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第 8 課《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第三課時《意蘊雋永的漢字》教學設計授課 教師 學校學科 道德與法治 適用對象 小學五年級學生備課 團隊 白云區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備課團隊教學 內容 教育部審定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 小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第四單 元《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第 8 課《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第三課時《意蘊雋永 的漢字》教材 內容 分析 《意蘊雋永的漢字》是第四單元第 8 課《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第三課時, 教材第 67 頁的活動園旨在反映漢字意蘊豐富, 圍繞著古文字的豐富內涵展開, 目的是讓學生懂得, 漢字造字巧妙, 蘊含著祖先的聰明才智, 承載著中華民族 的傳統美德。 教材第 68 頁的圖片是以古漢字“德 ”字為例,講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 觀念, 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到, 每一個漢字都有著豐富的內涵, 由此激發學生對 漢字 、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 社會的一些 道德標準 、行為規范和思想意識自然在漢字中打下烙印。 教材第 69 頁呈現了一個活動,主要引導學生搜集漢字的故事并在留白中簡 單記錄下來 。活動園的上部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展示了漢字“鎰 ”字的造字緣由 及演變過程, 目的是讓學生懂得, 我們的祖先在勞動中創造了漢字, 漢字熔鑄 著先人的智慧與靈感。學情 分析 五年級學生對漢字比較熟悉, 通過第一 、二課時的學習, 學生了解了漢字 演變的過程, 能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具有十分獨特的審美價值, 這節課將 引導學生感悟漢字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道德觀念。教學 目標 1.了解漢字形體與表達意義的關系 。(教師教學用書 152 頁) 2.知道漢字熔鑄著祖先的智慧和靈感, 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教師教 學用書 152 頁) 3.體會中華民族的思想觀念, 懂得珍視祖國的傳統文化 。(教師用書 164 頁)教學 重點 知道漢字熔鑄著祖先的智慧和靈感, 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1教學 難點 體會中華民族的思想觀念, 懂得珍視祖國的傳統文化。教學過程教學 教學內容 設計 意圖自 我 明 確 目 標 教師: 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學習五年級人教版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第 8 課第三課時《意 蘊雋永的漢字》。請同學們準備好紙和筆,耐心聆聽,積極思考,我 們一起來探尋意蘊雋永的漢字吧! 教師: 這是本課的學習目標, 請同學們靜心默讀 。——出示課件 教師: 相信大家都明確學習目標了, 我們的課程開始了。 揭示 課題, 明 確學習目 標。環 節 一 : 探 究 漢 字 外 形 和 含 義 , 傳 承 中 華 傳 統 美 德 (一) 回憶舊知 教師:上節課我們在一個個漢字的引領下,穿越了時空的隧道,領略 了漢字的歷史悠久 、寫意之美 、形體之美 、書法之美(出示課件) 。 今天, 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本, 去探尋意蘊雋永的漢字吧! (二) 探究漢字外形和含義,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教師:漢字是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每個漢字都熔鑄 著先人的智慧和靈感,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力。——出示 課件(課本 67 頁) 教師: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漢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 美德。五(6)班計劃在本學期課余時間開展一次主題為“趣味漢字 ” 的競賽活動,同學們開始查閱相關資料,很多同學查到了自己非常感 興趣的漢字(課本 67 頁)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播放學生活動視頻】: 教師: 同學們,我們今天開展主題為“趣味漢字 ”的競賽活動,請同 學們介紹一下查到的漢字吧! 讓學 生通過搜 集古漢字 并查找它 們的含 義, 引導 學生思 考, 我們 的祖先是 怎樣創造 漢字的, 從這些漢 字中我們 能讀到什 么, 讓學 生懂得, 漢字造字 巧妙, 蘊 含著祖先 的聰明才2學生①: 我查找到孝字 。上邊是“老 ”字, 表示老人 。下邊是“子 ” 字,表示子女。古漢字(孝),表示孩子攙扶著老人,這就是盡孝道 啊! 尊老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課本 67 頁) 教師:尊老、敬老不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被寫入法律!1996 年, 根據憲法, 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學生②: 我搜集的是(信) 字 。它的左邊是“人 ”, 右邊是“言 ”。 講究誠信是我們每個人都應具備的美德 。(課本 67 頁) 學生③:我查找到了(忠)字。它的本義是真誠無私、盡心敬業。我 們要做忠誠 、忠實 、忠厚的人 。(課本 67 頁) 教師:同學們找到的漢字真有趣!還有哪些漢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 統美德?(課本 67 頁) 播放學生錄音: 學生①:我國人民素以勤勞著稱于世 。“勤 ”“勞 ”的初義就是盡力 耕耘 。“勤 ”“勞 ”兩字都從“力 ”,“力 ”是個象形字,小篆中的 “力 ”字像人在勞動時, 身上的筋呈條狀鼓起的形狀 。 因此,“力 ” 字也含有努力勞動的意思 。(教師教學用書 170 頁) 學生②:儒家提倡的做人起碼道德準則,五常:仁義禮智信。其中“仁 ” 字是會意字 。甲骨文、小篆皆從人,從二,會二人相親近, 以人道相 待之意。隸變后楷書寫作“仁 ”。“仁 ”的本義就是對人親善、仁愛。 教師小結:漢字形體與其所表達意義之間的密切關系,使得它與中華 文化的眾多元素相互融通、神合意隨,在中華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漢字之中有故事,漢字之中有文化。從漢字的形體中,我們往往可以 體味出中華民族傳統的思想觀念 。——出示課件(課本 68 頁) 智, 承載 著中華民 族的傳統 美德 。(教 師用書 159 頁)環 節 (一) “德 ” 教師:同學們, 我們來看看“德 ”字的甲骨文, 猜一猜, “德 ”字最 初的含義是什么?(課本 68 頁) 【播放學生錄音】: 通過出 示教材中 的和 自 己 搜集的古 文 字 圖 片, 引導 學生觀察3二 : 猜 漢 字 最 初 含 義 , 體 會 中 華 傳 統 美 德 學生①:上面的部分表示四通八達的道路,就是后來行走的“行 ”字。 下面的部分是在人的眼睛上面畫一豎線, 表示人在走路時緊盯前方, 目不斜視 。這就是后來正直的“直 ”字 。(課本 68 頁) 學生②: 甲骨文(德)以“行 ”和“直 ”的組合, 來表示人要走正道, 不要誤入歧途,這正是道德的“德 ”最初的含義,反映出古人遵照正 確原則行事的道德觀念 。(課本 68 頁) (二) “友 ” 教師: 同學們說得真好!原來每一個漢字都有著豐富的內涵呢。同學 們,請觀察“友 ”字,試著說一說它反映出中華民族怎樣的道德觀念。 (課本 68 頁) 播放學生錄音:古文字“友 ”,就像兩個人的關系如左右手一樣,“友 ” 字的精神內涵即“ 同志曰友 ”,志趣相投的人稱之為友 。(教師教學 用書 160 頁) 教師小結: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社會上的一些道德 標準 、行為規范和思想意識自然在漢字中打下了烙印。 (三) “和 ” 教師: 同學們,請看“和 ”字的甲骨文,你能看出“和 ”字的甲骨文 左右兩邊像什么?——出示甲骨文“和 ” 播放學生錄音: 左邊像樂器, 右邊像禾苗。 教師:觀察得真仔細!它的左邊是用竹管編制的笙一類的樂器,右邊 是禾苗的“禾 ”。(課本 68 頁)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 68 頁的“相關 鏈接 ”, 了解一下“和 ”字蘊含的文化信息。 播放錄音: (課本 68 頁相關鏈接)——出示課件 和諧的“和 ”字, 甲骨文寫作龢,也就是后來的“龢 ”字。它的 左邊是用竹管編制的笙一類的樂器,右邊是禾苗的“禾 ”。古人認為, 禾苗需要得陰陽六氣之正,才能順利生長,這是自然的和諧。對于樂 器來說,最重要的是音聲相和,是官商角徵羽的絕佳配合,這是人文 的和諧。一個“龢 ”字,透露出古人綜合全面的和諧觀,體現了社會 和諧與自然和諧的完美結合。 古漢字的 結構, 知 道每一部 分 的 含 義 。 (教 師 用 書 160 頁)4教師: “和 ”的思想還影響著現在的社會, 我們一起來看看 2008 年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和 ”字的演變吧! 播放視頻: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和 ”字的演變 教師:一個“和 ”字表現了中國漢字的演化過程,也表達了孔子的人 文理念: “和為貴 ”。 教師:我們再來看看——習近平總書記倡導:“ 以和為貴 ”、“和而 不同 ”, 用“和 ”文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教師: 了解了這么多與中華傳統美德有關的漢字, 你們有什么感受 呢?請說說看! 【播放學生錄音】 學生①:漢字不僅僅只是一個漢字符號,它很精美,它意蘊雋永,是 中華五千年來精心制造的華美丹青 。它的一筆一劃, 它的一點一捺, 都洋溢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是一個神奇的民族,他們為 漢字賦予感情,讓漢字有了靈魂,有了理想。讓我們一起去守護和傳 承這意蘊雋永的漢字吧! 學生②:隨著國家的不斷強大,漢字越來越被世界認可,這承載著中 華民族獨特審美標準、道德準則、價值觀念的漢字也越來越被世界接 納。漢字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的財富。作 為中國人, 我們對此感到驕傲自豪! 教師小結:漢字自古至今一直頑強地堅持自己獨特的表意性,每一個 漢字都蘊含著豐富的古代文化信息。一個個字符就如同中華文化的活 化石,傳遞著來自古代社會的音訊,描繪了中華文化發展的軌跡 。(課 本 69 頁)s環 節 三 : 參加漢 故 事 會 , 夸 夸 祖 先 造 字 的 智 慧 (一)說漢字故事 教師:漢字之中有故事,漢字之中有文化,我們一起來參加“漢字故 事會 ”吧!先猜一猜圖中的人在做什么,它們會是什么字呢?(課本 第 69 頁) 播放學生錄音: 像一個人俯身對著一盆水照自己的樣子 。有可能是 “監 ”字。 教師: 請看課本第 69 頁活動園。 播放錄音: (課本 69 頁活動園) 你知道嗎?在青銅鏡產生之前, 古人是用盆里的水來充當鏡子 的, 因為靜止的水面可以照出人影。這樣的“水鏡 ”在甲骨文中就有 形象的記錄, 寫作或, 像一個人俯身對著一盆水照自己的樣子。 這就是后來的“監 ”字,繁體字寫作“監 ”,左上角的“ 臣 ”表示人 的眼睛,右上角的部分表示人的身體,下邊的“皿 ”就是盛水的器皿。 人們掌握青銅冶煉技術以后,出現了銅鏡。為了反映鏡子制作材料的 變化,古人在“監 ”的左邊加上“金 ”字旁,于是有了“鑑 ”字, 也 就是現在的“鑒 ”字的異體字。 教師小結:從漢字“鑑 ”字的造字緣由及演變過程,我們感受到古代 生產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對漢字、對文化產生的影響。陳老師也搜集了 “ 國 ”字的故事, 大家一起來看看。 播放視頻: “ 國 ”字的故事 教師:聽完陳老師的介紹,請同學們搜集一個漢字故事,與同學交流, 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課本第 69 頁) 播放學生錄音①:我要講的漢字是“兔 ”字。兔子的特征是長著一對 長長的耳朵和一條短短的尾巴,上嘴唇裂開,兩條前腿比較短,后腿 比較長,喜歡吃草,擅長跳躍。最初的“兔 ”字就是仿照兔子蹲坐時 側面的樣子造的,上面是長耳朵和側臉, 中間是肥肥的兔身子,下面 是兩條蹲著的長腿和一條短尾巴 。(摘自陽光編著的《漢字的故事》) 播放學生錄音②:我要講的漢字是“羊 ”字。羊是一種性情溫馴的動 物,它可以為人類提供多種用途。羊的肉可食、奶可喝、毛皮可以做 通 過 組織學生 猜字謎, 猜一猜教 材中的古 文字, 搜 集古漢字 和相關故 事, 引導 學生體會 漢字的神 奇 和 趣 味, 感受 祖先造字 的智慧 。 (教師用 書 161 頁)6成保暖衣物,所以在古代羊是一種代表吉祥的動物 。“祥 ”字的右邊 即是“羊 ”,也表明了它所代表的吉祥意義 。“羊 ”字是根據羊的形 體來造的,從上往下看,可以看見羊角、羊身、羊腿和羊尾 。(摘自 陽光編著的《漢字的故事》) 教師小結:漢字之中有故事,漢字之中有文化。我們中華民族的漢字 真是意蘊雋永啊! (二)猜字謎 教師: 那么你能根據以下謎面的意思, 猜到謎底嗎? 謎面 1: 一邊是綠, 一邊是紅, 一邊喜雨, 一邊喜風。猜一個字 。謎 底是: 秋。 謎面 2:有人聽到門外有動靜,他把耳朵貼在門上聽一聽。猜一個字。 謎底是: 聞。 謎面 3: 一個人說話要誠實, 不騙人 。猜一個字 。謎底是: 信。 謎面 4: 家里有衣有谷, 生活無憂 。猜一個字 。謎底是: 裕。 教師: 同學們,你們猜對了嗎?鼓勵的掌聲響起來吧!我們中華民族 每一個漢字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 (三)夸一夸 教師: 同學們,聽了那么多漢字的故事,請你們來夸一夸為我們造字 的祖先吧! 播放學生錄音①:我們的祖先真聰明,每個漢字都蘊含著豐富的古代 文化信息,反映了中華文化發展演化的歷史軌跡,我真為他們感到自 豪! 播放學生錄音②:漢字造字巧妙,蘊含著祖先的聰明才智,承載著中 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那么 多神奇的漢字! 播放學生錄音③:我們的祖先在勞動中創造了漢字,漢字熔鑄著先人 的智慧與靈感,實在太了不起了。我們是小學生,未來的公民,我們 要身體力行好好守護中華民族的漢字! 教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漢字具有表意性和意蘊美,7每一個漢字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正如中國人的文化特質,陰陽 互補,和諧統一。只要我們認真探索漢字的奧秘,一定能感受到漢字 無窮的魅力。課后,推薦閱讀孟琢的《漢字就是這么來的》,這套書 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介紹了漢字的歷史文化。8環 節 四 : 答 疑 環 節 教師: 同學們, 聽完剛才的課, 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呢? 播放學生錄音: 為什么中國的漢字可以留存到現在呢? 教師解答: 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 、 中國的文明史從來沒有斷過, 因此文字也一直在使用。除了漢字以外,世界上還出現過許多象形文 字,隨著文明的消失,與這些古老文明伴生的文字,也就跟著滅絕了。 二 、 中國古代文明一直領先于世界, 中國文字也就得到了傳播 。三、 中國有保護自己文字發展的能力。漢字誕生已久,經過了數千年的歷 史,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文字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因此,我們每一 個中國人都要珍惜和傳承漢字文化。 教師: 接下來, 我們再聽聽另一位同學的疑惑。 播放學生錄音: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 那么漢字為什么需要簡化? 教師解答: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首先,漢字簡化減輕識記負擔,提 高書寫閱讀效率,便于人們的學習和使用。其次,漢字簡化降低漢字 電腦錄入難度,提高漢字打印的清晰度。再次, 中國社會進入信息網 絡時代,簡化字更能適應時代的需求,助力文化傳播,推動我國國際 地位上升。 教師:接下來,請觀看一個視頻,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漢字簡化的 意義。 播放視頻: 漢字簡化 教師: 接下來, 我們再聽聽這位同學的疑惑。 播放學生錄音:有學者認為漢字是“中國第五大發明 ”,這是為什么 教師解答:漢字是當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從甲骨 文算起, 已有 3500 年以上的歷史了 。古埃及的圣體字 、古巴比倫的 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瑪雅文字等相繼成為歷史的陳跡,唯漢字獨存。 中國人用數千年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來的奇跡,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獨一9無二的。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至今仍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尤其是漢字計算機輸入的優越性, 使漢字的奇跡更令世人驚嘆和信 服 。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發明 ”。 教師: 同學們, 答疑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的觀看, 再見!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