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 . 2 在 社 會 中 成 長 教 學 設 計 一、核心素養目標1.道德修養:體會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感受親社會行為的 意義,提升道德修養。2. 健全人格:學會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在實踐中成長,塑造健康人 格。3.責任意識:認識到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在積極參與社會 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培養責任感。三、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我為社會作貢獻。2.教學難點:在社會課堂中成長。四、新課講授導入:通過桂海潮的介紹視頻,讓我們佩服他的同時,我們也在思考 一個問題:他是怎樣取得這樣的成績的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走進本課 《在社會中成長》。一、在社會課堂中成長情境一:觀看老師同學眼中的桂海潮 材料:桂海潮的生平經歷1.1986年,桂海潮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一個普通家庭。為了讀書和改變命運,一家人走了一天一夜,從大山深處移居到縣城邊的山坡上。 (父母的養育)2.2005年,桂海潮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飛行 器設計與工程專業,9年后博士畢業開啟博士后的研究生涯。(老師 的教誨同學的陪伴)3.19年后,他作為北航留校任教的博導,和中國首位戴眼鏡執行飛 行任務的航天員,第二次被家鄉的人們記住了名字。(社會的關愛) 思考:結合議學情境,小組合作,請你談談桂海潮的成長過程又叫什 么 桂海潮的成長過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師:是社會化的過程,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通過父母的撫 育、與同伴交往、老師的教誨、社會的關愛等。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情境二:航天員的食物思考:邊看視頻邊思考,請你談談宇航員所食用的這些食物與社會上 哪些行業可能發生聯系 師: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 和精神滋養。(筆記)1.人的成長與社會的關系 P7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②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 精神滋養。二、養成親社會行為情境一:桂海潮生活中任勞任怨桂海潮的同學、北航宇航學院教師王悅回憶,桂海潮任勞任怨,不怕 麻煩,春游時幫大家洗水果,打掃衛生沖在最前面,組織實驗室研究 生的體育活動也是井井有條,點子多,做事效率很高…思考:請你談談桂海潮任勞任怨,不怕麻煩,春游時幫大家洗水果, 這是一種什么行為以及這種行為有哪些表現 師:(提問)其實這就是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又叫利社會行為。 親社會行為的表現:分享、謙讓、幫助他人、了解社會等。情境二:桂海潮做志愿者老照片被刷屏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意外掀起了一波“志愿熱”。人們驚 喜地發現,36歲的載荷專家桂海潮竟然還有另一個身份:志愿者。 桂海潮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城市志愿者。當年,正在北京航空航 天大學讀書的桂海潮穿上“志愿藍”,成為了城市志愿者的一員。在 一張老照片中,桂海潮和同伴在“藍立方”城市志愿服務站點前露出 笑臉,曬黑的臉龐和潔白的牙齒形成了鮮明對比。桂海潮做志愿者的 老照片刷了屏在各個志愿者群中大家紛紛點贊。思考:請你談談桂海潮做志愿者的老照片為什么會受到大家的關注以 及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培養這種行為 (筆記)2.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 P8①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②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③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筆記)3.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 P8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 人之所想,及他人之所急。(延伸)議學延伸: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構建和諧社會,你我共參與。現請你以“養成親社會行為,青少年在行動”為主題,有什么活動可以參加呢 師:例如參加學剪紙、打掃小區衛生等。三、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是不斷社會 化的過程,個人可以從社會中得到物質或精神上的支持。我們要主動 了解社會主義,養成親社會行為。四、課堂檢測1. (2023 · 廣東深圳二模)今年3月4-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 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召開。每年兩會時期,全國大部分 學生都會關注這件時事,關心時事有利于青年學生( A )A. 關心社會,融入社會B. 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 C. 逢場竿木,嘩眾取寵D. 積累個人的物質財富2. (2023 · 廣東河源 · 統考二模)2023年3月5日是第60個學雷 鋒紀念日。近年來,學生群體已悄然掀起志愿服務之風。社區發展、 環境保護、為老服務……他們通過志愿服務發揮所長,讓雷鋒精神在(在社會中成長)新時代綻放出更璀璨的光芒。學生群體的行為( A )A. 是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親社會行為 B. 能夠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C. 需要他們學會承擔不愿承擔的責任 D. 是為了獲得學校和社會更多的贊譽 五、板書設計在社會課堂中成長養成親社會行為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意義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做法六、教學反思:《在社會中成長》這一課教學內容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 會生活,在社會生活中關愛其他社會成員,自覺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養成親社會行為。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主要抓住社會生活中關愛他 人、與人為善、奉獻社會的主題,圍繞生活中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 系這條主線展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