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杜鵑》教案教學目標: 1、通過音樂體驗活動學生能夠準確地識讀樂譜用自然輕巧的聲音.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杜鵑》并能體會歌曲的意境。 2、學生能夠穩定地與同伴進行二聲部輪唱并用和諧、輕巧優美的聲音合作演唱二部輪唱作品《杜鵑》,在輪唱中感受體驗美妙的和聲。教學重點: 通過音樂體驗活動,體會歌曲的音樂情緒風格和意境。教學難點: 能夠穩定地與同伴進行二聲部輪唱并用和諧、輕巧的聲音二部輪唱作品《杜鵑》并在輪唱中感受體驗美妙的和聲。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鋼琴、音塊、木琴教學過程:一、感受與體驗 1.談話:今天很高興和孩子們一起上音樂課。老師想問問大家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真棒!溫暖的陽光伴隨著春天來到了我們中間,在田野,在草地,在森林,到處春意盎然。你們能夠動作或者造型來表現春天的情景嗎?2、春天模仿秀(感受三拍子韻律)今天老師想跟你們做一個游戲,每個人都埋頭閉眼做一顆埋在地里的小種子,當老師用手摸到你的頭時請你站起來模仿一個春天的造型,好嗎?孩子們,讓我們跟著優美的音樂,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吧!春天模仿游戲左右搖擺強拍拍手與學生對拍師在第三樂句加上“咕咕”的叫聲(5) 第三樂句:邊做動作,邊唱一唱你們模仿的小杜鵑的叫聲真好聽,老師想考考大家,你聽!杜鵑的歌唱的是什么音?(6)敲一敲,用音塊伴奏。二、模仿春天的聲音師:你感受到這段旋律是幾拍子的?真棒!下面我們就用三拍子的韻律來體驗春天的聲音,請你想一想春天你會聽到什么樣的聲音?1、模仿春雨沙沙、小河嘩嘩的聲音(用音塊伴奏)2、請同學伴奏,師帶學生唱 (邊唱邊做動作)3、生唱師改變后半樂段的旋律(加動作)4、畫旋律圖,體會音樂創作手法“模進”5、與老師一起模仿動作并唱一唱三、感受歌曲的旋律及音高1、聽音樂用動作感受旋律的高低變化。 第一遍學生安靜聆聽教師演奏的旋律感受音樂高低起伏變化。 第二遍用高中低不同的動作表示出來。 2、聽唱旋律 師:請同學們聽一聽老師哪里唱得跳躍有彈性?哪里唱得圓潤而連貫?3、演唱旋律 (1)只唱句首和句尾,其他默唱師:這三句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發現?(2)唱譜(由慢到快,提醒孩子們演唱時注意變化,跳躍和連貫。)(3)完整唱歌譜并做相應的音符手勢。學生完整演唱歌譜并做出每個小節第一個音的音符手勢。四、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2、跟琴默唱3、師生接龍唱全曲。(提醒學生注意第一、二樂句后半句歌詞的區別。) 4、作品處理后演唱全曲。 要求學生注意歌曲的情緒提醒學生用輕巧.自然的聲音來演唱。(在演唱過程中教師可以用手勢指揮結合律動的感覺告訴學生哪些地方要唱得輕巧跳躍哪些地方要唱得舒展連貫。) 5、男女生分別演唱。(樂句句尾加花)師:下面請女生唱第一遍,男生唱第二遍,同時邊唱邊聽老師做了什么?生唱師在句尾加上“咕咕”(碰鐘伴奏)女唱男生伴奏6、嘗試背唱鞏固加強學生對歌曲的記憶。師:老師想考考大家,去掉一些歌詞會不會唱?五、體驗參與輪唱二聲部卡農 (注意提醒學生第一聲部唱完全曲后要再唱一遍第一樂句。)1、師生合作 第一遍學生唱第一聲部教師唱第二聲部。2、學生合作 具體操作將學生分為兩組學生,1組唱第一聲部,2組唱第二聲部。 (交換練習讓學生充分體驗二聲部培養學生聽覺能力。)3、變成雙圈,內圈先唱,外圈后唱。(要求:每個聲部輪到自己唱時才走起來,注意提醒最先唱第一聲部的學生可以多唱一遍第三樂句,和第二聲部同時結束。)4、完整呈現作品。 六、總結下課多美妙的森林交響曲呀!今天我們用優美的歌聲、美好的舞姿、動聽的伴奏感受了法國兒歌《杜鵑》。下次當你走到美麗的大自然中,如果遇到了可愛的小杜鵑,別忘了用歌聲去跟它們打打招呼。這節課就上到這里,讓我們跟著美妙的音樂一起飛出教室吧。(學生分兩組邊唱同時模仿小杜鵑“飛”出教室,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