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義務教育信息科技(2024)五年級 第1課時第七單元 了解更多的算法五年級下冊第26課 尋找最短的路徑12進一步了解規劃算法的思想,體會把全局問題分解為局部問題的過程。通過尋找最短路徑的算法描述,初步了解路徑規劃算法的應用。學習目標第26課 尋找最短路徑日常生活中,人們出門時,常常用導航軟件查詢線路并選擇到達目的地的方式。本課通過在一個簡單地圖上尋找最短的路徑,體會相關的算法。第26課 課堂導入問題情境有一個街道地圖,共有9個地點,路線正好能形成2行2列的網格。其中,每個點可以對應到不同地點。例如,起點是家,終點是學校,中間有超市、體育館、公園、書店、博物館等。要求:這些道路都是單行線,在圖上只能從左往右走或者從上往下走,不能反方向走。求解:計算從起點走到終點的最短時間。學習活動一 用枚舉法尋找最短路徑二 用分段用時尋找最短路徑第26課 學習活動每條邊上的數代表走這條路需要用的時間,如3代表3分鐘。一共有兩類描述對象:一類是代表所需時間的邊,另一類是用邊連接的點,也就是地點。邊一共有12條,點共有9個。 從起點出發到終點結束,只能走下方或者右側的邊。一、用枚舉法尋找最短路徑任務分析第26課 學習活動根據給定的圖形,你能夠列舉出所有可能的路徑嗎?能找出用時最少的路徑嗎?解決問題的關鍵點是什么呢?分析思考第26課 學習活動一、用枚舉法尋找最短路徑1.解決任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列舉出所有的行走方法,計算時間后,找到用時最少的路徑。這樣做存在的問題:種類多,容易有遺漏。2.將全局問題轉化為局部問題。計算從起點到每個點的最少時間就是小問題。最終求得到終點的最少時間,即是全局問題的解決。方法突破第26課 學習活動一、用枚舉法尋找最短路徑A→B→C→F→I 3 + 2 + 2 + 1 = 8A→B→E→F→I 3 + 1 + 2 + 1 = 7A→B→E→H→I 3 + 1 + 1 + 3 = 8A→D→E→F→I 2 + 3 + 2 + 1 = 8A→D→E→H→I 2 + 3 + 1 + 3 = 9A→D→G→H→I 2 + 3 + 3 + 3 = 11最短路徑是A→B→E→F→I,用時7分鐘。遍歷所有路徑第26課 學習活動一、用枚舉法尋找最短路徑因此,要用一個計算次數盡可能少,且確保不會遺漏路徑的算法。 人工用枚舉法遍歷尋找路徑時,隨著地點的增加,路徑數量會迅速增加,逐個枚舉就會很耗費時間,而且很容易遺漏一些路徑。例如,要枚舉右圖所示的路徑,操作起來就非常困難。枚舉法的局限第26課 學習活動一、用枚舉法尋找最短路徑思考:用枚舉法遍歷存在什么問題呢? 把計算整個地圖最短路徑的用時,轉變為計算到具體一個點的最短路徑的用時。到一個點的用時最多有兩個來源。 一是:上方節點用時+上方路徑用時 二是:左方節點用時+左方路徑用時 如果一個點有兩個來源,那么選用時較少的一個。問題分解第26課 學習活動二、用分段用時尋找最短路徑在圓圈中填寫到該點的最短用時起點A的用時記為0B點只能從A點向右,最短路徑用時為: 左邊A點的用時+A點到B點的用時 表示為:A +( A→B) = 0 + 3 = 3D點只能從A點向下,最短路徑用時表示為: A + (A→D) = 0 + 2 = 2E點可以從B點向下,也可以從D點向右,表示為: B +(B→E) = 3 + 1 = 4,D +(D →E) = 2 + 3 = 5 選較短的路徑用時:B + (B→E) = 3 + 1 = 4這樣,局部的四個點的最短距離得以解決。第1步:計算第一個局部。局部問題解決第26課 學習活動二、用分段用時尋找最短路徑第二個局部只需計算兩個點C和F。C點只能從B點向右,表示為: B + (B→C) = 3 + 2 = 5F點可以從C點向下,也可以從E點向右,表示為: C + (C→F) = 5 + 2 = 7 E +( E→F) = 4 + 2 = 6 選較短的路徑用時,F點的最短路徑用時為: E + (E→F) = 4 + 2 = 6第2步:計算第二個局部。局部問題解決第26課 學習活動二、用分段用時尋找最短路徑至此,六個點的路徑距離得以解決,局部進一步擴大。第三個局部也只需計算兩個點G和H。G點只能從D點向下,表示為: D + (D→G) = 2 + 3 = 5D點只能從A點向下,表示為: A + (A→D) = 0 + 2 = 2H點可以從E點向下,也可以從G點向右,表示為: E + (E→H) = 4 + 1 = 5 G + (G→H) = 5 + 3 = 8選較短的路徑用時:E + (E→H) = 4 + 1 = 5第3步:計算第三個局部。局部問題解決第26課 學習活動二、用分段用時尋找最短路徑第四個局部只剩下一個點I。J點可以從F點向下或者從H點向右。 F + (F→I) = 6 + 1 = 7 H + (H→I) = 5 + 3 = 8 選較短的路徑用時,I點的最短路徑用時為: F + (F→J) = 6 + 1 = 7第4步:計算第四個局部。局部問題解決第26課 學習活動二、用分段用時尋找最短路徑 獲得到I點的最短路徑用時為7,全局問題得以解決。 F + (F→J) = 6 + 1 = 7局部問題解決第26課 學習活動二、用分段用時尋找最短路徑問題解決過程第26課 學習活動二、用分段用時尋找最短路徑導航系統路徑規劃算法可以幫助導航系統找到兩個地點之間的最短路徑,并標注相應的路線,從而提供導航服務。物流配送在物流配送過程中,路徑規劃算法可以幫助物流人員確定最優的配送路線,從而節約時間和成本。還可以幫助物流企業規劃倉庫的位置,讓倉庫與客戶的距離更近,提高配送效率。最短路徑算法的應用第26課 學習活動二、用分段用時尋找最短路徑電力網絡 電力網絡中的電線桿和變電站可以看作是節點,它們之間的電線可以看作是路徑,路徑規劃算法可以幫助確定節點之間的最短電線布局,從而降低電力損耗和成本。 此外,路徑規劃算法還常用于城市規劃、交通網絡優化、通信網絡設計等領域,幫助人們找到最優的路徑,從而優化資源分配、提高系統效率。最短路徑算法的應用第26課 學習活動二、用分段用時尋找最短路徑 1.動態規劃是將全局問題轉化為局部問題,隨著局部問題的解決逐漸擴大到全局問題的解決。2.在解決局部問題時,可能會出現多個選擇,需要抓住局部問題的關鍵特征,深入思考,進行局部的最優選擇。3.在現實生活中,路徑規劃算法應用廣泛,它與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已經息息相關。第26課 課堂總結 籃球賽中重要的就是隊員互相配合。現在知道對方球隊有著名的三人組,這三個人之間配合相當默契。假設三人分別為球員A、球員 B、球員C,在進攻時他們組成三角形進攻。請幫助我方球隊分析,如果在一輪進攻中,球員A拿到球,然后把球傳給球員 B或球員C,三人之間一共有10次傳球,那么第10次傳球仍然能傳到球員A手中的可能性有多少種? 第26課 拓展與提升打開配套資源中的程序,依據程序的提示,觀察、運行程序,分析程序與算法的關系,感受利用算法求解問題的過程。下課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