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粵教花城版一年級音樂下冊第 9 課《劃船比賽》教學設計課題:《劃船比賽》課型:唱歌課年級:一年級教學目標:1.通過聽唱歌曲《劃船比賽》,感受劃船比賽時齊心合力、你追我趕、奮勇 向前的拼搏精神。2.在聆聽、演唱、律動等音樂活動中,體驗與感知二拍子的節拍規律。 3.能選擇合適的速度隨歌曲錄音演唱歌曲。教材分析:《劃船比賽》是教材編寫組根據海南民歌改編而成,歌曲為 2/4 拍,宮調式。 歌曲由4句旋律加一個補充樂句構成。前 3個樂句均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為主, 節奏平穩進行;第 4 個樂句用八分附點音符進行變化重復,補充樂句用 4 小節的 “劃·呀 劃·呀 ”進行念白,使歌曲節奏更具動感,旋律更有動力,把劃船比 賽時齊心合力、你追我趕、奮勇向前的拼搏精神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在以往單元學習里已接觸節奏學習,音樂中的節奏都是在節拍的 制約之下,認識了節拍,就可以更好地感知和理解音樂的速度與節奏。要讓學生 擁有良好的節奏感,首先應有良好的節拍感。一年級的學生對音樂元素的感知能 力不強,因此,我在教學中借助情景創設,通過身體律動、樂器敲擊等形式,讓 學生充分體驗與感知二拍子的拍律特點,讓音樂元素形象化,才能讓他們更好地 聆聽、理解音樂元素的意義內涵,從而感受劃船比賽時齊心合力、你追我趕、奮 勇向前的拼搏精神。教學重點:能選擇合適的速度隨歌曲錄音演唱歌曲。教學難點:通過聽唱歌曲《劃船比賽》,體驗與感知二拍子的節拍規律。 教學課時:第一課時教學準備:PPT 課件、鼓、三角鐵、鈴鼓、雙響筒、木魚、水杯、課本、保溫杯、 筆盒、筆。教學過程:一、導入(一)創設情境。觀看劃龍舟比賽的視頻片段,感受賽龍舟的熱烈氣氛。了解龍舟上的崗位分 工:劃手、舵手、鼓手。強調團結一心聽鼓手(鼓點)指揮的重要性。【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創設劃龍舟的情景,能讓學生直接感受劃龍舟1的氣氛,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二)感知二拍子1.聆聽老師敲出的兩組不同的鼓聲,分別用動作表現鼓聲,并說一說第二組 鼓聲與第一組有什么不同?并且用手部動作模仿鼓點的強弱特點。2.學生再次聽第二組鼓聲,在強音上畫“● ”, 弱音上畫“○ ”, 并在強拍(第 一個強拍除外)的前面畫小豎線。3.介紹小節線知識4.師:“一強一弱 ”是二拍子的節拍規律。5.引導學生當看到“ ”四二拍這個記號時可以這樣踏腳:左腳重,右腳輕,一重一輕要勻稱。6.學生坐著或站著,聽著歌曲《劃船比賽》跟著老師的律動感受二拍子的節 拍規律。【設計意圖】在聆聽的過程中,學會分辨不用的音箱效果,結合身體律動, 把聲音更形象化,讓學生體驗與感知二拍子的節拍規律。二、歌曲學唱(一)節奏練習1.創設劃船比賽的情境,號召學生通過模仿老師簡單的口號和律動為參賽隊 伍加油、吶喊:【設計意圖】通過模仿,學習并感受附點節奏。2.邊看譜,邊聽歌曲《劃船比賽》,找找哪些句子是自己熟悉的?介紹歌曲 的結構,強調念白部分演唱力度的變化、反復記號的演唱效果等。【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認真聆聽歌曲的習慣。3.跟著老師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歌詞(一邊腳踏節拍,一邊朗讀歌詞), 糾正容易讀錯的字:掌舵、劃槳、船。【設計意圖】有節奏地朗讀歌詞既能讓學生熟悉歌詞,同時進一步穩定學生 二拍子的節拍感。(二)聽聽、辨辨聽老師用兩種速度演唱歌曲,問哪一個速度更合適表現劃船比賽?(稍慢、快)【設計意圖】在聆聽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問題。2(三)聽聽、唱唱1.分樂句聽琴唱歌詞,老師唱一遍,學生跟著唱一遍。2.聽歌曲伴奏,師生接唱歌曲,老師唱紅色歌詞部分,學生唱其余部分。老 師強調“沖向前 ”這幾個字時力度更加強。因為這里標記了“重音記號 ”。3.聽歌曲伴奏,師生再接唱歌曲,學生唱紅色歌詞部分,老師唱其余部分, 最后師生一起唱黃色補充句。【設計意圖】樂句接唱增強了歌唱的趣味性,同時讓學生多聆聽,在聆聽、 演唱、聆聽等音樂活動之中學唱歌曲,感受歌曲齊心合力的精神。(四)完整演唱歌曲三、拓展環節通過一個小游戲——我是小客人,檢驗同學們的拍律感是否穩定。四、總結并布置課后任務1.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2.課后任務:嘗試尋找其他二拍子的歌曲,一邊歌唱,一邊用聲勢律動等方 式表現二拍子的節拍規律。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