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生物學 年級 高一 學期 春季課題 探究·實踐——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教科書 書 名:遺傳與進化(必修2)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通過制作、觀察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感知DNA能夠儲存遺傳信息的結構優勢,認同生命的物質性和信息性,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 運用“奧斯本檢核表法”對DNA雙螺旋模型進行多維度的優化設計,發展模型與建模、“評價-質疑-溯源/遷移”的科學思維。 3.通過完成小組探究活動,體會合作學習和互動交流在知識、技能學習中的重要性,利用創新思維提升“發現問題——設計實驗——實施方案——解決問題”的科學探究能力。 4.了解我國科學家在“古DNA研究”領域的成果,認同科技造福人類,領悟多學科交叉在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激發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的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教學重難點學情分析: 通過之前的系統學習,學生已經初步了解DNA分子的結構與功能,但DNA的雙螺旋結構比較抽象,對于某些空間想象力較弱的同學,隨著后續章節知識的學習難度逐步加大,當遇到以DNA結構為依托的內容(例如“DNA分子復制”、“遺傳信息的表達”以及相關計算規律等)時會比較吃力。本節課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既能讓學生感知DNA結構的特點,還可使學生加深對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理解,從而為學習遺傳信息的傳遞與表達、基因突變、表觀遺傳學、DNA分子雜交技術、PCR擴增技術、基因工程等內容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 1.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優化設計 2.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拓展應用 教學難點: DNA雙螺旋模型的優化設計與拓展應用 解決策略: 本課例運用“教、學、評”一致性理念,以“奧斯本檢核表”中多維度的創新技法為導向,結合情境化教學,制定了指向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體系。在學習模型建構之初,選擇以一個簡單的模型展開教學,讓學生由淺入深,按照“單體→單體的鏈接方式→DNA單鏈結構→DNA雙鏈平面結構→DNA立體空間結構”的順序,引導學生扎實基礎、完善模型的結構層次,逐漸構建出具有直觀性、簡約性、遺傳信息可變的DNA模型。本堂課著重關注學生完成任務時的思維發展、及其動手操作過程,可通過學生自評、小組間互評的表現性評價,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2. 通過“探究引領”和“任務驅動”的形式引導學生掌握“DNA雙螺旋結構特點”的相關知識。以任務驅動的形式呈現學習目標,將建模思維融入探究活動,進行了重難點的突破。在局部的探究任務中,通過巧設問題串加強問題間的邏輯關聯與層次性,建立“創設情境——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切換情境角度——發現新問題——分析、解決新問題”的遞進模式,準確了解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培養學生遵循事實和證據進行正確嚴謹的邏輯分析,創造性地提出觀點,逐步形成“質疑批判調整”的認知品質,最終實現學生科學思維的高階發展。 3.按照教科書的編排順序,“DNA與生物進化”的新授課內容位于必修二第六章,但關于“以DNA序列為重點研究內容的生物信息學在生物進化領域的應用”最早出現在第三章第1節(即“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正文結束后的“生物科技進展”拓展閱讀部分,而“應用DNA分子雜交技術判斷不同物種之間的差異”位于第三章的章末復習題中,這三部分內容高度一致,卻零散分布在教科書的不同位置,本節課巧妙將其串聯成一條知識遷移線,對“DNA分子序列多樣性與特異性”加以拓展應用,完善了教學情境主線。 4.本課例根據STEM的教育理念,以生物科學為理論基礎,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工程學、數學、物理及信息技術等跨學科知識和技能開展“構建DNA分子結構模型”的探究活動,培養了學生設計方案、解決特定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一、教學流程圖 二、學習過程 (一)課前準備,探求新知 教師組織與引導布置課前學習任務: 閱讀教材48-52頁; 思考與討論制作“DNA分子雙螺旋模型”的原理、材料的用法、用量。制定模型構建的方案。學生活動熟悉教材,填寫預習案,并寫出遇到的問題,留待課堂答疑解惑; 小組合作搜集關于DNA分子結構特點的資料等。設計意圖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對新知識初步掌握的踏實感,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對龐雜知識點進行模塊式系統教學的接受度,并為小組合作學習打好認知基礎。(二)引入新課:回顧DNA雙螺旋結構的探究歷程 教師組織 與引導播放視頻,展示訪談節目“面對面”片段:付巧妹(中科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的青年科學家)談論與習近平總書記對話后的感悟。引入“我是誰、我從哪里來”的進化學研究初衷。播放自制的微課:“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歷程”。 學生活動嘗試在熟悉的生活片段中找到與本課知識點的關聯。 體會人類對遺傳物質的認識是不斷深化、不斷完善的過程,進一步領悟多學科交叉在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設計意圖1.積極應用、開發各種多媒體素材,豐富課程資源; 2.【德育滲透】 將本節課的探究學習目標融入到社會熱點議題中,體現生物學的實用性。致敬科學工作者,提升民族自豪感。核心素養達成社會責任任務驅動一: 制作DNA分子的結構模型 探究活動1:嘗試構建DNA分子的平面模型及立體模型(模型一) 教師 組織 與引導展示圖片,回顧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引導學生用紙片等材料構件“DNA分子的平面結構模型”,并開展小組間評價。觀看“構建DNA空間結構模型”的示范操作視頻。學生 活動復習鞏固小組合作完成“脫氧核苷酸→脫氧核苷酸鏈→DNA平面結構→DNA空間結構”的制作。糾錯與深度思考 設計 意圖深化物理模型構建的理論依據。厘清DNA的結構層次, 提高團結協作能力。引導學生注重模型的科學性,強調模型與原型的對應關系。核心素養達成科學思維科學思維 科學探究科學思維任務驅動二: 運用“奧斯本檢核表法”優化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探究活動2:制作DNA分子的結構模型(模型二) 教師組織與引導引導學生對“模型一”進行修正和完善。引導學生對“模型二”進行科學性評價與拓展分析。學生活動發現模型一只能體現DNA分子的特異性,無法體現多樣性,于是進行模型修改,并在動手制作過程中體會DNA分子結構的穩定性。 分析評價DNA分子模型可否上下顛倒使用,思考討論DNA分子的“手性”問題。設計意圖在實驗材料的選取上預留出探究空間;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重視對實驗結果的合理分析、運用模型闡釋生命現象、解決生物學問題。避免思維定式,使模型制作流于形式。核心素養達成生命觀念:結構與功能觀 科學思維:歸納與概括、模型與建模、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 科學探究:觀察、提問、設計、實施、評價探究活動3:制作DNA分子的結構模型(模型三) 教師組織與引導引導學生對“模型一”、“模型二”進行觀察,引發新思考。講述“DNA分子雜交技術”概念及其在生物進化中的應用。 展示付巧妹研究員與導師斯萬特·帕博(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共同開發了從古人類遺骸中提取DNA的技術,追溯DNA里的進化標記。介紹DNA序列數據庫——“Genbank”的用途。 學生活動提出“氫鍵”產生部位的疑惑,查閱資料,制作新模型,并類比應用到RNA的模型制作中。分析DNA堿基互補配對與判斷不同物種親緣關系之間的關系。了解“分子生物學”在進化領域的應用。了解基于大數據對遺傳信息進行分析的科學前沿技術。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素材,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合理分析、運用模型闡釋生命現象、解決生物學問題。避免思維定式,使模型制作流于形式。核心素養達成生命觀念: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 科學思維:歸納與概括、模型與建模、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 科學探究:觀察、提問、設計、實施、評價探究活動4:制作DNA分子的結構模型(模型四) 教師組織與引導引導學生對“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進行觀察,嘗試制作新的模型。舉例展示從獲批的“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及參考文獻中獲得靈感制作的簡易模型。 進行知識拓展,用該簡易模型演示“DNA變性”的過程。學生活動簡化制作工藝,體現DNA分子雙螺旋的特點。思考分析: 變性后的DNA分子有何結構特點? 哪種化學鍵斷裂,哪種化學鍵不發生改變? 3、DNA穩定性與堿基對的種類、數量有何關系?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合理分析、運用模型闡釋生命現象、解決生物學問題。避免思維定式,使模型制作流于形式。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在變性環境中依然保持穩定性,認同DNA作為遺傳物質的結構優勢,進而推測出DNA分子復制后,親代DNA有可能以單鏈為整體,保持較穩定的結構長期存在。為下一教學環節做鋪墊。核心素養達成科學思維:歸納與概括、模型與建模、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 科學探究:觀察、提問、設計、實施、評價生命觀念:結構與功能觀、 進化與適應觀 科學思維:歸納與概括、模型與建模 科學探究:觀察、提問(五)思維發散,課堂延伸 任務驅動三:推測DNA分子的復制方式 教師組織與引導引導學生小結本節課構建的一系列模型。引導學生結合DNA雙螺旋結構的特點、DNA變性相關知識,推測DNA分子的復制方式學生活動思考、總結、歸納, 嘗試構建“物理-概念融合模型”。 設計實驗方案,用模型演示“全保留復制”和“半保留復制”的猜想: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知識進行結構化梳理,同時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運用模型特點合理分析DNA作為遺傳信息執行“傳遞”功能的結構基礎,培養敏銳的洞察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核心素養達成科學思維生命觀念:結構與功能觀 科學思維:模型與建模、創造性思維 科學探究:觀察、提問、設計、實施、評價(六)課后訓練、知識鞏固 布置課后作業 (七)本節課的亮點 1.本課例根據學生在“基礎教育精品課”平臺獲取知識的方式及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如下設計: (1)每節新課由不同教師講授,為了提高知識的銜接性與學生的接受能力,做課教師觀看分析了上一節(第三章第2節——DNA的結構)和下一節(第三章第3節——DNA的復制)兩節部級優課內容后,設計了課程之初自制微課導入科學史——“DNA分子結構的探究歷程”,用“時間軸”總結了上一節課的主要內容;又以“點破不說破”、“留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思維慣性,承接下節課“DNA分子復制”的相關知識,使同一個觀課學生即便在與不同教師進行思維交流,也始終未脫離“遺傳的物質基礎”這一大單元學習主線。 (2)觀看“基礎教育精品課”的學生來自全國不同地域,為了使教學情境更具“代表性”、“規范性”、與“普適性”,本課例最大程度提高了對教材的依賴性,選取的探究任務情境和隨堂練習情境皆源自于此。“教科書”在教師的角度被稱作“教材”,在學生的角度被稱作“課本”。教師只有認同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的“權威性”和“參照性”,充分挖掘教材的內容,多元整合教育資源,才能實現“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繼而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到,“課本”乃“課堂之本”,而非多媒體課件與教輔資料的“附屬品”。在充分挖掘教材,整合教育資源的同時,又結合了近年諾貝爾獎在生物學科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使“教”與“學”更具趣味性、實用性與科研價值。 2. 本課例運用“教、學、評”一致性理念,以提高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結合情境化教學,制定了指向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體系。為了確保模型設計與建構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教學過程中,以“奧斯本檢核表”為依托實施了DNA雙螺旋結構的模型拓展,并著重關注學生完成任務時的思考、操作過程,教師進行了多角度的過程性評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我效能感。 3.本課例根據STEM的教育理念,以生物科學為理論基礎, 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工程學、數學、物理及信息技術等跨學科知識和技能開展構建DNA分子結構模型的探究活動,培養設計方案,解決特定問題的能力。學科綜合素養得以提升,為學生進一步深造學習、獲得職業技能等奠定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