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動物說話》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動物說話》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聆聽音樂,學唱歌曲,并模仿和表現不用動物的聲勢動作。2、能力目標: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歌曲創編歌詞和律動。3、情感目標:在歌聲和表演中表達出熱愛大自然,喜愛小動物的感情。教學重點:1、學習聆聽音樂、感受音樂,加強節奏和音準的訓練。2、準確掌握歌曲中間奏樂句的節拍,準確完成聲勢動作。教學難點:1、理解動物的不同形象,滲透音色、速度等音樂要素的處理。2、創編動作或歌詞,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學方法:演示法,講授法,練習法,比較法。教學準備:希沃白板, 電子琴,打擊樂器,動物頭飾等。教學過程: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出示幾幅照片(教師旅游期間與動物的合影)師: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趙老師在旅游時總喜歡拍攝一些與動物的合影,你們看,大熊貓安靜地吃著竹子,小熊貓專注地擺好了POSE;一只饞嘴的吸蜜鸚鵡,兩只恩愛的葵花鸚鵡;還有水中的黑天鵝,爬上岸的小海豹。每一種動物都有可愛之處。同學們一定也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吧?2、生暢所欲言,交流自己喜愛的小動物。3、生按節奏模仿動物叫聲。1)師出示節奏,生徒手拍擊。① X X | XX X |② XX XX | XX X |2)師:現在請你們跟老師一起用音樂的語言來模仿下動物的叫聲吧。請大家邊看邊聽邊回答。師問:小 貓 |怎么 叫|?生答:喵 喵 |喵喵 喵|小貓 小貓|怎么叫|? 喵喵 喵喵|喵喵 喵|4、出示課題《動物說話》。師: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來聽聽還有一些小動物是怎么說話的。二、循序漸進,學唱新歌。1、聆聽錄音,初識歌曲。師:在聆聽的過程中,請你們面帶微笑在有歌詞的地方隨著節奏左右晃動小腦袋,沒有歌詞的地方靜止不動,保持微笑。2、分段學習并模仿聲勢動作。3、熟悉歌詞,加入聲勢動作。學生按節奏念歌詞并在間奏處練習聲勢動作。(重點提示第四段——這是一只調皮的小青蛙,它的演唱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呢?)4、隨琴聲帶入歌詞分段演唱(師提示間奏處不加入動作并糾正音準)5、學生隨歌曲伴奏加入聲勢動作演唱全曲。6、師生合作,唱奏全曲。師:剛才大家唱得很認真歌聲也很動聽,趙老師不由得想和你們合作,共同演繹這首歌曲。請你們聆聽老師范唱,到間奏部分時,由你們來完成聲勢動作。趙老師同時還用打擊樂器加入伴奏,你們觀察每段分別用得是什么樂器。①播放伴奏,師范唱并依次出示鈴鼓、響板、串鈴、蛙鳴器示范演奏。學生融入聲勢動作。師:我們合作的很成功,趙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小小的驚喜,快看看抽屜里有什么呢。②學生展示樂器師:(分別問各組一位同學)你拿到的是什么樂器?適合為哪一段伴奏?③分組練習。④師生完整唱奏全曲,間奏部分學生按小組依次加入樂器演奏。⑤師小結:有了打擊樂器的加入,這首歌曲更加出彩了!7、歌曲處理。(在提問學生過程中,白板依次呈現小雞、小鴨、喜鵲、青蛙動態圖及提示文字)1)音色處理:①生回答后師小結:小雞活潑可愛,動作靈巧,聲音清脆悅耳。演唱時應當帶有跳躍感。②生回答后師小結:小鴨走路搖搖擺擺,憨態可掬,與小雞相比,它的聲音應有厚重之感,要唱得渾厚些。2)速度處理:①師:喜鵲被人們稱之為“報喜鳥”,寓意吉祥,你看,它從高處迫不及待急速飛下,慢慢棲息在枝頭,想把喜訊傳遞給千家萬戶。(啟發學生理解演唱速度由快漸慢)②師:悠閑游動的小青蛙聽到大家唱得這么熱鬧,它不甘示弱,后來居上,從水中跳到荷葉上,急切加入演唱行列。你們說,演唱速度與喜鵲速度相比,可以有怎樣的變化呢?(啟發學生對比并得出結論:演唱速度由慢漸快)8、表演唱1)師帶領學生設計動作進行表演2)請四位同學戴頭飾進行表演。3)師生共同評價。三.創編唱詞,演繹新曲。1、師:現在同學們已完整學會了這首新歌,接著就請你們發揮想象力,展現創造力,一起來創編新歌詞,設計動作,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2、學生創編并表演。四、總結歸納,首尾圓合。1、師展示人類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幾幅圖片。2、師總結:據動物學家統計,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它們與我們人類一樣具有珍貴的生命,我們應當?生:保護動物,成為動物的好朋友。師:這節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跟動物朋友們說聲再見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