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和大自然》 第 8 課《大自然,謝謝您》第一課時《大自然的禮物》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單元整體分析:《大自然,謝謝您》是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和大自然》的最后一個主題,這 一單元前三課分別是《風兒輕輕吹》、《花兒草兒真美麗》、《可愛的動物》。前三課教 學主要讓學生通過對大自然中的風、身邊植物和動物的了解與觀察,學會與大自然建 立親近關系,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神奇與變化的基調。整個單元的教學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與大自然親近、共生共存的觀念。本課 作為《我和大自然》這一單元中的最后一課,有總結提升與延伸之用,延續了《可愛 的動物》中蘊含的生命意識與環保意識,最終落點在感恩層面,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 要用自身的勤勞與努力回報大自然的饋贈,同時,也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的情趣。本課教材分析:本課共有兩個教學內容,分別是“大自然的禮物 ”和“大自然中的快樂 ”,旨在 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與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第一課時《大自然的禮物》教 材背景圖用意深刻,旨在告訴大家,大自然的陽光、空氣、水、泥土等自然的基本要 素都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最好的禮物,這里需要孩子從生活的各個角度來談大自然的饋 贈。通過活動與交流,引導孩子在與自然共在中成長,為課程后續的環保教育做好情 感鋪墊,并奠定有效的認知基礎。因此本課需要從“飲水思源 ”上創設情景與氛圍, 讓孩子整體感知人類全方位的生活都與大自然不可分割,從而能促動他們感恩自然的 情感生發。物質上的“飲水思源 ”,情感上的回歸自然,以及對自然智慧啟迪的探尋, 是本課的落點。同時,也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要用自身的勤勞與努力回報大自然的 饋贈。二、學情分析隨著社會不斷提高對教育的重視,很多家長都能利用節假日帶孩子進行戶外親子 活動,這使得一年級的孩子有一定接觸自然的經歷。同時根據對一年級學生日常生活 的觀察與了解,大多家庭在物質上對孩子都盡可能滿足,孩子得到需要的東西并不難。 但大部分七八歲的兒童對于吃、穿、住、行需要的各種物品源自哪里并不太了解,尤 其是城市里的孩子。雖然孩子們在大自然中活動有諸多快樂的體驗,但并不一定會有 對大自然的感恩之情,對大自然帶給人類的智慧啟迪,也極少有學生能知道,他們并 不懂得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享用并珍惜當下豐富的物質生活。因而,這將是本課對 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生長點。經過本單元前三個主題的探索之后,學生已經感知了大自然的豐富與神奇,并初 步建立了與動物、植物共生共存的觀念。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人 與整個自然界都是相依存的,這能為其親近自然、感恩自然的情感發展提供生長的可 能。三、教學目標1. 認識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我們離不開自然。2. 感受大自然給我們豐富的禮物,給辛勤的人們豐厚的回報。3. 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感恩之情。四、教學重難點重難點: 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感恩之情。五、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同學們好,我是來自廣 州市越秀區執信南路小學的 何詩韻老師。今天就讓我們 一起走進《道德與法治》一環節一: 您好呀!大自 然 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 8 課 《大自然,謝謝您》第一課 時《大自然的禮物》。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 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認識人與自然是相互依 存的,我們離不開自然。 (2)感受大自然給我們豐富 的禮物,給辛勤的人們豐厚 的回報。 (3)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 感恩之情。 1.上課前,老師想問大家一 個問題:什么是大自然呢? 我們一起在下面的視頻找找 答案吧。播放視頻《美好的 大自然》。 師:同學們看了視頻,你們 有答案了嗎?我們一起來說 說你的看法吧。 評價并小結:同學們所說的 河流湖泊,陽光雨露,還有 多種多樣的動植物,就是大 自然。原來我們和大自然早 就認識,我們一起和它打個 生 1: 我覺得大樹、綠草、 鮮花,還有多種多樣的動物 就是大自然。 生 2: 我覺得陽光、空氣、 河流、湖泊,就是大自然。 生 3: 陽光、小草、花兒 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生活 在大自然中。 通過視頻材料, 喚起學生在大自然 的美好體驗,讓學生 明白大自然的含義, 發現我們生活在大 自然中。以學生對大 自然的美好體驗作 為本課的導入,拉近 生活和課堂的距離,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 趣。招呼吧“您好呀,大自然 ”。 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 然總給我們帶來很多美麗的 景色,讓我們感到心曠神怡, 身心愉快,這是大自然給我 們的禮物。(板書:大自然的 禮物 美麗的景色)環節二: 真棒呀!大自 然 1.師: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 不止眼前的美景,請大家 找一找,在我們身邊,哪 些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 禮物? 評價:這位同學很用心觀察 身邊的事物,我們的衣食住 行的確都離不開大自然提供 的資源。 2.大自然蘊含著豐富的資 源,這些資源在我們的生活 中又變成什么樣子呢?(老 師以“玉米的利用 ”為例子 說明對大自然禮物的利用。) 大家看看圖片上的這些 物品,你認識它們嗎?你知 道這些物品的原材料是什么 嗎?沒錯,就是玉米。煮熟 的玉米就會變成可 口 的食 物,在鍋中加熱放上糖就變 成了同學們非常喜歡吃的爆 生:我發現我們吃的食物、 穿的衣服和住的房屋都是 大自然的禮物。 通過常見的玉 米 ,并說說它的功 用,通過分析這個具 體的例子,讓學生初 步感受大自然的禮 物就在我們的身邊, 并此來啟發學生找 一找身邊還能找到 哪些大自然的禮物。 通過調查、匯報、分 享活動,促動學生主 動參與課堂,感受到 探究大自然禮物的 快樂。同時,在分享 活動中讓孩子們感 受到大自然帶給人 類禮物的豐富性,我 們生活中吃穿住行 需要的各種物品都 是來自大自然,幫助 孩子們更好地認識 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米花,將玉米碾碎還可以變 成生活中常見的主食玉米 面,玉米加工后就變成了生 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用油,就 連看似沒有食用價值的玉米 秸稈經過科研人員的不斷開 發利用也變成一種清潔能源 呢。沒想到大自然給我們送 來的玉米還有如此大的作用 吧! 3.想一想,神奇的大自然給 我們送來了禮物,人們用這 些禮物來做什么? 讓我們來看看同學們的 發現吧。 評價并小結:同學們能看到 事物間的變化,觀察得真細 致。我們生活中吃的、穿的、 住的、用的等等,都離不開 生 1:我知道樹木經過一系 列的加工,就會變成我們每 天都使用的紙張。 生 2:我的鉛筆是由筆桿和 鉛芯組成的,這些材料都來 自于大自然,經過工廠的加 工就變成了鉛筆。 生 3:我想到了我們住的房 屋是由木頭、水泥、鋼材建 成的,這些都是大自然提供 的原材料,經過不斷的加 工,變成了我們現在居住的 房子。 生 4:我們穿的衣物是由大 自然中的棉花織成布,再做 成我們現在穿的衣服。 系,萌發感恩自然的 情感。大自然。大自然給了人類豐 富的資源,給了人類豐厚的 禮物,讓我們能更好地生活。 大自然,真棒呀!(板書:豐 富的資源)環節三: 好伙伴!大自 然 1.看一看這三組圖片(教材 30 和 31 頁的插圖),你還有 什么新的發現嗎? 老師講解:圖 1 蠶寶寶吐絲 后,經過人們的辛勤付出, 才有了這些漂亮的絲巾。 圖 2 經過農民伯伯的辛勤 種植和采摘,我們才能吃到 香甜的水果。 圖 3 有了泥沙、木材、鋼材, 還需要工人們的用心建造, 才能成為房屋。 評價:對呀,大自然給了我 們無限的資源,但是也少不 了我們的辛勤勞動。 2.一顆小米粒從田間到餐 生 1:我發現我們的衣食住 行都離不開大自然,同時, 也里面也包含人們的辛勤 勞動。 生 2:我們想要好的收成, 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我們 自身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 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一年級學生 去探尋大自然禮物 的來歷,我們更多地 要考慮他們的知識 起點,所以要從身邊 熟悉的事物來體驗 與感受。所以,選擇 相對一年級學生來 說比較熟悉的“米 ” 這個話題來組織教 學。使用動畫素材展 示米的成長過程,更 貼近一年級學生的 感知水平,能夠充分 激發學習興趣。桌,經歷了哪些變化?需要 誰的幫助呢?讓我們一起看 看視頻《小米粒的自述》吧。 看完視頻,說一說你有什么 收獲? 師:原來小米粒的成長,不 僅需要土地、陽光、雨露, 更需要農民伯伯的辛苦付 出!正如我們一年級上冊在 語文書上學到的古詩《憫農》 這樣寫,老師朗誦古詩。我 們碗中的每一粒米飯都是農 民伯伯辛苦勞動得來的,相 信同學們現在對“誰知盤中 餐,粒粒皆辛苦 ”有了更深 刻的了解,所以我們不能浪 費糧食哦! 3.不僅小米粒的成長需要人 們的辛苦勞動,生活中還有 很多物品是人們辛勤勞動之 后產生的。人們辛勤付出, 生 1:米粒從種子到秧苗再 到我們餐桌上的米飯,中間 需要農民伯伯的辛勤地插 秧、施肥、拔草、收割、脫 粒、碾米等等,非常辛苦。 生 2:米粒的長成需要很多 大自然的資源,同時更是凝 聚了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 我們應該要愛護糧食,杜絕 浪費。大自然也會給勤勞的人們豐 厚的回報。(板書:豐厚的回 報) 想一想,大自然還會給了辛 勤勞動的人民什么回報? 小結:同學們的這些發現都 能讓我們感受到人類與大自 然是相互依存的。人類的積 極保護大自然,會讓大自然 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大自 然真是我們的好伙伴! 生 1:我們多種樹木,就可 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 綠色,讓我們也能呼吸到更 新鮮的空氣。 生 2: 我們注重保護大自 然,不破壞環境,就能讓我 們有更好的居住環境。環節四: 謝謝您!大自 然 1.神奇的大自然,給與我們 很多的禮物,你想對大自然 說些什么呢? 2.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 們該用什么實際行動感謝大 生 1:謝謝大自然給我們那 么多禮物,如果沒有大自 然,我們會缺少很多吃的、 穿的、住的、用的,我們離 不開您! 生 2:謝謝大自然給人類的 饋贈,我要好好地保護您! 生 3:大自然只對勤勞的人 們賦予豐厚的回報,我也要 辛勤勞作,不辜負大自然給 與我們的禮物。 通過啟發和引導,讓 學生以自 己喜歡的 方式向大自然表達 感謝之情,并把這種 感恩之情在實際中 踐行,讓學生以實際 行動表達對大自然 的感謝。最后,通過 聆聽總結和朗讀小 詩,激發學生對美好 大自然的憧憬,豐富 學生的情感體驗,讓 學生學會行動起來 保護大自然。自然呢?請用以下的句式說 說具體做法:什么情況下, 你會怎么做。 小結:同學們,其實在我們 的生活中隨手關燈、光盤行 動、節約用水、垃圾分類不 僅是文明的善舉,更是節約 資源,愛護大自然的表現呢。 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珍 惜他人的勞動成果,珍惜大 自然的禮物,愛護大自然。 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向大自然 說一聲:謝謝您,大自然。 3. 習主席在 2021 年 10 月 12 日下午以視頻方式出席 在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 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講 話。大家一起來看看視頻。 播放視頻《要深懷對自然 的敬畏之心》 習爺爺說:“當人類友好保護 生 1:吃飯的時候,我會少 用一次性木筷子,并且不浪 費糧食,做到光盤行動。 生 2:外出郊游的時候,我 會不亂扔垃圾,分類投放垃 圾。 生 3:看到水龍頭正在滴水 的時候,我會過去及時把水 龍頭關掉。自然時, 自然的回報是慷慨 的;當人類粗暴掠奪自然時, 自然的懲罰也是無情的。我 們要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 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 保護自然,構建人與自然和 諧共生的地球家園。” 習爺爺告訴我們大自然 無私地送給人們的禮物,也 告訴我們要用實際的行動珍 惜大自然給我們的恩賜。 4.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對大自 然的保護,頒布并實施了許 多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中 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 保護法》等等,希望人們有 計劃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 質量惡化,在更好地利用自 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污 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及危 害,促進人類與大自然協調 發展,保護人類健康,造福 子孫后代。 5.總結:同學們,我們生活 在同一個地球上,只有一個 美麗的家園,保護大自然靠你、靠我、靠大家,就讓我 們攜起手來節約資源,愛護 我們美好的大自然吧。 讀一讀,最后,讓我們用 一首小詩來結束本課時的學 習。請同學們跟著老師讀一 讀。 大自然,謝謝您 一個地球一個家, 保護自然靠大家。 攜起手來共行動, 節約資源愛自然。 6.課后拓展 推薦書目:同學們讀得 真有感情,看到同學們學習 這么認真,何老師要送給大 家一份禮物,就是一本非常 有趣的繪本故事書《再見小 樹林》,故事中的小男孩擁有 一個由陽光、綠樹、野花交 織而成的心靈樂園,可是, 一晚之間,小樹林不見了, 接下來小男孩會怎么做呢? 課后,同學們可以和爸爸媽 媽一起閱讀找找答案吧,我 們也可以從他身上學學怎樣 保護大自然。 活動超市:最后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逛逛有趣的活 動超市,以下有兩項有趣的 課后實踐活動,你可以選擇 其中的一項來完成。(1)與 家長分享保護大自然的小妙 招(2)寫一句保護大自然的 宣傳標語。(板書:)(大自然的禮物美麗的景色豐富的資源豐厚的回報)大自然,謝謝您!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和大自然》 第 8 課《大自然,謝謝您》第一課時《大自然的禮物》答疑設計同學們好,現在是《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8 課《大自然,謝謝 您》第一課時《大自然的禮物》的答疑環節。在本課的學習中,同學們還有什么疑問 嗎? 趕緊告訴老師吧!學生問題 1:老師好,刮大風會把房屋吹倒,請問風也是大自然送給人們的禮 物嗎?解析:首先要表揚這位同學用心留意身邊的自然現象和自然災害,大風的確會 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不便,大風容易導致交通事故,嚴重時還可能會把人和房屋卷起來, 造成更大的傷害。但其實我們可以通過辛勤的勞動,把大風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常說 防患于未然,在大風到來之前,人類可以通過多植樹造林的方法來加固土壤,樹木還 可以阻擋風速,減少大風帶來的危害。同時,風也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好處, 最重要的是,風能是分布廣泛而且用之不竭的能源。利用風能發電,就減少了化石能 源的利用,減少熱量的排放,保護了環境。除此以外,風能吹動帆船,能幫助植物傳 播花粉,能給我們帶來涼爽,能帶來降雨等等,只要我們把風用好,它能給我們帶來 許許多多的好處,它也是大自然給我們非常寶貴的禮物呢!學生問題 2:老師,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禮物是無限的嗎?解析: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禮物不是無限的,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自然 資源可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 可再生資源可反復利用,如氣候資源(太陽 輻射、風)、水資源、地熱資源(地熱與溫泉)等等。 不可再生資源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如礦石資源,土壤資源,煤,石油等,如果人類過度開發, 過分向大自然索取,必定會導致這些資源面臨枯竭,也終將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存環境 的。人與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人與大自然應和諧相處。既然大自然的資源是有限 的,那我們應該好好地珍惜資源,珍惜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愛護地球。學生問題 3:老師,如果我們人類對大自然不好,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解析:自然是人類生活的家園,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必須依賴自然環境和自然資 源。但是,如果人類對大自然不好,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利用,肆意破壞地球的生態 環境,那么我們原本非常美好的大自然就會變得支零破碎,滿目瘡痍,最終會影響人 類的生存環境。(播放大自然被破壞的視頻)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工廠排放污水、廢 氣等,會對大自然造成很多不可估量的危害。環境破壞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長的時 間才能恢復,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最終也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并且做到隨手關燈、光盤行動、節約用水、垃圾分類,好好珍惜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 愛護大自然,以實際的行動向大自然說“謝謝您!”。通過《大自然的禮物》這一課的學習以及課后答疑,我們認識到我們的生活離 不開大自然,大自然給與我們豐厚的禮物,讓我們一起用勤勞的雙手好好珍惜大自然 給我們的饋贈吧。課后答疑到此結束,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