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會溝通交流》第 2 課時教學設計授課 教師 學校學科 道德與法治 適用對象 五年級學生教學 內容 教育部審定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第 2 課時《學會溝通交流》第 2 課時:真誠坦率很重要。教材內 容分析 《學會溝通交流》一課由三個板塊組成:“正確對待不同看法 ”“真 誠坦率很重要 ”“與人溝通講方法 ”。“正確對待不同看法 ”著重在探討 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的原因,以及溝通時理性對待分歧,會讓我們有 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真誠坦率很重要 ”著重在于真誠坦率的溝通, 可以有效化解矛盾、促進和諧;要尊重他人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真 誠地向對方提出意見,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與人溝通講方法 ”著重在 于集中于掌握一定的與人溝通的方法,要勇于和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 見,要學會傾聽,理解和領會對方的想法;在未能達成共識可展開爭 論,并給對方解釋的機會。. 本節課將進行第二板塊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在交流產生分歧時, 觀點不一致沒關系,真誠坦率的溝通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可以采取 “換位三部曲 ”,試著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通過活動園的情景活動, 學習尊重他人的表達,并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學情 分析 五年級學生隨著身體的發展,心理的成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在 一些行為活動、思維認識、社會交往等方面,表現出成人的樣式,在 與同輩的交往過程中,往往盲目性較大,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和接納, 但是在與別人溝通交流時,他們又缺乏一些技巧和方法:有的說話不 注意分寸,甚至帶有“嗆人 ”的味道;有的學生可能是出于一種自卑, 認為自己的想法可能在他人眼中是幼稚的、可笑的,所以不敢表達; 有的不能用語言表達出真實的想法;還有的學生往往以自我為中心, 說話也往往從自己的角度,不懂得尊重他人。因此,他們有必要學會 真誠坦率地溝通交流。教學 目標 1.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見和表達的權利。 2.能夠正確對待不同的看法,愿意采取真誠坦率的態度與他人溝 通。教學 重點 能夠正確對待不同的看法,學會真誠坦率地溝通。教學 難點 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見和表達的權利,愿意采取真誠坦率的態度與 他人溝通。1交往。”而編寫的。教學過程教學環 節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自我 介紹, 明確 目標。 【出示課題】 同學們好,歡迎走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今天,我 們一起學習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 2 課《學會溝通 交流》第 2 課時《真誠坦率很重要》,請認真聆聽, 積極地思考。 以下是本課的學習目標,請大家靜心默讀。 【出示學習目標】 1. 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見和表達的權利。 2. 能夠正確對待不同的看法,愿意采取真誠坦 率的態度與他人溝通。 明確了學習目標,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 揭示課題, 明確學習目標。創設 情境, 引發 共鳴。 1. 上節課,我們了解到人有不同看法是正常 的,要學會理性分析、對待不同看法中產生的分歧, 這是學會溝通交流的前提。除此之外,真誠坦率的 態度也很重要。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真誠坦率很重要 ” 這個話題。 什么才是真誠坦率呢 我們來看看宋代傅堯俞的故事。 【播放視頻《胸無城府》】 真誠是一個人人格力量的體現。傅堯俞為官三十 年,與人交往時誠心誠意,獲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 持。這就是真誠坦率。 2.在生活中,我們要如何做到真誠坦率呢 先來 看看這兩個同學發生的故事。播放視頻《我能幫她 作弊嗎?》 【PPT 播放視頻內容: 明天要進行數學隨堂測驗,小雨非常緊張,她 跟自己的同桌兼最好的朋友小哲說:“小哲,明天數 學隨堂測驗你給我抄抄吧!我怕我沒考好,回家挨 罵,求你了!”小哲作為小雨的好朋友,非常苦惱, 本環節通 過《胸無城府》 的故事理解什 么是真誠坦率, 再創設道德兩 難情境,真實呈 現溝通過程中 學生表現出來 的態度,喚起學 生已有的生活 經歷和感受,引 起學生的共鳴, 讓他們體會到 真誠坦率在與 人溝通過程中 的重要性。2拒絕小雨吧,他怕傷害彼此的友情,可如果接受小 雨的請求,那不是作弊嗎?后果可嚴重了!】 如果你是小哲,你會答應她嗎? 故事中的小哲是怎么做呢?他深思熟慮后給小 雨回了一封信,我們一起來看看信中的內容 。 【PPT 播放音頻內容: 再三思考后,我決定寫一封信,真誠地說出自 己的想法: 小雨,作為你的好朋友,我在這里把我最真誠 的話寫下來送給你。數學是你的弱項,我非常理解 你對數學測驗的恐懼,也知道你的爸爸媽媽對你特 別嚴格。但是比起考試借給你抄,我覺得幫助你在 數學上取得進步才是更長久的辦法。我愿意盡全力 幫助你,我們一起努力,好嗎?】 3.猜猜看,當小雨看到了這封信的時候,她會 怎么想? 【PPT 播放音頻內容: 小哲的來信真誠地指出我的不足。今后我一定 克服困難,認真聽講,不懂就問。】 4.小結:是啊,這就是真誠坦率的力量。在與人 溝通時,“簡單拒絕 ”和“一味接受 ”的態度都不利 于解決問題,真誠坦率的溝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 促進和諧。換位 思考, 行動 反思。 1.過渡:生活中,分歧是不可避免的。同學們, 回想一下你曾經遇到過哪些分歧呢? 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同學的分享吧。(舉例子) 【ppt 出示課前調查的內容】 我們再來走進下面這個故事。 2. 換位思考。 (1)播放視頻《秋季運動會前的風波》 【PPT 播放視頻內容: 旁白:學校馬上就要召開秋季運動會了,這次 運動會的主題是“倡導低碳生活 ”,在入場式服裝問 題上大家產生了分歧。 生 1:我們不穿校服,自己定制印著環保口號的 T 恤。 用一個適合學 生年齡特點的 校園活動為例 子,啟發學生以 旁觀者的身份 反思溝通交流3生 2:我覺得直接用廢舊報紙或者塑膠袋自己 制作衣服,既有特色,又環保。 生 3:運動會不同于藝術節,穿校服就可以了。 生 4:學校提倡低碳,那我們就穿自己最好看 的衣服入場,這樣很符合學校的主題。】 (2)在剛才這個小故事中,大家對“運動會入 場儀式服裝 ”產生了不同的看法,他們希望溝通, 可是這樣的溝通交流可以解決問題嗎? 【PPT 播放音頻內容: 生 1:我覺得這樣的溝通不能解決問題。他們 都各執己見,不能夠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生 2:我也覺得不能解決問題,他們的想法有 點強加于人了,自然就達不成共識。】 (3)大家都各執己見,有什么解決辦法呢?請 翻開書本,閱讀教材第十二頁的“換位三部曲 ”,看 看能得到什么啟示,我們再來確定“運動會入場服 裝 ”。 (4)在“換位三部曲 ”的引導下,現在你想出 了解決方法嗎?應該怎樣做呢?來聽聽同學、老師 的建議。 【PPT 播放音頻內容: 生 1:其實大家的情緒都太激動了,我覺得我 們先冷靜下來,想想剛才不同的建議。 生 2:我們雖然都有各自的想法,但是我們更 應該考慮班級特點,采取投票的形式。我相信大家 能夠支持的。 音樂林老師:同學們,我們要學會互相理解、 溝通時語氣要平和,好好商量。真誠坦率是有效溝 通交流的基礎,在溝通交流時我們不妨學會換位想 一想,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 的方式方法,從 而 學習 到 換 位 思考的方法,引 導學生學會真 誠坦率的溝通 交流。4(5)如果我們按照老師、同學們提出的建議去做 的話可能有怎樣的結果 【PPT 播放音頻內容: 生 1:大家都認真地思考同學、老師提出的建 議,選取幾個合理的做法進行舉手表決解決了此事。 生 2:大家溝通交流時,通過換位思考,接納 了不同的觀點,化解了矛盾,促進了合作,增進了 友誼。】 2.尊重他人。 在溝通時,僅僅只是換位思考是不夠的,真誠 的交流還需要尊重他人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 這幾個同學在面對不同的數學解題方法產生了 分歧時,他們是如何溝通的呢? (1)播放視頻:《一道數學題引起的爭論》) 【PPT 播放視頻內容: 生 1:這道題這么簡單你都沒弄懂,我的答案 是對的,沒時間跟你講了,你拿去看一下。 生 2:你的思路確實和我的思路不相同,可是 我的思路是正確的。 生 3:這一步太繁瑣了,用公式就可以得出, 不用證明。 生 4:可是我的思路也是正確的。 生 5:我的做法是最簡便的,而且我是數學科 代表,你應該聽我的。 生 6:誰說科代表的解法就一定是最簡便的。 生 7:班長,你平時數學成績也很好,你這道 題是怎么做的呀? 生 8:我的解法不如小海的好,我還是不說了 吧。可是我不太會表達自己,經常想的是這樣的。 表達出來的意思就變成了那樣的。】 (2)同學們,聽到了剛才的對話,你覺得他們 的溝通方式能統一意見嗎?如果不能,他們的溝通 方式存在哪些不足?我們來聽聽同學們的看法。 【PPT 播放音頻內容: 生 1:我覺得科代表的說法不對,即使你是科 本 環 節 旨 在通過模擬情 景《一道數學題 引起的爭論》, 引導學生意識 到溝通交流過 程中存在的“不 敢表達 ”、“表達 不清 ”、“角度不 同 ”的問題。從 而影響真誠坦 率的交流。再引 導學生結合自 身實際,有針對 性地解決這幾 個問題。s代表,也應該虛心聽聽別人的解法。 生 2:我認為批評科代表的同學的說法也不妥。 “誰說科代表的解法就一定是最簡便的。”,這樣表 達非常容易引起矛盾,不利于和平解決問題。 生 3:我認為不能隨便打斷別人講述自己的解 法。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我們可以不 贊同,但是要讓別人自由而完整地表達。 生 4:小雨開始說話還是很平和的,但是被打 斷以后就不夠友好。 生 5:我覺得班長的想法也應該改一改,對自 己要有信心,即使自己的解法不是最簡便的,也要 勇敢地表達出來,要珍惜鍛煉自己表達能力的機 會。】 (3)大家說得都很對。在表達過程中,容易出 現以下三個問題。我的解法不如小海 的好,我還是不說 了吧。 經常想的是這樣的。 表達出來的意思就 變成了那樣的。你的思路確實和我 的思路不相同。其中,“不敢表達 ”側重的是心理問題,“表達 不清 ”側重的是能力問題,“角度不同 ”側重的是價 值觀問題。 (4)針對“不敢表達 ”的問題,要克服這種擔 憂,增強自信心,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今天,老師為同學們送來了一份信心書。請大 家認真地讀一讀。 【播放《信心書》音頻內容】6(5)表達能力是可以鍛煉的。針對“表達不清 ” 和“角度不同 ”的問題,這個圖表向我們展示了解 決的辦法。 (ppt 出示“鍛煉表達 ”圖表) 下節課我們還會繼續學習與人溝通的技巧。 (6)現在誰能說說如果你就是剛才的科代表, 遇到有人向你請教的時候,你會怎么做?如果你是 那位班長,你會怎么說? 【PPT 播放音頻內容: 生 1:如果我是那位科代表,我會告訴小雨:“你 的思路確實與我的不同,我給你講一遍我的思路, 如果不懂可以再問我。” 生 2:如果我是那位班長,我一定會勇敢地表 達自己想說的話。】 (7) 小結:是啊,當自己有想法時,應該勇敢 地表達出來,珍惜鍛煉表達能力的機會,還要換位 思考,尊重他人表達的權利,平和、冷靜、友好地 與對方交流,化解矛盾,促進和諧。 3.閱讀鏈接:7同學們,尊重他人與自己的不同,也是尊重自 己。 老師向大家推薦有關“尊重他人 ”名言警句, 請大家按下暫停鍵,認真讀一讀。 (ppt 出示“尊重他人 ”名言警句) 對別人的意見要表示尊重。千萬別說:你錯了。 ——卡耐基(美國) 對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對自己的不尊敬。——惠 特曼(美國) 尊重別人,才能讓人尊敬。——笛卡爾(法國) 幫助人,但給予對方最高的尊重。這是助人的 藝術,也是仁愛的情操。——劉墉(中國) (3)結合板書進行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與分 享,同學們都經歷了一次自我行為的反思。通過學 習,我們學會了換位思考,平等友好地交流;學會 尊重與他人的不同,不要抱怨;在交流中,既要尊 重他人表達意見的權利,同時,也要真誠勇敢地表 達自己的觀點。相信真誠坦率地溝通,定能化解矛 盾,促進和諧。 本 環 節 通 過 引導 學 生 閱 讀有關“尊重他 人 ”名言警句, 引導學生進行 更深度的思考, 學會反思自己 的固有思維,進 而突破并嘗試 改變自己的溝 通方式。懂得坦 率的溝通,可以 有效化解矛盾、 促進和諧。課后 作業 任務 1: 同學們,我們與他人相處時,有時會因表達不 清楚 、觀點不一致 ,而產生誤會與分歧 。請以 《 ,請聽聽我的心聲》為題,寫一封信給你 身邊的人,真誠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她)。 任務 2: 其實有關“尊重他人 ”的名言警句還有很多, 請大家繼續積累有關這方面的名言警句,與同學分 享。 本 環 節 通 過寫信、積累名 言警句的方式, 將課堂所學知 識遷移到生活 實際中,引導學 生試著遵循這 些方法去解決 生活中的具體 問題。8板書 設計《學會溝通交流》第 2 課時答疑課設計師:同學們好,現在是課堂的答疑時間。聽完剛才的課,你們 還有什么疑問呢?問題一:老師,最近我很煩惱。一放學回家,媽媽就嘮叨我要 好好學習,特別是臨近考試的時候,如果我不理她,她會不停地在 我耳邊講個沒完沒了……如果我向她解釋,她又認為我在反駁她。 老師,我該怎么辦?老師回答:感謝你對老師的信任。我覺得,你可以換位思考, 其實嘮叨也是一種愛,只有愛你的人才會關心你。媽媽這樣做,只 有一個出發點,那就是為了你好。她是希望孩子能很好地安排自己 的學習、生活,健康成長,才這樣做。所以,我們應該把自己在校 的課余時間安排告訴她,同時,在家做到按時學習、積極運動,以 實際行動讓媽媽真正放心。與家人的溝通方式有很多,我們可以在 閑聊的時候,多與媽媽進行交流,讓她多了解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的 真實狀況。也可以采用家庭會議的方式與家人溝通,還可以用書信、 留言條、小漫畫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分享學習的收獲以及傾訴學 習生活中的困惑。過渡:接下來,我們再聽一聽另一位同學的疑惑。9問題二:我們在籌劃元旦班級文藝匯演時,大家各抒己見。我有 一個特別的點子,又擔心大家不同意。老師,我應不應該把我的想法 說出來呢?老師回答:真誠坦率的溝通不是直接否定他人的說法,應該找到 大家的融合點,更好地解決問題。所以,在討論問題時,意見較多, 確實難以統一。我認為如果你很想表達個人的意見,首先,不要著急, 認真聆聽他人的意見,因為傾聽是真誠坦率溝通的第一步;其次,要 分析、歸納大家的意見,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接著,勇敢并有禮地 表達自己的觀點,大家一起對各種意見進行分析、梳理,看看有沒有 共通點,最后在這基礎上增加創新點。我相信這樣能更好地統一意見, 解決問題。其實,真誠坦率的溝通是有技巧的,我們應該怎樣做呢?通過一 個小視頻我們來了解一下。【播放視頻】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思想的傳遞。我們常說,溝通是一門藝術,我 們可以在溝通中了解對方、與對方建立信任關系。與此同時,真誠坦 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我,有效減少摩擦,解決問題。也能夠 更好地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同學們,答疑到此結束,再見!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