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義務教育信息科技(2024)五年級 第1課時第五單元 把數據排列有序五年級下冊第20課 化大為小桶排序12認識桶排序算法,能夠使用自然語言描述桶排序算法的執行步驟。了解桶的數量和范圍在桶排序中的作用,感受將大的數據量化大為小的分治思想。學習目標第20課 h化大為小桶排序這一課學習排序算法中較常用的又一種方法—桶排序算法。利用這個方法可以把較大的數據量分為較小的數據量,便于分析處理。第20課 課堂導入 老師收到了50位同學參加朗誦活動的報名信息表,這些同學來自一至五年級各班。現在這些信息表處于混亂狀態,老師希望把這些信息表按照報名同學的年齡從小到大排序。 現在請你幫助老師想一個方法來完成這個任務。 任務情境一 分析桶排序的算法二 桶排序算法的應用學習活動第20課 學習活動提示:信息表中年齡大小是實際歲數。先把學生信息表中的年齡數據整理為表格。觀察數據,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第20課 學習活動任務分析9.08表示9歲8個月一、分析桶排序的算法要把報名信息表按照學生的年齡從小到大排序。數據有點多,人工操作起來很繁瑣,有沒有其他方法呢?可以使用桶排序的方法來完成。直接用前面所學排序法來排序好嗎?第20課 學習活動一、分析桶排序的算法任務分析 桶排序中的“桶”代表的是一個數據區間范圍,里面可以放置一個或多個數據,就像一個容器一樣。第20課 學習活動一、分析桶排序的算法認識“桶”每個年級學生的年齡會在不同的區間范圍。一個年齡區間可以是一個桶。每個年齡段分別設一個桶。第20課 學習活動認識桶排序一、分析桶排序的算法 第1步:設置5個桶(數據區間),用于放置不同年齡段的信息表。第20課 學習活動桶排序步驟一、分析桶排序的算法第1個桶:年齡為7(含)至8歲的學生信息表第2個桶:年齡為8(含)至9歲的學生信息表第3個桶:年齡為9(含)至10歲的學生信息表第4個桶:年齡為10(含)至11歲的學生信息表第5個桶:年齡為11(含)至12歲的學生信息表 第2步:把所有年齡數據逐個放入對應的桶里,填寫表格。第20課 學習活動一、分析桶排序的算法桶排序步驟 第3步:把每個桶里放入的信息表按年齡大小排序。用所學排序方法,分別完成每個桶內的數據排序。第20課 學習活動一、分析桶排序的算法桶排序步驟 第4步:依次取出5個桶里已經排好序的信息表,按桶號順序組合到一起,全部信息表就排序完成了。第20課 學習活動一、分析桶排序的算法桶排序步驟第20課 學習活動桶排序的基本過程 通過上述操作,可以總結桶排序算法的一般步驟。 1. 創建桶,確定桶的區間范圍和數量。 2. 把所有數據逐個放入對應的桶中。 3. 對每個桶內的數據進行排序。 4. 按照桶的順序把數據組合起來。一、分析桶排序的算法 桶排序有哪些優勢?又存在哪些不足? 提示:1.可以從數據量來分析,數據量分別是20個、500個、1 000個、100 000個等時的排序情況。2.可以通過網絡搜索這一問題并閱讀,小組同學一起分析討論,確定主要結論并在全班交流分享。第20課 學習活動二、桶排序的優勢與不足討論交流第20課 學習活動二、桶排序的優勢與不足 桶排序是一種化大為小、分而治之的問題分解思想。主要優勢舉例如下: 1. 面對大量數據,沒辦法將所有數據一次處理完成時,可以劃分成一定數量的桶來分別處理; 2. 在數據分布均勻時,具有較高的排序效率,因為桶排序將數據分散到多個桶中獨立進行排序,不需要逐個比較和交換數據; 3. 可以靈活調整桶的數量,優化桶排序的性能; 4. 通過在每個桶中使用穩定性較好的排序算法,可以保證桶排序的穩定性。討論交流:桶排序的優勢與不足第20課 學習活動二、桶排序的優勢與不足 主要不足舉例如下: 1. 桶排序需要預先知道待排序數據的范圍,否則無法合理設置桶的數量;2. 數據分布不均勻時影響排序效率,某些桶可能會比其他桶集中了更多的數據,導致排序效率下降;3. 對于大量重復數據,因某些桶數據過多而增加排序時間。討論交流:桶排序的優勢與不足 1.通過學習桶排序算法,知道面對較大的數據量時,可以使用桶排序,把數據量化大為小來解決問題。 2.桶的數量和范圍在桶排序中具有關鍵作用,要合理設置,才能發揮桶排序的作用。 3.把大的數據量分解為小的數據量來處理,體現了問題分解的思想。日常學習生活中,要注重培養問題分解的思維能力。第20課 課堂總結 1.在學校組織的參觀博物館活動中,需要為來自不同年級五個班的同學安排車輛和座位。 具體情況:如果每個班安排一輛車,車輛座位數不夠;如果每個班安排兩輛車,每輛車都會有空位置。 請你思考:如何規劃同學乘車的問題?這個過程中是否存在算法?1號車2號車3號車4號車5號車第20課 拓展與提升 2.通過搜索引擎或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軟件查找:還有哪些常用的排序算法?它們各有什么特點?排序算法可以解決哪些生活與學習問題?下課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