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家排好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大家排好隊》是統編版教材小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在公共場所》中的第三課。本單元是通過對“公共財物”“公共衛生”“公共秩序”以及“公共文明修養”這四個方面的重點引導,來幫助學生養成公共場所所需要的文明行為習慣。《大家排好隊》這課書的教學是從“還是排隊好”、“這些地方要排隊”和“怎樣排隊好”三個方面來展開的,強調在公共場所有秩序,才會更安全、更有效率,也更文明。同時在副版繪本中加入了禮讓,目的是引導學生超越教條的排隊思維,遵守規則的同時也要加入人文關懷,做到有情有義合情合理。根據教材內容,我將《大家排隊好》這一課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為還是排隊好和哪些地方要排隊,第二課時為怎樣排隊好。此教案為第一課時教案。二、學情分析對于低段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道德思維還處在前習俗階段,他們多是根據自己的感受和利益來支配行為,而規則意識需要考慮集體和他人的利益,因此養成規則意識較難。而且說教的方式對孩子來說是無效的,因此我們要讓孩子通過體驗和感受規則對生活的影響,從內心認同規則,才能真正做到遵守規則與秩序。三、教學目標1.通過兩次次拿禮物的體驗活動、視頻播報等方式讓學生切身感受排隊帶來的秩序感、安全與公平。2.通過小組交流,知道校園里、生活中都需要排好隊,排隊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3.通過教師講排隊吃虧的故事,以及角色扮演,學生從內心認同排隊規則和意義,并做到心中有他人,懂得禮讓。四、教學重難點重點:在多次活動體驗中明白排隊有秩序、更安全、更公平,養成自覺排隊的習慣。難點:切身認同排隊的重要性和意義,明白當規則和利益沖突時,仍要做到遵守秩序,自覺排隊。教學過程活動一:第一次分發禮物,體驗不排隊混亂無序。1.同學們,第一次見面,今天特意給大家帶來了一點見面禮——海苔花生。想吃嗎?快來拿吧!2.沒有了,請同學們回座位,拿到的同學嘗一嘗,味道怎么樣啊?我看到有些同學沒有拿到,你的心情怎么樣?老師明明給大家都準備了,怎么會沒有拿到呢?(太擁擠太亂了)3.是啊,老師剛才看到你們一擁而上,盤子也在手里搖搖晃晃了,好怕,生怕你們摔倒呢。同學們,要想每個人都拿到禮物,應該怎么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大家排好隊》。4.像剛才這樣,因為不排隊擁擠的情況,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嗎?(超市、旅游景點等)5.老師在校園里做了一份問卷調查,你有因為擁擠發生過下列情況嗎?6.你在校園里,有遇到過這類的現象嗎?7.你們剛才講的,還是一些小事情,因為不排隊擁擠還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呢。看,這里有一則新聞:10.同學們,新聞看完了,誰來說說里面發生了什么事情?(河南濮陽第三實驗小學踩踏事件1名死亡,12名受傷)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事呢?(不排隊)因為不排隊發生踩踏事故的可不止這一件,讓我們聽一段錄音。聽了這段錄音,看到這些數字,你想說些什么?(太可怕了,生命沒有了,不排隊釀成悲劇……)12.是的,同學們,如果你看到生活中有不排隊擁擠的行為,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呢?13.小結:安全牢記心間。(貼板書:安全)活動二:第二次分發禮物,認同排隊好。1.現在就讓我們排好隊,再來領一次禮物,(保證每人一顆)請大家排成兩隊,站在中間的巷子里。2.現在大家覺得隊伍怎么樣?還會擁擠嗎?為什么不擠了?3.大家一個一個出來排隊,顯得特別有秩序。(板貼:秩序)4.剛才老師發現有幾個同學走著走著,就排到后面。你為什么不站在這里,擠一擠呢?時刻牢記安全。5.現在老師也想成為二4班的一員,我也要參加領禮物。我跟你關系很好,你讓我站在這里,行不行?為什么不行呢?6.總結:先來的站前面,后來的站后面,這樣才公平,插隊就破壞了這份公平。(貼:公平)7.看現在大家一個接一個的站好了,真有秩序啊。現在我們就開始分發禮物。分發之前,我們有一個任務約定。我想請一個同學幫老師念一念。6.出示分發禮物約定:音樂起,發點心,回座位,嘗一嘗,音樂停,坐端正。同學們,你們能遵守這份約定嗎?好,開始有序領禮物嘍!7.同學們,好不好吃呀。看你們的笑容,葉老師就知道了。都吃完了嗎?音樂停了,坐端正。8.那你們覺得這一次領禮物和第一次領禮物有什么不一樣?9.小結:第二次大家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很有秩序,每個人都吃到了,看來還是排隊好。(板貼:還是排隊好)你看,老師的盤子里,還有多的,沒有領完呢?而第一次……地上都弄臟了。你們喜歡哪一次領禮物?活動三:回歸生活說一說,哪些地方需要排隊。剛才我們排隊領禮物,那你還知道校園里、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好隊嗎?小組討論交流交流。2.好,哪位同學來說一說。(銀行、購物、公園、放學、吃飯、改作業、上下樓梯、做操、背書……)真了不起,一下子說了這么多,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還有哪個同學補充?你很善于觀察。3.小結:生活中排隊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看,你們的班主任余老師也拍下了你們在學校文明排隊的一幕幕。(出示圖片)葉老師也拍下了超市、銀行、醫院,你們知道這些地方都屬于什么嗎?他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公共場所)4.為什么叫公共場所呢?老師查了詞典:人群經常聚集、供公眾使用或服務于人民大眾的活動場所。為什么公共場所要排隊呢?(安全、秩序、公平)在公共場所,如果大家都能遵守規則,主動排排隊,那我們的生活將會多么美好啊。活動四:觸發矛盾演一演,鞏固排隊認知。1.葉老師也經常排隊,可是老師有一次排了隊,卻讓自己遲到了,想知道怎么回事嗎?你們知道老師的心情是怎么樣嗎?2.像這樣排隊了也不開心反而讓自己吃虧的事,你們遇到過嗎?(游樂園買票排到沒有票了。背書排隊到,結果是上課了,電影院沒有票了……)你的心情呢?3.聽大家這么一說,葉老師現在就很糾結了,那以后到底是排隊好還是不排隊好呢?我下次還是不排隊擠上去好了。這樣就不會遲到不會挨批了,你們同意嗎?(危險還受到別人的指責)4.看來我以后還是要好好排隊。那我問問你,下次你排隊改作業,沒有改到就上課,你還要排嗎?買票排隊沒買到,還要排隊嗎?可以你這樣做沒買到啊?(安全最重要,生命最重要)5.出示繪本圖7、8,看,洋洋遵守規則,在課間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排隊上廁所,但是當輪到他時遇到了什么情況?(后面的人很急,他想上廁所)你真會觀察。可是洋洋是先來的呀,遵守規則,那到底是讓還是不讓呢?6.小組討論:讓還是不讓呢?小組合作討論討論,并選兩個代表演一演。7.哪兩位同學來演一演,其他同學做小評委,你們覺得他演的怎么樣?8.老師采訪你下:明明是你先來的,你為什么讓呢?(心里想著別人的難處,真是一個會懂禮讓的好孩子)把掌聲送給他們。請你們回到位置。下面有沒有不同意見的?為什么不讓呢?9.看來我們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雖然在生活中我們要遵守排隊規則,但是在遇到他人緊急情況時,我們也要心中有他人,懂得禮讓。(板貼:禮讓)10.在生活中,你們有遇到過禮讓的事嗎?當時老師趕地鐵。(禮讓救護車)11.當我們很急時,收到他人的禮讓,如雪中送炭,倍感溫暖和幸福。活動五:兒歌小結賞圖片,排隊回教室。1.同學們,不知不覺,我們的課就要接近尾聲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樣的收獲呢?(排隊、公平、禮讓……)2.看來同學們的收獲可真多,老師專門編了一首兒歌。全體起立,一起拍手讀一讀。出示兒歌:拍手齊讀。3.大家都來排好隊,生活將是多么美好啊!每月的11日,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嗎?拓展“自覺排隊日”,出示排隊日標志。你看這個11,多像什么呀?(整齊排好隊,鼓勵我們所有人在公共場所都要自覺排好隊。)出示一組自覺排隊實景照片,師配樂小結:同學們看,校園里,街道上,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人人都能排好隊,我們的生活多么和諧,多么美好啊。排隊的人是生活中最美最文明的人,你們愿意做最美最文明的人嗎?5.那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吧!下課,有序排隊出教室。課后,請大家去尋找生活中的排隊小明星。板書設計:大家排好隊安全公平 禮讓 秩序還是排隊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