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南絲竹
內容:民樂合奏《紫竹調》、《歡樂歌》
教學目標:
復習演唱歌曲《無錫景》,能說出江南民歌的基本特征。
聆聽江南絲竹《紫竹調》,能說出江南絲竹的基本特征,能分辨并說出主要的演奏樂器及流行地區。
能分句聽琴視唱《紫竹調》的主題音樂。
能完整聽琴視唱樂譜,并能唱出樂句間的強弱對比。
聽賞江南絲竹《紫竹調》,能分辨音樂的段落,主奏樂器的音色,能說出音樂主題的重復與變化。
能對比、分析并說出江南絲竹的音樂特點。
聽賞器樂合奏《歡樂歌》,能說出現代江南絲竹音樂有哪些新的變化。
教學重點:
欣賞江南絲竹《紫竹調》
教學難點:
江南絲竹的音樂特點。
教學過程:
導入
1、復習演唱歌曲《無錫景》
2、教師過渡語:《無錫景》屬于哪個地區的民歌?江南指的是哪里?江南民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聆聽《歡樂歌》片段
師:江南地區的器樂作品和江南民歌有沒有相似的地方呢?我們來聽一聽。(聆聽《歡樂歌》片段)
生:回答
師:江南地區的器樂作品吸取了江南民歌的音樂元素,旋律保留了民歌的基本特點。只是二者表達的內涵不一樣,民歌表達的內涵是歌詞,器樂作品則給人更多想象、聯想的空間,不同的樂器可以給人不同的聯想。那么你在這首器樂作品中,聽到有哪些樂器?
生:二胡、竹笛。。。。
教師小結:這些樂器的材質主要分為兩大類。用絲線制成琴弦的簡稱為“絲”,用竹子制造的稱為“竹”。因此,用“絲”制成的樂器有二胡、中胡、琵琶、三弦等,用“竹”制成的樂器有笛、簫、笙。
所以江南地區的傳統器樂作品又被人們稱為“江南絲竹”(出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江南絲竹音樂。
新課《紫竹調》
聽音樂回答問題
(1)樂曲表現了怎樣的情緒?
(2)聽了這段音樂,你認為樂曲適合在哪種場合中運用?
教師小結:它多在節日及婚嫁喜慶場合演出。《紫竹調》原本是一首具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民歌,具有濃郁的吳地風格。后來江浙地方戲常用它作穿插的小調,在滬劇中,它還成為常用的唱腔。剛才我們聽賞的《紫竹調》就是由滬劇曲調改編、發展而成的江南絲竹代表曲目。我們一起來學唱它的主題旋律,感受其輕快、喜慶、悠閑自得的情緒。
學唱樂譜
(1)聽琴兩小節一句視唱樂譜。
(2)聽琴四小節一句視唱樂譜。
(3)完整聽琴演唱歌譜,注意聲音要連貫及樂句間的強弱對比。
3、觀看視頻,回答問題。
(1)主題旋律出現了幾次?每一遍的主奏樂器是什么?樂曲的結構是大型還是小型的?
(2)每次的主旋律是相同、相似還是不同?每遍的速度相同么?(可用筆做記錄)
教師小結:主題旋律相同我們稱為重復,主題旋律相似的(如加花、減花等),一般稱為變奏。重復、變奏和音色的交替,是民樂演奏中常用的三種音樂表現手法。
感受樂曲的加花變奏。
A 從譜面上看,加花變奏改變了什么?
a旋律和節奏 b速度和節奏 c旋律和速度
B 主題經過加花后,聽覺上給我們帶來怎樣的不同感受?
生:回答
師小結:江南絲竹的演奏風格也恰恰就體現在這種豐富的旋律、多變的節奏和音色的變化及演奏者默契的配合之中。所以他的演奏風格是細膩精致還是粗獷大氣的?江南絲竹的音樂風格,歸為四個字“小、輕、細、雅”。
聆聽《歡樂歌》,驗證江南絲竹的音樂風格。
過渡語: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江南絲竹也在發生變化,請欣賞重新改編的《歡樂歌》,與傳統《歡樂歌》相比,他有哪些新的變化?
拓展
欣賞重新改編的《歡樂歌》,與傳統《歡樂歌》相比,他有哪些新的變化?
生回答,師小結
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聆聽了江南絲竹的代表曲目《紫竹調》和《歡樂歌》,了解了江南絲竹名稱的由來,學習了重復、變奏和音色的交替,是民樂演奏中常用的三種音樂表現手法,鑒證了江南絲竹的音樂風格“小輕細雅”,同時也感受了江南絲竹音樂的新變化。課下,我們可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