉的責任 感。2. 同學們,你希望我們的家鄉未 來是什么樣的呢? 那就一起來寫一 寫,憧憬一下美好的未來吧! 3.大家看,同學們還紛紛拿起了 畫筆,畫出了家鄉未來的樣子,(展 示兒童畫)你們瞧,多美的家鄉呀! 如果我們想讓家鄉越來越好,像畫上 一樣美,我們小學生可以怎么做呢? 就更方便了! 2. 寫一寫對家鄉的 希望。 3. 通過繪畫表達出 自己心目中未來的家 鄉 。 同時思考并分享在 日常生活中應該做些什 么。 學生 1:我們要愛護 環境,主動撿起公共場 所的垃圾,這樣家鄉可 以一直很干凈整潔; 學生 2:大家都能遵 守秩序也可以讓家鄉越 來越好。我會遵守規則, 也讓我的爺爺奶奶、爸 爸媽媽一起遵守規則。五、 課堂總結 1 ’ 大家都說的非常好,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家鄉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 好,!家鄉總有新變化,傳統特色人人夸,有了美好的期望,我們就要在日常生 活中用實際行動去實現它!今天的課程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板 書【答疑部分】接下來是小學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第十六課《家鄉新變化》第二課時的答疑 時間。問:為什么鑊耳屋這種建筑會流傳至今呢?同學們,鑊耳屋的鑊字,是古時的一種大鍋,鑊耳屋因其樓頂兩邊的山墻形狀好像鍋耳 朵,因此也被叫做“鍋耳屋”。不要小瞧這個“鍋耳朵 ”,它最直接的功能就是可以遮擋太陽直射,減少屋內的悶熱, 可擋風入巷,讓風通過門、窗流入屋內。火災時,高聳的山墻可阻止火勢蔓延和侵入。另外, 鑊耳山墻上的窗戶窄窄地高開,還能防盜。鑊耳屋凝聚了歷代建筑匠師的智慧與汗水,結合獨特的自然環境與鄉土資源,融入當地的風水觀念與傳統文化,再加以高超的雕刻與繪畫藝術,成就了一座座集觀賞與實用的特色 建筑。問:現在還有哪里可以看到鑊耳屋呢?現存的鑊耳建筑群有花都區的資政大夫祠、荔灣區的錦綸會館、越秀區的廬江書院、大 學城的嶺南印象園、番禺區的沙灣古鎮、海珠區的黃埔村、 白云區的周氏大宗祠、黃埔區的 南灣村、增城區的坑貝古村、黃埔區深井古村等等。同學們可以在課余時間提前讓爸爸媽媽 預約前往哦!問:我想了解更多關于粵劇文化的知識,有哪些途徑呢?粵劇是嶺南地區的傳統戲劇之一,是我們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跨越時空、超越國 度的永恒魅力和當代價值。我們想了解粵劇的傳統文化可以有很多途徑,比如:通過多媒體或 者現場觀看粵劇,聆聽粵曲、也可以去粵劇藝術博物館參觀學習、還可以通過閱讀粵劇繪本 等多種途徑。同學們,快去感受粵劇文化魅力,品味情懷滿載的城市記憶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