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鈴鐺舞 教學教案【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鈴鐺舞》2、節奏: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3、律動:用舞蹈動作表現歌曲 【教學目標】 1、 能夠用愉快的情緒、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鈴鐺舞》,感受苗族歌舞的特點。 2、 學生能跟老師學習簡單的苗族舞蹈動作,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苗族歌曲的特有韻味。 3、 能為歌曲加入襯詞、雙聲部、打擊樂器等為歌曲伴奏,烘托氣氛,并能以自己喜愛的形式參加表演。感受苗族的民俗風情,對少數民族音樂產生興趣。 【重點難點】 學會歌曲并能用歡快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嘗試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烘托歌曲的熱烈氣氛。 【教學準備】多媒體設備、手鈴、碰鈴、鋼琴等 【教學過程】一、導入:(逛苗寨)T:同學們都知道,中國擁有56個少數民族,5000年的悠久歷史為我國少數民族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蘊,今天王老師就帶你們走進苗族,感受他們的風土人情。T:苗族是一個擁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貴州和云南的東部。由于苗嶺山區盛產木材,村民們都住在木頭建造的吊腳樓里。苗族人民擁有自己的語言和信仰,擅長農業與刺繡。苗族的服飾豐富多彩,織繡結合,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最漂亮的服飾之一。苗族女性在節日時喜歡帶上各種各樣的銀飾,象征著美麗和富裕。而苗族最具特色的樂器就是蘆笙拉,它是一種吹奏樂器,樂音動聽悠揚。T:今天啊,我們正趕上苗族的“花山節”(PPT展示) 苗族人民們載歌載舞,熱情歡騰,讓我們也加入趕緊一起跳起來!T:苗族由于擅長于農業,所以他們的舞蹈動作中,注重下肢和肘關節。S:(簡單舞步)T:同學們,苗族的人民他們都喜歡帶什么?S:銀飾T:由于他們能歌善舞,所以他們帶著銀飾跳舞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S:叮當叮當的聲音二、節奏練習:(跳苗舞)T:那我們用什么樂器可以模仿這種叮當叮當的聲音呢?S:串鈴、碰鈴…T:對,隨著身體的晃動,鈴鐺有的會發出這樣的長音:(碰鈴:X— —| X— —| X— —|X — —|)T:一起來讀一讀~(2遍)T:有碰鈴的同學拿出碰鈴,我們試著來模仿一下!(左右 晃動身體)T:跟著音樂試一試~T:同學們表現的太棒啦!隨著情緒的變化,細碎的鈴鐺還會發出另一種聲音:T:(黑板出示串鈴節奏0 X X |0 XX X|0 X X|0 XX X |)T:先一起來讀一讀節奏S:(2遍)T:請有串鈴的同學拿出串鈴套在手上,打一打這個節奏T:跟著音樂試一試!~T:如果有你們碰鈴組和串鈴組的共同加入,會是怎么樣的效果呢?我請同學們分為兩組,一組碰鈴,一組串鈴,王老師拭目以待。碰鈴:X— —| X— —| X— —|X — —|串鈴:0 X X |0 XX X|0 X X|0 XX X |三、新授 (唱苗歌)T:有了你們的完美組合,為花山節奏出了別樣的精彩。而苗族的姑娘們也毫不示弱,聽,他們用一曲《鈴鐺舞》綻放著他們的美麗與熱情——(初聽范唱)T:歌曲帶給你們什么感受?S:熱情、歡快…T:接下來請你們邊聽邊找一找,歌曲中是哪個部分最歡快呢?聽完第二遍再來說一說(二聽范唱)S:是第3句和第4句T:(若生說第三句)大家都同意第三句!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不同之處!T:(出示第三句歌譜)(范唱第三句)。S:(生跟唱)T:第三句中有沒有你們熟悉的音樂記號?S:休止符號T:(有些同學把這個記號丟掉了),我們再來試一試?T:兩個休止符號有什么作用呢?(對比)S:加入休止符號使歌曲更歡快了。T:那我們就用這種歡快的情緒唱一唱第三句。S:(生唱第三句歌譜)T:歌曲當中除了這一句,你還覺得哪一句的情緒和它很接近?(歌詞譜)S:第4句T:那請小朋友跟著王老師一起來唱一唱第四句的旋律。(點著歌譜)T:那最后一個音要唱幾拍?S:3拍。T:為什么唱3拍呢?S:因為有一條連音線。T:王老師請你們自己再把這條旋律唱一唱,注意這條同音連線。S:(生唱第四句歌譜)T:同學們我們再來看一看,1,2句又有什么特色呢?(范唱)S:優美連貫的。T:為什么讓你覺得優美連貫呢?S:因為有許多圓滑線T:對了,所以等會我們就要用連貫優美的聲音來演唱!T:(范唱)T:(歌譜)除了優美連貫還有什么特點呢?(肢體)S:第一句1,2小節和第二句1,2小節相同T:所以這種開頭相同結尾不同的旋律我們叫做?S:同頭換尾。T:(范唱)畫畫旋律線感受一下不同部分有什么區別?TS:(畫旋律線)(Ppt)S:第一句結尾是上揚的第二句是低沉的T:第二句結尾還3音符起伏很大,是哪兩個音符呢?S:3-5-2T:讓我們把這三個音唱一唱(科爾文手勢)(跟琴)T:我們連起來完整的演唱一遍歌譜。注意2部分的情緒的不同S:(生完整演唱歌譜)T:(有問題糾正,沒問題加速唱)輕快活潑的情緒唱一唱~T:苗族的姑娘們聽見你們旋律唱的這么優美,盛情地邀請你們加入他們的隊伍!請你們跟著他們的歌聲輕聲哼唱。(第一遍嘗試演唱,跟鋼琴)T:同學們,這四句里面你們最喜歡哪一句?S:(隨機)T:問為什么喜歡這一句?S:第一句和第二句(優美)T:所以我們在演唱時候要用優美連貫的聲音來唱 【試一試!】S:喜歡第三句。T:為什么喜歡這一句?S:因為特別歡快T :【強調休止符】帶著這樣的情緒、表情來唱唱這句S:喜歡4句(模仿鈴鐺的聲音,清脆悅耳)【最后三拍,姑娘們漸漸走遠了,可余音繚繞,意猶未盡】帶著這樣的情緒唱一唱!T: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情緒,完整有感情的演唱一遍這首歌曲吧,全體起立。(第二遍師加入舞蹈)S:(第三遍完整演唱,伴奏)四、拓展 (載歌載舞)T:你們這動人的歌聲,為花山節增添了無限的精彩。苗家的小伙聽見了,也在一旁吶喊助興,你們聽——T:王老師是怎么吶喊助興的呢。T:王老師在12句加入“叮叮當”模仿鈴鐺的聲音,又用”hey hey”助興,表現出花山節熱鬧非凡的場面。細心的同學發現沒有,我是在什么地方加吶喊的呢?S:休止符處!T:真聰明!你們想不想學一學?S:想!T:跟鋼琴試一試!S:(生跟鋼琴唱2聲部)T:接下來,王老師唱《鈴鐺舞》,你們為我吶喊助興吧!S:(生完整演唱合唱部分)T: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自己試一試?T:我把你們分為兩組 第一組同學 演唱《鈴鐺舞》第二組同學為他們伴奏!S:(嘗試合唱)T:(調整聲音):1.聲音位置2.吶喊的音量3.情緒T:帶著這樣的(聲音、情緒)我們再來一遍!T:此時此刻,春光明媚,百花爭艷,“花山節”的節日氛圍也來到了高潮,樂器組已經躍躍欲試了,來準備好!(練習樂器,哼唱)吶喊組也毫不示弱(練習,哼唱)歌舞組你們準備好了嗎?讓我們用最動聽的歌聲,最動人的舞姿,讓苗族小朋友感受到我們的熱情吧!五、教師小節T:今天王老師和三()班的小朋友一起參與了苗族的花山節,希望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